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心理学 >

第25章

心理学-第25章

小说: 心理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所受的教育影响,必然会对他的动机体系发生作用。因此,个人的动机体系不仅反映着他的思想信仰、文化教养和道德面貌,而且还具有社会的制约性。例如,我国归侨运动员马占元,自一九五八年起任山东女排教练,在加拿大的父母几次三番要他出国继承遗产,他坚决不肯,因为他立志要为社会主义祖国的体育运动事业作出贡献。后来,他患了癌症,脸部被电疗烤得一半黑一半白,还在那里咬着牙跟运动员跌打滚爬,直到病死在训练场上。这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浓厚的稳定的兴趣时,他就能积极地思索、大胆地探索其实质;并使其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表现出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有关的事物,对事物的观察变得比较敏锐,逻辑记忆加强,想象力丰富,情绪比较高涨,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会增强。

  兴趣除了和认识、情绪、意志有密切的联系之外,还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能力往往在兴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当然,认识、情绪、意志和能力也影响着兴趣的进一步发展。

  兴趣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短暂的兴趣和稳定的兴趣之分。那种由事物或活动本身引起的兴趣称为直接兴趣。产生于某种活动,随着某种活动的结束而消失的兴趣称为短暂的兴趣。直接兴趣和短暂的兴趣在个性的发展中不留下任何痕迹,因为它们自始至终是由外部手段激发的。只有那种由活动的目的、任务或活动的结果所引起的间接兴趣,以及不会因某种活动的结束而消失的稳定的兴趣,才能成为一个人的个性倾向性。

二、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理想有正确的和错误的之分。正确的理想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革命理想,错误的理想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所谓“有钱就图”、“有利就想”。一个人一旦树立了符合革命需要的理想,就会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并使他朝气蓬勃,勇往直前;反之,则会使人浑浑噩噩,虚度一生。

  理想的形成是随着一个人认识的扩大、加深,在实践中长期发展的结果。儿童时期是理想的萌芽时期,主要是属于生活方面的理想,它与兴趣相联系,而且是不稳定的;少年时期是理想的形成时期,他们的理想大都与未来的职业相联系;青年时期是理想的发展时期,其主要特点是理想具有概括性,是以科学原理为依据,以社会需要为前提的一种较高水平的社会理想,而且比较稳定。

  影响理想形成的因素有:(1)父母、老师的言传身教;(2)科学知识的启发、指引;(3)文艺作品、革命电影的激励、诱导:(4)革命英雄、杰出的科学家、劳动模范等的榜样示范。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具体的英雄人物、家长、教师的影响逐渐由大变小,而社会影响(特别是社会风气、思潮)、伴侣的影响逐渐由小变大。当然,只要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得法,能照顾到青少年的特点,遵循其发展规律,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减少社会不良影响的作用。

  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性。它是认识和情感的“合金”。消极的情感体验会阻碍一个人对社会义务的认识,以及影响着一个人的认识向信念的转化;积极的情感体验则会促进和加深对社会义务的认识,以及影响着一个人的认识向信念的转化。因此,一个对现实抱冷淡态度的、只凭死啃书本来掌握知识的人,是不能形成为之而斗争的真正信念的。

  信念一旦确立以后,就会给主体的心理活动以深远的影响,它 决定着一个人的行动和原则性、坚韧性。因此,具有坚定信念的人,能够为捍卫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事业,为了完成所负的义务,不惜牺牲一切。当代的保尔张海迪正是由于确立了“能使大多数人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信念,才支持着她在三分之二的肢体失去知觉的情况下刻苦攻读,为别人治病一万多人次。

  具有信念的人,认识、情感和意志是融合在一起的。信念的表现,不仅是对它有所领悟和理解,而且富有深刻的情感和热情,并在生活中接受它的指导而力求达到它。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态度,其中包括对人生的看法——人生观。它是个性倾向性的集中表现,是个性心理的核心,也是个人行为举止的最高调节器。它指导着人的行动,影响着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因此,确定一个人的世界观,不仅要看他的认识和态度,而且要看他的行动。

  世界观是哲学的范畴,也是心理学的课题。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形式之一的世界观,是指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观点体系,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世界观。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人的世界观在各种心理活动中的作用及其形成规律。当然,个人的世界观总是在一定的思想体系影响下形成的。例如,雷锋的个人世界观,即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哺育下形成的。雷锋同志所具有的“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等高贵品质,就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具体体现。

