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茶+文+化 >

第50章

茶+文+化-第50章

小说: 茶+文+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段蹬技巧妙惊险;而且将梯子结合进去;今天看也是绝活。
  《抖空竹》中的抖酒葫芦;也是令观众惊奇叫绝的杂技表演项目。
  《抖空竹》是中国传统杂技中;以简单小巧;信手可得的物件;练出高超技艺的代表节目。它原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民间游戏;在中国北方;每逢年节;人们;特别是孩子们;都喜欢抖空竹;并能耍出许多花样。
清代;抖空竹已发展成受人欢迎的杂技节目。杂技艺人们在原有花样的基础上又创作出许多新的花样和高难技巧。表演时与优美的舞姿和动昕的伴奏音乐溶成一体;更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在发展过程中;艺人们不仅是表演抖车轮式的双头空竹;又设计出陀罗式的单头空竹;而且还可以把茶壶盖、小花瓶等器物作为抖弄的道具进行表演。而最使人称奇的是;民国初年在天津又出现了一位以酒葫芦为道具的民间艺人田双亮。本来天津是最早发明制做空竹之地;“刘海〃牌、“寿星;;牌的空竹驰名国内外。

  享誉国内外的表演抖空竹的名家也多出在天津。但创演抖酒葫芦的田双亮却是一名来津撂地卖艺的东北江湖艺人。田双亮幼年即以表演抖空竹流浪卖艺;后跟随外国马戏团跑遍了东西欧;民国初年回国后第一个码头就是天津。开始在“三不管';撂地卖艺;他不仅有高超的表演技巧;而且在道具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他曾把抖茶壶盖改成大几倍的明光鲤亮的铜盖(这个大铜盖与他根发不生的秃头在灯光照耀下形成双亮;他由此而得名“双亮;勺;表演时既可抛接又能就地抛出滚回;此一动作名为“点手唤罗成;';就是这一招为他惹了一点小祸。他在天津';三不管';撂地表演已经小有名气;有人认为他在明地上卖艺有点屈才;就把他介绍到有名的杂耍园子“燕乐升平〃。老板看他衣不惊人;貌不压众;又是个秃头;对他有些歧视;但碍于介绍人的情面只好答应他试演几场。田双亮虽然闯过欧洲去过许多国家;但都是在马戏大棚和明地上表演;初登杂耍舞台心里确实有些紧张。果然在表演就地抛出大盖时;台上的脚灯被砸碎了;勉强地演下来;刚一跨进后台;老板正在等着他;两句话没说完就把他辞了。
田双亮在杂耍园子栽了这一跤之后;整日愁眉不展;在酒馆喝闷酒。偶然发现盛五加皮酒的酒葫芦(也叫酒嘟噜;一种陶制酒器)颈细肚大;颇象个单头空竹。他想:我要能把它当做道具练出来;一方面能争口气;同时也更加丰富表演内容。于是他向酒馆要了几个空酒葫芦;每天清晨跑到郊外河滩砂地上练抖酒葫芦。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把这一新项目练出了“手串〃、“腰串';、“骗马〃、“抛高〃等许多高难技巧;而最叫人叫绝的是他的最后一招绝活;把酒葫芦高高抛起之后再以手中空竹竿准确地插入葫芦口内。
二、古彩戏法中的酒趣
平中求奇;以出神入化的巧妙手法;从无到有;显示人类的创造力量;这是中国杂技重要的艺术特色之一。它最鲜明地表现在传统节目《古彩戏法》中。戏法古称幻术;汉唐即盛。中国戏法与西洋魔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魔术讲究运用声光道具;台面上金碧辉煌;铮光惺亮;中国戏法演员却只要一件长袍;一条长单;平凡朴实;毫无华采;然而这一身长袍却要变出千奇百怪的东西;从十八件大小酒席的菜肴到活鱼、活鸟;演员一个筋斗能献出烈火燃烧得熊熊灼人的铜盆;再一个筋头又取出硕大无比;有鱼有水的鱼缸。中国古彩戏法门类甚多;灵巧精湛的演技几近神异;令举世称绝。“仙人栽豆〃、“吉庆有鱼〃、“连环〃等项目在国际魔术界也公认为杰作。