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3下 >

第3章

3下-第3章

小说: 3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争的伟大胜利,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新中国政权日益巩固,万众一心,正在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所有这一切,对于胡鹏等人来说,是多么的无情!他们的敌对活动,不但在我完全控制之下,毫无进展,而且渐渐地,美国主子也失去了对他的器重,觉得已无利用价值。终于有一天停止了对胡鹏的资助,使他成了名副其实的浪人。从此,他以浪人的身份,在日本漂泊了30年。而在国内的胡钢等人,日子更不好过。他们的企图一一成为泡影。1957年秋,我反间谍机关根据案情的进展,适时破获了此案。胡钢等人也分别受到了法律的惩罚。
2000年底,胡鹏以日本籍人士身份回国探亲,并顺便做些买卖。此时的胡鹏同当年的韩某一样,也已是年过花甲。历史真是无情,倘若胡鹏能记起当年韩某在日本的寓所时对他讲的那番活,一定会有更为深刻的感慨。50年的复辟梦,在他即将进入古稀之年时,更加渺茫。可他当年切齿痛恨的新中国,却一天天强大,人民政权愈加巩固。当他这次重新踏上中国的士地时,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他到底是否在中国,“50年一个梦,一个可悲的梦!”他喃喃自语,泪珠在他布满皱纹的眼皮下滚动……


神秘的战线

一

一辆黑色“奥迪”轿车飞也似地驰向位于距H市区12公里的亚光机床厂。在厂大门口轿车停了下来,车上的人向警卫人员出示证件,警卫闪身,敬礼,放行。
轿车刚刚驶到厂办公楼前,身着便装的H市国家安全局侦察科长崔洁、侦察员于杰就迎了上来。崔洁向跳下车的侦察处长孙明宇低声说:“处长,会场内发现不明发射信号……”
“怎么回事?会场不是事先测查了吗?”孙处长掏出手帕擦着额头的汗珠,急切地问。
“今天一早我们又用仪器仔细检测一遍,没见异常,谁知会议刚开始,检测仪就连连报警。”
顾不上多说,孙处长拉着同行的技术处王科长来到会议室外面的走廊。果然,刚走到会议室门口,王科长手中的便携式信号接收仪的液晶显示就频频闪亮。王科长小声报告:“根据信号强弱来判断,窃听器发射功率较强,半径100米之内即可接收。看来要派人进入会场确定窃听器方位。”
“处长,我去吧,我这几天一直在这里工作,情况较熟。”崔洁见处长点头,从王科长手中接过检测仪,把信号显示开关拨到“震动”档,揣进裤兜里,走进会议室,为与会者一一倒水。
孙处长马上吩咐:“王科长,你和小于观察一下四周环境,注意发现接收信号的人。”
崔洁拎着暧水壶围着椭园形会议桌为与会人员倒热水,走了大半圈。检测仪没动静,恰恰走到正发言的副总工程师叶云超身后,仪器震动起来。她赶紧退出会场向孙处长报告。
事态严重:今天的会议是国防尖端科研项目——“S—MC”成果鉴定会,项目课题组长正是叶云超,在他身上发现窃听器,很显然,目标直指国家秘密!
孙处长当机立断,对身边的厂保卫处内保科秦家良科长说:“老秦,你去与会议主持人打个招呼,休息10分钟。”
会议暂停,秦科长把叶云超请到保卫处办公室。孙处长平静又不失严肃地出示了工作证件,又递给他一张纸条,纸条上写道:你身上装有窃听器,不要说话,配合我们!
王科长用检测仪在叶云超身上检测一番,指着他腰间的BP机,示意他摘下来。
BP机被拆开,王科长用镊子夹出一枚黄豆粒般大小的窃听器,塞进自己的钢笔帽里,把锡铂纸团成一团,紧紧塞住笔帽,这才开口道:“好了,发射被阻断了。”
叶云超惊愕得大汗淋漓:“这是怎么回事?谁把它装到我的传呼机里?”
铃声响起,开会了。孙处长拍拍叶云超的肩膀:“叶总,别急,你继续开会,放心大胆地向领导汇报,祝你成功!”
叶云超走后,孙处长忙问小于:“发现可疑迹象没有?”
“我和秦科长一块儿,发现厂区附近停着一台出租车,车上坐着一位40多岁的女人,正戴着耳机听什么,秦科长说:“这个女人近些日子找过叶云超……”
“噢?”孙处长命令崔洁,“马上对这个女人进行调查!中午,我要找叶云超谈一次。”
晚上,市国家安全局郑永达局长听取了汇报,决定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侦察,并且亚光厂密切配合,加强对鉴定会的防范措施。郑局长扫视了一眼侦察员们:“诸位,S—MC已成了间谍机关的重点进攻目标,敌攻我防,下面就看我们的了!”