  犯罪青年的世界观,即极端利己主义的世界观是在旧的思想意识形态影响下形成的。它不相信社会上所有的人,认为社会上的人都是自私的,自私是人的本质。由此,他们把社会上的一切关系都看作是相互利用的关系,甚至为了追求腐朽的享乐生活,可以任意侵害别人;为了个人逞英雄,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动刀杀人。

  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社会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本身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旧社会的意识形态(封建残余)并没有完全消失;其它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通过文学、艺术、电影、录像等方式还有所传播和渗透;社会主义社会本身还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还有缺陷。因此,在分析个性的特点时,必须分析他的世界观的质的特点。



第二节 性格

  “性格”这个词是从希腊文来的,原意是“特征”、“标志”、“属性”或“特性”。它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人的个性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

一、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指一个人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譬如,有的人对待工作总是赤胆忠心,一丝不苟,踏实认真;在待人处事中总是表现出有高度的原则性,坚毅果断,豪爽活泼,有礼貌,肯帮助人,乐于同别人共享他的东西而从不吝啬;在对待自己的态度上总是表现为谦虚、自信等,所有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他的性格。

  性格的个别差异是很大的。有人娇嗔、傲气、泼辣;有人热情、开朗、活泼、外露;有人深沉、内向和多思;有人大胆自信有余而耐心仔细不足;有人耐心仔细有余,大胆自信不足;有人快中易粗,粗中易错:有人却慢条斯理,有条有理。性格就是由各种特征所组成的有机统一体。每一个人对现实稳固的态度有着特定的体系,其行为的表现方式也有着他所特有的样式。这种稳固的、定型化了的态度体系和行为样式就是他的性格。

  必须指出,在个体生活中那种一时性的偶然表现不能被认为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例如,一个人在一次偶然的场合表现出胆怯的行为,不能据此就认为这个人具有怯懦的性格特征;或者一个人在某种特殊的条件下,一反常态地发了脾气,也不能认为这个人具有暴躁的性格特征;只有那些经常性、习惯性的表现才能被认为是个体的性格特征。

  人的性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旦形成之后是较难改变的。有人曾经对一个人的知识的改变,态度的改变,行为的改变,以及群体行为的改变进行过研究。结果发现,知识,态度,个人行为,群体的行为改变所需要的时间是从短到长的;改变它们的难度也是由容易到困难的。但是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明显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性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性格又具有可塑性。

二、性格特征的分析

  性格是十分复杂的心理构成物。为了理解性格的结构,我们可以把性格分解为不同的特征:

  (一)对现实的态度方面的性格特征。人对现实的态度体系的个别特点是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这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是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如对待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对待劳动、工作、学习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态度等。

  表现在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有爱集体,富有同情心,善交际,为人正直、诚实、直率,有礼貌等;或者与此相反,孤僻、拘谨、虚伪、粗暴等。

  表现在对劳动、工作、学习态度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有勤劳或懒惰,认真或马虎,细心或粗心,富有首创精神或墨守成规,节俭或浮华等。

  表现在对自己的态度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有谦逊或自负,自信或自卑,羞怯或大方等。

  以上这些特征应相互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这三者中,对社会、集体的态度决定着人对其它事物的态度。一个对社会具有高度责任感、义务感的人,他不仅正直、诚实,而且对劳动、工作、学习也一定表现出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

  (二)性格的意志特征。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个人特点是性格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即性格的意志特征。它在人的行为活动的习惯方式中表现出来。意志在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中具育十分重要的地位,性格的坚强或懦弱常以意志的存在和发展为转移。

  按照调节行为的依据、水平和客观表现,性格的意志特征可分为:(1)表现一个人是否具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并使行为受社会规范约束的意志特征,如独立性、目的性、组织性、纪律性或冲动性、盲目性、散漫性等:(2)表现一个人能否对行为自觉控制的意志特征,如主动性、自制力或任性等;(3)表现一个人能否长期坚持工作、学习的意志特征,如恒心、坚韧性或见异思迁、虎头蛇尾等;(4)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意志特征,如镇定、果断、勇敢、顽强或优柔寡断、卤莽、怯懦等。

