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知识库(一)-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16年,英国开始生产名为“游民”1 型的坦克。这种坦克分“雌性”
和“雄性”两种车型,车体两侧有两条环型履带,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
1916年9 月15日,英法联军与德国在法国的索姆河畔展开激战,英军派出32
辆“游民”1 型坦克参战,德军大惊失措,搞不清它是什么怪物。
这种靠履带行走,能驰骋疆场、越障跨壕无所阻挡、不怕枪弹的新式武器,
很快突破德军防线,从此开创了陆军机械化作战的新时代。
从第一辆“游民”1 型坦克到现在,世界上建造了十多万辆坦克,虽然它们
的武器系统、电子装备、装甲防护等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履带行走的方式
却一直被沿用下来了。
坦克为什么要采用履带行走?
我们知道,坦克是一种野战武器,在没有道路、充满沟壑弹坑、泥泞松软的
原野上机动作战,因此如何提高其越野性能是至关重要的。采用履带行走,就象
给坦克铺了一道无限延长的轨道一样,使它能够平稳、迅速、安全地通过各种复
杂路况。这条无限延长的轨道是怎么铺设的呢?它主要由履带板、主动轮、诱导
轮、前负重轮、后负重轮等组成。坦克发动机工作时,驱动装在车尾部两侧的主
动轮旋转,从而拨动履带板移动,在诱导轮的支撑下呈四边形形状进行转动,坦
克自身重量经10个负重轮传给履带,履带运动时与地面产生摩擦力,在地面的反
作用下坦克向前驶进。
▲英国“挑战者”主战坦克采用履带行走的主要优点就是扩大了坦克的接地
面积,因此对地面的压强比汽车轮子小1 倍多,由于接地面积大,所以增大了坦
克在松软、泥泞路面上的通过能力,降低了下陷量。由于履带板上有花纹并能安
装履刺,所以在雨、雪、冰或上坡等路面上能牢牢地抓住地面,不会滑转。由于
履带接地长度达4 ~6 米,诱导轮中心位置较高,所以通过壕沟、垂壁的能力较
强,一般坦克的越壕宽度可达2 ~3 米,可通过1 米高的垂直墙。履带还有一个
特殊功能,在过河时,采取潜渡,在河底行走;若是浮渡履带可以象螺旋桨一样
产生推进力,驱使车辆前进。
主战坦克为什么不装备反坦克导弹?
自70年代以来,海、陆、空各种作战平台发生的一项最大变化就是日益导弹
化。过去以航炮为主要武器的战斗机,用起了空空导弹;一向以舰炮为主攻兵器
的水面舰艇也配装了防空、反舰和反潜导弹:唯独主战坦克仍旧习不改,至今还
以坦克炮为主攻兵器,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早在60年代人们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展开过激烈地争论。有人认为:
105 毫米炮原地对固定目标射击时,破甲弹和脱壳穿甲弹的首发命中率,在1000
米距离上为70~80%,在1500米距离上下降为30~50%,在2000米距离上则只有
10~28%,也就是说,距离越远命中精度越低。与此相反,
… 页面53…
反坦克导弹的命中率在500 ~700 米时,为70~80%,而随着目标距离的逐
步扩大,能提高到90%以上。由此看来,显然导弹优于火炮,为此,法国等甚至
还专门研制了装在坦克上的导弹及其发射装置,但后来却纷纷下马和停产了。这
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现代微电子技术的推动下,火炮精度实际上也进行了一次革命,命中
精度大大提高,2000米原地对固定目标射击时的命中概率由原来的10~28%提高
到80%,1500米行进间打活魂目标的命中概率也提高到60%以上。
此外,激光半主动制导炮弹的研制成功使火炮的命中精度又提高了一步。除
命中精度之外,坦克炮的最大特长就是毁甲能力较反坦克导弹好,由于现代坦克
采用多层复合装甲和屏蔽装甲,只靠反坦克导弹的破甲弹头很难将坦克摧毁,而
坦克炮则可发射脱壳穿甲弹、碎甲弹和破甲弹猛烈攻击之,因而作战效能优于导
弹。基于上述种种原因,所以主战坦克至今仍以坦克炮为主战兵器。不过,配合
主战坦克实施攻击作战的武装直升机、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和步兵战车等则装备反
坦克导弹,有些还是专门打坦克顶部装甲的导弹。战场上,主战坦克的坦克炮和
其它各种平台发射的反坦克导弹配合运用,其作战效能将会显著提高。
世界上最重的坦克有多重?
