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政治-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老师每次都可以当场占几下便宜,不过随后文化老师会持续地占上风,他每次都可以得到外界的同情和支持,进而演变成为对武术老师野蛮行为的声讨,写检查,赔礼道歉,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被媒体曝光,被学校扣奖金,最要命的是家长们强烈要求为自己的孩子转班。“这个野蛮老师太危险!“这是家长在申请理由上的一致性表述。一个老师,如果收不到学生,那是最痛苦的了。
我十分同情武术老师,但我也很佩服文化老师。
“你知道一个文弱书生,为什么可以战胜一个身强力壮的武术高手吗?“文化老师在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神色平静,眼光深邃,看不出有丝毫肤浅的得意神色。我诚惶诚恐地摇摇头,又似是而非地点点头。文化老师下边的话决定了我一生的发展道路。人生往往是由几个偶然的关键时刻决定的,信哉!不过机遇总是选择有准备的人,为了抓住这样的时刻,我一直在努力。任何幸运都是有理由的。文化老师继续说:“在和别人交手的时候,一个人的胜利不外乎四种,一是你打不过我!二是你不敢打我!三是你不忍打我!四是你不知打我!
“如果我本事比你大,那么胜利者肯定是我。但是我们常常面对综合实力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对手,在这个时候,就要用头脑来战胜对方。外部资源不足没有关系,可以用智慧来弥补。策略之一是让你不敢打我。武术老师比我厉害,不过只是身体对抗上的优势,在其他方面,我可以使用我的智慧资源,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狠狠打击他,让他为自己短暂的胜利付出惨痛代价,于是下次他再也不敢造次了。
“策略之二是你不忍打我。这是一种情感手段,调动对方的亲情、友情、同情等情感因素,让对方在你面前发不出火,不忍心下手,这是一种收对手之心为己所用的技巧。
“策略之三是你不知打我。这是一种更加高明的策略。让你看不见站在你对面的人是我,让你迷惑、茫然、惶恐,不知道该怎么做。也就是老子说的:恍兮惚兮,此中有道。
“天下最厉害的武器就是无形之剑。学有形之剑不如学无形之剑啊。你明白了吗?“自从听了文化老师的教导,我决定学习无形之剑了。有形之剑御三五人而已,无形之剑御天下。所谓的无形之剑,就是智慧的头脑。不过我仍然没有放弃练习双刀。习武是智慧的一部分。如果要在一个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首先必须被这个团队所接纳。被一个团队接纳,需要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文化相容。文化是什么,这个太复杂,简单地讲,其实就是谈恋爱中所说的“要有共同语言“。如果我和一班舞枪弄棒的人在一起,每天却在和他们说着李白、杜甫、琴棋书画,那我肯定要变成被嘲弄的对象。怎么办?只有和他们有相似的经历、相似的体验,进而造就共同语言。和习武的人相处,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自己习武。
通过习武我结识了很多朋友,大家相处得很愉快。都是圈内人嘛。说实话,我的功夫很平常,仅仅能够防身而已,比林冲、武松两位高手不知道差了多少倍。不过这没关系。人在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时,就像一个企业在规划核心能力一样,要有战略眼光,把精力投到关键位置上去。我的战略重点是发展自己的智慧,武术只是一个身份符号而已。我手脚上的功夫平常,但是头脑中的功夫卓越。这就是我的差异化竞争力。
靠这个竞争力,我首先在少华山当了一把手。
第一回之——县衙脱险
不知道你是否同意,其实人是这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之所以喜欢少华山,首先是因为陈达等一班好弟兄。
少华山是一个石头山,山势险峻,多峭壁险峰,是一个容易防守的好地方。那日我从山下经过,初次遇见陈达。
华阴县是一个小城市,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我喜欢的那种。刚到这里的时候,我在城东边摆了一个算卦的摊位。东方属木,木主兴旺主威仪,位在东方,可得英雄。木色为青,于是我穿了一件青色的长衫,每天日出的时候准时地坐在小小的卦摊前,为过往人们占卜。这是我寻找朋友的一个方法。才于内,必然会发于外,英雄一定有英雄的外在行为。作为一个算卦先生,是最有机会看见形形色色人等的行为表现了,古往今来,很多智慧人士都是用这样的方法寻找自己的事业合作伙伴一起去打天下的。而且,这样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沟通技巧为自己挣些生活费。妙哉!
陈达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商人模样来到了我的面前。我看得出他根本不是商人。本来想和他谈上一会儿的,不料被无聊的公差们坏了兴致。那一班鸟人一拥而上,把陈达和我围了起来。
我们被捕了,按规定的程序去过堂。审案的孔目威严地问:说!是不是少华山上的贼人啊?!
