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知识库(二)-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责五级至三级战备的指挥,处于二级或一级战备时,E…4A、B 飞机升空,国家紧
急空中指挥所取代其它指挥中心实施空中机动指挥。
军种级指挥中心较好的是战略空军司令部的地下指挥所和空中指挥所。
地下指挥所是一座设于地下14米深的三层建筑物,内设信息搜集、处理、存
储、通信及显示设备,负责战时对战略空军所属战略导弹部队、战略轰炸机部队
和战略加油机部队实施指挥和控制。空中指挥所是备用指挥所,主要由EC…I35飞
机担任。
通信系统是沟通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系统的神经网络系统,它主要由国防通信
系统、国防卫星通信系统、最低限度紧急通信网、空军卫星通信系统、海军舰队
卫星通信系统、甚低频陆基电台广播网、“塔卡莫”机载对潜甚低频中继通信系
统、极低频对潜通信系统和战略、战术中继卫星等组成。
▲美国车家紧急空中指挥所通信接口示意图
美国海军是怎样进行作战指挥与控制的?
美国海军是一支全球性远洋海军,其海军舰队部署于世界各大洋,因而海军
的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相当复杂。是一个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网络系统。一般
来讲,美国海军具有自成体系的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它主要分四个级别,即
舰队指挥中心、战术旗舰指挥中心、海军战术数据系统和舰艇战斗情报中心。海
军这四个层次的指挥控制体系可与美国全球军事指挥控制3 系统相连,扩展为全
球性战略CI系统。
舰队指挥中心是海军指挥控制体系中层次最高的一级岸基指挥机构,主
… 页面124…
要供大西洋联合总部司令或大西洋舰队总司令、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及美国驻
欧部队海军司令使用。舰队指挥中心的主要功能,是使岸基司令部指挥官随时均
可调遣其分布在各大洋的作战兵力,它可满足下级指挥官的情报需求,也可满足
高级决策指挥官对全局战况的需求,同时,还具有实时处理、筛选、分析和显示
所有输人信息的能力,此外,它还可以在必要时支援海上部队战术指挥官指挥部
队,并协助舰上指挥官进行情报传递和联络。舰队指挥中心由高度自动化的一系
列作战指挥室组成,随时可以接收、处理和分析有关战区的情报数据,其主要情
报源是海洋监视情报,即发自水下音响监视系统、侦察飞机、卫星等监视平台的
各种空情及海情报告。
战术旗舰指挥中心是供;临时执行海上特定战斗任务的待混舰队司令、舰艇
编队和战斗群指挥员使用的一个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是对海上作战兵力实施协
同战术指挥的关键系统,它主要装备于航空母舰、导弹巡洋舰、两栖指挥舰、两
栖登陆舰或其它大型舰艇上。战术旗舰指挥中心是海军指挥控制系统的主要海上
结点,也是岸基舰队指挥中心的主要海上指挥部。在战争中,它必须依赖和最大
程度地利用岸基舰队指挥中心的数据源、数据相关及处理能力,以及有关的区域
性情报,例如海洋监视情报、主要威胁评估、环境数据、任务保障情况和特别警
报等。此外,还可从岸基舰队指挥中心获取某些战术数据,例如敌作战系统的能
力和状态及超视距目标的定位和识别等。战术旗舰指挥中心可以通过本舰传感器
获取附近海区态势的情报,也可以通过海军战术数据系统接收由其它舰艇、飞机
等平台传输来的数据,旗舰指挥官可利用战术旗舰指挥中心选取最佳作战方案、
评价决策效果以及把某些需要及时决定的权力下放给下级指挥官。在危机状态下,
还可通过战术旗舰中心直接向国家指挥当局报告。
海军战术数据系统是海军作战指挥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系统,主要装备各类
水面舰艇,E…2C预警机上装备的机载战术数据系统主要用于控制以航母为基地的
各种舰载机。海军战术数据系统是一个计算机化的作战指挥系统,它可实时显示
各种数据和情报,编队中各战斗单元之间可靠、高速、自动地通信,是由计算机
控制的数字通信线路完成的。该系统不仅可用于对水面舰艇、潜艇的跟踪,还可
用于空中交通管制、反潜作战、对岸火力支援等作战行动。在装备海军战术数据
系统的特混舰队中,所有舰艇、飞机均可通过数据链、经计算机处理,为舰队内
其它作战单元提供战斗情报。
战斗情报中心是用于单舰作战指挥的自动化系统,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舰雷
达、声纳等探测设备及时发现目标,并进行分类、识别和跟踪,全面了解双方战
术态势。在确定目标性质之后,根据威胁判断及已方攻击能力,确定作战方案,
协助舰长决策。如决定实施攻击,可调用本舰武器进行精确计算和射击。
▲舰队通信卫星的通信线路
什么是无线电通信?
