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神扬威
炮兵是战争之神。自17 世纪炮兵成为一个独立的兵种,从步兵中分离出
来之后,欧洲人所进行的几乎所有战争,一无例外地都同炮兵的作战活动紧
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人炮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但直到20世纪初叶,
中国仍然没有像样的火炮生产工业,因而也就不可能拥有一支强大的炮兵部
队。
像淞沪会战这样宏大的战争行动,按照现代军事的观点,不可能也不应
当没有炮兵的参与。事实是中、日双方都使用了炮兵。问题在于中国的炮兵
实在太弱了。
回顾那一阶段的历史,写在这里的后,不是也不想展现中国炮兵的雄姿
及其战斗活动的奇伟壮观,因为所有的资料表明,参与这次战役的中国炮兵
其规模及战斗力,与战役的实际需要极不相称。虽然不能笼统他说,有了强
大的炮兵就一定可以取得战斗的胜利,但却可以肯定他讲,如果拥有比当时
更多更强的战炮部队,会战的结局一定会比已经出现的好得多。之所以仍然
要赘述,不只在于炮兵的战斗是这次战斗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它非常幼稚、
弱小;而且是出于对一种精神,或者更多的是对一种愿望的祈盼与寄托。
参加淞沪会战的中国炮兵部队,基本上是在德国的支持下建立的。除轻
型迫击炮外,重迫击炮及王战炮——山炮,大部分为德国制造,独立炮兵及
重炮兵亦为德国教官训练而成。
会战之前,国民政府陆续从德国进口了数批口径为75毫米及口径为150
毫米的“卜福斯”式山炮,扩建了炮兵部队,经德国军事顾问团协助训练之
后,配属野战军行动。1934至1936年修建水备国防工事时,专门设置了炮
兵阵地。到会战打响前张治中奉命进攻上海时,炮兵第8 团及重炮兵第10
团随往,进入真如、大场一带阵地,实施战斗警戒。
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的当天,第87、第88两师的迫击炮营,奋起
还击日军的进攻,打响了该战场抗击日军的第一炮。
随着战局的发展,中国的炮兵陆续调到了淞沪战场。至9月20日,第3
战区依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颁布战斗序列时,参战的炮兵计有4个团4个营。
其中,炮兵第8团、重炮兵第10团、炮兵第16团(暂归)、重迫击炮两个
营、战防炮两个营配属松沪围攻军战斗,集中攻击日军虹口公园、海军陆战
队司令部、杨树浦公大纱厂、沪江大学等既设据点;炮兵第2旅第2团,配
属杭州湾北岸守备区,其第1营据守浦东防线,以火力支援淞沪围攻军的进
攻行动。
参与围点进击战斗的淞沪围攻军所属炮兵部队,在8 月23 日之前,集中
全部人力轰击敌工事据点。因数量少,口径小,威力不足,加之敌工事坚固
异常,所以未获得显著战果。虽在一定程度上支援了步兵的攻击行动,但未
能给敌以有效杀伤,更无法压制敌之猛烈火力,致使步兵伤亡惨重,终未能
攻陷敌之据点,使步兵,尤其使炮兵自己,抱恨不已。
长江南岸守备区所属之炮兵第16团,在淞沪围攻战期间暂归淞沪围攻军
之后,其江防守卫主要依靠海防炮兵,但其力量更为弱小,且配置分散,根
本无法抵御日军舰炮的攻击。故8月23日以后,日军在强大火力掩护下,几
乎未费太大的气力,就登上了吴淞至浏河口一带的陆地。
此后,随着宝山、罗店、蕴藻浜一带胶着战的进行,以及中国军队被迫
退入第一道既设防御阵地,淞沪战场的中国炮兵,除右翼作战军外,皆分散
配属各野战部队,建制大者
1
个营,小则
1
个连,形不成集中火力,有些甚
