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和谈演义 (第一部)作者:马辂-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临时政府约法为参议院所制定,新总统必须遵守。
孙中山想,这样可以使衰世凯离开北京的巢灾,失去基地,使他只能按《临时
约法》来为民国办事。
袁世凯看完电报,心里明白,这是孙中山在往他的脑袋上套“紧箍”,要他南
下就职,是剪他的羽翼,削弱他的力量,他岂能就范?因此,他口口声声说“极愿
早日南行”,却迟迟不肯行动。南方一封又一封电报催其南下就职。催来催去,袁
世凯被逼出一条诡计来。他特意邀请南京派专使到京,具体协商。南京临时政府当
即派出蔡元培、宋教仁等人组成专使团,前往北京迎接袁世凯南下。
袁世凯特命打开正阳门隆重欢迎专使团。然后一边与蔡元培研究着南下路线,
一边授意他的心腹在北京、天津等地发动“兵变”,并与外国公使通气,让他们调
兵人京,以保护使馆为名,故意制造北方的混乱局势,造成袁世凯不能离开北京的
假象。
专使们受到“兵变”的惊吓,又目睹了外国出兵的猖狂,一时没了主意。经再
三磋商,蔡元培于3月2日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和参议院,报告北京的局势,陈述袁世
凯不能南下就职的原因,建议:“速建统一政府,为今日最要问题,余尽可迁就,
以定大局。”
南京临时政府再一次妥协了。
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了允许袁世凯在北京就职的议案,参议院议决了六项程序:
(一)参议院电知袁大总统,允其在北京就职;
(二)总统接电后,即电参议院宣誓;
(三)参议院接到宣誓之电后,即复电承认为授职,并通告全国;
(四)袁大总统受职后,即将拟派之国务总理及国务员姓名电知参议院,征求同
意;
(五)国务总理及各国务员任定后,即在南京接收临时政府交代事宜;
(六)孙大总统于交代之日,始行解职。
衰世凯看到这六条,心满意足了。他暗笑南方革命党人果然可欺,我老衰略施
小计,他们就乖乖地就范了。如今谁还能限制我?我老衰既有北洋军。又执掌了民
国总统大印,谁还敢说半个不字?什么“临时约法”,其奈我何,见鬼去吧!
3月10日,袁世凯如愿以偿地在北京就职。一群脱去清朝顶戴花绷的旧官僚,向
袁世凯排班渴贺。
4月1日,孙中山宣布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在参议院行辞职礼。5日,参议院议
决临时政府迁设北京,并正式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
经过十六年艰苦斗争,以无数烈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民国政权,就这样被阴
险狡诈、两面三刀的袁世凯窃篡了。
正是:
无量头颅无量血,
可惜购得假共和!
欲知后事,请看下回。
第二回
韬光养晦雾失楼台 披坚执锐血醒梦幻
话说1912年8月24日,孙中山应衰世凯之邀来到北京。只见他身穿黑色西装,衬
衣雪白,结条深褐色领带,严肃而高雅。与他同行的有夫人卢慕贞、英文秘书宋霭
龄,以及魏宸祖、居正、王君复等十多人。
当他出现在站台上的时候,受到了各界近万人的热烈欢迎。袁氏内阁的几乎所
有要人都赶来了。他们将孙中山让到袁世凯专用的金漆朱轮双马车上,一行车队在
骑兵和卫队的护送下缓缓地驶过长街。沿途欢迎牌坊高耸,军警林立。人山人海的
