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兵器知识库(二) >

第4章

兵器知识库(二)-第4章

小说: 兵器知识库(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长160 米,载弹24枚,艇员130 人,因而成为世界上排水量最大、艇长最长、
载弹量最多、艇员最多的一级巡航导弹核潜艇。

    “奥斯卡”级潜艇1978年开工建造,1980年春天下水,同年年底试航,1982
年服役,到1990年共服役5 艘,另有2 艘在建。“奥斯卡”级分I 型和Ⅱ型两种,
I 型共造2 艘,排水量14000 吨,艇长150 米,装24枚ss…N… 19超音速反舰导弹。
“型排水量增至16000 吨,艇长增至160 米,拟装24枚ssN24 反舰巡航导弹。这
种导弹可利用卫星和飞机进行引导,射程达2200海里。此外还装有6 个鱼雷发射
管和18枚备用雷。

    “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的主要任务是攻击美航母战斗群,保护苏弹道
导弹核潜艇,以及攻击敌大型商船队等。其主要特点是采用双层壳体结构,艇体
宽大,内外壳体之间有3 米间距,分别在两舷间距内垂直布设24枚ss…N…19 巡航
导弹。这种内外壳体大间距的布置方案使其生存力有所增加,敌鱼雷即使命中潜
艇,能炸毁非耐压壳,也无法毁伤远在3 米之外、且有导弹发射筒隔离的耐压壳
体。

    ▲前苏联“奥斯卡”I 级巡航导弹核潜艇

    什么是常规动力潜艇?

    常规动力潜艇就是采用非核动力推进的一种潜艇,其主要任务是攻击水面舰
船和潜艇,也可实施水下布雷、侦察等任务。从1620~1624年荷兰发明家建造第
一艘潜艇,到20世纪90年代初止,常规潜艇的动力装置经过了几次大的变化,从
人力摇桨驱动,发展到采用蒸汽机、电动机、柴油机、空气压缩机、过氧化氢气
轮机和闭式循环绝氧发动机等多种类型。目前,人们通常把采用柴油机和电动机
驱动的潜艇称为常规动力潜艇。

… 页面18…

    除动力装置外,常规动力潜艇的武器配备也发生过几次大的变化,早期潜艇
多采用人工送炸药包或拖曳鱼雷实施攻击的方法进行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潜艇开始装备甲板炮,在武器配备上与水面舰艇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不过能够
下潜而已。两次大战之间,常规潜艇吨位增大,武器携载量增多,鱼雷、水雷、
火炮和轻武器种类齐全,已成为一种攻击力较强的水下战舰。

    二次大战期间,常规潜艇开始装备雷达、声纳和通气管装置,水下侦察探测
距离增大,鱼雷、水雷成为主要攻击武器,反舰和防空用的甲板炮退居次要位置,
有的已不再装炮。此间,潜艇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是探索潜水航母的发展,希望
以作战半径大、机动性能好、飞行速度快和可艇上弹射起飞、水面降落的水上飞
机为主要攻击武器,以隐蔽性能好、可水下潜航的潜艇为运载平台,发展一种大
威力进攻型装备。战后以来,常规潜艇不再装火炮,鱼雷、导弹成为其主要反舰、
反潜武器。潜水航母的发展也没有取得重大进展。

    ▲荷兰卖给中国台湾国民党海军的“海虎”号潜艇

… 页面19…

    早期的常规潜艇是怎样发展的?

