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苍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种什么情景啊?身强力壮的人象废物一样却以主人的姿态傲视其母,而已经操劳一生的父母却象仆人一样继续为其早已成人的子女疲于奔命。我不知道应该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什么,这种“中国特色”实在是让人厌恶。如果从进化论来看的话,那么我宁可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人类物性功能的全线委顿。
蒙太奇六:
不久前在上海卫视中看到,儿子在外面杀了人,做父母的不仅不劝其自首,相反竭力为其掩盖罪行销毁罪证并为其开脱,千方百计地阻饶公安机关的侦破工作。当然结果是人仰马翻,被公安机关双双抓进监狱。当这位母亲痛哭流涕的进行忏悔时,一切都已经为时过晚了。或许是当一个人生命行将结束时,其恶亦善。然而人为什么一定要到生命辞世的时候才幡然醒悟呢?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是这样说的:从前有一个杀人犯,在他即将走向刑场的时候,他向法官提出了一个要求:他想见他母亲最后一面,法官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他的母亲被带到了儿子面前。面对悲痛欲绝的母亲,儿子向其母提出了最后的请求:妈妈,我能不能再吃您最后一口奶?欲哭无泪的老母默然地点点头。随后是一声惨叫,只见这位母亲的奶头被其儿子咬了下来。接着儿子说道:妈,你为什么从小不好好地教育我,为什么你对我如此溺爱导致我今天无法无天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你要对我的死负责!母亲鄂然地看着自己的儿子,欲辩无词。
这又叫什么呢?就把它称之为“陪葬”吧。
好了,够了吧!从“陪吃”到“陪读”到“陪练”直至最后的“陪葬”。这一切的产生都是由我们的父母所引发出来的现代悲喜剧。而这全部的起因居然都是因为“爱”。
自然生存法则
我现在已经越来越坚信这一点了,即人类正随着所谓文明的昌盛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越来越失去了人原本作为一种动物的“原物性”即“天性”。而人的思维能力也随着消费时代的日益繁荣而越来越变得从众而迟钝。大学毕业在很大程度上只能证明他是否比别人多掌握了一些技能而全然不代表他的思维水平有多高。我们这个社会已经被一种莫名的力量引向了一种“痴呆化”的生存状态。不信你看:我们每一个家庭都在为子女的教育而烦恼;我们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筋疲力尽的;我们几乎每一个家庭的生活核心都是以孩子为中心的;我们没有几个父母会去想一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培养孩子才能使其健康而快乐的成长;我们有多少父母真正懂得人在“原物性”中的“大爱”应该是以什么方式来体现的?说真的,我们只知道“小爱”,我们只懂得用很多辛劳甚至苦难来营造一种实际上的“假爱”。我们从小就把一个生命人为的关在笼子里而不让其羽翼丰满,十几年后又将一个缺乏真正生存能力的人残暴地推向社会。可悲的是,我们心中却始终充满了爱。
记的二十多年前看过日本的一部电影叫做《狐狸的故事》,其内容我至今记忆犹新。当时看的时候我似乎不太理解,为什么那些老狐狸对小狐狸如此不近情理。当那些小狐狸还娇嫡嫡的在老狐狸身边撒娇的时候,那些身为父母的老狐狸却无情地把它们从家中赶走。至今我还记得:那些被老狐狸咬伤并被赶走的小狐狸眼中充满着忧伤和委屈,然而老狐狸则是义无返顾般的坚决和果断。
后来我才慢慢懂得:这就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去生存,那么你就将被大自然无情的淘汰。如果你在父母身边永远有所依靠,那么当你有朝一日独立去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就将无所适从。
1996年的时候,我住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附近的一幢楼里,当是房东临走这时给我留下了一对鹦鹉。从未养过鸟的我自然感觉很新奇。此后我每天给这两只鹦鹉喂食,关系一直维持的不错。我让它们在那间10平米的阳台里自由的飞翔,而每到喂食或天色黯淡的时候,鸟夫妻俩就会乖乖地飞回它们的小窝。然而不久,我发现它们竟然孵出了四个小鹦鹉,这下让我兴奋不已。此后每天,我看着那只雌性的老鹦鹉进进出出于那个小窝,精心喂养着那四个小生命。那种温情与呵护;那种无微不至的关怀是丝毫不亚于人类的。渐渐的,小鹦鹉长大了,那个面积不大的小窝显然是显得有些拥挤了。这时我突然发现,那个雌性的老鹦鹉每天似乎都在赶那几只小鹦鹉出窝,而那些鸟孩子们显然是不愿意出来。就这样,这种局面大约维持了一星期,后来情况就出现了急剧的变化,只见那只老鹦鹉急了,它开始发疯式的把那几只小鹦鹉从窝里赶了出来,而且不许它们再进去。在随后的几天里,状况更是糟糕,老鹦鹉开始不停的咬着小鹦鹉,似乎是要把它们赶出笼子。我见状没有办法,只能在笼子里插进一块板以把它们原本其乐融融的一家分开。可是那只老鹦鹉仿佛依然不干,它只要逮着机会就会狠命的咬住小鹦鹉的任何部位而不放,只到鲜血淋淋。当是我实在是看不下去,就拿了一根筷子去打那只老鹦鹉。只见老鹦鹉满嘴鸟毛怒视着我,仿佛一脸的不服气。
