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十亿消费者 >

第1章

十亿消费者-第1章

小说: 十亿消费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James McGregor  白痴年代译
前言
这原本是从北京飞往沿海城市福州的一次常规飞行。航空公司是一家新成立的国有公司,飞机也是新进口的。但乘务组兴奋有余、专业不足,让我觉得这次飞行一点儿也不常规。服务员们在前排嘻笑打闹,急急忙忙地收拢要带回家的大包小包,里面都是多出来的航空餐当中最好的东西。驾驶员舱门在整个飞行期间一直都开着。飞行师会走出来在前排打个小盹。
终于要降落了。脚下郁郁葱葱的绿色大地和星罗密布的农舍和猪圈,离我们越来越近。飞机开始转向,对准正在迅速接近的跑道,两名空乘站在正副飞行员的身后,准备如同冲浪一般把飞机降落到跑道上。突然,当我们距离布满了橡胶轮胎擦痕的跑道不足50英尺的时候,飞行员猛地一把把操纵杆推了上去。引擎尖叫起来,飞机急速爬升。有意思的是,两名空乘都没有载跟头,但她们都踉踉跄跄的回到了座位上,一脸惊恐。飞机升上去,盘旋,再次对准跑道。这次我听到了起落架放下时发出的独特的吱吱声,并感到轮子阻挡气流时的震动。而前一次降落时,我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些。这就是我们突然掉头的原因了。
当我进入航站楼的时候,我在想选择坐火车的人可太明智了。这时我看到墙上的宣传海报,从那一刻起,那幅海报就深深的印刻在我的脑海中,它是对中国正在经历的变革的最好阐述,海报上写道:努力实现正常飞行。这正是中国一切努力的重点所在:成为一个正常国家,融入到世界经济中,其国民可以尽情享受他们的财富和快乐,而不必再受政治权力斗争之苦。就像我们的新手空乘们一样,中国在过去的25年中,经历了反复的挫折和腾飞,通过不断的尝试和犯错的改革历程,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降落还算顺利。
任何一个西方人都不能忽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不断增长的地位。这个国家要养活13亿人口,其消费市场的潜力将超过北美和西欧加在一起的规模。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现在的人均GDP为5000美元,而且每年还在不断提高。它已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实体。中国消耗了全球25%的铁、30%的水泥,还是全球最大的电子用品市场。外国公司纷至沓来,亦卖亦买。每天签订的外国对华投资平均金额为4。2亿美元。
从1978年起,邓小平总理开始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包括利用外国公司和他们的资金、技术和管理能力。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它拥有技术复杂的制造工厂,还拥有精力充沛的、聪明的低成本劳动力。但是中国仅允许外国人按照它的条件进来,而这些条件又往往晦涩难懂、相互矛盾、令人困惑。在太多的情况下,法律只有在对中国有利的时候才成为法律。谈判无穷无尽,而最终达成的协议可以立刻就被摈弃。腐败经常成为加快经济车轮的润滑油。在中国,商业往往是在重重帷幕之后、种种密谋之中的交易,至今未变。外国公司自然会担心其中国合作伙伴、客户或供应商会窃取他们的技术、商业机密或直接就从他们口袋里偷钱。共产党领导人和美国以及其它民主国家之间不稳定的关系使得政治成为商业计划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希望将国内公司转变为全球领先企业,每天都有更多的国际化运作方式被引进中国。但是我依然看到,众多的西方管理者充满信心、飘飘然地来到中国,结果却被他们的中国竞争对手、中国政府或中国合作伙伴碾倒,要么就是陷入不切实际的预期、急躁和缺乏常识中去。中国的商界变革越多,它就越保持不变。作为一名记者,我游历了整个国家,能够坐在前排亲眼看到这一历史大剧的上演。作为一名商人,我曾参与多次权力游戏、复杂谈判和政治阴谋,它们都是这个国家商业中的惯例。
