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打眼 >

第7章

打眼-第7章

小说: 打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丁似乎一下子就看破了我的心思,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神暗示我:“别着急。”然后他就不紧不慢地问老毛:“你这两只破碗,要多少钱?”
  老毛揉了揉眼睛,憨憨地说道:“哎呀,您看看这个事儿啊……咱是农民,是几辈子的庄户人,从来就不会做个买卖啥的。这东西反正也是挖地挖出来的,留着它也没意思哈?你让白先生就看着给吧,城里人有钱,不在乎多给一点儿哈!”
  说完话,这老毛就递给我一支特劣质的香烟,一边替我点火一边还找补了一句:“您说是不是?”
  靠!我还能再说什么呢?
  啧——啧!面对这样的老实人,我怎么忍心去跟他杀价?我怎么能去怀疑人家的一片诚恳?
  老丁小声地问我:“您身上带着多少钱?”
  我坦白地说:“只有一万多一点儿,你和他商量商量,给我留下一些够回家的盘缠就行。”
  老丁就说:“好!我替白先生作一回主,两只碗给你一万块钱怎么样?咱可不能让北京的朋友光着腚回家!”
  老毛表现得很勉强,我这儿则已经迫不及待地把一捆人民币递了过去。老毛和老丁一起点钞票,对着灯泡一张张地验证,看来是生怕有假票儿,真有耐心。我就小心翼翼地把两只青瓷大碗用破报纸包好,揣进了怀里……
  回到了宾馆,我不光是没有了睡意,连饥饿感都找不着,就剩下亢奋了。我寻思着得出去吃点夜宵,要一瓶小酒儿,自己给自己庆贺庆贺。啊呀——敢情这人要是一旦走运的话,挡都挡不住!
  在一家小饭铺里,我要好了酒菜,自斟自饮。用北京人的话说,这叫“闷得儿蜜”!
  突然听见有人喊我的名字,猛抬头认出了是一位北京的“瓷友”,他身边还跟着几位河南收藏界的朋友,其中有人是半熟脸,但却知道他们都是这个行当里的腕儿。嘿!他乡遇故知,这让我原本就已经兴奋的心情,更加激动不已。
  那“瓷友”问我:“您怎么跑到这里来啦?”
  我说:“出差,顺便看看朋友。”
  “该不是顺便看看汝窑来的吧?”那瓷友诡秘地笑着。
  “彼此彼此!”我连声应答。
  瓷友说:“老兄啊,在这里可得把眼睛睁大些,别打眼!”
  我说:“你咒我点儿好行不行?来,一块喝着!”
  于是大家就凑到了一桌,添酒加菜、推杯换盏,不一会儿就喝高了……
  我这个人不能沾酒,三杯入腹就变得是“狗肚子里装不了二两豆油”,把今天的美事儿向大伙和盘托出,大伙就嚷嚷着要看宝贝,就稀里糊涂地跟着我回到了宾馆。
  点亮了这里所有的灯,房间呈现出一片灯火通明。我从手提箱里取出宝贝,一边展示一边叮嘱大家:“别激动!别声张!”可这东西摆出来了,我却没有见着任何人激动或紧张,房间里一片寂静。大伙都盯着我的脸看,跟看怪物似的。
  “你们不看东西看着我干吗?我的脸上又没有刻着花儿?”我大惑不解地问他们。
  “为什么看你知道吗?因为您的这张脸可比这两只破碗好看多了。有骨头有肉,至少不是个赝品!”朋友一边掐着我的脸蛋儿一边说。
  我推开他的手骂道:“别装了,有话直说,有屁快放!”
  “好吧,我这人还从来不放蔫儿屁,说得明白点儿,这东西是假的!您怎么能上这种当?您可不是初学乍练呀?!”朋友指着鼻子数落我。
  几位河南朋友也凑过来,把这两只碗拿起来看了又看,一边苦笑一边摇头。
  其中一位年龄稍长的朋友肯定地说:“这俩碗的确是假的,这种东西可是骗了不少的人。但是对于咱们来讲,就藏不住狐狸尾巴了,你看这碗上的刻花儿,太规正!可比宋代的工艺精细多了。再说这火候也不对,那时候可没有这么高的炉温,所以这两件东西的瓷化程度太好了。不用问,宋朝的皇帝要是活到今天,肯定会重赏这个烧窑的人!”说着话,这主儿就把两只青瓷大碗托在手中,轻轻一碰,“当——!”一声清脆,余音袅袅,绕梁而去……
  最后,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猜测这两只青瓷大碗究竟是谁做出来的。最后,以他们无比丰富的经验得出来的结论是:此物应为某某村的丁某某所制,据说在他家里秘密地烧着一座小窑儿,专烧制“临汝青瓷”。烧好了以后,就散布在别人家,特别是看上去又老实又憨厚的老农家里,然后是逮着谁算谁,这叫“埋地雷”。
  甭问了,此人就是我新认识的“朋友”——老丁!
  我不能再继续往下听了,再听就得背过气去,于是很客气地将屋子里的朋友们打发走,转身径直钻进卫生间,“哗——!”把刚吃进肚子里的酒饭全给吐了出去……


