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心理咨询-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固定的求偶模式。这种心理往往会使他们在选择时考虑过多,难以下定决心。
而女性到了大龄,一方面要承受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身体机能上的衰退,往往在精神上压力会更大,再加上选择范围越来越窄,因而她们会降低要求,或是抱独身态度。她们的恋爱往往是苦恼和悲观的。但是,目前为大龄青年服务的机构多种多样,如婚姻介绍所,电视红娘等,只要积极努力,幸福一定来到。
前瞻心理的克服
女孩子小丽,长得很漂亮,在小姐妹中可算得上是位幸运儿。身边总是围着一群向她献殷勤的男孩。在大学里,有一位很不错的男孩一直拼命追求她,而她却总是在一些场合下,给他挖苦、难堪和嘲讽。在她看来,爱情应该是激荡人心的,而不是像他那样,见到她便慌慌张张、支支吾吾。同寝室的小姐妹,却都暗暗羡慕她,说她太过分。
毕业后,这位男孩考TOEFL出国留学去了。小丽也在国内考上了研究生。不知不觉间,小丽也步入了大龄青年的行列。这时,别人替她介绍朋友,她总是拿他们和以前那个男孩相比,她觉得他们都不如那位男孩子,因而,总是一次次地失败。而且她绝不降低标准。后来,她开始脾气变坏,常爱无端发怒,并对周围的事物丧失兴趣。
从恋爱心理学来看,小丽的心理称为“前瞻心理”。所谓“前瞻心理”,是指把达到目的的希望,寄托在下一次机会上。也就是日常所说的这山望着那山高,骑着凤凰找凤凰。这种心理有两个方面,从积极意义上看,这是一种不满足心理,可以激励人们去追求更完美的东西。从消极意义来看,这种心理会使人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脚踏实地。尤其在恋爱择偶方面,会出现像小丽姑娘类似的心理障碍,以致虚度光阴,错过大好时机。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择偶和恋爱中的“前瞻心理”呢?总结起来,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
第一,在恋爱、择偶时,要明确其目的是为了选择一个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侣,并建立一个幸福的家,而不应该过多考虑其他目的。这就是说要端正恋爱动机。在选择对象时,应多考虑对方的人品、性格等,而不过分注重门第、金钱等方面。
第二,恋爱是追求与自己性格、志趣等方面合得来的伴侣,因而不能存在攀比心理。既不要与别人横向比较,也不能进行纵向比较。
第三,不要存在找到一个十全十美的对象的心理。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缺点,只有优点的人自古以来是没有的。看问题要看主流。
第四,一旦对对方有好感和选择的愿望,就要适时加以表达和沟通,不要犹犹豫豫,而应该适当加大感情的投入。
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一个农村的小伙子,在心目中爱上了一位女孩,他觉得她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觉得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子。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她站在山岗上,就像一竿新竹;站在小溪旁,就像一棵水柳;如果她偶尔戴起红色的盘头帕,站在大门口,远远望去,就像一株开花的美人蕉。”在他眼里,女孩下巴上的那颗小黑痣,竟被看作是锦上添花。
也许这个村姑并不会美到像这位小伙子描绘的那样。可是,处于热恋中的小伙子却认为她是最美的。这是热恋中的少男少女的一种心理体验。此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
从恋爱心理学来看,情人眼里出西施,是人心理上的一种光环效应现象。也就是说,一旦一个人爱上另外——个人时,那人就会被一种积极的光环所笼罩,进而把所有的好品质给予了她。男女之间产生了爱恋之情,在各自身上电会产生积极、美妙、理想的光环,因而,月会看到对方的优点,甚至把缺点也当成优点。在爱的光环笼罩下,对方都被理想化了,因而使热恋更加浪漫和富有诗意,热恋中男女的心理体验更加美好。
但是,这种光环效应也会有消极的意义,由于看不到对方的缺点,或者不肯承认对方的缺点,或者误把对方的缺点当成优点,一旦光环消失以后,对方的缺点就会暴露无遗,会使热恋过后的人感到失望,甚至在感晴上留下阴影。作为初恋的青年朋友,在热恋时要头脑冷静,要懂得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光环效应,正确对待热恋的朋友,以免当梦幻破灭时,出现悲剧。
依恋情浓价更高
夫妻之间的恋情需要相互依恋。男女双方互相理解,支持、依赖和依恋对方,不仅从事业上相互支持,而且在生活上同舟共济,同风雨,共患难,白头到老。这种感情,是一种依恋,是来自自己对所爱的人的钟情,是一种美好、醇香的感情。它表现在长相知、不相疑,互相眷恋,如胶似漆,难舍难分。它还表现在对所爱的人的一种信任、尊重、崇敬的心情。在妻子眼里,丈夫是一座大树,是忠诚、坚强、可靠的。在遇到困难时,他能排忧解难;在彷徨的时候,他能给你忠告和指点,从而使你增强力量和勇气,共同去直面人生。
依恋使夫妻之爱更加深沉,它可使双方都能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当然,依恋不同于依赖,它们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依恋是相互支持,而依赖则是一切仰仗别人。
有不少女孩子并不完全理解依恋和依赖这两个概念。她们认为女人就应该依赖男人。这种依赖思想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经济上的依赖:通过结婚找一个高官或大款,以享受荣华富贵。如今,不少女孩子傍大款,正是这种依赖思想的具体表现。