    常规潜艇经过早期的艰苦探索、一次大战的技术突破和两次大战之间的迅猛
发展,到1939年二次大战爆发以前,实际卜各种技术日臻成熟。二次大战中潜艇
发展的重大突破点是装备了雷达、声纳和通气管,并建造了一批性能优良的潜艇。
战后40多年来,应该说从潜艇发展技术而言,除潜射导弹和部分电子装备外,常
规潜艇并没有什么惊人的发展和建树。

    一次大战后至二次大战未,仅德国就建造了23批1000余艘潜艇,其中,最先
进的有三型:V ⅡFVⅡ和XXI 型。v ⅡF 型长254。75英尺,可携25枚鱼雷(当时
一般携10~14枚),装载199 吨燃油。XXI 型长250 英尺,排水量1600吨,在水
下能以17。5节的速度航行1 个多小时,能以6 节的速度航行2 天,或以更慢的经
济航速航行4 天。该艇水下工作深度为850 英尺,装有6 个艇首鱼雷发射管,可
携23枚鱼雷。当时,德国人还发明了一种能在水下驱动潜艇的过氧化氢汽轮机,
水下短时航速可达25节,试航时曾用20节速度航行了5。5 小时。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常规潜艇水上排水量已达1570吨,水下排水量达2415
吨,全长311 英尺,水面航速20节,水下航速10~11节,一般装6 个鱼雷发射管,
可携24枚鱼雷,并装13~15英寸口径的火炮1 ~2 门,艇员80人左右,潜航深度
可达300 ~400 英尺。

    战后以来常规潜艇是怎样发展的?

    战后初期,前苏联利用德国XXI 型潜艇的先进设计,于1950~1958年间建造
了235 艘w 级潜艇,比1945~1970年问世界其它国家海军建造潜艇的总数还多。
前苏联始终坚持常规潜艇与核潜艇发展并重、以核潜艇为主的方针,其常规潜艇
大部分用于出口,本国装备的在技术上主要有两大突破:一是用潜艇发射巡航导
弹,如J 级潜艇,排水量2200吨,潜深300 米,装8 个鱼雷发射管和4 座导弹发
射装置,可在水面发射“沙道克”巡航导弹,射程420 公里。二是用潜艇发射弹
道导弹,如6 级潜艇,排水量2850吨,除装10个鱼雷发射管外,还装有3 个导弹
发射装置,可发射射程1200公里的核导弹。

    战后以来美国潜艇的发展以核潜艇为主,到80年代已实现了核动力化;常规
潜艇的发展主要以改装为主,适当建造几艘新艇。

    常规潜艇改装的重点有三个:一是将战时建造的52艘潜艇改装动力装置、改
进艇体线型、拆除甲板炮等,使水下航速达16节以上;二是全部加装通气管;三
是改装雷达哨艇、反潜潜艇、运输潜艇、布雷潜艇和训练潜艇等。

    战后至50年代未,美国新建常规潜艇只有21艘,60年代以后就不再建造此类
潜艇。这些新艇水上排水量最大2030吨,水下排水量最大2637吨,全长最长350
英尺,水面航速最大25节,水下最大33节,一般装6 个21英寸鱼雷发射管,人员
编制最多95人。

    ▲意大利“萨乌罗”级潜艇艇射除美、苏外,世界上具有自行研制、建造常
规潜艇能力的国家主要有:瑞典、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

… 页面20…

    现代常规潜艇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潜艇是一种潜于水下进行活动并执行作战任务的战斗舰艇。常规潜艇是指在
水面或通气管状态航行时采用柴油机推进,在水下航行时则以蓄电池和电动机推
进的一种舰艇。常规潜艇的主要任务是攻击敌水面舰艇,特别是大中型水面舰艇
;攻击敌潜艇并实施反潜作战;破坏敌海上交通线;实施布雷,进行海上封锁及
担负侦察、监视、运输和救援等。目前,世界上有近40个国家拥有常规潜艇,现
役总数约750 艘左右。其中,仅前苏联就有150 艘。能够自行设计和制造常规潜
艇的国家主要是前苏联、美国、瑞典、意大利、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近10
个国家。

    ▲前苏联海军“基洛”级常规潜艇

    战后以来常规潜艇经历了哪些重要发展阶段?