二

从香港来的梅舒媛女士在星光宾馆高级套房中焦急地踱着步。
她在等以前的恋人叶云超的电话。“整整20年了。”梅舒缓长叹了一声,每想起那段苦涩的时光,她就忍不住发出这样的叹息。
20年前,她和叶云超同在北大荒的一个农场插队,两人又同是农场宣传队的队员。他们一起劳动,一起演出,渐渐地,两颗年轻的心慢慢走到了一起,于是,暖暖的冬日下有了他们相拥的身影,长长的河堤上有了他们散步的足迹。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他们爱得是那样的痴情,那样的浪漫……
不久,叶云超被送去南方念大学。就在他临走的那个晚上,两人相约来到他们曾洒下无数笑声的河堤上,细诉着离别之情,不知是谁先发出了抽泣声,两人接着便哭成一团……也就在那个晚上,当月亮伤感地躲进云层时,她向他献出了一切……
第二天,他走了,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不久,她也身怀和他生死恋情的结晶回了城。妈妈劝她把孩子打掉,她坚决不肯。妈妈要打电报让叶云超回来,她又怕耽误他的学业,没有同意。孩子生下来,刚刚满月,姨妈从香港来信,说在房地产公司当总经理的姨父病逝,膝下无儿女,让她速赴港协助料理产业,望着嗷嗷待哺的儿子,她怎么忍心扔下他而去?妈妈帮她办好赴港手续,从她手中接过孩子,送她登上南下的列车。
那年放寒假,叶云超回到家乡寻找久无音信的她,却是人走楼空,她已赴香港,她妈妈抱着孩子到南方投奔亲戚去了……
梅舒媛在香港给叶云超写过几封信,但都怕影响他的学业而没有寄出。梅舒媛决定先把孩子抚养大,等叶云超功成名就之后再告诉他,没想到这时妈妈来信却与她商量:孩子无父,又远离亲生母亲,不如送人了罢?她回信恳求妈妈:请您再抚养几年!待我安定下来一定把您和孩子都接到香港。信刚发出,就又收到妈妈的来信,说已把孩子送乡下一远房亲戚寄养。她急得差点昏过去,可除了这样又能怎样?妈妈体弱多病,抚养婴儿容易吗?于是她在香港苦苦奋斗,站住了脚,拓展了姨父开创的家业,本想把妈妈接去,没想到一纸电文飞来:“母病重,速归”待她跨过罗湖桥,换乘火车,赶到家中,母亲已撒手人哀……
而今,她回来了,经过多方打探,她终于得知叶云超的工作单位,前几天她赶到亚光机床厂,与叶云超已匆匆见了一面,因为他忙,说好今天晚上出去吃饭,却迟迟不来电话……