平中求奇的艺术特点尤其惊人;中国戏法表面道具甚少;一切卡在身上;故而对四肢百体的功夫要求甚严。从变幻莫测的艺术中;表现人类的高超智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无到有;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正是千百年来人民共同的美好理想。民间故事;神话里的宝袋、宝盆、魔棒之类;是与戏法表演的思想一脉相承的。前者依靠的是奇幻的想象;后者依靠的是巧妙的构思与苦功而已。无中生有;平中求奇;也是东方哲学阐释的宇宙至理。
三国时代曹操父子统一北方;保存了汉代杂技百戏。胸怀一统天下大志的曹操;特别注意收罗人才。对于方士之流的人物;他悸于黄巾张角起义的历史教训;也竭力搜罗于自己身边;恐这些人利用幻求奇伎行邪作蛊倡乱;或为敌所用。故而他一闻有异术者即必招来;庐江的左慈;甘陵的甘始;阳城的那俭等著名方士均被其笼络身边;谁郡人华伦托言妻子有病不来;竟遭杀身之祸;可见曹操实行此政策的坚决。这客观上给幻术的交流发展提高创造了条件。自然;技艺高超的古代幻术家;也利用自己的戏法幻术戏耍曹操;并借机逃脱他的樊篱。被传为仙人的左慈就是一位。《后汉书?左慈传》所载他的种种幻术表演;说明当时已发展到极高水平。《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左慈掷杯戏曹操”描写极为生动。此事在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在曹操的宴会上;他表演了三套戏法:“令取大花盆放篷前;以水口翼之。顷刻发出牡丹一株;并放双花”。左慈“教把钓竿来;于堂下鱼池中钓之;顷刻钓出数十尾大铲鱼;放在殿上”。“慈掷杯于空中;化成一白鸠;绕殿而飞〃;引得众人仰首观看;他则乘机遁去。这三套戏法即变花、变鱼、变鸟也是现代中国魔术的绝招;左慈以“神仙法术〃之障眼法戏耍权倾朝野的曹操;给杂技艺术留下了珍贵史料。
现代古彩戏法的表演更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已故杂技艺术大师杨小亭一九五九年把传统戏法的“四亮”发掘出来;很快传到全国。他一身长袍;四周毫无凭借;只见他彩单往肩上一披;就变出两个玻璃鸭池;一手一个。就这样在彩单一披一撇中;相继变出“垛子葫芦”(六个摞在一起的装着金鱼的鱼缸)、“七星子”(七个散放在菜盘中的酒杯)、火盆、“撮菠';(真径超过一尺;垫着瓷盆的玻璃海碗)。脱去长袍;拍拍腿;跺跺脚;披着彩单一个钻辘毛站立起来;手里又托着一个玻璃水碗。这些光滑透亮的玻璃酒器、鱼缸、海碗等;摞起来一人多高;而且还有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盆。鱼缸中的水有两桶之多;他是怎样携带在身上的呢?这种登峰造极的神奇技艺;被国内外观众叹为观止。
一九六六年以前;杨小亭常在“国庆〃或春节被邀请到中南海表演。他常演的一个与酒文化关系密切的传统节目《罗圈当当》;极有趣味。
《罗圈当当》表现嗜酒者不惜典当衣服买酒的趣事。可能因为此节目“思想性〃不高吧;在公开场合已很少演出。杨小亭带两个罗圈。表演现场;临时向观众借一件衣服;往罗圈里一罩;衣服没有了;变成一张“当票〃;然后再一罩;“当票〃没有了;变成一海碗醇香四溢的美酒。他当场让人品尝;竟有茅台酒特殊的香味;人们品尝后;大加称赞。杨小亭总是拱手说:“首长们、同志们辛苦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酒献给大家了。〃其实他每次到中南海演出前;总是点名要两瓶茅台酒作道具;这就是茅台酒香的缘故。