汝窑谜踪之二:汝窑,我爱你的一切(3)


  第二天我把老丁叫到了宾馆,老丁则是一脸的无辜,摊开两只手,坚决表示自己没有在家里烧窑,并且当着我的面给老毛打电话,大骂他“伤害了我的朋友”,我还能说什么呢?知道人家分明是在演戏愣是没辙,反正这钱就跟泼出去的水一样,想收是收不回来了。
  让我始料不及的是,那老毛居然来了,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吱吱嘎嘎地蹬到了县城我住宿的宾馆,向我来“赔礼道歉”。说这东西确实是耕地耕出来的,要不然就是现在人偷着埋的?可为什么呢?老毛一脸的迷茫,跟真事儿一样,那演技,把美国好莱坞最棒的明星找来都得甘拜下风。
  人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我认了,也不愿再搭理这两位。这二位倒也不客气,在我这儿就山南海北地侃大山。
  老丁说:“哎呀,你说说啊!眼看着香港就要回归了,咱是不是得为国家做点儿贡献呢?我一直都想把汝窑的‘天青色’釉子的成分搞清楚,烧制一个有紫荆花造型的工艺品,献给国家,来他个国宝再现。可是,咱不知道这全国政协的大门是朝着哪边开的呀?”
  老毛说:“中——!就冲着老丁你这个爱国精神,我也得帮助你。虽然我也不知道全国政协的大门是怎么个开法,可你来看看,我给你带什么来啦?”
  说着话老毛就从口袋里掏出来一个纸包,撕开了一角,一抹绿光就在大家的眼前闪现。老丁迅速用手捂住,激动地说:“老毛同志,太谢谢你了,这可是真正的国宝呀!你可是帮了我的大忙啦,好,事情办成功了,有你的一半功劳!”
  我清楚地看到,这是半只汝窑“弦纹尊”的标本,汝窑弦纹尊,北京的故宫博物院里有一件,那可是威震八方的国宝!于是屁股底下就跟被钉子扎了一下,腾地从椅子上跳起来问老毛:“是什么好东西?让我瞧瞧!”
  老毛和老丁说了一句:“改日再谈!”就拔腿向外跑。
  我哪里能够再放过他,撇下老丁,抓起昨天买老毛的那两只假青瓷碗就追了出去。老毛就在前边不紧不慢地骑着他那辆破车,能让我追得上,但又得费点儿力气。我三步并两步地在后边紧追不舍,跑过了两条大街,我才追上他。
  老毛停下来气喘吁吁地说:“老兄呀,别再追啦。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实在是蹬不动了,你……你到底想怎么样呢?”
  我说:“前辈呀,您就发发慈悲吧,蒙了我一万块钱,多少也得给咱一点儿补偿不是?我也是养家糊口的人呢!”
  老毛说:“那好吧,可不敢再说是咱蒙了您呀,咱们都不是考古专家,哪能懂得那么多哩?不过我老毛也是个有情义的人,这块汝窑标本可以卖给你,千万别声张,要不然我可就犯法啦……你给一万五千块钱吧!”
