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催眠心理学-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是催眠术。所以可说:催眠术是提起潜在精神的一种方法,而潜在精神作用,也就是催眠的原理。此说含义甚深,一般学者现在正从事研究,结果如何现在尚难下批评。
八、联想作用说
心中有某一个观念存留,会唤起别一个观念发生,如:思量饮酒,联想起家中所藏的佳酿;游兴到时,就检点游仙的杖履;动故乡的感触,就会举起家人,田舍、庐墓、桑麻等,层叠想现出来;这即称做联想作用。
不仅观念和观念的当中成立这一个联想关系,如感觉和观念的联合;感觉和运动的联合;观念和感情或感觉和感情的联合;观念和欲望,或感情和欲望的联合等,均可有联合的事实。例如:面前飞过火星,无意识间起瞬目作用,这即感觉和运动的联想关系。路过酒家,见有嘉肴旨酒的香味扑鼻,要动起食欲,这即是感觉和欲望的联想关系而成。看一出曹操逼宫,为汉帝不平,过伟人铜像,追怀功迹,不已,这即感觉和感情的联想关系而成。至于催眠中的一切活动,便是利用这一个联想作用使观念连合逐次实现而形成催眠状态。
术者用暗示举起被术者观念作用的机会,这称为暗示机会。由这机会而唤起其他的种种观念连合逐次活动起来,这称为联唤活动。被术者感应第一个感触而兴起诸多联念的精神,这名为暗示感受性。譬如:术者对被术者暗示就:“这里是南京新都,你到来观光。”被术者受这个暗示举起新都的感触,就会唤想到南京历史地理上的景物及新的建设,全城是历历如绘,这就成催眠千里眼的作用了。
以上说的是心理学上联想作用的情形,而达到催眠的学理上,我们对于这一起是不能反对的,大概被术者受催眠时,一面感受暗示性良好,一面联想作用又活动,对于催眠成绩自然容易发生。
独是联想作用在各人心理上是一样的有天赋具备的性质;但事实上,不能使人人都依联想而成千里眼,若说催眠理由完全出于这种联想作用而成,究竟说得勉强。
九、第二自我说
这种学说和潜在精神说大致相类,是主张一个人除了一个“我”之外,还潜有第二个“自我”。这潜在的第二个我比较第一个我更有微妙的作用。这一个第二自我是发现在催眠状态中的;催眠状态中所起的作用,全由于这第二自我的力所发现的,所以催眠的原理,不能不从第二自我说起。
主张这种学说的人,不向生理或正常心理方面讲求,而归到精神哲学方面去,未始不是他的优点,不过这种奥妙的学理,该派学者始终未见有人出来做再详细的解释过,真有使人高深莫测之慨,这是最可惜的。
十、脑贫血说
主张脑贫血的人,以为催眠的成因,是由于一时脑起贫血的原因所至,所以脑贫血可以成为催眠的原理。
照我们看来,这种主张是错误的,脑贫血在生理上是一种病症,健康的人一时脑血下降,呈现类似脑贫血的微候而陷入睡眠,如此,只可说脑贫血是睡眠的唯一原因;但不能说催眠的成因是由于脑贫血而起,这一种论调是陷于催眠和睡眠同一不分的错误了。倘若他们所说的话不错误的,那末催眠施术竟不能随时可以举行的而要在被术者脑起贫血时才能施术的了;在脑筋不收缩,脑血不下降的日间,更是不能施术了;但事实上并不如此。著者曾经试验过,使被术者吸入一种药味,令其脑血管膨胀,绝不是脑贫血的时候,然后对他施术,也能使他陷入催眠。从这一点看来,可知脑贫血一说,尚不是催眠真正的原理。
十一、预期作用模拟作用注意凝集神波及等说
还有其他各种学说,只可以采取为一部分的理由的如:
预期作用说,即预先定下一个观念、希望和意志,使后来一一实说如预期受术必定能陷入催眠状态;受催眠治疗,疾病必定会痊愈,果然收预期作用的结果。
模拟作用,即模仿术者,或模仿前一个受术者的行为动作,以成催眠现象。
注意凝集说,即注意集中,精神归于平静而入无念想的状态,这即催眠的状态。
精神波及说,即术者和被术者各可比喻无线电的发电机和收电机,彼传此感,由术者强固的心力播传被术者,因感应而生催眠现象。
这几种只可以认为催眠施法成功的成因的一部分,不能认为整理催眠原理。
十二、心灵说
心灵说可分做新旧两种:旧的心灵就以为催眠原理的发生,全由人的灵魂活动,这种学说现在再没有人采用了,新的心灵说是由本会所倡导的,与旧的心灵说两不相干。
这里,我们之所谓心灵,并不是偏于狭义方面说是人的灵魂。即就现代潮流举起的心灵科学研究的纲目看来,也不是单纯讨论灵魂一项。心灵科学包括极广,催眠术只属心灵科学中的一个现象,所以催眠的原理,同归到心灵学中去研究是应该的。
在未著手把心灵说解释催眠原理之先,对于“心灵”一语,不可不先加说明。说到“心灵”这一个名词,学者从来是把它的精神的意义混在一起;但一经精密的考察,两者便有区别的地方。人们日常的动作,固然是被精神之力所驱使,但是指挥与操纵精神力的,还要依靠到心灵力了。倘若精神力没有心灵力为发纵指示,那么,一个人便只有活动,而没有灵慧,五官四肢除了动颤之外,便没有灵慧的作用了。倘若心灵驱策精神的力量停顿了,精失其方针,发动也就停止,跟着人体的活动也都停息了这便是归入所谓死亡的境地了。就便失去心灵的指导,而精神内体虽不至于死亡,但这一个人已变成极度的癫狂者、痴呆者了。这正符“哀莫大于心死”的话了。
上面曾经说过精神是受心灵支配的了。若要深进一步追求到:心灵的由来?这一个答案,就太费力了,著者另有心灵科学的专刊,请在课外参考。这时唯有作简短的说明:大概,人的心灵,原是由宇宙的大灵所分派的,人的心灵是可和宇宙的灵归纳为一体,各人的心灵,尤如千个万个盆子所盛着的清水一样都含有太阳的影子,但逐盆水一一倾注到一个大缸里面,可是太阳的影子和太阳的实体只是一个;心灵和宇宙灵的容含分析为一而二,二而一,用这比譬得不差的。“天心即是人心”,“人乃一小天地”,“万法唯心”,这些话究极起来,倒接近这个道理。
现在更从精神方面说来: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身体四肢的生理活动都是被精神所驱使的,这种实例,把人的睡眠一事来推考,便可知道没有错误了。在睡眠的时候,精神是休息的,身体四肢失了精神的驱使便连带一同休息下去;这是生理学者所主张。但从细加以考察,精神既已完全休息,而体内的心脏、脉搏、呼吸等尚在不停动作,便有些人在睡眠中发作梦游状态,这又是受什么力量支配的呢?在这时候,精神已完全休止,便不能说是被精神所驱使的了?依照生理学者所解释,凡是体内器官属不随时意筋肉,是不受精神所支配也能活动的;至于梦游等事,是精神病态的现象。这些解释,不能使人无疑。一个人的精神对于体内的不随意筋肉还不能有支配的力量,那更不能希望它对于外界而得有充分支配的力量了。他们又说梦游的人,是精神有病,但梦游者醒后毫不见精神上有何种病患或异样的。这又是什么道理呢?从这一点看来,可知人的生活中,精神之外还有一种灵妙的主要力为操纵,而精神也要在这种力的支配下;这灵妙的力,在何时都存在,人们身体器官的活动,可就是赖这种力的发生,即日常人们生活的进展,环境的应付,也都是这种力来指导的这种力便是心灵力了。
