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以快乐为目的 爱情以互惠为原则-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生以快乐为目的 爱情以互惠为原则》
海狸:吴淡如的人生智慧
想到用这个题目来写一位作家和电视节目主持人,吓了我一跳,因为突然想起早年读过一本叔本华的书,题目就是《人生的智慧》,记忆中那本书很朴素,薄薄的,而我几乎完全记不得里面的内容,可是读它的时候我是作了笔记的,那是在我刚刚研读完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并做了厚厚的一小本笔记之后,正如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一样,内心充满好奇和求知的渴望。
现在看来,我完全忘记了那些哲学教条,而艾思奇所阐述的哲学体系本身也没有给我多少教益,但是我的书法却在认真虔诚的笔记后得到空前训练,使我受益终身,并在帮助我理解和走近与之相对的另一种哲学观上,功不可没。这些意外的收获远非当初我所能够预料。
凡此种种似乎蕴含着大大的奥妙。每个人从自己的人生经验中,似乎都体验过人生的不可解,但也不能说言语断道,所以吴淡如要对人讲讲她的人生经验,在阅历了人生百态,体验过千般感受后,她发现“快乐地生活是人生的目的”。
作为一个畅销书作家,一个美女主持人,她很幸运,她的人生阅历远非一个平凡女子可比,但是她并不认为这就是幸运,她说:“一无所有、不美不富自有他的幸福,因为,爱你的人没有必要作假,对你好的人永远出自真心,你得到的是世上的真感情。”读到这里我不由得窃喜,因为不富不美的我检点周围,还有几个穷途末路时会伸手相援的朋友,因此胸中涌动着友情的暖流。
真话即使说得不好也是能够打动人的,有经验的读者完全可以体会作者隐曲的情感真伪,所以每个令人尊敬的作家从不试图欺骗读者。
吴淡如的文字背后隐藏着很多感慨,也隐约可见真实人生的矛盾和挣扎,由此令人窥见一个率真诚实的吴淡如,而她满心善意,想要借助自己的亲历见闻告诉我们一些平凡的生活道理,甚至一些人生的智慧,她不是叔本华也不是艾思奇,她只是以一个平凡女子的口吻,用她的生活教训提醒那些在苦海中挣扎的人们快快醒来,不要浪费了你的一生,而你最大的责任便是让自己坦然而快乐地生活。
人生起点大不相同,有人或者出身好,或者天生丽质,或者智力超群,但是家贫、貌丑、智力平平者也大有人在,甚或不幸长久地忍受着肉体的折磨。是的,真是不公平,就像是打牌,有人起手便是一副烂牌,看似一生都没有赢的希望。无法选择。但是命运慈悲,他也给人留下了一块可以自主的天地,那就是你可以改变你的认识,你的情感体验完全取决于自己,你可以快乐或者痛苦地对待同一个问题,同样也可以如此完成一个人生过程。至于终点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在哪里。在那里众生平等。
或许,我们如临大敌的人生,却是某个不可知的力量对这种称作人类的小虫开的一个玩笑?
《人生以快乐为目的》这部书蕴含了吴淡如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尽管很多人未必同意她的观点,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智慧的女作家说出了人生的部分真相,而作为一个女性,自尊、自立、自强,是活得快乐的最根本要素。
“人千万不要去争取不符实际的名誉。就是争到了,也没有用,你还是没有那么重要。”这是她对虚名的体会。
或许因为我傻,我一向主张做人不要太聪明,因为聪明人不吃亏,更不会让自己行入歧途或落入穷途。这需要计算,充满计算的生活即使很精致毕竟疲累无趣。吴淡如更肯定那种智慧人生,因为智慧中有大喜悦,无关境遇,无关得失,甚至无关单纯的感官愉悦,是那种大智若愚的无心境界,所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正如吴淡如引用《心经》中的话: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当然,这已非市井人生的生存智慧,而是内心安详的人生智慧,可以使人在尘嚣日上的世界中活得逍遥自在。这应该才是她所谓的快乐人生。
评论
TVBS◎蔡康永:
吴淡如成为畅销作家的原因,我认为是因为她从不装高深。很多作家写到后来,觉得自己要〃耍两下〃,结果变得离读者愈来愈遥远。但她很少为了要表现她的聪明,向读者〃扮高深〃,总是以简明的方式表明她的作品,这是很难得的事。
皇冠杂志◎吴娟瑜:
她跟读者分享内心世界的起伏迭变,也分享在各种生命探险里的真实故事。我认为吴淡如会成为畅销作家有三个原因,一是她的文字鲜活精练,文笔非常好。别以为她的书读来都很轻松,其实她的文字在回转间却有巧妙的运笔;二是她的文学底子很厚,因为她看了很多书;第三是她的作品总是言之有物。
出版广角◎蓝天白云:
看过吴淡如的许多作品,很喜欢它们。每一次看完她的书,就好像做完一次心理治疗,常常泪流满面,觉得心里快乐踏实了许多……
羊城晚报◎朝园:
从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到爱恨缠绵的青年情侣、落寞蠢动的中年夫妇,再到相濡以沫的老夫老妻,呈现在作者笔下的,不是〃后〃式前卫的非常唯美化艺术的情爱主题,而是现代社会从都市到乡镇普通市井人群的情感婚恋故事。
时尚杂志◎孙小宁:
吴淡如的作品中没有琼瑶笔下的白马王子,也没有英雄美人的荡气回肠,但是却如广东女人煲出的汤,五味俱足,拿东方智慧和西方妙招一同做料,经得住现代爱情的失意者、婚姻的无助者甚至是第三者端起来喝而不伤及胃。
文汇读书周报◎张晋: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天里,恋爱的人女人照样甜蜜地沉溺,失恋的女人照样痛苦地号啕,再苦的良药也救不了天底下所有罹难爱情的怨偶,吴淡如女士的书是一记又记当头捧喝,却也只能惊醒想自救的人们。
南洋商报◎吴梅珍:
翻看吴淡如的爱情小说,终会看到一些隐藏的幽默,虽然她的爱情小说写得有点云淡风轻,好像有些冷眼旁观世间情的淡然,却又看透了世情。有人说:〃吴淡如很怪!〃记者倒觉得,不如换个说法,这个城市的爱情很怪……
每日新报◎穆鑫:
吴淡如的作品里,并没有过于夸张的元素,换句话说,就是相当地平民化、人性化。她小说里的主人公几乎全都是来源于生活,全都是食人间烟火的……
北京晚报◎金力维:
对于台湾著名女作家吴淡如的小说《谁都会说我爱你》,金马影后秦海璐评价很高:〃看过原著,我突然觉得自己没有恋爱过。〃
青年时报◎韩蓓:
当日益堆积的冷漠在都市上空蔓延的时候,很多人开始借助书本和影视作品倾泻体内残存的激情,于是有不少都市人迷上了擅长写清浅短小美文的台湾著名作家吴淡如。
天津青年报◎詹珊:
吴淡如敏锐的女性视角,时尚新颖的笔调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追随。她在钢筋水泥间寻找都市的美感,在压力重重下寻找轻松平衡,其积极进取的态度给人以健康真实的感觉……
出版文角◎蓝海风:
人的一生一定躲不过别人的影响,那可能是一句关心、一场意外、一次交谈,更有可能只是一篇文章。我知道我的恋爱观受吴淡如的影响很大,不知为什么会对她的书总是一本接一本地买下去,也许她的文学魅力对我来说是无人能比的。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赵元:
吴淡如女士兰心蕙质,人如其名,淡淡笔墨,简短说话,把以台湾市镇为背景的现代人的情爱世界勾画凸显出来,作品精彩传神,温切畅顺,在当代通俗言情小说中可谓又树一帜。
北京晚报◎王金跃:
吴淡如说自己是一个对生命尽全力的人,如果说自己的书能够赢得读者的厚爱,那是因为她的话就像探照灯一样,用心灵去照亮他们的情感之路。
作者简介
关于吴淡如
台湾大学法律系学士,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曾赴法国、英国游学,并曾任旅游记者与大学讲师。曾当选台湾最大网站「最想倾吐心事的对象」代表,并获台湾省文艺奖章小说奖,二度获得金钟奖最佳教育节目主持人及最佳谈话性节目主持人提名。
十岁开始写作,二十岁出版第一本小说集。目前著作畅销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也深受欧美地区华人的欢迎,各国华文书局均可购得她的著作。
自一九九五年至今,都是台湾地区畅销排行榜上女性作家第一名。有着“台湾畅销书天后”的美誉。
目前担任台湾「好时光」广播节目主持人,为台湾省二十岁至四十岁女性收听率最高的节目。节目开场白:「好运会降临在乐观开朗的人身上」,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言。
也主持台视的「幸福星期六」和东风卫视的「桃色蛋白质」等电视节目,每天在苹果日报也可以看到她的个人专栏。
最近吴淡如又加盟福建的东南卫视,主持访谈性节目《娱人码头》,开始进军大陆的文化市场。
吴淡如对于大陆的读者来讲,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她的书已由多家出版社引进大陆,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和喜爱。她爱书、读书、写书,把她在与生活的对话中体味出来的爱情观、人生观、处世观,坦然诚实地写出来,帮助青年朋友们解除在爱情上、事业上和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疑惑,鼓励他们确立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学习做快乐的人。作为女人,她用感性的眼睛看人生,用理性的思考来探讨感情,她希望聪明的女人美丽、美丽的女人聪明。她的书因此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她被誉为青少年和上班族最知心的朋友。
她也酷爱旅游,拥有自己的陶艺工作室,也是一位业余合格潜水员以及陶艺爱好者。也曾参加舞台剧演出,深受好评。她说:生活如果贫乏,灵魂就会空虚。勇于尝试不一样的人生经验。
最幸福的人,不必问人生意义(1)