生活上的依赖:女孩子喜欢坐享其成,对于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都不会干,或者不想干,完全凭着丈夫对自己的爱,而依赖他。
思想上的依赖:遇事不动脑筋,也不爱动脑筋。一切以丈夫的意志为转移。一旦丈夫不在身边,自己就像少了主心骨,而不知道怎样处理问题了。
女孩子如果自己缺乏主见,或者贪图安逸而事事产生依赖心理,这将会削弱对方对自己的爱。仿佛一枝葛藤,缠绕了栎树。葛藤的命运,固然随着寄生而生活,而这被寄生的栎树,也被侵害于无形。
相恋的恋人,起初会把依赖看作一种荣耀,为对方效劳,作护花使者,并乐此不疲。但大多数恋人天长日久,会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并产生厌倦的情绪。
恋爱错觉的防御
小海,是某大学一名男生。有一天晚上,已经是夜晚十点多钟了,他却仍然在女生宿舍楼下徘徊。宿舍管理员周太婆出来问他,为什么这么晚了,还呆在这儿,怎么不回寝室去睡觉。他回答说:“我在等小芳,我们约好了的。”周太婆于是上楼去问小芳。刚准备上床休息的小芳听见周太婆跟她说后,她感到莫名其妙,非常生气地说:“见鬼啦!他神经病,我什么时候约过他。”
原来,那天晚上,他们在同一教室上晚自习,晚自习结束时,小芳朝小海笑了笑。这一笑撩动了小海的心。小海以为小芳对自己有意,是在暗示自己与她约会,于是悄悄地跟着小芳到了女生楼前。小芳并没留意,直接回到了自己房间。其实小芳对小海一点那种意思也没有,她只是与小海打打招呼。而对小芳素有好感的小海却“心有灵犀一点通”,以为小芳在“眉目传情、暗送秋波”,于是在心目中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复杂而微妙的感情。
小海的这种心理,在心理学上称为心理上的恋爱错觉。错觉通俗地说就是一种误会,是一种错误的“社会认知”。恋爱错觉,是指处于恋爱期的青年男女,接受信息的一方对信息产生了误解。青年在进入青春期以后,许多人会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异性在注意自己。男青年会感觉到自己似乎成了传说中的“白马王子”,成为女孩们钟情的对象;女孩则更体会到自己是美若天仙,为众多男孩所追求。在具有这种心态的青年人看来,异性多看自己一眼,或多说一句话,就似乎是对自己钟情。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而已。
在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不能把异性的一瞥当成“眉目传情”和“暗送秋波”,也不能把异性的一笑看作“心有灵犀一点通”。要避免恋爱错觉。衡量自己是否被人爱,对方是否明白无误地向你直接传递信息。如果要从间接信息中判断对方是否爱你的话,可以通过对方的眼睛来判断。
眼睛是心灵的窗子。一个人心情特别愉快,或者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恋人与心情抑郁烦闷时的眼神是绝不相同的。初次约会的青年男女,从相互间的目光交流中,就能知道对方对自己是否有好感。如果眼神炽热而且能更长时间凝视,则心底一定蕴藏着强烈的爱情。
青年男女在初次约会时,如果女孩经常很快地避开男孩的视线,并且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那就表示她对男孩有好感,但又唯恐他很快识破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因此,可以说恋爱是从女孩避开男孩的视线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情侣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相互凝视的时间也悄悄地延长了。
由此可见,恋爱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处于热恋期的青年男女,一方面要善于利用眼神来传情,或通过对方的眼神来读懂对方的心理,另一方面,要避免和防御恋爱错觉,以免产生尴尬和单相思。
热恋控制性冲动
小波和小敏是一对热恋中的情侣,两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甜甜蜜蜜,十分开心。他们时常约会,不是看电影,就是逛马路,不是跳舞,就是唱卡拉OK。两人感情越来越炽烈。一天,小波乘父母都去上班时,又约小敏到自己家中玩。随着两人的甜言蜜语,他们相互亲吻、拥抱、抚摸。随着两个年轻人的肌肤接触,两人开始产生强烈的性冲动。小波控制不住自己的性冲动,小敏的心理防线也一下子全崩溃了。
正巧,这个时期是小敏的排卵期,由于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初次性生活便使小敏怀孕了。后来又不得不做人工流产。到了后来,两人的感情出现了问题,不得不分手。这给小波和小敏的心灵都带来了伤害。尤其是对小敏,还使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热恋中控制不住性冲动,而发生性关系,是很不应该的。我们并非是主张“贞操”观,但我们仍然不主张婚前发生性关系。这是因为,婚前性行为有以下一些害处:一是容易使女性怀孕,而进行流产会影响女性身心健康。二是如果恋爱不成功,女孩另嫁他人,会引起夫妻之间的矛盾。即使心胸再开阔的男性,如果知道自己的爱妻曾与别的男人有过性的关系,小心中也会留下一些阴影,从而引起心理上的不快,影响夫妻关系。三是女孩若过早发生性关系,会给人一种轻浮、靠不住的感觉,男孩若是喜欢动手动脚,先斩后奏,来个生米煮成熟饭,会使女孩觉得是对自己的侮辱。
总之,热恋期间控制不住性冲动而发生性行为,会对两颗恋爱的心产生离心作用,搞得不好,还会酿成悲剧,一失足成千古恨。那么在热恋期间,怎样控制性冲动呢?