至纯粹变成了“灭火队”,对敌构不成威胁。在这种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官
兵们多么盼望能有一支威力强大的炮兵部队!正因为如此,战场上出现了一
种既奇怪又合理的不合谐现象:各级指挥官视炮兵为珍宝,极欲使其在主要
作战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便随着战斗重点的转移,不断地将炮兵调来调公,
结果有些部队仅仅劳碌奔波千转移阵地的路途上,反倒没有认真地参加战
斗。第21
集团军(桂军)
8
月下旬投入淞沪战场时,带来了一个山炮营,火
炮射程只有1200
公尺,口径又小,一直未能使用,在战场上拖来拖去,反成
累赘,后来廖磊干脆命人将大部分山炮用火车运回了桂林。
到10
月初,上海外围的防御战更趋激烈,军事委员会从各地陆续调集部
队到淞沪参加战斗。鉴于炮兵不断增加和组织作战的需要,第
3
战区成立了
炮兵指挥部(指挥官刘翰东少将),辖炮兵第
3
团第
1
营、炮兵第
4
团、炮
兵第10
团
1
个营及炮校练习营(
2
个连),在小南翔及马陆镇附近占领阵地,
全部火力指向唐桥站以西、蕴藻浜南岸及广福以南地区,支援第21
集团军的
战斗。另以教导总队炮兵营配属左翼作战军守卫原阵地。
炮兵指挥部所属部队实施步炮协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战斗,发生在10
月21
日。此前,根据战区命令,第21
集团军所部第174、第176,第173
师、第66
军、第19
集团军所部第98
师,于19、20
两日组成三路攻击军,
准备对敌进行反攻。21
日19
时,全线炮兵对敌实施压制、破坏射击。因炮
火威力不足,旦有的部队又未能在夜间进攻前查明日军火力点,有效配置炮
火,故此炮击未能收到预期效果,三路攻击军均于次日遭挫,伤亡惨重,且
波及其他部队,全线相继撤退,致10
月26
日大场失陷。
纵观淞沪战场中国炮兵战况,存在问题是多方面的,最基本的有两条:
一是装备低劣;二是缺乏经验,许多炮兵指挥员,包括部分高级指挥官,都
只是在形式上接受过德式或日式的炮兵指挥训练,缺乏具体现实的针对性研
究,尤其欠缺对如何在劣势装备条件下打好仗、打胜仗等重大战术、技术问
题的研讨,一旦进入战斗,便无法应付。以其昏昏,必不能使人昭昭。如在
战役初期进攻敌人据点时,炮兵便不晓得用重炮对敌工事瞄准射击,徒使攻
击增加难度,部队遭受伤亡。第14
师在南、北塘口战斗中,师参谋长郭汝瑰
嫌分散配置的炮兵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打得不解渴,即将帅山炮营的
8
门
山炮集中放列,实施火力急袭,一气打了100
多发炮弹,遭敌海、陆炮火猛
烈还击压制,幸是夜间,该营伤亡不大。师长霍揆彰知道后即说:“你不要
勉强,我们是劣势装备,两家伙打烂了,就没有了。”从此以后该师再也不
敢组织集中射击了。再者,协同作战训练不足。许多部队从未开展过步、炮
协同训练。战前,京沪警备司令部曾一再请求,派重炮与坦克到预定战场,
与步兵进行联合演习,因其少而珍贵,舍不得用于训练,结果在战场上,步
炮指挥与行动协调不起来,需要炮火支援时,有时却没有,不需要时,倒真
打了过来,造成步兵、炮兵间相互埋怨,影响部队战斗力的发挥。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战斗中被誉为“神炮”的浦东炮兵,战斗持续时
间长,战果显著,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说来颇有些令人难以置信,所谓的“浦东神炮”,仅只是炮兵第
2
旅的
1
个营!