如果我坦白,陈达不坦白,则陈达从重处理,判20年,我从轻,判5年;如果陈达坦白,我不坦白,则我从重处理,判20年,陈达从轻,判5年;如果我们都坦白,各自判10年;
如果我们都不坦白,则审讯失败,无罪释放。
理论的结果是我们都坦白。这个结果正是衙役们等待的。不过,在开审之前,我已经下了决心坚决不说。梁山的好汉,彼此绝对有100 9/6的信任,我坚信陈达也不会说的。有了这份信任,我自己就坚决不坦白。事实证明我的信任是值得的,我们都没有说。不过可恼的是他们居然没有放人,而且说明天要大刑伺候。逼供啊!我只在小的时候挨过老师打手心。
陈达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就走了。我知道,他对我这个算卦先生的抗打能力表示怀疑(他还不知道我会武艺呢,呵呵)。为了避免被打,我觉得还是招供比较好。我主动提出面见审案的张孔目。张孔目很得意地坐在桌子背后,轻蔑地看着我。这是一个本县炙手可热的人物,县太爷的表弟,深得信任,很多事情可以做县太爷的主,同时又与本地商贾过从甚密,深得有钱人的支持。说他是“二太爷“一点儿不过。我沉稳地站定,不紧不慢地说:“小可一言,请大人深思。不必上刑,我可以招供,别人也可以。不过,这一下捉十数个强盗,大人日后恐怕就艰难了……““你敢威胁我!我不吃这套!!“孔目很自信地叫嚷着。我胸有成竹,根本不把他的得意放在眼里。“大人,在下有三不可,请深思!上峰并未有捉拿贼人的文书到本县,抓了贼人固然可以向上邀功,要害却是也告诉上峰本县有贼人占山,州府必然行文追问贼人来龙去脉,索要余党,甚至追查当初不报之责,这一干问题非同小可,搞不好求功不成反获罪:此其一不可也;况且,更有难料者,强人本为散股小盗,经此一吓,必然合为大股占据少华山林,小盗聚为大匪,拿起来困难不说,造出声势去,上头可真的要归罪本县了,此其二不可也;贼人本为钱粮,今番大肆搜捕,结下仇恨,却惹得这般人来找大人们寻仇斗恨,贼在暗处大人等在明处,防不胜防啊,为了区区小贼害了家小性命,此其三不可也。有此三不可,今番闹市拿贼实是涉险之举,大人锦绣前程和身家性命已如悬丝火上。万望早作谋划。“张孔目的汗渗出来了。
于是,我又见到了县太爷。张在他耳边低语了片刻,县太爷阴云满面地看着我,我则频频抬头看张孔目本人。县太爷端的是官场上的老手,立时看出了门道,点手叫过几个衙役,小声吩咐了张孔目几句,一千人呼呼地全走净了。
见左右无人了,县太爷自己离了座位,走上前来,亲手为我松绑,口中陪着话:“得罪得罪,先生委屈了,此番鲁莽,全是下边小人办事不利,先生见谅。“我活动了一下手脚,并不搭言,转身就走。对这样的宦海高手,定要迫他亲口求你,你说的话才有分量。果然县官在那边说:“还望先生指教一二,结个缘分,定当厚报。“我回转身来,在县官眼前坐定……
做官有为民者、有为名者、有为利者,大凡常人人仕往往是三者皆有。但很多人知道为什么做官,却不知道如何做官。一个好官,一个有前途的官,应该在两个方面做出成绩:第一类是保健因素,这是尽本分的勾当,包括自身行为方面的勤于政务、清正廉洁、服从指挥;还包括作为治理结果的治安稳定、不闹饥荒、没有盘剥、没有民变等。这些因素,是为官的基础因素,不具备,就是不合格,要下课!但是具备了,也不说明优秀,因为这一切是你必须要完成的,做到了仅仅是合格而已。
第二类是激励因素,这是做贡献的勾当,包括个人能力出众、治所地富民丰、钱粮多纳、人才辈出等。这些是你做出的努力带来的贡献,有了这些,才可以升迁。
很多人不明就里,因为自己清廉、地方上太平,就指望升迁,这就好比一个管理粮仓的官,自己不偷粮食、老鼠也不来偷,于是就跟上级说,我成绩很大,你要提拔我。提拔这个人完全是错误的。因为他完成的是本分,而不是做出了贡献,他要是使粮食等级提高、周转更快、调度灵活、资产升值了,并且还训练出了高素质的队伍,这才是做了贡献。
因此,县太爷你自己就错在这里,你指望靠捕盗为自己捞政绩。太平是本地常态,你保持常态,仅仅是尽了本分,根本不是做贡献,也不可能获上级奖赏。若为政绩,你当从做贡献的方面多下工夫,于自身素养或于地方建设上做些拔高的事情出来。
这是你的第一错!
同时,没有经过仔细考虑就滥捕,埋了下结民怨、上招非难的祸根。这个刚才已经与张孔目详说。幸好及时改正,否则后患无穷。此为第二错!
你轻信表亲,把重大事情一一委与下属,既无控制也无督察,表面上逍遥,实际上危机四伏。岂不闻古语云:权借在外,祸乱始生。今日仓促抓人就是一例。放权要放于德才合适之人,并且干系重大的决策要把住,定范围、定目标、定考核,诸般要害都没照顾就轻易放权,等于将个人的前程荣辱交于别人掌心,此为第三错!