  我一边擦着满脸的汗水一边说:“老毛同志,您是知道的,我这趟出门就带着一万来块钱,让您老人家给蒙走……哦,对不起,让您给‘借’走了一万,现在就剩下这两千了。我把昨天那两个假碗还〖DK6〗给您,再加这两千块钱,我浑身上下所有能花的东西都给了您啦,多少就是它吧!”说着我就把仅有的两千元钱和那两只假青瓷塞给他,抢过那个包着标本的破纸包儿,扭头就跑。以为老毛拼命的在后边追我,可跑了一阵子回头一看,却不见了老毛的踪影……
  花上一万多块钱,买了个地道的汝窑弦纹尊的标本,值!于是也就心满意足了。
  回到了宾馆,发现老丁也走了,心想这儿的人挺怪,离开宾馆也不跟主人打个招呼。“看来此地是不宜久留,麻利儿的,赶紧打道回府吧!”可是我的身上再也找不出一张整票儿了。于是,只好给昨天“他乡遇故知”的那位北京朋友打电话,请他火速前来救援,要不然,我就得腿儿着回家了。
  工夫不大朋友就过来了。
  我对他说:“哥们儿,我这次算是彻底的‘漂’啦,帮着我把宾馆的账结了,再给我打一张‘火的’(火车票),有话回北京再说吧!”
  朋友就一边帮着我结账一边问我:“老兄,您不会是又买了什么东西吧?怎么才一宿不见就一贫如洗啦?”
  我说:“你猜着了!看过革命样板戏《龙江颂》吗?”
  “看过?”
  “那就好说了,我今天可是发扬了‘龙江精神’,这叫‘堤外损失堤内补’!大爷我哪能就这么着便宜了那两个骗子,哈哈!你看看——我买的这块汝窑标本。啊!这可是蝎子拉屎——独(毒)一份儿呀!”
  我眉飞色舞地说着,从口袋里掏出那个破纸包儿。可打开一看,我们就全傻眼了,又是个赝品!其造型是半拉弦纹尊不假,但充其量算是个工艺残品,那上边的“旧”是被硫磺给熏出来的。汝窑的最大特点是所谓“香灰胎”,可这块标本的断面却明显地露出的是“糯米胎”,油性太大,跟先前的两个假青瓷大腕一样,也是瓷化程度过高。难怪老毛只是撕开了一个角让人看呢。
  真是越渴越吃盐,我的脑子里又是一片空白。
  朋友把我送到车站,拍拍我的肩膀说:“这地方看来暂时不是你能来的,一步一个陷阱,要不是遇上我,你就得卖裤子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回去先好好熟悉熟悉业务吧……”说完了话他就走了,剩下我孤零零一个人在车站徘徊,让我体会到了一次人生当中从未有过的孤寂和凄凉。不禁感慨颇多地从心底冒出这么两句结论:谁把卖古董的当傻×,谁就是傻×。谁把这儿卖古董的当傻×,谁就是大傻×!
  从事收藏爱好,吃亏上当带打眼足有n回之多,但自觉自愿地从几百里地之外跑来钻入人家精心布置的口袋,让人家牵着鼻子走,真还是头一遭。那老丁、老毛看着是多憨厚呀,憨厚得让你都可怜他,其实最可怜的却是没事儿瞎可怜别人的我自己!
  上车之前,我想起要去趟厕所,可这厕所到处是污秽横流、肮脏不堪,看门儿的还得朝我要一毛钱的清洁费。我的兜里实在找不出零钱,就憋着内急进不去,踮起脚尖儿在门口来回转腰子,忽然,对这个厕所的外墙面发生了一点兴趣。这灰黄色的土墙上,在男厕和女厕标志的中间,被人花花绿绿地涂抹了不少广告词儿:
  “此处批发馒头”(箭头向左)
  “镶牙”(箭头向右)
  “专治结巴舌”(箭头……)


汝窑谜踪之二:汝窑,我爱你的一切(4)