本书是想向诸位展示 ——而非阐述——在中国经商是怎么一回事。这里没有简单的公式或魔法咒语。只有通过展示那些异常复杂的细节:交易如何达成或破裂;人们如何看待、对待彼此;政治和偏见如何影响预期和结果,我才能够让你了解那些微妙之处,而正是这些微妙之处才使得中国给外国老板们既带来挫折也带来回报。每一章的开始都有简单的人物和背景介绍。接下来在总体概要部分,我将人物和背景放置到适当的场景中。然后整个故事通过平铺直叙展开。最后一部分标题为“这对你意味着什么”,我将解释这一章中发生的事情将如何影响你在中国的经商之路。最后,我希望通过简洁的语言,模仿毛泽东红宝书的形式来总结我自己的一些心得。
咬文嚼字的人可能会挑书名的毛病:中国现在的人口是13亿。但重要的是“十亿”这个数量级,它代表着广袤而尚未开发的大片市场,无数等待着加入消费洪流的中国人,先行者对赚个盆满钵满的梦想,以及数个世纪以来烙印在外国商人和贸易者脑海中的遍地黄金的宣传和希望。我还希望借此书名向另一位亦是从新闻记者转变成商人的美国同行表示敬意,他就是在上海居住了26年的Carl Crow,Crow在1937年写了《四万万消费者》(400 Million Customers)一书,记叙了关于中国人和在中国作生意的精彩故事和深刻见解,书中的很多内容到今天都是正确的。Crow对中国发自内心深处地尊敬和赞赏,如他所道:“有趣的、恼人的、费解的,以及总是那么可爱的中国人”。我亦有同感。我写本书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够和Crow一样,让读者了解那些跨越时间的对在中国做生意的见解和常识,中国人骨子里的思考和行为模式。书中包括了来自学术界的观点、第一手的经验、生动的叙述,以及轻松的幽默,力图将读者真正带入到中国的商业界中去。
祝您旅途愉快。                          James McGregor   2005年于北京

开篇:是开端亦是转折
一只脚尚驻在过去,一只脚已踏入未来——中国是全世界最盛大的开端,也是最伟大的转折。
我认为在一片西装的海洋中穿一身京剧行头会吸引人们的注意。
当时是在纽约世界金融中心的一间桃木装饰的会议厅里,面前是几乎所有的道琼斯公司高管,我戴着一顶像银质吊灯一样的帽子,长长的胡须一直垂到我的膝盖,绿色和金色镶边的丝绸大褂就像灰姑娘的裙子一样飘逸。
那是在1994年年初,在为《华尔街日报》年复一年的报道、撰写有关中国的文章后,我刚被任命为日报母公司道琼斯公司在中国的首席业务代表。我的任务是帮助道琼斯在这个一直拒绝外国媒体的国家中立稳脚跟。由于在这方面我尚未做出任何成绩,我没有太多可汇报的。因此当我的同事们在展示炫目的演示文档时,我则两手空空,除了穿着一身包公的戏服,包公是宋朝的一名大官,以清正廉洁而闻名。
但我手上有一页纸,上面的内容来自中国用来让西方人垂涎欲滴而屡试不爽的营销战略:口袋虽空空入也、欲望却无穷无尽,这就是神秘而充满梦想的十亿中国消费者。这个国度有着奇特的历史——两千多年的皇家统治,然后被共产主义所打断,现在我们面临着一个焦急、饥渴而又勤奋的民族,他们决意要变得更加富有、在国际社会中取得应有的地位——中国将给全球商界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其规模和重要性将前无古人。