  (三)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又称为性情,一个人经常表现的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就是他的性格的情绪特征。

  情绪的强度方面的特征表现为一个人受情绪的感染和支配的程度,以及情绪受意志控制的程度。有的人情绪活动一经引起就比较强烈,全部活动都被情绪所支配,有的人一般的情绪体验比较微弱。

  情绪的稳定性方面的特征表现为一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动的程度。有人易激动,有人较稳定,情绪活动引起得较慢,也易控制。

  情绪的持久性方面的特征表现为情绪保持时间的久暂。有的人持续时间长,有的人持续时间短。

  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是指不同主导心境在一个人身上稳定表现的程度。有的人经常欢乐愉快,有的人经常抑郁低沉;有的人经常安乐宁静,有的人却任性、激动。不同的主导心境鲜明地反映着不同的性格特征。

  (四)性格的理智特征。近年的研究十分注意人们表现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方面的个别差异,这些差异被称为性格的理智特征。

  表现在感知方面有主动观察型和被动观察型;详细分析型和概括型;快速型和精确型。主动观察型者在知觉判断和分析中不易被环境刺激所干扰,他能根据自己的任务和兴趣来进行观察和判断;而被动观察型者则明显地易受环境刺激所影响。详细分析型者特别注意细节,而概括型者多注意事物的整体和轮廓。快速型者往往不善于进行持续性的观察,甚至在还没有很好地了解所观察的材料时就做出种种推测,而精确型者在观察时则表现出敏锐而精细的判断力。

  表现在记忆方面有主动记忆型和被动记忆型;有信心记忆型和无信心记忆型;记忆中的持续现象强型和弱型。记忆中的持续现象强型者从识记某一种材料转到识记另一种材料的能力较弱,即先前识记材料的铭记妨碍着对以后材料的铭记,而记忆中的持续现象弱型者则相反。

  表现在想象方面有主动想象型和被动想象型;狭窄想象型和广阔想象型;大胆想象型和想象被阻抑型。

  表现在思维方面有的人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有的人则回避问题而宁愿借用现成的答案;有的人富有创造性,有的人好钻牛角尖;有的人深思熟虑,有的人粗心毛糙。

  以上几个特征是密切相联系的。一般地说,一个在工作、学习态度上认真负责、踏实勤奋的人,在意志上有较好的坚持性和自制力;对自己具有谦逊品质的人,往往在情绪方面少见遇事暴躁易怒者。

三、性格的类型

  性格的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曾有许多心理学家试图对性格进行类型分类,但是由于研究对象本身的复杂性,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学说。常见的分类有:

  (一)机能类型说。英国心理学家贝恩(A。Bain)和法国心理学家里巴特(T·Ribot)等人按照理智、情绪、意志在性格结构中占优势的情况,把人的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属于理智型的人以理智来衡量一切并支配行动;属于情绪型的人,情绪体验深刻,举止受情绪左右;属于意志型的人具有较明确的目标,行动主动。如果通过心理测验发现被调查者的情绪和意志是中等的,而理智超过他的情绪和意志时,这个人就被确定为理智型。其它类型的确定方法也相同。除了标准的类型外,还有中间的类型,例如理智一意志型等。

  (二)向性说。按照个体的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或倾向于内部,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种类型。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 c。 G。 Jung)是向性说的代表人物。他在《心理类型学》一书中把性格分成两大类。属于外向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经常对外部事物表示关心,开朗,活泼,情感外露,当机立断,不拘小节,独立性强,特别善于交际;属于内向型的人与此相反,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一般表现为沉静,处事谨慎,深思熟虑,反应缓慢,适应环境比较困难,顾虑多,交际面窄,较孤僻。这种分类,经常为人们所运用。但实际上,绝对外向或绝对内向的人是很少的。后来,荣格自己在测验中也发现了绝大多数人不是属于外向型或内向型,而是属于中间型。 (三)独立-顺从说。按照一个人独立性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两种类型。

  属于顺从型的人,独立性差,易受暗示,容易不加批判地接受别人的意见,照别人的意见办事,在紧急情况下表现惊惶失措;而属于独立型的人则善于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易受次要因素所干扰,在紧急情况下不慌张,易于发挥自己的力量,甚至喜欢把自己的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