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24个基本指标精粹讲解-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吆蚉SYMA曲线的关系的研判上。
1、当PSY曲线和PSYMA曲线经过长时间的底部整理后,PSY曲线开始向上运行,PSYMA曲线也同时走平或小幅上升,说明股价上涨的动能开始增强,股价的长期向上运动趋势初步形成,投资者可以开始逢低吸纳股票。
2、当PSY曲线开始向上突破PSYMA曲线时,说明股价的上涨动能已经相当充分,股价的长期向上趋势已经形成,如果伴随较大的成交量配合则更可确认,投资者应坚决地全仓买入股票。
3、当PSY曲线向上突破PSYMA曲线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向下回调并靠近或触及PSYMA曲线,只要PSY曲线没有有效跌破PSYMA曲线,都表明股价属于强势整理。一旦PSY曲线再度返身向上时,表明股价的动能再次聚集,股价将进入强势拉升阶段,投资者可以及时买入股票或持股待涨。
4、当PSY曲线和PSYMA曲线再度同时向上延伸时,表明股价的强势依旧,投资者可一路持股待涨。
5、当PSY曲线和PSYMA曲线同时向上运行较长的一段时间后,由于PSY曲线运行速度超过PSYMA从而远离PSYMA曲线时,一旦PSY曲线掉头向下,说明股价上涨的短期动能消耗比较大,股价有短线回调的要求,投资者可持股观望或逢低吸纳。
6、当PSY曲线从高位掉头向下运行时,表明股价上升动能已经衰竭而下降的动能开始积聚,股价的中期上升趋势已经结束,而中期下降趋势开始形成,投资者应及时地卖出股票。
7、当PSY曲线从高位向下运行并向下突破PSYMA曲线后,PSYMA曲线也开始向下掉头运行时,表明股价的强势上涨行情已经结束,股价的长期下降趋势日益明显,投资者应坚决一路持币观望或逢高卖出剩余的股票。
8、当PSY曲线在PSYMA曲线下方一直向下运行时,说明股价的弱势特征极为明显,投资者唯一能采取的投资决策就是持币观望。
9、当PSY曲线在PSYMA曲线下方运行很长一段时间后,开始慢慢掉头向上时,说明股价的下跌动能暂时减缓,股价处于弱势整理格局,投资者还应继续观察,不要轻易采取行动。
10、当PSY曲线在PSYMA曲线下方开始向上突破PSYMA曲线时,说明股价的反弹动能开始加强,股价将止跌反弹,此时,投资者可以少量买入股票做短线反弹行情但不可恋战,一旦行情再度向下,及时离场观望,直到股价长期下降行情开始形成。
11、当PSY曲线和PSYMA曲线始终交织在一起,在一个上下波动幅度不大的空间内横向运动时,预示着股价处于一个长期的横盘整理的格局中,股价处于一个窄幅盘整状态,投资者也应以观望为主,等待股价向上或向下趋势形成后再做决策。
第四节PSY指标的实战技巧
在以钱龙为代表的股市分析软件上,PSY指标是由2根或以上曲线组成,这样也会象RSI、BIAS、WR等指标一样交叉比较频繁,而且其预示的趋势性不是很明显,在实际研判股市行情中,往往会给投资者以错乱无序的感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投资者最好还是选用1根或2根不同时期曲线来研判。下面就以分析参数取72日的1根PSY曲线的研判为例,来讲述PSY指标的买卖预示功能。
一、买卖信号
1、当股价经过了一段较长时间的中低位盘整后,带量上行时,如果72日PSY曲线也开始向上突破50(线或数值、下同),就意味着市场上人气比较活跃,多头力量开始增强,这是PSY指标发出的买入信号。此时,投资者可以中短线买入股票。如图(13–1)所示。
2、当股价在高位盘整时,一旦股价掉头向下,同时72日PSY曲线也开始向下跌破50,就意味着市场上人气开始涣散,多头力量开始减弱,这是PSY指标发出的卖出信号。此时,投资者应及时逢高卖出股票。如图(13–2)所示。