我告诉他们在一个共产党依旧热衷于新闻控制和政治宣传的国家,道琼斯要建立其媒体和新闻业务是危险、困难和耗时的。但是我也提醒他们虽然中国领导人依然满嘴是马克思和列宁语录,但他们的行为却关注市场和手段。我说,当邓小平在15年前开始改革的时候,全世界只有一个地方还生活着大量的贫穷中国人——那就是中国。数以千万计旅居海外的华人则有着全世界最进取、最成功的科学家、投资人、工程师、商人和企业大亨。
“邓小平做的事情并非大脑手术。”我说:“他只是将中国人从徒耗精力的政治斗争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做最自然而然的事情:关心儿童的教育,关心个人财富的积累,关心建设国家、获得国际尊重,而且永远记住任何敢于公开与政府对抗的人都将在国家稳定的名义下遭到无情镇压。”
“还有一点,”我继续说:“就像我们在台湾、香港、澳门和摩纳哥所看到的那样,中国人最感兴趣的就是和钱打交道。赌博和财务投机已经深深的烙刻在他们的基因之中。所以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时候中国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金融市场,而不是是否。这是道琼斯现在面临的问题,我们必须找到答案。”
我的策略很有效。在场的所有人,即便是那些认定我是个半疯,也开始被中国的魅力所折服,群情激越。很快,公司电讯服务、数据库、股票指数、电视制作、印刷出版和其它部门的人员就将我包围了。就像对全世界所有的公司一样,中国,对道琼斯来说就是令人激动的商业新疆界,当然也是充满了乐趣和魅力的出差目的地。
当时我还没有这么想,但我说的是中国是全世界最盛大的开端,也是最伟大的转折。这个国家利用其2000多年的传统,同时又在吸取西方的商业技能和技术,所有的工作都是同时进行又史无前例。这就是中国进步如此之快的原因。
如果你把中国在过去十几年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想象成为美国历史中可与之相比的变革,你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劲风。中国正在经历着19世纪晚期“强盗贵族”时代的原始资本积累;20世纪20年代的投机金融风暴;30年代的农村向城市的迁移;50年代出现的第一辆汽车、第一幢房产、第一件流行服饰、第一批大学教育、第一次家庭度假以及中产阶级消费者;甚至还包括与60年代相似的社会剧变等问题。
看上去邓小平几乎就是照搬了哈佛商学院的扭转业务教程来制定计划。以下仅仅是一小部分。
建立紧迫感:这在文化大革命后是容易做到的。共产党必须有所改变,否则就将失去权力。
组成强有力的指导班子:邓小平任命了一批务实的改革分子,但是也给长征留下来的老干部们保留了刹车制动的权力。
规划远景:邓小平为这个国家定下了从1980年到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番两翻的目标,这个目标提前四年完成。
远景宣灌:国有新闻机构日日夜夜都在庆祝已经取得的进步,宣传新的目标。
新做法的制度化:所有的重要改革工作,从农业到住房到金融到私有化,都在局部实验中进行试点、优化,再推广到全国,并辅之以一整套规章制度。
公式的另一边是开端,这其中就牵涉到了政府和外国企业。中国需要资金、技术、制造专长、管理技能和海外市场。就像所有的新兴企业一样,中国人经历了疯狂的尝试和错误,每天都在调整,不断复制和修改他人的做法和产品,总是在全速冲刺以第一个进入市场,永远盯着下一个捞一把的机会。
前往东方的旅程