市民们夹道欢迎,争睹这位民国元勋的丰采。
孙中山一行穿正阳门,进中华门,最后来到石大人胡同外交大楼下榻。这里是
衰世凯的总统府。衰世凯故意将其让给孙中山居住,自己则搬到铁狮子胡同国务院
去办公。
一番隆重的欢迎仪式和盛大的宴会过后,衰世凯与孙中山开始了晤谈。孙中山
在北京逗留二十多天。二人竟会晤十三次。孙中山对国政大事侃侃而谈,旁征博引,
纵横捭阖。袁世凯装出一副谦恭的样子,无论孙说什么,他都点头称是,拍案叫绝,
奉承之语。随口就来。慢慢地,孙中山对衰世凯的怀疑消除了,警惕丧失了。他后
来说:“余在京,与袁总统时相晤谈,讨论国家大事,颇人精微。故余信,袁之为
人,甚有肩膀,其头脑亦甚清楚,见天下事,均能明彻,而思想亦很新,不过做事
手腕稍涉于旧,但办事本不能尽采新法……欲治民国,非具有新思想旧经验、旧手
段者不可,而袁总统适足当之。”
这一天,袁世凯见孙中山谈兴甚浓,便捋了捋唇上的威廉胡,把话题引到他最
为提心吊胆的问题上。
“孙公,对于日后召开国会、选举正式大总统,成立正式政府等事宜,不知您
有何高见?”说完,袁世凯目不转睛地观察孙中山的面部表情,竖起耳朵来捕捉孙
中山答话的每一个字眼。
孙中山报之一笑,坦然说:“共和已经实现了。破坏已终。建设伊始;破坏不
易,建设尤难。我想致力于国家建设,当前从办铁路人手。我不参加正式总统的竞
选了。”
袁世凯等的就是这句话。但又不得不掩饰内心的激动,故作平静地听孙中山继
续说下去。
“至于正式大总统的人选么,当然要仰仗袁总统来承担了!”
话音刚落,袁世凯赶紧谦让:“袁某不才,袁某不才,怎能担当得了如此重任
呢?”
孙中山笑道:“袁总统是我中国有经验的政治家,现在又有了新思想,治理民
国自然要比我等高出一筹。但说起办实业,敝人则当仁不让。十年内,你练精兵百
万,我筑铁路二十万里,如何?”
袁世凯朝孙中山一伸大拇指,逗趣地说:“修筑铁路二十万里,孙公自有把握,
可要我练精兵百万,那可就难啦!”
两人相视,开怀大笑。
于是,袁世凯任命孙中山为全国铁路督办。有筹划全国铁路之全权,一切借款
招股事宜,尽由孙中山酌办。
孙中山离开北京后,即很少过问袁世凯的政治,而一心扑在中国的铁路建设上。
为考察日本实业和解决经营铁路的经费问题,1913年2月,他情夫人卢慕贞、子女孙
科、孙蜒、孙婉及英文秘书宋霭龄,乘坐山城丸号轮船离开上海,前往日本。临行
前表示:“欲谋富国之策,非扩充铁路不可。今后,我当为此而竭尽全力。”
袁世凯这条老狐狸再一次得手了。他骗过了曾对他不放心的孙中山,让这位第
一任临时大总统带着善良的愿望,远离中国的政治中心,到东瀛去做“民生主义”
的梦,他则随着政权的日趋稳定,变得越来越有恃无恐,在革命党人面前装模作样
的姿态越来越少,内心埋藏的杀机越来越暴露出来。
1913年4月13日,上海南京路张园安垲第大草坪挤满黑压压的人群,阵阵哀乐回
旋,国民党上海交通部正举行一个规模空前的追掉大会。这个3万人参加的追悼大会,
从上午10时至下午5时,长达七个小时。
被悼念者是国民党要人宋教仁。
那是3月20日晚,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打算从上海赴北京组织第一屈政党的
责任内阁,在黄兴、廖仲恺、陈其美、于右任等党内要员的簇拥下来到车站议员招
待所。
宋教仁掏出怀表:“火车快到站了。”随即走向检票口。刚掏出车票,“砰砰
砰”三声枪响。他扶住栏杆,喊了一声:“有人刺我!”手一松;提着的小皮箱掉
到地上,身子一弯,倒了下去。
黄兴急忙蹲下把宋教仁托住,鲜血从宋教仁的后腰处淌了下来。在离他们十几
米处,一个身穿黑呢子军官服的矮瘦男子调转身子飞跑而去。天下着蒙蒙细雨,车