目前,世界上最重的坦克不过60多吨,火炮最大口径125 毫米,越野时速55
公里。但是,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国建造的“鼠”式坦克竟是当今世
界上最重坦克的3 倍,达188 吨,成为世界坦克史上最重的坦克。
当时,为了对苏发动闪电式进攻,法西斯德国在坦克的战术技术性能指标上
偏重于机动性和快速性,所以装甲较薄,重量较轻,一般在25吨以下,火炮口径
也在20~75毫米左右。德军轻型坦克长驱直入前苏联腹地之后,在与苏T…34和KB
型重型坦克的交战中显得身单力薄,损失严重,为此转而发展T…5 “豹”式、T…6
“虎”式和“鼠”式重型坦克。
“鼠”式超重型坦克乘员8 人,车长9 米,高3。66米,宽3。67米,火炮口径
达150 毫米,外加两挺7 ,62毫米机枪,最大速度20公里/ 小时,最大行程190
公里,爬坡能力30“,越壕宽度4。5 米,攀登垂直墙高0。72米,涉水深2 米,正
面装甲厚达200 毫米,两侧装甲80~180 毫米,后部装甲160 ~165 毫米,顶部
装甲100 毫米,底部装甲50毫米,炮塔正面装甲竞达240 毫米,俨然一个钢铁乌
龟壳,当时曾被法西斯德国誉为无坚不摧的超级坦克。
战争中生产了两辆样车,但在运往战场的途中被苏军炸毁了。
坦克炮塔有什么作用?
坦克一般都以火炮为主要攻击武器,所以炮塔自然就是必不可少的,坦克炮
塔都能360 °旋转,对来自各个方向的威胁目标实施攻击。炮塔处于全车最高位
置,所以具有最厚的装甲,最好的倾斜角和矮小而流线的良好外形。
▲瑞典S 型坦克世界上有没有无炮塔的坦克呢?60年代末期,瑞典装备了一
种3 型坦克,它把105 毫米火炮安装在车体上,这是迄今世界上唯一的一种无炮
塔坦
… 页面54…
克。S 型坦克战斗全重39吨,车体相当矮,只有1。9 米,是世界上最矮的坦
克。因105 毫米火炮采用固定方式安装,故自身无法相对车体转动,也不能进行
俯仰运动和行进间瞄准、跟踪和射击目标。每次射击前,必须先操纵车轮转向并
控制悬挂装置改变车体俯仰姿态,使火炮瞄准目标后再行开火,所以炮手和驾驶
员由一人兼任,否则无法协调。
坦克装有炮塔威武雄壮,具有威慑力,战斗中也便于火力机动和行进间射击,
同时也为坦克乘员和火炮控制提供一定的空间。但炮塔装甲厚,所以重量较大,
有的达十余吨重,这对坦克的机动性非常不利。炮塔虽然防护力较强,但比无炮
塔的S 型坦克要高出半米多,所以遭受炮弹袭击的概率就要高一些。无炮塔坦克
虽外观不甚威武,不便进行火力机动和行进间射击,但火炮身管长,射程较远,
初速较高(1500米/ 秒),命中精度较好,可发射各种穿甲弹、榴弹,且可自动
装弹,故射速能达10~15发每分钟,而一般带炮塔式坦克因人工装弹,每分钟只
有8 发左右。由于无炮塔,车体矮小轻巧,灵活机动,易于规避和突袭,被炮弹、
导弹击中的概率相对高车体坦克来说要小一些。
什么是坦克抢救车?