以酒具和酒为内容的戏法;还有《空壶打酒》。这是一个民间戏法;是艺人们经常表演的一个十分有趣的小幻术。最早;表演者手拿一只农村常见的陶制酒壶;后来一般改用敞口的酒壶和一只小酒杯。先把壶口朝下;无滴酒流出;然后用一校竹筷从壶口插到壶底;取出后竹筷仍是干的;用以证明壶是空的。当把壶口反转向上后拿过酒杯;却能从壶中斟出满杯美酒。当表演者故弄玄虚地向着酒壶吹了口气;再把酒壶朝下倒转过来;却滴酒不见。再次把壶正过来吹口气;一斟美酒又继续流个不停。最后;当把杯中的酒倒回酒壶时;却见壶中的酒满满的溢出壶口。表演者又向着酒壶吹了口气;却见满壶美酒骤然消失;使观者无不称奇叫绝。
被戏法艺人称之为《富贵仙酒》的幻术;较之上述的《空壶取酒》更为奥妙。用一只直式高颈锡制酒壶;其表演过程与《空壶取酒》相同;唯一不同的是酒不是从壶嘴向外倒;酒的注入和倒出;皆从壶口出入。忽来忽去;变化莫测;手法玄妙更使人费解。
《米酒三变》是更为有趣的一套戏法。小桌上放置两只瓷碗;两手各取一只;碗口向着观者展示为两只空碗。左手把一只空碗仰放桌上;然后把放在桌上玻璃杯中的米倾倒半杯入碗中;再将另一覆盖的空碗口对口地合上后;以手向空中做一抓米手式;立刻揭开扣在上面的碗看时;原来的半碗米却变成冒尖向外洒落着的满满一碗米了。当再用手中空碗向装满米的碗横着一刮;将冒出碗口的米刮平后;两只碗合在一起旋即揭开;奇迹出现了;碗中已粒米皆无;却变出来满满当当一碗美酒。
三、现代杂技的“世纪之星”
新时期以来;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既广泛而又频繁。杂技艺术走向世界;为中华民族争得了极大的荣誉。在国际比赛中获得最高金奖的节目《柔术滚杯》;就是以酒具作为道具的。这个节目是以中国杂技特有的腰腿柔功为主;又作了种种独具匠心的设计。在这个节目中;共用了108只玻璃酒杯作表演道具;在那优美的绝妙的各种造型中;使观众得到极大的美的享受。在这个使国内外观众为之倾倒的节目里;极明显地体现了酒文化与现代杂技艺术的有机的给合。
一九丸一年一月;在法国举行的第十届巴黎“明日”及第五届“未来”国际马戏杂技比赛大会上;中国安庆杂技团19岁的杂技演员许梅花表演的《柔术滚杯》;获得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评委们一致的称赞;他们认为这个节目高超的技巧;典雅的意境和《春江花月夜》的乐曲以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都完美地表现了中国艺术独特的神韵;令人既惊叹于演员优雅娴静的仪态;举重若轻的表演;刚柔相济的技艺;又获得了一种真正的艺术享受。
一束柔和、明洁的追光穿透幽暗的空间;照射在一座仿佛悬空的“水晶塔〃上;这由5层玻璃酒杯垒成的塔身;随着灯光渐亮;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少女。原来那“水晶宝塔〃就托在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的手土;她从容娴静地站在一张花篮式圆台上。表演开始;她在柔术造型中不断增加水晶塔数;最后双手、双足、额、嘴同时托举起6座宝塔;这些由108只玻璃酒杯垒起的“水晶塔〃;总重量达60斤;她做着种种炯娜多姿;轻柔优美而难度极大的造型;博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终于获得了第十四届巴黎“明日”马戏杂技节最高奖——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为国家和民族争得了荣誉。
《柔术滚杯》这个浸润着酒文化的传统节目;是经过杂技界几辈艺人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才达到目前这种高超的水平的。这个为祖国争得荣誉的节目;和许梅花这样敢于刻苦追求的青年演员;在1995年又赢得了新的荣光。在中国文联选拔跨世纪艺术人才的“世纪工程〃中;许梅花被选为杂技界的首批“世纪之星〃。中华传统酒文化也随着这108只酒杯闪射出奇光异彩!  