站外漆黑一片。那小个子回身又连开数枪,将一名追他的巡捕击伤,趁巡捕们畏葸
不前的刹那,消失在雨雾中。
沪宁铁路医院手术室,被子弹从后腰穿人腹部的宋教仁留下遗嘱:“我只希望
有一个和平统一的中国!”他口授了致袁世凯的电报:“伏骥大总统,开诚心,布
公道,竭力保障民权,俾国会得确定不拔之宪法。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临死衷
言,尚祈鉴纳。”
3月22日凌晨,宋教仁紧握双拳,死不瞑目,年仅32岁。
这是一场兴高采烈后的噩耗。
去年7月,宋教仁在黄浦滩多方活动与谈判,将中国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国民
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等党派合并,改组为国民党。8月25日。国民党在北
京正式成立,孙中山指定宋教仁为代理理事长。此后,他逐渐窥视出袁世凯的险恶
用心,遂遍历湖北、湖南、安徽、南京、上海等地,发表演讲,畅谈政见,指斥袁
世凯上台之后,内阁常倒,兵变迭起,积极宣传责任内阁制,并提出了“先定宪法、
后举总统”的主张,企图通过资产阶级的法制,开展置总统于无权地位的“钳袁”
活动。
宋教仁的活动,博得了各界的支持。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参众两院共870个议
席,国民党独得392席。占总席数百分之四十五强,而支持袁世凯的共和、统一、民
主三党总共才得233席,占总席数百分之二十六弱。国民党虽未能达到或超过半数,
但所占席位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党派。按照《临时约法》,将由国民党组阁,宋教
仁担任国务总理。
选举结果,使袁世凯大惊失色。他想用50万元收买宋教仁,但遭到来的拒绝。
他又气又恨,决定采取紧急措施,便把内阁总理赵秉钧、内务部秘书洪述祖召到身
边,密谋杀害宋教仁。
这无疑是20世纪中国第一大政治谋杀案。消息传出,中外舆论一片哗然。
这时,孙中山正在日本长崎。他获悉宋教仁被刺杀后,当即致电国民党本部,
要求认真查究案情,随即回国。
孙中山一到上海码头,就迫不及待地问前来迎接的黄兴、陈其美、胡汉民等人:
“凶手可曾查到?”黄兴点点头。
到黄兴的离所后,他才对孙中山详谈:“谋杀犯应桂馨,是江苏驻沪的巡查长、
上海滩的大流氓,凶手武士英,是个退伍军官:为了使案子大白于天下,我们在沪
的国民党人做了许多工作。抓应桂馨那天,探得他在租界迎春坊28号和妓女鬼混,
我们便恳请租界巡捕房出面将他逮捕。第二天又到他家里搜出行凶的手枪和剩余的
子弹。正巧凶手武士英和应桂馨的姘头胡翡云前去探听风声。被一名巡捕辨认出武
士英正是在车站击杀遁初(宋教仁字)的凶手,因而当场抓获。在应桂馨的家里还搜
查出密电文一本、函电两包、皮箱一个。在这些函电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内阁总理赵
秉钧和内务部秘书洪述祖打来的。这洪述祖与袁世凯关系密切,他是老袁第六房姨
太太的哥哥。应桂馨获得江苏巡查长这个职位也是洪述祖推荐的。上海地方检察厅
从赵秉钩、洪述祖、应桂馨往来的电报底稿中,已经掌握了凶犯犯罪的重要证据:
事情很清楚,凶手是武士英,谋杀犯是应桂馨,直接指挥的是赵秉钩和洪述祖,而
总后台便是袁世凯。”
黄兴说完,从文件柜里取出一叠抄件,递给孙中山。
劲中山看着看着,猛地一铂桌子:“卑鄙!无耻!”