无线电通信是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传播以传送代表声音、文字、图象等电信号
的通信方式。
早在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和俄国人波波夫就同时研制并试验成功了
… 页面125…
世界上第一台无线电发射机,继而无线电通信得以迅速发展。1920年以前,
长波是唯一实际应用的通信波段;本世纪20年代以后,由于发现了电离层能够反
射短波,所以短波通信被大量采用;1922年以后,单边带通信技术开始推广;二
次大战前,超短波通信已崭露头角,并出现了无线电接力通信;二次大战期间,
开始使用微波通信;战后以来,微波接力通信、散射通信、卫星通信等新型通信
手段相继投入运行。
无线电波段和频谱的划分可列为九大类:一是极低频(ELF ),频率范围30
~3000赫,波长范围1000~10万米,故称极长波;二是甚低频(VLF ),频率范
围3 ~30千赫,波长范围10~1 万米,故称超长波;三是低频(LF),频率范围
30~300 千赫,波长范围1 万米~1 千米,故称长波;四是中频(MF),频率范
围300 千赫~3 兆赫,波长范围1000~100 米,故称中波;五是高频(HF),频
率范围3 ~30兆赫,波长范围100 ~10米,故称短波;六是甚高频(VHF ),频
率范围30~30D 兆赫,波长10~1 米,故称超短波或米波;七是特高频(UHF ),
频率范围300 ~3000兆赫,波长10~l 分米,故称分米波;八是超高频(SHF ),
频率范围3000~30000 兆赫,波长范围10~1 厘米,故称厘米波i 九是极高频
(EHF ),频率范围3 万~30万兆赫,波长范围10~1 毫米,故称毫米波。
无线电通信装备,按照所用的波段,可分为:极长波电台、超长波电台、长
波电台、中波电台、短波电台、超短波电台和微波电台等,按照信号传输方式,
可分为:微波接力机、散射通信机和卫星通信设备等;按照工作方式,可分为:
收发交替进行的单工电台和收发同时进行的双工电台;按照运载方式,可分为:
便携式、移动式(车载、机载、舰载、星载)和固定式等;按照调制方式,可分
为:调幅电台、调频电台和单边带电台等。
怎样进行无线电通信?
无线电通信是最常用的一种通信形式,无论是战略通信还是战术通信,一般
都少不了以下几种通信装备,即:超长波和极长波通信装备、单边带通信装备、
超短波电台、散射通信、卫星通信和通信终端等。
我们知道,无线电波有四种传播方式,即沿地表面传播的地波、以直线传播
的直接波、经电离层反射的天彼和经空中不均介质散射的散射波。超长波通信主
要是利用地波,其次是利用在地球表面和电离层之间波导传播的天波达成的,主
要用于对潜艇的通信,也可以对远洋水面舰船进行通信和导航。
超长波通信的特点是发射功率大,通信距离远。当潜艇处于水下7 ~8 米的
深度时,1 ~2 兆瓦的大型台通信距离可达5000~8000海里,100 千瓦的中型台
约达1500~2000海里,15~20千瓦的小型台约达500 ~1500海里。超长波通信基
本不受核爆炸引起电离层骚动和太阳黑子活动的影响,传播稳定,通信可靠。对
潜艇通信时一般可穿透20~30米海水。为此在深水中潜航的潜艇往往浮至潜望镜
深度接收超长波信号。
极长波是一种波长为1000~10000 公里、频率为3000~30赫的无线电波,由
于波长极长,所以海水对电波能量的衰减较小,穿透海水的能力较强,适合用于
对深潜潜艇通信。极长波发信机可设于地面,也可设于地下,通信信号从天线辐
射出来,部分电波能量穿过地表层,在地面和电离层之间跳跃传播,几乎可传遍
全球。深潜潜艇可以利用尾部拖曳的一根长达几百英尺的
… 页面126…
天线接收信号。1972年12月,美国海军的一项试验证明,距发射台4600公里,
在大西洋水下120 米处航行的核潜艇可以收到极长波信号。
短波由于依靠电离层反射和传播电波,所以可用较小的发射功率发射信号,
以实现较远距离的通信。单边带通信是短波通信的一种形式,它具有通信容量大、
通信距离远、沟通联络快等特点,因此常用于军事通信。
超短波的工作波长很短,地波的绕射能力差,遇到障碍物可反射,地面吸收
大,因而传播距离较近。超短波一般用于视距内通信,主要特点是信号稳定清晰,
保密性好,电台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载和操作。
散射通信是利用空中某些不均匀介质作为散射体,对电波起散射作用而进行
的超视距通信。根据散射体种类的不同,可分为对流层散射通信、电离层散射通
信、流垦余迹散射通信以及人造散射体散射通信等。
卫星通信是利用位于赤道上空约36000 公里的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
发无线电波,在电波覆盖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地面站之间进行通信。
通信卫星的主要功能是接收来自地面站的电彼信号,经过变频、放大后再向
地面站发射。利用卫星通信的主要特点是通信距离远,覆盖范围大,具有多址联
接特性,通信容量大。
… 页面127…
美国是怎样进行全球性战略通信的?