也许穷人家的孩子没有玩具熊、任天堂,甚至没有一件好衣服,但他们拥有如莲花绽放的美丽笑容,也不必问: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这是一个永远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每个人生阶段的答案也不一样。有些人不断在找寻答案,有些人一生只得到“没有意义”的答案。
但不论有没有答案,是什么答案,都有一个不可缺的要点:人生有意义的人,心中必定欢畅。
不一定要拥有什么。
几年前,我到老挝去。那时候,它还是一个不对外开放的国度。由于地处内陆,交通不便,农作物虽然丰盛,但现代民生物资仍然非常缺乏。穷人家能有一件沙龙蔽体已经不错了。
车行荒野,几无人烟,经过一座开满莲花的小湖旁,我看到了一幅令我难忘的景象。
六个五、六岁的孩子,光着身子,嗨哟嗨哟,很有节拍地在小湖中划船。所谓的船,只是简陋的竹筏子。
被阳光均匀洗礼过的身体,泛发着黑金光泽。他们笑得非常非常开心,划得非常非常用力,一起往前划,划到小湖中心,又划回湖边。
我举起相机,他们也举起手,完全没有芥蒂地欢迎罕见的不速之客。哗啦!其中一个孩子跳进水里,像鱼一样地泅泳。一会儿,又跳上筏子来。然后,他们又心满意足,嗨哟嗨哟,一心一意地在开满艳红色莲花的池上行舟。
我发了很久很久的呆。我知道,他们绝对是穷人家的孩子,他们没有玩具熊,也没有任天堂,他们甚至没有一件好衣服。可是,没有人有权利觉得他们“好可怜”。
我觉得我“好可怜”。我们都一样可怜。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灿烂,那么自然,那么纯净,那么百分之百的笑容。我的因忙碌才能充实、表面上看来满有意义的人生,好像从来没能使我笑得如此喜气。那么美丽的笑容使我的心如莲花,在温暖的阳光下,和千百朵莲花一起嫣然盛开。
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希望他们永远不必为这个问题浪费时间。
心里从没浮现过这个疑问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吧!
快乐接受人生的正负面
我这么努力,到底有没有意义?我们不时会问自己这个问题。
我们不只问人生有没有意义,也问很多事有没有意义:我这么努力读书有没有意义?做这种工作有没有意义?这么辛苦地帮他人忙有没有意义?
到底什么是“意义”?是成功,是利益?还是某种荣誉?我们问的“意义”,通常只是很现实的利益,名或利。
但是,我们的意识在提出这个问题的同时,其实已经给予了否定的答案──我们是因为觉得没有意义,所以才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解答自己疑问的同时,我们往往让正面想法取代了负面想法。换句话说,我们只是拿“意义”来打击自己,让自己沮丧,却又改变不了现状,或根本无力改变现状。
我的一个摄影师朋友曾经一直检讨,他那么辛苦地投入摄影有没有意义?使他不断问这个问题的导火线倒有些趣味:有一天,他到一个很偏僻的乡下拍照,想要拍一个坐在路边歇凉的老太太,老太太大概并不喜欢当模特儿,或是不好意思,着急着说:“不要,不要!”为了阻挡他的镜头,竟然把裙子整个拉到上面来,挡住自己的脸。
“那一刹那,我忽然觉得自己很残忍,而我的工作很没有意义……她为了不让我照脸,宁愿拉起裙子把脸遮住……”从此,他一直在检讨他的半生心血有没有意义的问题。工作不来劲,遇到精彩画面时,也不再勇往直前抢镜头。
当他对我诉说这件事时,旁边有个老先生说话了:“少年人,如果你真的爱这个工作,你不但要爱欢迎你拍照的人,也要爱拒绝你拍照的人,正面和负面,你都要接受,这才是人生的全部。不要只想捡甜头吃。”
我的朋友和我听了老先生的短短评论,如醍醐灌顶。
“事实上,有没有意义,只有老天爷知道!”
我们问老先生,他做什么工作?他说,他是退休老师。
“我很喜欢教学生,可我教了三十年书,我教过无数个博士,也教过杀人犯和抢劫犯,我对他们都付出同样的爱心呀。当我发现我的学生长大后为非作歹时,我也曾经很沮丧,我这么努力到底有没有意义?我发现我不知道,因为我还是很喜欢这个工作,我还是要尽人事,其他的就听天命吧!佛教里讲自性自救,我要救他,他不救自己,有什么办法?”
我想,在读书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很多东西,背了学了将来没有太大意义──后来进入社会后也证明,从前背得死去活来的东西,占据了我年少青春的东西,并没有意义──让我绞尽脑汁的地理课,那些铁路、那些城市,有的现在已经不存在,有的改了名字,我那时总认为地理考全班最高分完全没“意义”。
但反过来想,我在企图考全班最高分、在我的脑海里冥想铁路网的同时,我不也体会了某种游戏的欢喜,在我得到好成绩的那一刹那,我不也曾经快乐过吗?
当然,如果那些读死书的时间可以省下来更好不过,可是,在我还没有能力打破那个“迂腐”制度的时代,我只能以正面意义打败它,而不要让它带来负面意义打败自己。
最幸福的人,不必问人生意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