三

“叮铃铃——”电话铃响……
谢天谢地,他终于有时间了!
梅女士锁好房门,快步下楼,正巧一辆的士缓缓驶来,她一招手,坐了进去。
司机是位小姐,而这位女司机正是侦察员崔洁。
“师傅,快,去亚光厂。”
亚光厂门前,叶云超正东张西望,梅女士推开车门:“嗨,在这儿呢!”
“昨天你忙什么?我打几次电话都不在,我在厂门口等你半天也不见你的影子。”
梅舒媛嗔怪几句,把一方手帕递给他,“喏,擦擦汗。”
“咳,别提了,昨天开鉴定会,出了点差错……”
“怎么了?项目审查没通过?”
“不是……唉,说不清咋回事!”
“这次回来,我发现很多人下海捞钱,像你这样一心搞科研的可罕见得很,冒昧问一句,实验成功了,能拿多少奖金?至少三五十万吧?”
“国防科技进步奖,奖金有十万八万,但受奖者不是我一人,整个课题组十几个人呢。”
“这么少?是不是选题无关紧要呀?”
“那倒不是。这个项目是关系到国防现代化的关键一环……”
“实验到什么阶段了?”
“这次就是专家鉴定……”叶云超望了望开车的女司机,巧妙地岔开话题,“哎,咱们到哪儿?”
“听说H市有一家知青饭庄,咱俩去忆苦思甜,怎么样?”梅女士扭脸,深情地望了他一眼,“看看是不是正宗的北大荒风味?”
“好吧!听你的。’卅云超笑了笑。“吃惯了山珍海味,梅女士想要换换口味,是吧?”
“别叫我梅女士好不好,我要你和当年一样,叫我……什么?”
“噢,舒媛!”叶云超苦涩地笑笑,“20多年了,叫不惯啦……”
“人家可是时常念叨你的……”梅舒媛拉过他的手,放在自己的胸口……
女司机一打方向盘,的士驰进了市区。
在“知青饭庄”的门前,女司机停下车。梅女士掏出一张百元大票递过去,司机正在找钱,她忙说:“小姐,麻烦你等1小时,我们还坐你的车回去,可以吗?”
司机点点头。
两人下车,忽听女司机喊道:“等一等!”跳下车,把手袋递给梅女士,“您的包。”
“谢谢!”梅舒媛感激地接过包,像是想起什么,又问一句:“小姐,这几天我包你的车,同意吗?”
“当然,愿为您服务!”女司机像日本人一样,略欠了下腰,逗得他俩笑起来。
“知青饭庄”墙上挂满了干玉米棒、红辣椒,服务员一律身穿发白了的草绿军装,腰扎武装带,胸前佩带毛主席像章。
玉米面烤饼和猪肉炖粉条、木耳炒黄花、炝山野菜端了上来,外加一瓶北大荒烧酒。叶云超笑着说:“这哪是知青的家常菜呀……”
“可不,当时流传一段话:从北安到赵光,兵团战士爱喝汤,早晨喝汤迎朝阳,中午喝汤暖洋洋,晚上喝汤照月亮……”
连干三杯烧酒,梅舒媛面红耳赤,酒后吐真情:“云超,你知道我这次回来干什么吗?我要寻找失散的儿子——是你和我的儿子,明白吗?”
“什么?儿子?!”叶云超惊得酒杯落地。
“对,咱俩的儿子,你难道忘了,在农场边的河堤上……”
“他在哪儿?”
“不知道。妈妈把他寄养在亲戚家,至今没找到……我的儿子,不能没有父母。”
她不等他再说什么,抢着说。
“你要回答我,儿子如果找到了,你认不认?”
“我认,我要负起当父亲的责任。”
“好!跟我去香港,愿不愿意?”
“这不现实,媛媛,在这里,我有事业,有家室……”
“没关系,你太太那里,我去说,付给她10万美金,把你还给我。另外,给你女儿一笔嫁妆费。只要你同意,赴港定居的一切手续我来办!”梅舒媛仰起险,乞盼地望着他,“行吗?”
“媛媛,听我说……”
“我不听……”梅舒媛忘情地扑到叶云超的怀里,“答应我吧!”