    战后以来,现代常规潜艇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战争结束
至50年代末期,此间常规潜艇发展的特点是吸收德国潜艇的设计思想,重建现代
常规潜艇舰队。战争后期,德国建造的XXI 级潜艇水下排水量1827吨,航速17节,
水面续航力以10节速度航行时可达16500 海里,水下以5 节速度航行时可达365
海里,自给力70昼夜,潜深20D 米,艇长76。6米,宽6。6 米,艇首装6 个鱼雷发
射管,另配两座双联装高射炮。该级艇武备强,艇形好,潜深大,航速快,采用
了通气管装置,加装了电子侦察仪器,因而是一级性能较好的常规潜艇。此间,
尽管美、苏、英等国都分别建造了一些潜艇,但建树不多,除美国的“大青花鱼”
号实现水下最高航速33节之外,其余战术技术性能并无重大突破。

    第二阶段是50年代未至60年代后期,此间常规潜艇的主要特点就是装备了巡
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改进了电子设备和动力装置,在主要战术技术性能方面仍没
有重大突破性进展。

    ▲德国209 型潜艇第三阶段是60年代未以后,这一段时间比较长,常规潜艇
发展的主要特点是:采用高强度钢提高壳体的耐压性能,使潜深达300 米左右;
装备战术反舰导弹和近程潜空导弹,提高远程反舰攻击能力和点防空能力;装备
新型动力装置,提高水下续航能力等。此间,尽管常规潜艇仍处于大发展的势头,
但主要战术技术性能并无多大提高,艇长仍在50~100 米之间,艇宽6 ~9 米,
排水量1000~2000吨左右,少数在2000吨以上,水下最大航速一般为16~20节,
个别可达20~25节,潜深仍在100 ~200 米左右,水下动力源主要还是用1890年
开始使用的铅酸电池。

    面对核潜艇的挑战,常规潜艇的发展虽一度受到冷落,但毕竟因为它具有建
造周期短、造价低、操纵简单、水下噪音小和便于在浅水海域活动等优点而仍受
广大第三世界国家青睐。随着新能源、新动力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常规
潜艇在现代战争中仍能发挥重要作用。

    什么是深潜器?

… 页面21…

    深潜器是一种能在深海进行水下作业的潜水设备,分民用和军用两类,具有
军民通用性质,一般不携载武器,吨位在20~80吨左右,个别达m0~400 吨,潜
水深度一般为2000~5000米左右,个别达11000 米。深潜器分为有人深潜器、无
人深潜器和遥控深潜器等多种类型,其主要任务有三类:一类是用于海洋调查,
采集水下标本,进行水下摄影,开展潜水医学和生理学研究,进行水声学研究;
另一类是协助进行深海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检查及维修海底电缆管路,运送
潜水员在水下执行任务,进行水下救生与打挤;最后一类是执行军事侦察、扫雷、
布雷等任务,试验和回收鱼雷、水雷、深弹等水中兵器,营救失事潜艇的艇员,
观察武器的水下发射情况,进行水下噪音测量等。

    ▲美国“阿尔文”号深潜器

    深潜器是怎样发展超来的?

    自古以来,人类就运用各种方式进行潜水活动,1855年,有个德国人建造了
一个系留式钢球,人坐在里面可以潜入75米深的海底去捞取沉船上的财宝。本世
纪30年代初,美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用于海洋研究的系缆式潜水球“比布”号,
它是一个圆形钢球,直径1。45米,周围开有3 个观察窗。

    1934年8 月,“比布”号潜入923 米深的海底,创造了当时深潜的最高记录。
后来,又建造了第二个钢球“深球”号,结果于1950年潜入1372米深的海底,刷
新了深潜记录。

    40年代末期,瑞士的奥。皮卡德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艘不用系缆连接的深潜
器FNRsⅡ号,其最大下潜深度可达5200米。

    1961年1 月23日,奥。皮卡德用他研制的一艘长18。2米、直径2。18米、壁厚
12厘米、由2 人乘坐的“的里雅斯特”号进行了长达8 小时33分钟的深海探险,
成功地潜入了11000 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潜入世界最
深的海沟,在那里,海水压力高达1100公斤/ 厘米‘,相当于陆地上一个大气压
的1100倍。

    现代深潜器有哪些主要型号?