眼看它们鸟胞们这种矛盾是无法缓和了。于是我终于做出了让我于心不忍的一个决定:把它们放归大自然。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打开了窗,俯身望去,三环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流把天空染成了灰色,太阳在浓重的灰色中顽强地射向大地,我打开了鸟笼并把它伸向窗外。许久,笼内的鹦鹉们没有反应,它们似乎已经不愿意回到那个已经被污染得不成样子的天空。十分钟过去了依然如此。无奈之下,我拿起了一根筷子,轻轻地触动着它们的翅膀,并把它们推向笼外。就在它们飞走的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它们眼神中的依依不舍。尤其是那两只老鹦鹉,在窗前盘旋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慢慢地飞走了。虽然很多年过去了,但我至今依然十分怀念它们。
狐狸和鹦鹉,它们让我懂得了动物生命存在的一种必须的方式。动物是靠本能中的天性来实现它对下一代的爱的,尽管有些残酷,但这就是动物为了族类持续生存的天然法则。就像达尔文所说的那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据说小老鹰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它们的父母会选择一天让那些小老鹰们在悬崖峭壁上一字排开,然后被其父母一个个的推下悬崖。会飞的适者生存,不会飞的物竞天择,纵然摔向谷底粉身碎骨,威严的老鹰父母却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动摇。我想,这就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吧。
很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为什么像《狐狸的故事》这样的影片只会出现在日本,而根本不可能出现在中国。这不仅因为日本有黑泽明这样极赋思想深度的大导演,更重要的是,日本人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是完全不同于中国的。众所周知,作为战败国,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潜心发展经济,并很快成为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其综合国力仅次于美国而位居世界第二。然而日本人从来就是一个忧患意识很强的民族。在教育上,日本人的这种忧患意识也是十分突出的。日本的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除知识教育外,品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而生存教育又是品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日本的教育界认为:日本虽然实现了“富裕社会的梦想”,但社会节奏加快和升学竞争的压力,使孩子们与大自然的接触少了。同时,日趋富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也消弱了孩子们应具备的人生耐力、心理承受力和克服困难以及坚不拔的意志力。为此,日本神奈川县的有识之士提出了“展开和促进与人接触、感受自然的运动,恢复和充实孩子们的感性体验”的建议,并于1984年起就开始了让学生和社区开展广泛的“感触性”教育运动。
之后,他们建立起了一些教育基地,名谓:交流村。学校和社区定期组织孩子们到交流村去劳动、锻炼和生活。同时组织孩子们到敬老院去与老人们交流沟通,并让这些老人们向孩子们讲述过去的生活以及教这些孩子们如何编草鞋的方式等等。通过这些“感触性”教育和实践,孩子们加深了与社会的接触,对大自然、社会环境以及周围生活有了切身的体会。并且通过社会性活动,逐步培养起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关心他人、共同生存的优良品德。除此之外,日本人还经常让孩子们吃“忆苦饭”,据说,有一次一所学校让孩子们吃的忆苦饭是非常难以下咽的糠菜,结果学生们面对糠菜竟嚎啕大哭并集体绝食。然而学校毫不心软,在双方对恃了三天之后,饥肠辘轳的孩子们终于顶不住了,吃下了这顿难以下咽的忆苦饭。
变本加厉的溺爱
后来我总在想,这件事要是发生在中国(当然这是根本不可能的),那就麻烦大了!我想首先大哭并发疯的肯定不是孩子而是他们的家长,而且一定会以虐待罪联合起诉该学校,而我们的法院也一定会以保护青少年权益为由,判这所学校有罪。然后校长被开除,老师被停职检查,学校被责令停课整顿。期间,那些孩子们肯定会被父母一口一个心肝宝贝的接回家中,然后补以在商店里能买来的一切滋补品,随后开始大摆宴席,这就是中国。
然而日本人就绝不这样。除了吃忆苦饭,如果你假期去日本,那么你一定会看到不少日本的孩子们活跃在许多孤岛和大森林中,他们常常三五成群、七八结队的在没有任何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自力更生,自助生存。有时候甚至在一个没有水源、粮食的孤岛上靠挖野菜、寻找雨水来生存。而这些孩子的家长不但不阻止他们,反而鼓励他们去勇敢的接受生存的挑战。这不能不让我们对这些孩子及其父母们肃然起敬。因此,在十年前的这场中日青少年野营较量中,中国人是必败无疑的。而且假如在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来一次的话,我相信我们中国的孩子们将输得更惨。因为这十年来我们在这方面不仅没有丝毫的进步,相反,我们的孩子在他们父母变本加厉的溺爱下似乎越来越被变得不堪一击!