我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时候,正是邓小平的变革开始吸引外界注意的时期。我对亚洲的兴趣始于18岁,当时我是美军在越南的一名步兵。此后,我从部队进入一家新闻学校,然后到洛杉矶的骚乱,然后作为一名记者到华盛顿特区报道国会新闻。一路走来,我的最终目标依然是作为一名记者回到亚洲。因此在1985年,我联系上我的姐姐Lisa,她当时在泰国的难民营工作,我们一起花了6个礼拜的时间作为背包一族在全中国旅行。我们乘坐肮脏、拥挤不堪的火车和汽车走遍全国。我们一句中国话也不会说,但是身边总是挤满了迫切想要锻炼他们在学校学到的英语的中国学生。医生、教授,甚至政府官员都主动做我们的向导,仅仅是为了有说英语的机会,并尽最大的努力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当我回到美国后,我坚信中国最终现身世界舞台的过程也是我一生的经济大事。我说服我太太Cathy:台湾 “就像夏威夷”(我从未去过台湾,但是我知道石化工厂比种植菠萝更流行)。于是我们变卖了所有的财产,在1987年初仅带了两个旅行箱便飞到台湾岛,住在一个破旧的基督教女青年会组织里。当时我们这两个成熟的33岁的人的想法是,先学习普通话,然后前往中国大陆。
在我们抵达台湾的几个月后,《华尔街日报亚洲版》聘用我担任台湾办事处的主管。当时的台湾是记者的黄金时代。战争法被撤销。立法机构中的拳脚相加预示着民主革命的开端。流氓恶霸们建立了庞大的诈骗帝国。股市铮�1800点,然后暴跌。每个人都买了汽车,然后坐在拥堵的交通中发脾气。政府疲于假装一切皆在控制之下。在接下来三年中发生的事情,正是我将在中国再次看到的一次预演。
1990年《华尔街日报》把我派到北京担任首席代表,当时TM的眼泪依然在中国的脸上流淌。政府正在修补内部的分裂,施行着白色恐怖的压制。到处都弥漫着愤怒,但人们只敢向最亲密的朋友和家人倾诉。几乎每个晚上,我都骑车在北京城里游荡,希望能够在身边烟雾弥漫、污染严重的黑暗之中、从那些虚假的信息之后探寻真实的想法。大多数人都害怕与外国人谈话,但我借助于我可爱的一岁女儿 Sally,把她作为开启访谈的敲门砖。中国人喜爱孩子,Sally有着秀兰邓波尔一样的金色卷发,当我把她放在落满灰尘的国营百货商店的柜台上,或是让她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很容易就能吸引来数十个、有时甚至是上百个健谈的人与我交谈。
我继续在国内旅行。我亲眼目睹了共产党的官方效率和在私人问题上的现实性。每到一处,从西北内陆灰尘漫天的青海,到东南沿海炎热潮湿的广东,从高级到基层的党和政府官员满嘴都是最新的口号。但是一旦这些官方的政治反刍完毕,谈话立刻就转到经商。我发现这个国家人才浪费严重——替我提包的服务生有经济学位,替我开车的司机有工程学位——同时又极其渴望继续进步。
纯经济动物
虽然有着40多年的共产主义体制,但大陆人和他们台湾和香港的同胞一样是凶猛而又纯种的经济动物。我在第一次去邻近香港的广东省采访的路上遇到了曹兵(音译)。在从北京起飞的头等舱里,他坐在我的邻座。他留着粗短的胡茬,未加修剪的头发,穿着蓝色的牛仔裤,绿色的毛衣上有几个破洞,脚上一双破烂的耐克运动鞋。当飞机起飞时,他把一个黑色的运动包紧紧地抱在怀中。旅途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他像疯子一般在一台小计算器上戳戳点点,不断地把计算结果纪录在几张废旧香烟包装纸板上。一开始我还以为他精神错乱了,直到我们开始聊天。曹住在广州机场附近的金色英雄按摩院里。他说他一个月中有25天在天上飞。他还悄悄说他那个运动包里有两万美元。中国那个时候还没有全国性的外汇交易系统,因此曹在按摩院之外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外汇交易业务。在十几个大城市里都有街头外汇贩子替曹工作,他们守在宾馆外头,用人民币换取外国旅游者手中的美元。他的利润来自利用各个城市不同的街头汇率进行的套利活动。他和他的业务伙伴在中国飞行,在出价最高的地方出售美元或在最便宜的地方收购美元。曹45岁,初中没毕业,以前在西部云南省种植烟草。
后来在上海,我碰到了一个自称杨百万的人。杨百万40岁,是一名钢厂工人,有着一口坏牙和一堆大想法。初中毕业的他,每年可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