二、持股持币信号
1、当股价脱离中低位盘整区间、向上攀升时,如果72日PSY曲线也在突破50后缓慢上行时,则表明市场上人气旺盛,多头力量占据明显优势,这是PSY指标发出的持股待涨信号,特别是对于那些股价依托短期均线向上运行的股票,这种持股信号更加准确。此时,投资者应坚决持股待涨。如图(13–3)所示。
2、当股价在高位盘整并出现滞涨现象时,如果72日PSY曲线先行跌破50并一路下滑,则意味着市场上人气衰弱,空头力量开始占据优势,这是PSY指标发出的持币观望信号,特别是对于那些股价被均线压制下行的股票,这种持币观望信号更明显。此时,投资者应坚决持币观望。
19人气和买卖意愿指标——AR、BR
AR指标又叫人气指标;BR指标又叫买卖意愿指标,它们是衡量市场上多空双方力量对比变化的最重要指标。它们既可以单独使用,更多情况下是一同使用,是一种中长期技术分析工具。
第一节AR、BR指标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一、AR、BR指标的原理
股票市场上的每一个交易日都要进行多空力量的较量。正确、全面地反映每一个交易日或某一段时期内的多空双方力量的对比。在一个交易日或某一段时期,多空双方的优势是不断地交替着,双方都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占据优势。如果一定时期内多方力量占据优势,股价将会不断上升;如果一定时期内空方力量占据优势,股价则会不断下跌;多空双方力量如果大致平衡,股价在会在某一区域内窄幅波动。而市场上多方力量大,则买方气势就会比较强、卖方气势就会减弱;市场上空方力量大,则卖方气势就会比较强、买方气势就会衰弱。
因此,股价走势的变动主要是由供求双方买卖气势和多空力量的对比造成的。
正如每个事物都有一个开始的地方一样,在股票市场上,多空双方的争斗都是从某一个均衡价位区(或基点)开始的。股价在这个均衡区上方,说明多方力量占优势;股价在这个平衡区下方,说明空方力量占优势。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股价会向上或向下偏离这一平衡价位区(或基点),股价偏离得越大,说明力量越大,偏离得越小,说明力量越小。因此。利用股票各种价格之间的关系,找到这个平衡价位区(或基点),对研判多空力量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而AR、BR指标就是根据股票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和最低价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多空力量的对比,预测股价的未来走势的。
AR指标是反映市场当前情况下多空双方力量发展对比的结果。它是以当日的开盘价为基点。与当日最高价相比较,依固定公式计算出来的强弱指标。
BR指标也是反映当前情况下多空双方力量争斗的结果。不同的是它是以前一日的收盘价为基础,与当日的最高价、最低价相比较,依固定公式计算出来的强弱指标。
二、AR、BR指标的计算方法
1、AR指标的计算方法
AR指标是通过比较一段周期内的开盘价在该周期价格中的高低。从而反映市场买卖人气的技术指标。
以计算周期为日为例,其计算公式为:
N日AR=N日内(H-O)之和除以N日内(O-L)之和
其中,H为当日最高价,L为当日最低价,O为当日收盘价,N为设定的时间参数,一般原始参数日设定为26日
2、BR指标的计算方法
BR指标是通过比较一段周期内的收盘价在该周期价格波动中的地位,来反映市场买卖意愿程度的技术指标。
以计算周期为日为例,其计算公式为:
N日BR=N日内(H-CY)之和除以N日内(CY-L)之和