战略通信系统是确保国家最高指挥当局在战时和平时与位于全球各地的任何
作战部队进行有效联络的通信体系。美国的战略通信系统主要由国防通信系统、
战区通信系统和军种专用战略通信系统等组成。
国防通信系统是美国的全球性战略通信系统,它始建于60年代初,主要采用
微波接力、对流层散射、卫星、短波和有线通信。该系统平时承担陆、海、空三
军和某些政府部门日常业务的通信保障,战时则担负作战支援任务。
国防通信系统由自动电话网、自动保密电话网,自动数字网及国防数据网等
一些专业网组成。
自动电话网是70年代初建成使用的一个长途电话交换网,可与世界上美军200
多个基地联接,提供数据、用户电报及图象通信。自动保密电话网是美军的全球
性保密电话系统,于60年代未建成使用,主要用户为国家最高指挥当局、国防部、
参谋长联席会议、联合司令部和特种司令部及其支援机构、其它军事部门和国务
院等非军事部门。自动数字网是60年代初期在美国空军后勤数据通信网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主要用于传输电传报、数据及图象。
国防数据网是一个较新的通信网络,目前该网联接的主机数量已达3500多个。
国防通信系统主要由国防通信局管理,其线路总长已达6700多刀“公里,能将配
置在近80个国家100 多个地区的3000多个指挥所联接起来。
▲美国车防部军事战略、战术和中继卫星通信系统军用卫星通信系统是美国
战略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空军卫星通信系统、海军舰队卫星通信系统、
国防卫星通信系统和国防部租用的商用卫星组成。其中,国防卫星通信系统的主
要任务是为驻扎在世界各地的美军及北约部队提供战略通信;此外,还担负着为
地面机动部队提供战术通信的任务。目前,国防通信卫星已发展了三代,共发射
近50颗卫星。海军舰队通信卫星主要为国防部的战术和常规部队用户服务,设有
舰载终端、舰队通播接收终端和小型背负式终端等。军事战略、战术和中继卫星
通信系统是新一代抗毁性较强的极高频卫星通信系统,将于90年代初期以后取代
空军卫星通信系统和海军舰队卫星通信系统。
美国的最低限度应怠通信网有什么作用?
最低限度紧急通信网是美军战略通信系统的一个特殊通信网络,专供国家最
高指挥当局在核环境下能够将核作战命令下达给分散于全球各地的美军作战部队,
并接收这些部队执行命令的回报情况。所谓最低限度就是指在遭受核袭击情况下
仍能生存和运转,并且在保密、抗干扰、传递速度、可靠性等方面必须满足基本
条件和要求。
最低限度紧急通信网包括一些生存能力较强的通信系统,如国家紧急空中指
挥所的低频和甚低频通信系统、空军卫星通信系统、海军陆基大功率对潜甚低频
电台广播网、“塔卡莫”甚低频对潜中继通信系统以及极低频对潜通信系统等。
其中,国家紧急指挥所设在用波音747 大型客机改装的E…4B飞机上,续航时间长
达72小时,机上装有13个独立的通信系统和50副天线,可以与设在陆地、空间和
海上的通信系统及民用电话和广播网互联。“塔卡
… 页面128…
莫“甚低频对潜通信系统也是设在飞机上,它由Ecr130型和E6A 型飞机作为
平台,负责向导弹核潜艇发送”紧急行动文电“。
陆军是怎样进行战术通信的?
陆军的战术通信通常是指在作战地区内指挥一个战役或战斗所使用的通信装
备,一般陆军野战集团军以下各级通信系统都属于战术通信范畴。陆军战术通信
的主要手段是:有线电通信、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等。
其中,无线电通信又分高频、甚高频、无线电接力和对流层散射等多种方式。
由于现代陆战的机动性大大提高,所以无线电通信已成为战术通信的主要手
段。
战术高频电台是传递作战命令和情报的主要手段,其工作频率一般为2 ~30
兆赫。20~30公里的视距通信一般使用甚高频电台,这种电台形式多样,有手持、
背负、车载等多种形式。移动式无线电接力设备主要用于战术多路通信系统,工
作频段多为220 ~1000兆赫和1350~1850兆赫。用作野战地域通信网点之间的传
输信道时,其通信距离一般为25~30公里。用作点对点多路通信时,利用有利地
形可达40~100 公里。车载天线架高为12~15米。移动式对流层散射通信是一种
抗干扰能力较强,具有抗核效应作用,适于在不易通行地区进行远距离通信的设
备,工作频率一般为775 ~885 兆赫和4400~5000兆赫,单路跳频通信距离150
~320 公里,话路数量为12,24或60路,一般采用直径3。4 和5 米的抛物面夭线。
除上述无线电通信设备外,有线电通信和战术交换设备也是陆军通信的重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