第一,用理智战胜情感的冲动。一个人的恋爱观反映其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的高低。理智和道德的力量能够产生坚强的意志和力量。遵从道德、理想、意志的力量,可使冲动和激情得到平息,以保持爱情的纯洁性和高尚性。人毕竟是人,是有理智、有思维、有伦理、有道德的人,必定能够在冲动时及时提醒自己保持冷静。
第二,男女双方热恋期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女孩,要保护好自己的最后一道防线,保持自己的尊严。当然,作为男孩子,应该当一名护花使者,尊重自己的恋人,使熊熊燃烧的性爱之火冷却下来。
第三,学会心理转移调节。如两人在房间独处时,可看看电视和影碟,或者打开VCD唱唱卡拉OK以分散性的注意力。两人在幽静的地方谈情说爱,男孩如果提出性的要求,女孩则可提议到人多的地方走走,以熄灭性欲之火,来保护自己。
永远保持新鲜感
小张和小王是一对恋人,刚开始,两人感情十分密切,双方都有一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双方都对对方保持一种神秘感和新鲜感。可是,随着恋爱时间的增加,两人的感情由“加温”走向“减温”,由热烈走向平静。双方都失去了新鲜感,虽依然相爱可又觉得有些腻烦他们仍希望保持原先那种炽热的感情和新鲜感,却又不知道怎样做才好。
其实,小张和小李的恋爱心理的变化过程与大多数青年恋爱心理大致相同。恋人间新鲜感的丧失分析起来,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第一,感受性变化。即人对事物的感觉能力,会随同一事物的连续出现而减弱。有这样一位青年朋友,他初恋的女孩子抹了一种非常普通的香水,在他的单身宿舍里睡了一晚上,香水味留在被子上,第二天,他闻到这种香水味,似乎感受到少女的体香仍在,这种感觉持续了近一个月。可是后来结婚后,他的妻子即使用高档的法国香水,他一点也感受不到沁人心脾的香味了。这种心理正是一种“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心理现象。
第二,失去光环后,恋人的缺点暴露出来,也会使新鲜感丧失。或者恋人之间因故吵架而伤害对方的感情。
第三,在心理上恋人的价值被贬低。尊重、珍视,甚至崇拜对方是新鲜感存在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如果在心理上贬低恋人的价值,那就会使新鲜感丧失,甚至使爱情出现危机。
第四,活动范围狭小,生活单调也会导致新鲜感丧失。
第五,婚前发生性行为,使双方情感受到一定的伤害,从而使新鲜感丧失。
那么,怎样才能保持新鲜感呢?找出了影响新鲜感的原因,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来尽量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
第一,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保持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气质,勤奋刻苦,心胸开阔。
第二,珍视对方的感情和人格,珍惜爱情,它可以使你获得同样的回报。同时,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
第三,男性要保持男性气质和特征,女性要保持女性气质和特征。正是这种两性的差异才使得男女双方能保持更长时期的新鲜感。
修改酸葡萄定律
所谓酸葡萄定律,就是说,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这种酸葡萄定律在恋爱中的反映就是:如果一个男孩追一个女孩,花了很大力气,却没有追到手,这个男孩会说:“这个女孩其实一点也不漂亮。”或者说:“这个女孩虽然长得漂亮,可那只是外表,其实她一点都不聪明”等等。
这种酸葡萄心理,其实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能够调节自己的心理,使之保持一种心理平衡,是一种自我安慰、自我调节的方法。对于自己追求不到的东西,与其苦苦追求,对自己和别人都造成极大的困扰,还不如想开一点。更何况,自己追不到的女孩,说不定真的并不适合你。
在社会上,恰恰有另外一部分人的心理与前面所述的酸葡萄心理刚好相反。他们喜欢逆向思维,在他们看来,越追不到的女孩子,越可爱,越好。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议论:儿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看见自家的堂客总觉得是糟糠妻,是黄脸婆,看见别人的老婆都觉得是那么温柔,贤慧,漂亮,善解人意。这种心理虽然有时能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