有此三错,已是险象环生,还望大人早做计较。
我是空手被抓进县衙门的,出来的时候,却带了两大包礼品,不过这些礼品都不劳我亲自动手,陈达跟在我身后全给我拿了。
第一回之——计收史进
华阴脱险后来成为江湖佳话。从那以后,陈达一直称呼我朱先生。当我第一次拿出自己的双刀给他看时,这个半截黑塔似的大汉呆愣了半天,他吃惊地看着我,半天才挤出几个字:“朱先生也会武?“我笑了,甩掉外边算卦先生的装扮,露出短衣襟小打扮,虎虎生风地练了一路刀法。
陈达抓着我的手,激动地说:“先生是当世奇才!陈达有幸了。“少华山虽是一座石头山,但确实峰峦叠嶂、草木葱茏,除了占山有易守难攻之利,平时也是观景的好去处。自上了少华山,每日除了练兵,就是和陈达、杨春两个兄弟饮酒看山,谈论兵法,很是畅快。但是,我们很快就招来了祸事。
少华山的邻居是史家庄,里边住着一位老虎一样的英雄人物,就是后来著名的梁山好汉九纹龙史进。陈达好勇斗恨,非要和史进见个高低不可,结果被人家擒了去,听说要押解进县城请赏。论武艺,我们三个合起来也不是史大郎的对手,不过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陈达出事。这可急坏了我和杨春。
俗话说,事不关心,关心则乱。跟陈达处得像亲兄弟一样,他这一被捉,我自己先乱了方寸,闭上眼就是陈达被斩的场面,对这个史进真是又恼又恨,连着两日瞪着眼睛也想不出好点子。杨春是个有心机的人,这夜,不知道他从哪里请来了一幅诸葛武侯的绣像,焚起了香,然后对着我倒身便拜,口里沉声说:“朱大哥有武侯心机,现实为兄弟情分乱了心神,万望大哥从长计议,早出良策,小弟和全山寨的弟兄都等大哥拿主意呢。“一番话让我醒了许多,当夜便与杨春定了收服史大郎的妙计。史进是个能打的,我是个能说的,一定要扬长避短。史进讲义气,我们救陈达正是为了兄弟义气,所以可以借题发挥。于是我和杨春干脆就不带一兵一卒,互相把对方捆了绳子,一起来到史大郎庄上,我口中只说:“我们三个是好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请大郎成全!!“果然效果奇佳,不但解救了陈达,而且还和史大郎成了生死之交。不过,一开始,白花蛇杨春并不接受这个计策,他觉得少华山完全有实力打败史家庄,而且自己捆自己给人家送上门实在太丢人,会被江湖人耻笑。
于是,我对他开展了耐心的解释和说服。
大凡英雄谋略,都要考虑三个要素:一个是面子,一个是良心,一个是利益。
凡上策必得其三,有面子、有良心、有利益;中策得其二;下策仅得其一。古今莫不如此。
当年张松献图,劝刘备西图巴蜀。刘备说:曹操奸诈残暴,我和他相反,仁厚忠信是我的信条,所以天下人才会归附我。刘璋是我同宗,怎可乘人之危?为了小利而不顾大义是不可以的。
在这一轮决策中,刘备把良心和面子放在了首位,认为良心和面子本身就是长远之利。随后,庞统劝刘备说,荆州小地,资源缺乏,巴蜀沃土千里,物产丰富,人才辈出,确实是可以成大业的地方。从未来发展看,还是要夺巴蜀。至于名声问题,古人推崇“逆取顺守“,就是说用阴谋手段取得了也不要紧,只要取得之后推行仁义、勤政爱民就可以补救了。至于良心不安的问题,也很好解决,只要事成之后,善待刘璋,厚厚封赏就可以了。做大事情成大业,不能被小节所束缚。
在这一轮决策中,庞统分析了形势,认为良心和面子是暂时的问题,以后还可以补救,但是利益问题却是紧迫的,没有了根据地就没有了未来。他劝刘备先顾生存,再考虑长远。
于是刘备终于决定假意帮助刘璋,借机夺取巴蜀。
人川之后,刘备并未马上下手,而是带兵帮助刘璋北拒张鲁。大军屯驻在葭萌关,庞统建议刘备抽调精兵,乘刘璋没有防备袭击成都,一战成功,认为这是上策。刘备却选择了一边广施恩德,收拢民心,一边在军中先除掉刘璋大将,然后静观变化,等刘璋动手之后自己再动手的中策。
在这一轮决策中,庞统依然把利益放在首位,希望快速取得巴蜀的控制权。而刘备在权衡之后,再次把面子放在了首位,袭击成都确实可以快速得利,但是在天下人面前毕竟落下了话柄。刘备宁可晚些得巴蜀,也要边收民心边等刘璋先动手。
在这个情况下,得巴蜀已是早晚的事情,利益问题变得不再紧迫,因此,刘备把眼光放在了保存面子上,因为面子就是形象,形象就是民心。
因此,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在每一步行动中,都是不断地在权衡面子、良心和利益这三个谋略要素。而实际上,这三个要素也是相辅相成的。核心就是处理好形象与实惠的平衡问题以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平衡问题。
抓住了三要素、两平衡,也就把住了谋略的精两。
我收服史进也考虑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