其中,H为当日最高价,L为当日最低价,CY为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N为设定的时间参数,一般原始参数日设定为26日。
和其他指标的计算一样,由于选用的计算周期的不同,AR、BR指标也包括日AR、BR指标,周AR、BR指标,月AR、BR指标,年AR、BR指标以及分钟AR、BR指标等各种类型。经常被用于股市研判的是日AR、BR指标和周AR、BR指标。虽然它们的计算时的取值有所不同,但基本的计算方法一样。另外,随着股市软件分析技术的发展,投资者只需掌握AR、BR形成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无须去计算指标的数值,更为重要的是利用AR、BR指标去分析、研判股票行情。
第二节AR、BR指标的一般研判标准
AR、BR指标的一般研判标准主要是围绕着AR、BR指标的单独研判和AR、BR指标的配合使用这几方面展开的。
一、AR指标的单独研判
1、AR值以100为强弱买卖气势的均衡状态,其值在上下20之间。亦即当AR值在80——120之间时,属于盘整行情,股价走势平稳,不会出现大幅上升或下降。
2、AR值走高时表示行情活跃,人气旺盛,而过高则意味着股价已进入高价区,应随时卖出股票。在实际走势中,AR值的高度没有具体标准,一般情况下AR值大于180时(有的设定为150),预示着股价可能随时会大幅回落下跌,应及时卖出股票。
3、AR值走低时表示行情萎靡不振,市场上人气衰退,而过低时则意味着股价可能已跌入低谷,随时可能反弹。一般情况下AR值小于40(有的设定为50)时,预示着股价已严重超卖,可考虑逢低介入。
4、同大多数技术指标一样,AR指标也有领先股价到达峰顶和谷底的功能。当AR到达顶峰并回头时,如果股价还在上涨就应考虑卖出股票,获利了结;如果AR到达低谷后回头向上时,而股价还在继续下跌,就应考虑逢低买入股票。
二、BR指标的单独研判
1、BR值为100时也表示买卖意愿的强弱呈平衡状态。
2、BR值的波动比AR值敏感。当BR值介于70—150之间(有的设定为80—180)波动时,属于盘整行情,投资者应以观望为主。
3、当BR值大于300(有的设定为400)时,表示股价进入高价区,可能随时回档下跌,应择机抛出。
4、当BR值小于30(有的设定为40)时,表示股价已经严重超跌,可能随时会反弹向上,应逢低买入股票。
三、AR、BR指标的配合使用
1、一般情况下,AR可单独使用,而BR则需与AR配合使用才能发挥BR的功能。
2、AR和BR同时从低位向上攀升,表明市场上人气开始积聚,多头力量开始占优势,股价将继续上涨,投资者可及时买入或持筹待涨。
3、当AR和BR从底部上扬一段时间后,到达一定高位并停滞不涨或开始掉头时,意味着股价已到达高位,持股者应注意及时获利了结。
4、BR从高位回跌,跌幅达1/2时,若AR没有警戒信号出现,表明股价是上升途中的正常回调整理,投资者可逢低买入。
5、当BR急速上升,而AR却盘整或小幅回档时,应逢高出货。
以前股市技术分析中,都是在AR和BR指标基础上,引入CR指标一道研判,可提高分析、预测行情的准确性。但现在大多数技术分析软件上都是将CR作为单独指标使用,因此这里就不介绍AR、BR和CR三者的同时研判。
第三章AR、BR指标的特殊研判方法
一、AR、BR曲线的运行方向及交叉情况
(以26日为参数的AR、BR指标)
1、当股价开始从低位放量起动,而AR、BR线也同时向上攀升,特别是BR线向上突破AR线时(即AR、BR线“金叉”),应及时买入股票。
2、在上升行情开始初期,BR线一直在AR线上方运行,同时AR线也缓慢上扬,说明股价将维持升势,投资者可坚决持股。
3、当股市到达高位后,而AR和BR线却有掉头向下的迹象时,投资者应加倍小心。当AR线开始向下突破BR线时(即AR、BR线“死叉”),为卖出信号。
4、当股价从高位开始下跌,BR线开始向下突破AR线时,说明股价将持续下跌,投资者应及时卖出股票。