少顷,他深深叹了一日气说:
“遁初之死,我实在有不可推委之责任呐!袁世凯原是独夫民贼、与他联合就
是我们的一大错误。去年担任过我的秘书的那个柳亚子,在上海报纸上发表文章说:
‘孙退袁兴,旧势力完全存在、革命实在太不彻底,且卧榻之旁,任人鼾睡。必无
佳果。’他的这几句话,给我的印象极深,当时我也曾为此犹豫过,如今看来,不
幸竟被他言中了。纵观历史,便知袁世凯天性恶庚,凶顽狡诈,此等情况不是我不
知,而是想以大局为重。免生灵涂炭之苦,只要推翻满清,建立共和,便妥协退让
于他。以致铸成今日大错。”
说到这儿,止不住泪光闪闪。
胡汉民在一旁劝慰:“先生也不可太过于自责了。袁氏推倒清廷确曾出力,并
声言拥护共和,对先生也推崇备至。这种人伪装巧妙,不是这次击杀遁韧,怎么能
看得清楚呢!”
“不然。”孙中山摇摇头,“袁氏上台以来,虽极力伪装,但已露出不少马脚,
如诛杀起义将领张振武,将南京临时政府所起用之人不是拉拢便是赶下台。特别是
和满清遗老沆瀣一气,这些人视民主政体为仇雠,每思中伤为快。击杀遁初乃是袁
世凯的一次大暴露。这表明袁世凯正在施行铲除南方党人势力的计划,用不了多久
他就会公开撕去面纱,向我们开刀。我认为,我们绝不可以一错再错,在袁氏准备
尚不十分充分之时,应立即动员南方五省宣布独立,起兵北上讨袁。只有先发制人,
才有胜利的把握。”
为了悼念死去的战友,孙中山挥笔写下两行大字:
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
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其实,袁世凯早就在进行着战争准备。他命令北京参谋部通电山东都督周自齐
和驻鲁辫子兵统帅张勋,令其整军待命。他派赵秉钩等人到东郊民巷汇丰银行,向
俄、英、法、德、日五国银行团签订了一项2500万英镑的“善后贷款”。作为扩充
北洋军队和行政费用,年息5厘,1947年还清,以盐税收入作担保,使五国乘机控制
了中国的盐政。
孙中山致电五国银行团,声明:“袁世凯属非法借款,中国人民绝对不予承认。”
上海六万人集会,揭露袁世凯暗杀宋教仁的政治阴谋和违法借款的行径。强烈
要求袁世凯辞退大总统。
赣、粤、皖、湘四省国民党员都督李烈钧、潭延阎、柏文蔚、胡汉民联名发表
通电,反对北京政府违法借款。
袁世凯则调兵遣将,命令部队沿京汉路、津浦路南进。
《上海时报》登出北京专电一则:“袁总统令传语国民党人,现在看透孙、黄
除捣乱外,别无本领,左也是捣乱,右也是捣乱。我受四万万人民付托之重,不能
以四万万人之财产生命任人捣乱。自信政治军事经验、外交信用,不下于人,若彼
等能力能代我,我亦未尝不愿,然今日诚末敢多让,被等若敢另行组织政府,我即
举兵伐之。”
双方摊牌的时候到了。
在孙中山的鼓励下,7月12日,被袁世凯撤免江西都督的李烈钧在湖口组织起讨
袁军,宣布独立,并发表讨袁通电云:
“袁世凯乘时窃柄。帝制自为;灭绝人道,而暗杀元勋,奔髦约法,而擅借巨
款……近复盛暑兴师,蹂躏赣省……实属有负国民之委托,我国民宜亟起自卫,与
天下共击之!”
“二次革命”终于爆发了。
当天,黄兴逼迫江苏都督程德全响应李烈钧的讨衰军,通电宣布独立,黄兴担
任讨袁军总司令。
7月17日,安徽宣布独立,柏文蔚任讨袁军总司令。18日,上海宣布独立,陈其
美为讨袁军总司令。19日,第十四师师长许崇智逼迫福建都督孙道仁宣布独立,许
自任讨袁军总司令……
孙中山通电参议院、众议院、国务院、各省都督、民政长官及军、师、旅长,
略谓:
今袁氏种种违法,天下所知,东南人民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