淞沪会战前,炮兵第
2
旅在旅长蔡忠饬少将率领下,进入淞沪预定战场,
并按命令,将其所辖之第2、第
3
两个团的
5
个营共15
个连分散配属其他军、
师部队,留第
2
团第
1
营在嘉兴(旅部所在地)待命。战役打响后,该团第
2
营第
4
连赴杭州湾澉浦,第
5
连赴澉浦以北之乍浦,第
6
连赴金山卫守防,
蔡忠饬带第
1
营直奔浦东防线。
当时炮兵第
2
旅第
2
团总共拥有德国造“卜福斯”式山炮24
门,第1
首有该型山炮12
门,其口径为75
毫米,最大射程9000
米,最大发射速度每
分钟25
发,为当时普通火炮中最优良的炮种。
8
月14
日晚,炮兵第
1
营与第57
师第
1
团抵达浦东防区洋径附近。进
入阵地后,炮:营得知日军在浦东的日华纱厂、日情公司、邮船会社、新三
井码头
5
处仓库均为日海军的粮、煤、弹药及材料库,只有士兵守护没有碉
堡,便和第57
师第
1
团发动袭击,消灭了守军,搬走有用物资后,其余全部
破坏,仅煤库一处就烧了
3
天
3
夜。
第
8
集团军赋予炮兵第
1
营的任务是:还击黄浦江面日军舰炮。相机支
援浦西步兵作战。浦东与浦西仅一江之隔,但由于没有无线电通讯设备,与
外界几乎隔绝,战况不明,请示报告渠道不畅,凡事只能由自己决断处理,
更增加了完成任务的难度。
根据上级作战指示及敌、我作战态势,炮兵第
1
营从实际出发确定了作
战原则:
(一)炮兵阵地和观察所绝对保持秘密、隐蔽。
(二)不放弃任何有利机会,迅速、准确地予敌以重创,做到在空军轰
炸日舰时,一定打;日军舰炮轰击浦西时,一定打;日军进入火炮有效射程
内时,一定打;深夜敌怠于戒备时,一定打;浦西求援时,一定打。
(三)严禁盲目发炮,节约弹药,提高命中率。
为防止敌军登陆,全营的火力都布置在江岸上。由于火炮数量少,只好
拉大连与连、炮与炮之间的距离,以使防守区正面的整个江岸都覆盖在炮火
射界之内。为免遭敌舰上平射炮的攻击,所有炮位都选择在敌方不易发现的
地方。日军为解除浦东炮兵造成的威胁,曾采用种种侦察手段,包括不间断
地出动飞机搜寻该营炮位,因此,稍微的疏忽大意,都会招来灭顶之灾。各
连官兵开动脑筋想办法,将观察所设置到大树上,居高临下,隐蔽地实施侦
察、指挥,并给每门火炮覆上厚厚的伪装,或将其隐藏于沟渠、树丛或竹林
中,当敌机空袭时,则按照德军教范的要求,停止射击,使敌人无从知道火
炮的具体数量及确切位置。与此同时,根据现地位置和统一指挥的需要,该
营在天主教堂楼顶开设了营的秘密观察所,在浦东江边的英、美烟草公司大
楼顶部及浦西江岸秘密开设了辅助观察所,敷设江底电线,沟通主、侧观察
所及与炮阵地的联系,指挥射击,修正弹着点偏差。当时日军第
3
舰队旗舰
“出云”号就停泊在烟草大楼前方的黄浦江上,恰在浦东火炮弹道死角内。
敌军作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昼夜设法寻找的浦东炮兵观察所,竟就在他们眼
前。
会战之初,第
1
营为配合浦西部队的进攻,集中火力轰击虹口日海军陆
战队司令部等处据点。在浦西战线外移后,则以日军舰为主要目标。当时日
海军第
3
舰队停泊在黄浦江上,势如水上阵地。各舰主火炮口径大,射程远,
与空军配合,形成立体火力网,对两岸中国军队威胁极大。在这种情况下,
浦东炮兵沉着应战,一般利用黄昏或夜间敌机停飞,舰炮视野不良的机会,
集中火力,向敌舰轰击。敌舰遭袭,一时不知炮弹来自何方,盲目发炮,不
仅人员遭受伤亡,而且造成了精神上的压力。
9月18日,时逢日军侵略东北6周年纪念日,该营接到密令,命其于当
晚配合空军攻击敌旗舰“出云”号。22时许,中国战机飞临敌舰上空,一时