坦克抢救车是装有专用救援设备的履带式装甲车辆,主要用于野战条件下,
对淤陷、战伤和技术故障的坦克实施战地拖救、牵引后送或紧急抢修作业。必要
时,它还可用于排除路障和挖掘坦克掩体等。通常装有拖救设备、起吊装置、驻
锄和刚性牵引装置等,有的还携带拆装工具和部分修理器材。
车上一般配2 名乘员和2 ~3 名修理人员。
▲美陆军的M88A修理车二次大战中,坦克抢救车多用制式坦克底盘改装,大
多依靠车钩牵引进行拖救作业,有的还装有绞盘和起吊设备。现代坦克抢救车仍
采用制式坦克底盘,以使之具有与主战坦克相似的行驶速度、行程、越野、跨障、
涉水、爬坡等机动性能和装甲防护能力。由于液压驱动技术的发展,现代坦克抢
救车作业装置的工作能力、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拖救装置是坦克抢救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铰盘发出25~45吨的牵引力,
通过直径28。5~33毫米、长约60~200 米的钢丝绳,拖救淤陷或掉人沟内的坦克。
起吊装置的吊臂长达7 ~8 米,最大起重能力为30吨,且可360 °回转,能吊装
坦克上的任何部件。驻锄可以用来挖土、平地,还可以插人士中,为坦克抢救车
提供一个有力的支撑点,其支撑力最大可达70吨。牵引装置除钢丝绳外,还配有
刚性牵引装置,使用安全、可靠,拖救速度快,能迅速将损坏的坦克拖至目的地
进行修理。
什么是坦克架桥车?
坦克架桥车又称架桥坦克,是以制式坦克车体底盘为基础,去掉炮塔,代之
以制式车辙桥以及架设和撤收机构发展成的装甲车辆。用于在敌火力威胁下快速
架设桥梁,保障己方坦克及装甲车队安全通过反坦克壕沟、天然沟渠及河流等障
碍。
… 页面55…
坦克架桥车最早是由英国人在1918年设计的。一次大战后,苏、法、意等国
相继建成了试验样车,二次大战中,苏、德、英等国先后装备了用坦克底盘改装
的坦克架桥车,当时的车辙桥主要有前置式、翻转式和跳板式三种类型。二次大
战后,坦克架桥车性能显著提高,出现了以剪刀式和平推式为主的新型坦克架桥
车。战后初期,英国首先制成了剪刀式坦克架桥车,50年代中期,前苏联制成了
平推式坦克架桥车,70年代以来,捷克斯洛伐克、英国、德国和前苏联又相继研
制成功剪刀式和多节平推式坦克架桥车。
坦克架桥车战斗全重一般为30~56吨,乘员2 ~4 人,行军状态车长11~18。5
米,车宽2。0 ~3。3 米,车高3 ~4。3 米,桥长12~25米,桥宽3 ~4。2 米,履
带式坦克架桥承载量40~60吨。这种车辆的主要特点有三个:一是机动性好。由
于采用制式坦克底盘改装,所以机动性能与坦克相仿,同样具有50~60公里/ 小
时的最大速度、与坦克相似的最大行程以及越野、爬坡、涉水、克服障碍等方面
的能力。由于具有良好的机动性,架桥坦克可随坦克、装甲车队一起行军或转战,
战斗保障能力较强。二是防护能力转强。由于采用坦克底盘,所以乘员有装甲防
护。在桥梁展开、架设及撤收过程中,人员无需走出车外,在车内通过电气设备
操纵液压驱动机构即可完成。为了防御敌步兵和飞机的骚扰与攻击,架桥坦克上
一般装有机枪、高射机枪等自卫兵器。三是架桥速度快。坦克架桥车的桥体多由
合金钢或高强度铝合金制成,桥重10吨左右,与坦克炮塔重量相近。它能在2 ~
5 分钟内在水平或10°~15°的坡度上架设一座12~25米跨度的桥,承重40~60
吨,撤收整座军用突击桥约需5 ~10分钟。
什么是装甲车?