    60年代以后,“的里雅斯特”号被美国海军租用,并相继研制成功两种改进
型,之后,美国海军便自行建造了第一艘“阿尔文”号深潜器,它排水量300 吨,
潜深2000米,可乘坐3 人,1969年,又相继建成“海龟”号和“海崖”号深潜器,
潜深分别为2200米和7000米。从60年代未开始,美国海军重点发展两种深潜器,
即深潜救援艇(DSRv)和深潜搜索艇(DSSv),前者的主要任务是从沉没的潜艇
中救出遇难人员,后者的主要任务则是进行深海调查、搜索和回收等。

    深潜救助艇排水量37吨,长15米,能以4 节航速航行8 小时,一次可救出24
名人员。

    1971年和1972年,美国分别建成“神秘”号和“阿瓦隆”号两艘深潜救助艇。
此外,美国还于1969年建成肚界上最大的400 吨级核动力深潜器

… 页面22…

    NRI 号,它长达43。7米,续航力达30海里,载员17人,作业深度为1000米。

    除各种有人深潜器之外,60年代以后无人深潜器的发展也引人瞩目。无人深
潜器又称水下机器人,是一种能模仿人进行某些活动的自动机械,能够在人难以
适应的深水环境中代替人进行工作。60年代美国就研制出了第一代水下机器人CURV
号,它具有电动推进装置、水下电视摄象机、声纳和打捞机械手等设备,工作深
度为2100米。目前,无人深潜器有系缆式和无系缆式两种,前者需要水面母船传
输动力并进行遥控,后者可以自行机动,具有一定的自主功能。当前,无人深潜
器的最大下潜深度己达7600米,它是由美国的“米达”Ⅱ号创造的。

    深潜器执行过哪些任务?

    近年来,深潜器曾执行过多次水下照相,回收导弹、鱼雷,打捞沉艇和氢弹,
以及水下救生等特殊任务。

    ▲美国C…5A运输机正在装运DRSV…1深潜救援艇1964年,“的里雅斯特”号曾
成功地打捞过“长尾鲨”号核潜艇的残骸;1966年4 月7 日,“阿尔文”号、CURV…I
号和“阿鲁明纳”号曾从地中海856 米深的海底打捞出一颗因B…52爆炸而坠海近
3 个月的氢弹;1979年5 月,“阿瓦隆”号进行第一次沉艇救生试验。目前,全
世界已有300 余艘可以军用的深潜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一代深潜器——
自主式潜水机器人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什么是反潜战?

    现代潜艇由于采用了新型核动力装置和常规动力装置,水下续航能力大大加
强,可长时间在水下航行,且噪音越来越低,很难发现和探测。此外,现代潜艇
装备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及反潜鱼雷后,具有远程对地、
对舰、对空及对潜作战和攻击能力,因此对陆基重要军政设施、飞机、舰船等构
成较大威胁。为了消除敌方潜艇的威胁,保护己方兵力免遭来自水下的攻击,并
发扬己方火力,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反潜兵力的发展和建设。

    反潜兵力主要有三支重要力量:以攻击型核潜艇和常规潜艇为主体的水下反
潜兵力;以反潜水面舰艇为主体的水面反潜兵力;以飞机、直升机为主体的航空
反潜兵力。

    ▲因为海水是一种十分复杂的介质,因此有必要先建立环境判据。用卫星监
视气象(1 )、海情(2 )、海洋水文数据(3 )及水温的变化(4 ),由海底
监视系统(5 )识别所有无用的嗓声源(例如鱼)。另一颗卫星(6 )则观察太
阳活动对地球磁场产生的自然变化。根据地面的报告(8 )或卫星跟踪(9 )

    来判定是否商船(7 )。跟踪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的第一步是当潜艇离开港
口时根据卫星照相(10)及海洋监视卫星(11)和地面站(12)确定。反潜飞机
(13)采用一种综合探测器,包括磁探仪、声纳浮标(14)、水温变化测

… 页面23…

    量装置(15)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