但是我们不要去责怪那些孩子们,因为中国古人早有所言:“子不教,父之过”。我们的孩子之所以会成为今天这个模样,完全是由他们父母的过度溺爱所造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不仅不如日本孩子的家长们,我们在动物的“原物性”上甚至还不如前面所叙述的那些狐狸和鹦鹉。真的,我们不要不服气,文明进步在某种意义上是以退化某种“原物性”为代价的。而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只有“原物性”的存在才能使人保留一些人本来就应该有的“天性”。比如,为了实现一个真正的爱,“天性”告诉我们:有时候必须要以一种貌视残酷的方式去实现的,就像那些狐狸和鹦鹉,但作为人来说;实际上这种“天性”是靠人类的理性来实现的。“爱”与“溺爱”,一字之差,实际上它们的区别就在于,用理性的方式去爱是真正的爱,而完全用情感的爱去爱就是溺爱。用理性去爱,那么你就应该知道如何去正确的实现你的爱,如果仅仅用情感去爱,那么你就只能在溺爱中迷失方向。
我曾听到一位中国的母亲当着自己孩子的面,这样来评说她脑子里的美国父母亲的:你看美国人的父母怎么这么狠心,他们都不怎么管孩子,他们从小就让他们干活,到了18岁了就设法把孩子轰出家门,还有等孩子读大学时候还要让他们自己去打工,甚至孩子没钱的时候,做爸妈的还说是借钱给孩子。你看这些美国佬这么有钱却这么扣,真自私!美国人真没人情,你看那《北京人在纽约》,那个姑妈把王启明他们塞哪住了?破地下室!那儿有脏有乱的,那哪是人住的地儿?还有你看那姑妈的德性,扔给王启明他们几白块钱,还说是借他们的,那哪是人干的呀!别人大老远跑到你美国来,你怎么也得首先请外甥女、外甥女婿找个好饭店好好撮一顿吧。真没劲!
这位年纪并不大的母亲说完立刻搂着她那大约十多岁模样的孩子,细声柔语的说到:乖,妈可不会这样,怎么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心肝宝贝呢。妈要让你好好读书,今后咱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好让你姥姥、姥爷你妈你爸脸上都有光彩!心肝,妈什么事儿都不会让你干,你只要读好书就行了,没钱花了,乖你就说,妈再苦再累也会满足你要求的,因为妈妈爱你……
此刻我关注着眼前这样一个画面:一个满面红光、嘴里不停地嚼着零食的少年和一个年纪不大但却显得苍老的母亲,他们共同完成了中国现代家庭教育史上一次神圣的演讲。我相信这位母亲代表了当今中国绝大多数父母亲现有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与此同时,在那位母亲神圣而又自豪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已经瘟疫般地进入了几乎中国的每一个家庭。
无疑,这是一种价值观。
对一种价值观的非主体价值评说是我从来就反对的。因为一种价值是否有意义,是取决于这个价值的享有人而不取决另一个价值系统的人。所以就这个层面上来说,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去对另外一个价值系统的人或事物说三道四。但这里面需要一个前提:这就是在遵循于一个价值系统中的大部分人群必须是快乐而幸福的。如果不是,那么这个价值系统就必须重新审视直至被打碎、重建。
然而事实已经证明,正如我在前面所说的那样:目前中国的家庭教育已经出现了深重的危机,尤其是在城市里,两代人几乎都在一种互相敌视的状态下疲惫地徒步人生。我敢说,当下中国,在有十岁以上孩子的家庭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父母和孩子都是不快乐的、疲惫的、缺乏沟通的、心情不畅的甚至是互相仇视的。这种现象在大、中城市里尤为严重。现在社会上已经公布和出版的各类有关这方面的调查报告和书籍,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截然不同的价值观
陈屹,这位留学美国多年的学子,十多年来,他一直在比较中、美两国在教育理念上的区别及优劣。作为国内多家媒体的特约撰稿人,陈屹经常在国内的媒体上发表各类有关教育方面的文章。下面这篇文章是他在2002年9月5日的《北京青年报》上发表的,题目是《美国人不谈“父母恩”》,请看:
“养儿方知父母恩”,这是在我们做了父母之后,才感悟到:“原来做父母真不容易。”但是,多年来在与美国人的交往过程中,我并不记得他们说过“当了父母后,才知晓做父母是这么难啊”。
在有意和无意的观察中,我觉得海外大部分中国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很尽心尽力,但有时并不觉得他们在享受子女的成长,而是盼望他们长大成人,父母好解脱辛苦。似乎养孩子的目的就是为了时刻赶着完成系列任务。比较而言,美国家庭的父母对子女的要求要比中国父母随意得多,大部分父母更注重整个过程中的快乐,而不是单纯的结果。
比如,美国学校为学生组织了各式各样的体育队:足球,篮球,垒球,学生自己报名,象征性地交一些费用。教练呢?都是队员的父母,他们都是自愿服务者,为了孩子,也为了他们自己的兴趣。队员的训练时间不定时,有时为了赶场地,训练从下午四点半就开始。我真不理解,正是上班的时候,这些孩子的父母们怎么安排出时间的?比赛的时候,尽管这些水准参差不齐的队员,表现得实在惨不忍睹,但是,大人们还是认真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