第二十三章 酒与名人
概论:
  我国古代的许多文人墨客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流传下来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同样,在今天,很多名人也与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酒与古代文人 
古人谈酒 
总统自喝自酿 
傅杰先生与酒 
尼古拉醉酒点兵 
周恩来独宠茅台 
周总理宴请陈毅、贺龙 
梁实秋抒情酒话 
邱吉尔酒探斯大林 
女王恋情对酒独钟 
毛泽东吃辣子比喝酒 
第一节 酒与古代文人 

欧阳修是妇孺皆知的醉翁。他那篇著名的《醉翁亭记》,从头到尾一直“也”下去,贯穿一股酒气。无酒不成文,无酒不成了乐。天乐地乐,山乐水乐,皆因为有酒。“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苏东坡是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酒徒。“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们从他嗜酒如命和风度潇洒的神态,可以寻到李白和白居易的影子。他的诗,他的词,他的散文都有浓浓的酒味。正如李白的作品一样,假如抽去酒的成分,色香味都为之锐减。
东晋的陶渊明,他的诗中有酒,他的酒中有诗。他的诗篇,与分的饮酒生活,同样有名气,为后世歌之颂之。他虽然官运不亨通,只作过几天彭泽令,便赋“归去来兮”,但当官和饮酒的关系却那么密切:其时衙门有公田,可供酿酒。他下令悉种粳以为酒料,连吃饭的大事都忘记了。还是他夫人力争,才分出一半公田种稻。弃官就无禄,喝酒就成了大问题。然而回到四壁萧然的家,最初使他感到欣喜的是“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但以后的日子如何,可就不管了。
白居易是位大酒徒。他的一生不仅以狂饮著称,而且也以善酿出名。他为官时,分出相当一部分精力去研究酒的酿造。酒的好坏,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看水质如何。但配方不同,亦可使“浊水”产生优质酒,白居易就是这样。他上任一年自惭毫无政绩,却为能酿出美酒而沾沾自喜。在酿的过程中,他不是发号施令,而是亲自参加实践。 
第二节 古人谈酒 
我国酿酒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产生之日开始,就受到先民欢迎。人们在饮酒赞酒的时候,总要给所饮的酒起个饶有风趣的雅号或别名。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或者根据酒的味道、颜色、功能、作用、浓淡及酿造方法等等而定。酒的很多绰号在民间流传甚广,所以文在诗词、小说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词。这也是中国酒俗文化的一个特色。
欢伯:因为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就被称之为欢伯。这个别号最早出在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他说,“酒为欢伯,除忧来乐”。其后,许多人便以此为典,作诗撰文。如宋代杨万里在《和仲良春晚即事》诗之四中写道:“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又,金代元好问在《留月轩》诗中写道,“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
杯中物: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空”。陶潜在《责子》诗中写道,“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杜甫在《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中写道,“忍断杯中物,眠看座右铭”。
金波:因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动如波而得名。张养浩在《普天乐?大明湖泛舟》中写道,“杯斟的金浓滟滟”。
秬鬯:这是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据《诗经。大雅?江汉》记载,“秬鬯一卣”。[传]:黑黍也。鬯,香草也,筑煮合而郁之曰“鬯”。「笺」:秬鬯,黑黍酒也,谓之鬯者,芬香条畅也。王赐召虎,以鬯酒一尊,以祭其宗庙,告其先祖。
白堕:这是一个善酿者的名字。据北魏《洛阳伽蓝记?城西法云寺》中记载,“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羲,以罂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曰骑驴酒。永熙中,青州刺史毛鸿宾赍酒之藩,路逢盗贼,饮之即醉,皆被擒。时人语曰,‘不畏张弓拨刀,唯畏白堕春醪’”。因此,后人便以“白堕”作为酒的代称。苏辙在《次韵子瞻病中大雪》诗中写道,“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
冻醪:即春酒。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据《诗?豳风?七月》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传】:春酒,冻醪也。宋代朱翼中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