  ……
  真是邪门儿嘿,昔日大宋汝窑的烧造之地,今日却上下都不分了,实在让人困惑!看来这儿的市场经济已经活跃到了见缝插针的地步,所以有人用假古董蒙你万八千块钱,那还不就是小菜儿一碟?
  一时的心血来潮,我就掏出那块假汝窑标本,在众多广告用语的旁边,又刻刻画画地加上了一句:“此处烧造大宋汝窑!”(箭头朝下)
  迎面过来了一位胳臂上戴着红箍儿的中年妇女同志,拦住了我的去路。那人指着我的鼻子,脸憋得通红,张嘴不说话,半晌我才听出来,她在说:“五……五讲四美……美!你……啊就你!啊就你在公……公共场所……啊就乱啊就……乱画,违……违反了……条啊就……啊就条例。我……啊就得……啊就得……啊就得……罚款!”
  在我们家那儿,好像管这号人叫“事儿×”,赶上是位女性,当然就得尊称人家“事儿妈”了。
  我有点忍无可忍了,一边假装要交罚款,一边笑微微地指指墙上的某一则广告。我问道:“您看那上边写的是专治……啊就治……治……什么来着?后边那仨……啊就仨……仨字儿,我……不……啊就不……不认识!”说完了撒腿就跑。
  身后传来断断续续地叫喊:“站……站住!抓……啊就抓呀……啊就抓……抓……”
  …… 
  本回提示:
  1〓文中提及的“临汝窑”,是指烧造于河南临汝一带的民窑产品,虽个别器物上有着精美的印花工艺,但较汝官窑比起来尚显粗糙,价值也相差甚远。但终归属于宋代老窑,亦为价格不菲之物。因此近年来“临汝窑”的赝品非常多,且工艺精湛,几可乱真。但经验丰富的收藏者,很容易从瓷化程度及做旧痕迹上发现破绽,只是的确需要一些实践经验和眼力罢了。
  2〓至于假汝窑的瓷片标本,常不为人们所重视,极易打眼。收藏者常认为:得汝窑整器难,得其标本碎片易,故此放松警惕。须知得整器难,得珍贵标本亦难。辨别标本的真伪较之整器相对容易些,只是仔细看看瓷胎的横截面就够了。真汝窑瓷片的胎面是“香灰胎”,抚之无剌手之感,假标本则很难做到这点。


汝窑谜踪之三:吴仁兄的“汝窑”情结(1)


  在京师,由于我长年不懈地追寻中国古代陶瓷中的碎瓷烂瓦,老早的就得一绰号——“片儿白”。有人真拿我当事儿,认为我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说至少在他这,看什么就有什么,唐、宋、元、明、清外加民国,只要是能说得上来的窑口,往往都可以展之以观,哪怕只有手指甲盖儿大小。更多的人则是拿我不当事儿,认为这个“片儿白”是神经病,是“气迷心”。什么“片儿白”“片儿黑”的,都跟“片儿汤”一样,是属于在一个锅里咕嘟的大杂烩!
  对于我从事的这摊子旁门左道的“事业”来说,褒贬不一实属正常,凭什么有人夸你你才高兴?再说“片儿白”等于“片儿汤”的叫法,我完全认同。咱虽然够不上“正餐”,可真饿急了,来一碗“片儿汤”,稀稀溜溜、热热乎乎的也能饱人,何乐而不为?于是,我并没有因为当年在乡下被假标本打眼,就放弃了对汝窑青瓷的追求而洗手不干。此后十数年的时间里,某更是矢志不渝,往复中州,得汝窑之珍贵标本逾万,收获颇丰不说,且渐渐谙熟了汝窑的烧造与真伪,慢慢地竟成就了我那“享誉中外”的北京睦明唐古代陶瓷标本博物馆中的一大特色收藏。
  然而,我当年的打眼故事虽可称得上是情节生动,但破财之金额却实在不足挂齿,不足以引起朋友们的重视或让他人引以为戒。于是有朋友就步着我当年的后尘,无怨无悔地、踌躇满志地一猛子就奔着那个偏僻的小村落扎了下去,直到发现已经完全是囊中羞涩的那天,也不曾悟出,自己不过是在文玩收藏的这个大千世界里,演出了一场《游园惊梦》,让自己如此倾心的汝窑珍品,不过是像《惊梦》当中的柳梦梅,而自己则当了一回为假汝窑失魂落魄的“杜丽娘牌儿”的冤大头……
  我认识的一位大哥,原是个很有作为的工程师,姓吴。据说再精密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