精神学者昧于心灵力的存在,只知道把“精神”二字来作立论的根据,这一点缺欠的地方,在他们自己,也已觉到,所以把精神分做显在和潜在两面,以自圆其说。
心灵是潜在静里,并不像精神显著的在劳动着的。一个人的精神倘若感着对于或事或物欠缺力量的时候,心灵才从中补充,辅助使它成功。试看催眠术中的一切灵妙动作,都不是普通精神的力量所能做得到,而在催眠状态中竟做出来,这完全是由于心灵力的辅助和补充了。心灵的发现必须等待精神静息之后;所以,想要发展心灵力,必须令精神静息,加以诱导的方法,(即暗示)才使心灵力得发展的机会,以完全催眠术的功用,这就是催眠术主要的理论了。
说? 说? 暗? 示
“暗示”这两个字的意义,范围很广,它的势力也很大,现于人们眼前的森罗万家,都可说是宇宙给人的一个大暗示;譬如:见着一座山,就会感到“高”的暗示;看下大海里,就会感到“深”的暗示;拈到一根草或是一粒芥子,就感到“弱”和“细”。他如牧师僧侣的布道,教育家的训论,军人的号令,文人的诗歌,政治家的演说等,尽都是暗示。极至人们生活于天地间何时所具有一切的意识,没有不由外界暗示的影响而成。换转说:人之所以为人,不外因有这种感受暗示的特性,才能与其他动物有差等。所以,有些学者说人类是感应暗示的动物。
如以上所说,宇宙间所存在的一切有形的,或无形的暗示,它是属于广义的暗示,至于催眠术上所称起的“暗示”这是比较为狭义的暗示上面去讨论;因为催眠的暗示,是催眠术上的一个大生命,疾病治疗的成绩如何,正和这暗示最有关系,从事于催眠术的研究,首先要明暸这处暗示的意义,和它的成因和用量,后才会得实际的施用法。在催眠术中所用“暗示”的名字,是从英文Suggestion所释为我们可不必照字面上字义解为“暗里指示”,或“不出声的示意”之意;宁可解作“术者使用言语或给以意思使被术者晓喻照做”的意思。由这看来,“暗示”两字,字义的包容还不甚妥当!想改易称做“示意”,或“教唆”,或“推感”等名词来替代它,但也不得明确;可是“暗示”这两字的名称,在催眠历史上已历久惯用了,在未找出称叫较好时,无用另行更变。但仍要知道,它的真义,决不能被字面意思所约束。然而催眠暗示的真确意义究竟如何?今把东西洋各著名学者把它解释的话,分别介绍出来。
摩路氏解释:“暗示”是术者用言语施给被术者,使他发生种种观念的方法。
弗列路氏解释:“暗示”是能惹起被术者的神经系统之一种变化观念的方法。
轧揑氏解释:“暗示”是给被催眠者的一种言语刺激,使他自发谈话和动作等,能依从意向的方法。
福来博士解释:“暗示”是施投于人的精神或身体,强令他发生变动观念,或发生有实力的观念。
森田博士解释:直接给与相对者信念的方法,即是“暗示”。
村上博士解释:有种诱导人或感化人的力量,那就是“暗示”。
看各位学者所解释“暗示”的定义,就会知道暗示的真象不会被字面上的肤浅意思所屏蒙。至于著者在催眠术称谓“暗示”的注释:
“暗示”是使令被催眠者精神统一和心灵发显的一种诱导力量。
暗示的真义,我们既已找出答案来了,其次应知道暗示的分类。“暗示”不只是言语、说法、意思、使命等的换头换面名词,原来在一个很广泛的范围里,不限定一个呆板样儿,既已明白。然而施催眠时术者施投于被术者的命令式,、教导式、安慰式、禁止式等的一切言语,统统得称为暗示;又自己催眠时候自己的心念,也可称为暗示。但可更如下的详细分别:
甲、??????????? 对人暗示(又称为他发暗示)
术者不论用言语、行为、文字,用作暗示施给被术者,都称“对人暗示”。其中再分为三项:
(一)言语暗示:如术者为被术者催眠时,由始至终所说的言语,都称之为“言语暗示”。
(二)行为暗示:如术者为被术者施术时,除用言语暗示之外,再用抚下法,或在患部用手掌轻轻按压,使生快感等,即为“行为暗示”。
(三)文字暗示:设被术者因为耳聋或对答不通,不能听得术者的言语暗示,此时术者改用文字代替言语,这即是“文字暗示”。
乙、自己暗示(又称为自我暗示)
自己催眠,无需赖藉术者施与暗示,是由于自己内心暗示自己,则属“自己暗示”。(自己暗示在心中默默想念,或轻轻发出微声都是一样)
除对人暗示和自己暗示以外,关于暗示的名目的分类,沿有数项括述如下:
一、当时暗示与残续暗示
在催眠时,术者施与被术者的教喻使表现何种动作,其动作即刻能实现出来,这称为“当时暗示”。如果术者对被术者教喻动作,那种动作在催眠完了,(醒觉之后)才表现出来的;或醒觉后经若干时日,才把以前所受暗示表现出来,即称为“残续暗示”。例如术者乘被术者在催眠状态里对他说:“醒觉后你就觉得口渴了,你觉得口渴时一定要喝两杯茶!”被术者醒觉后不由得不真觉得口渴,果要连喝两杯茶;又术者对他说道:“醒觉后经过三天必定再来这里受催眠”。被术者醒后经过三日,心中果想着受催眠的一件事,就到来求术者施术。这类的试验,都是残续暗示的效力。至于催眠治疗能使患病的被术者在催眠过后,疾病总不会再发的效果,也是赖这个残续的暗示力,才能收获催眠治疗的实用。
二、试验的暗示与治疗的暗示
如果催眠目的是在乎游戏的,术者按着游戏的目的令被术者发生各种动作这即称为“试验暗示”。(其他在治疗时欲审察被术催眠程度高下,有时也采用这种暗示试验)。
若以催眠目的在于治疗而施术的,术者对于患者所用除去病患的一切言语或行为,都称为“治疗暗示”,治疗暗示又有各种的分类:
(1)类似暗示:为患者施术治疗疼痛时,在催眠状态中令患者用单一手掌工双掌贴紧患部,下止动的暗示说:“你的手掌贴紧在这,决不能离开的……”,患者果然感应,将手掌紧贴患部不能引离,虽想把手离开,但终不能离开了。术者在后改句暗示说:“如今可得离开手掌了”,患者得此赦免,手掌才得离开,术者正好利用着乘时急再暗示说:“好了!如今你感着的痛苦也随你的手离去了,病已全消……”。这一类意思的暗示,即为“类似暗示”。
(2)口头暗示:是术者对被术者解除病患的一切口头说法,所以称为“口头暗示”。
(3)气合暗示:术者乘被术者在催眠状态中,先暗示说:“将有一声怪叫的声音,这是可能驱逐你的病患的声音,到你听到怪声一响,你的病就随着消除了,可保痊愈……”。那末,术者就连气充丹田连续发出二三声“噎”!的雄结声音,这即是“气合暗示”。
(4)接触暗示:术者用手掌或用治疗电镜轻轻抚摩接触被术者患部,这是“接触暗示”。(又同于行为暗示)
暗示感受性及暗示顺序
?
??? 催眠术中所谓暗示,不过是术者对被术者所教示的说话,这种说话,和普通的言语,无大相异,何以它竟能得到这么大的作用呢?抱有这个疑团的人,想来自然是很多;不知催眠暗示的效力,非全在术者片面的口头说话上,却在受暗示的人本来具有一种暗示感受性的作用。受暗示者一旦感受了外来的暗示,在观念上自然会兴起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