四

叶云超好不容易劝妥了梅舒媛,把她扶进的士,送回宾馆。回到家,已是深夜了。
“晶晶呢?”他换上拖鞋,向妻子吴雅雯问道。
“这个丫头,也不知到哪儿疯去了?没准又和那个莫江在一起。”妻子答话中不无担忧。
“莫江?那个书店小老板?”
“就是他。两人才认识几天,就整天粘在一起,唉,这些年轻人啊!”妻子接过丈夫脱下的西服,无意中闻了闻,“怎么一股香水味?老叶,你也学会了那一套?”
“看你说的!我是那种人吗?前几天从香港回来的梅舒媛——你认识,以前宣传队的报幕员——请我吃饭……”
“单独请你?什么意思?重温旧梦?”
“哎呀我的夫人,都啥岁数了,哪有那个心思?”
“我可警告你,叶云超,有个晶晶就够我操心的了,你要再闹出风流韵事,这个家就散架子啦!”
门一响,女儿叶晶晶回来了。
“晶晶,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叶云超的鼻翼翕动了几下,“怎么,你喝酒啦?”
“我的老爸,于嘛大惊小怪?您和我妈当年不也这样吗?理解万岁!对不起,我要睡觉喽。”晶晶说着钻进了自己的小房间。
叶云超皱皱眉,对吴雅雯咕哝了一句:“都是你宠的。”接着就回到书房,钻进他那堆外文资料里。
晶晶躺在床上,摸摸脸颊,羞涩地把枕巾蒙在头上,初恋的感觉真好……
她的男朋友叫莫江,是一家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分配到中学当教师,他不愿去,曾自费去日本留学,回国后从市区来到镇上,开了第一家个体书店,取名“文友书屋”,门面不大,书却不少,高雅的,通俗的,审美的、实用的,门类俱全,既出售又租借。
晶晶生长在工程师之家,却偏偏爱好文学。大学没考上,念文科大专函授,厂里招聘打字员,她考了个优秀。工作之余常去泡书店、逛书摊,对满腹经纶的小老板莫江敬佩不已:从南方农村考上大学,又独立做文化味道很浓的生意,而且博览群书,出口成章。她是书屋的常客,莫江不但卖书,租书,还常常赠她几本。两人以文会友,渐渐地又以文传情,成了一对恋人。
今晚,莫江请晶晶到镇上新开业的“伊人”歌舞厅跳舞,又到“佳侣”餐馆吃夜宵。朦胧的霓虹灯,舒曼的小夜曲,使她情不自禁地倒在恋人的怀中……莫江紧紧搂住晶晶,附在她耳边轻轻地告诉她,他有亲属在海外,等晶晶函授毕业,他俩可以双双飞赴海外,在那里开书店,专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中西文化交流。
晶晶瞪大了眼眼:“真有那一天?”……
夜深了。晶晶带着美好的希翼和企盼进入梦乡……
然而,几天后的又一次约会,晶晶就感觉到实现梦想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她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抉择……
市国家安全局对窃听器的追查进行得很不顺利。叶云超怎么也想不起来在什么时侯,哪个场合被人在自己的BP机上做了手脚。在家里不会的,在公共场合?他的社交圈子很窄,轻易不到那些热闹地方去;在单位?BP机一般不离身……他想起来,鉴定会前几天,他在实验室连续几天加班,也曾在计算机桌前打过瞌睡,可是,警卫森严的科研重地,外人是进不来的,莫非是与自己一道攻关的同事?是谁呢?
调查仍在悄悄进行。
摸清谁在会议室周围百米之内接收窃听到的信号更非易事,工厂对面就是市场,商贩、补鞋的、修表的,多得数不清,微型接收机可以比烟盒还小,揣在衣袋里,谁能发现?
对出租车内的女人——梅舒媛的调查,更要百倍谨慎,人家是海外来客,弄不好给对外开放造成负面影响!再说,拿不到确凿证据,又怎能捕风捉影?
有一点倒是肯定的,对方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围绕S—MC的反窃密斗争仍在继续。
从梅舒媛在车上关心叶云超的试验成果,对旧日恋人的紧追不舍甚至酒后吐真言想鼓动叶云超到境外等迹象,局里感到对梅舒媛有进一步摸查的必要,重要的渠道是通过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