装甲车是装有武器和拥有防护装甲的一种军用车辆,按行走机构可分为履带
式装甲车和轮式装甲车。装甲车是坦克、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输送车、装甲侦察
车、装甲工程保障车辆及各种带装甲的自行武器的统称。
在装甲车辆中,除坦克、步兵战车和装甲人员运输车这三种主要车型外,还
有装甲侦察车、反坦克导弹发射车、自行高炮、自行火炮和自行火箭炮,以及工
程保障和后勤技术保障车辆等。
装甲侦察车是一种装有侦察设备的车辆,分履带式和轮式两种,战斗全重5
~18吨,个别可达19。5吨,乘员3 ~5 人,车上配有20~30毫米机关炮和7。62毫
米机枪,个别装有76~105 毫米火炮和14。5毫米机枪。履带式装甲侦察车最大爬
坡度可达70%,越壕宽达2。1 米,通过垂直墙高度为0。7 米。
轮式装甲侦察车陆上最高时速105 公里,最大行程800 公里,最大爬坡度为
51%。车上一般装有大倍率光学潜望镜、红外夜视观察镜、微光瞄准镜、微光夜
视观察系统和热像仪等。昼间光学仪器对装甲车辆最大观察距离15公里,夜间一
般为1。5 ~3 公里。如装有雷达和激光测距仪,可观察20公里左右。目前,主要
的装甲侦察车有美国的M3步兵战车、前苏联BPTIM 装甲侦察车、法国AMX…I0RC轮
式侦察车和英国的“蝎”式侦察坦克等。
▲法国是两栖装甲车辆
什么是两栖装甲车辆?
… 页面56…
两栖装甲车辆是不用舟桥、渡船等辅助设备便能自行通过江河湖海等水障,
并在水上进行航行和射击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两栖装甲车辆最早出现于第一
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当时法国和美国首先试验了一种水陆两用坦克。
1933年前苏军装备了T…37型水陆坦克,之后,又相继装备了T…38和T…40两型
水陆坦克。二次大战期间,美日在太平洋战争中曾使用过此类坦克。前苏联战后
发展了一种TIT…76轻型水陆两用坦克,美国则发展了一种可以空运的M55 “谢里
登”轻型水陆两用坦克,同时,还研制了LVTP…1至LVTp…7和AAv7系列两栖战车。
根据阿基米德“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被这个物体排开水的重量,
即等于水的比重乘以物体人水部分体积,”的著名定律,坦克和装甲车也象潜艇
那样靠密闭车体来获得一定的浮力。由于车体较小,远不如潜艇那样庞大,所以
重量不能过大,否则很难保证具有正浮力。一般水陆两用装甲车辆的装甲都较薄,
LVTP…7装甲车的车体干脆就是铝合金焊接结构。要保证良好的浮力,车辆密封性
能尤为重要,一般水陆坦克的通气口等均开在车顶部,美国海军陆战队的LVTP…7
装甲车在3。5 米高的海浪中,可全车沉没10~15秒钟,可见其浮力储备系数和密
闭性能是比较好的。
▲美海军陆战队的LVTP…7两栖装甲输送车两栖装甲车辆在水上航行时主要靠
推进螺旋桨推进,有的则靠履带转动划水前进,LVTP…7装甲车则采用了较为先进
的喷水推进装置。一般履带划水航行可达5 ~6。5 公里/ 小时,靠喷水推进器可
达13。5公里/ 小时。
什么是装甲输送车?
装甲输送车是一种具有高度通行能力、用于输送步兵及物资的装甲车辆,分
履带式和轮式两种。装甲输送车主要用于往战场输送步兵并对步兵进行战斗支援。
必要时,可用车载武器和车载步兵的单兵武器遂行作战、侦察、巡逻和警戒任务。
带有专用装置的装甲输送车还可用来牵引火炮、运送伤员、运送弹药和其它物资。
▲法军VCR/TT装甲人员输送车装甲输送车战斗全重通常为6 ~16吨,乘员2
~3 人,载员8 ~13人,爬坡度25°~35°。履带式装甲输送车陆上最大时速55
~70公里,最大行程300 ~500 公里;轮式装甲输送车陆上最大时速可达100 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