间黄浦江上探照灯闪烁,信号弹此起彼伏,敌高射炮、高射机枪一齐开火,
日军官兵暴露于舱面。该营乘机集中火力,朝敌舰猛烈轰击,一时弹如雨下,
甲板上遍地开花。日各舰上百门大炮齐向浦东辽击,借此机会,中国战机迅
速投弹,可惜均未命中。而浦东炮火连续击中敌舰,但因弹体小,威力不大,
未能将敌舰击沉。
日军占领吴淤后,登陆部队的指挥机关移驻该处,并建立仓库,屯积大
量军火。此地距浦东东北很近,第1营即将火炮阵地设于浦东东北一带,乘
敌不备实施袭击,使日军遭受很大损失。9月下旬至10月中,该营又采取分
散兵力,多批出击的灵活战术,数次于深夜将1门山炮,二三十发炮弹及必
要的枪支和器材装上小木船,用汽艇牵引至浦东东北端,进入预先侦察选定
的阵地,抵近射击,使吴淞日军及其仓库、临时码头和船员受到意外打击,
牵制了敌军的行动。
10月,右翼作战军密令炮兵第2旅第2团团长孙生芝侦察地形,准备袭
击日军机场(原浦西高尔夫球场)。据侦察,该机场经常停有飞机30余架,
多为对中国守军威胁最大的轰炸机和驱逐机。每天拂晓前,机场灯火通明,
飞机逐架升空。从打开灯光到首批飞机起飞,其间约有50分钟的空隙。孙团
长当即决定利用这一时机进行突袭,现地勘察后遂将炮兵阵地定于英美烟草
公司大楼东南,距江边约300米的位置。当夜10时,第1营8门山炮各配携
100发装有瞬发引信的炮弹进入阵地,24时前完成炮火准备。
第二日凌晨,机场灯亮后3分钟,该营先试射一弹,校正弹着点后,即
开始急促射击。仅8分钟,800发炮弹全部倾泻于日军机场内,而后全部人
员、火炮、器材安全撤出阵地。这次夜袭,击毁敌机5架,击伤7架,消灭
了敌机场部分人员。10分钟后,日舰开始炮击浦东。炮声隆隆,势如暴风骤
雨,震动长空大地。吴淞江外日航空母舰上的飞机也对浦东狂轰滥炸。骄横
跋扈的日本侵略者恼羞成怒,对浦东的炮击和轰炸整整持续了一个上午。然
而此时浦东炮兵早已隐蔽在安全地带,观赏日军的“杰作”。
浦东炮兵战果累累,受到友军的称赞,也得到上级的奖励。第3战区副
司令长官顾祝同多次打电话给张发奎,传令嘉奖炮兵第1营。该营的事迹不
胜而走。一次一位记者来浦东采访,要求看看“神炮”的雄姿。经炮兵营长
许可,他参观了竹林里的秘密炮兵阵地,并拍摄了照片。第2天早晨,张发
奎在《时事新报》上看到了关于“神炮”的报导和照片,当即命令该营迅速
转移火炮阵地。时至中午,敌方出动空军持续轰炸,洋泾附近的竹林都被炸
遍,周围居民遭受惨重损失。侥幸转移及时,“神炮”方得安然无恙。
浦东炮兵攻击敌军的行动持续到日军金山卫登陆之后。第3战区部队全
线撤退时,前敌总指挥陈诚亲派汽艇将全营运至苏州,后转运嘉兴时,因平
望失守,随即折向南京。
弱小而顽强、势劣而英勇的中国炮兵在淞沪战场上,为中华民族抗击日
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画卷,描绘了光彩而凝重的一笔。
海魂失居
近300年以来,一个梦——蔚蓝色的梦,始终萦绕在中国人的心头。郑
和下西洋的庞大船队仍清晰在目,列强伸向华夏大地的魔爪却截断了中国通
向海上的路。李鸿章圆过这个梦,但当北洋水师消失于甲午大海战的浪涛中
的时候,中国的海军似乎成了一个遥遥无期的梦。辛亥革命后,多少有志之
士为中国海军的崛起而呐喊,而奋斗。积贫积弱,中国没有建设强大海军所
必需的经济基础;列强干涉,中国海军的建设面临极为困难的国际环境。到
1937年,中国海军共有3个舰队,大小舰艇百余艘,舰船总吨位尚不足6万
吨,从日本购进的最大的“海容”号巡洋舰只3000吨,最小的3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