5、当BR线一直在AR线下方并同时向下运动时,说明股价将维持跌势,投资者应以持币观望为主。
二、AR、BR曲线的背离现象
AR、BR指标的背离是指AR、BR指标的曲线的走势正好和股价K线图上的走势正好相反。和其他技术分析指标一样,AR、BR指标的背离也分为顶背离和底背离两种。
1、顶背离
当股价K线图上的股票走势一峰比一峰高,股价在一直向上涨,而AR、BR指标图上的AR、BR曲线的走势是在高位一峰比一峰低,这叫顶背离现象。顶背离现象一般是股价将高位反转的信号,表明股价短期内即将下跌,是比较强烈的卖出信号。
2、底背离
当股价K线图上的股票走势一峰比一峰低,股价在向下跌,而AR、BR指标图上的AR、BR曲线的走势是在低位一底比一底高,这叫低背离现象。底背离现象一般是股价将低位反转的信号,表明股价短期内即将上涨,是比较强烈的买入信号。
指标背离一般出现在强势行情中比较可靠。即股价在高位时,通常只需出现一次顶背离的形态即可确认行情的顶部反转,而股价在低位时,一般要反复出现多次底背离后才可确认行情的底部反转
三、AR、BR曲线的形态
当AR、BR指标在高位盘整或低位横盘时所出现的各种形态也是判断行情,决定买卖行动的一种分析方法。
1、当AR、BR曲线在高位形成M头或三重顶等高位反转形态时,意味着股价的上升动能已经衰竭,股价有可能出现长期反转行情,投资者应及时地卖出股票。如果股价走势曲线也先后出现同样形态则更可确认,股价下跌的幅度和过程可参照M头或三重顶等顶部反转形态的研判。
2、当AR、BR曲线在低位形成W底或三重底等低位反转形态时,意味着股价的下跌动能已经减弱,股价有可能构筑中长期底部,投资者可逢低分批建仓。如果股价走势曲线也先后出现同样形态则更可确认,股价的上涨幅度及过程可参照W底或三重底等底部反转形态的研判。
3、AR、BR曲线顶部反转形态对行情判断的准确性要高于底部反转形态。
第四节ARBR指标的实战技巧
ARBR指标的实战技巧主要集中在ARBR曲线所处的位置和运行方向等两个方面。下面以分析家软件上的日参数为(42)的ARBR指标为例,来揭示ARBR指标的买卖和观望功能。
一、买卖信号
1、当ARBR曲线在100附近盘整了较长一段时间以后,一旦ARBR曲线几乎同时由下向上突破50这条线,并且股价也放量突破中期均线,则意味股票中期强势行情即将开始,这是ARBR指标发出的中线买入信号。此时,投资者可以开始买进股票。如图(11–1)所示。
2、当ARBR曲线从高位向下滑落,一旦ARBR曲线又接着突破了100以后,如果股价同时也跌破中长期均线,则意味着股票的短期强势行情可能结束,这是ARBR指标发出的短线卖出信号。此时,投资者应及时卖出股票。如图(11–2)所示。
二、持股持币信号
1、当ARBR曲线一直运行在100线上方,同时股价也依托中短期均线强势上攻时,则表明股价是处于极强势的上涨行情,这是ARBR指标发出的短线持股看涨信号,投资者应坚决持股待涨。如图(11–3)所示。
2、当ARBR曲线向下突破100线以后,一直运行在100线下方,同时股价也被中短期均线压制下行时,则表明股价的中期弱势趋势形成,这是ARBR指标发出的持币待涨信号。此时,投资者应坚决持币观望。
19成交量比率指标——VR
VR指标又叫成交率比率指标、数量指标或容量指标,其英文全称为“VolumeRatio”;是重点研究量与价格间的关系的一种短期技术分析工具。
第一节VR指标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一、VR指标的原理
VR指标是以研究股票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为手段的技术指标,其理论基础是“量价理论”和“反市场操作理论”。VR指标认为,由于量先价行、量涨价增、量跌价缩、量价同步、量价背离等成交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