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想敢干 作者:汪洋-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脑子创业
知识总是渴望得到增长,它就像火,开始时必须有外在的动因去点燃,随后就会得到蔓延。
鲁冠球,一个蜚声国际的农民企业家,将昔日七个人的铁匠铺打造成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让中国的万向节叫响了全球。在中国的改革舞台上,有些人昙花一现,有些人折戟沉沙,而鲁冠球始终追逐着时代的潮流,保持着一种旺盛的改革热情,创造着常青树的奇迹。这种旺盛的创业精神,来源于鲁冠球对自己清醒的认识和把握,来源于他孜孜不倦的学习和追求。
只有两年学习经历的鲁冠球,从创业之初至今,一直保持着认真学习的习惯,几乎没有一天不看书、不摄取新知识。他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活动半小时后便读书,每天晚上工作再晚,也要看一个小时的书才上床休息。
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使鲁冠球得到了多方面的受益:
其一,拓宽了知识面。在他的讲话中,从乡镇企业的地位作用、历史史命到股份制、劳资关系与国际接轨,这些经济学的专门术语和涉及企业改革的热门话题,鲁冠球都能用自己的语言作出生动的讲述。不仅如此,他还保持着中国企业家的一项纪录:发表上百篇学术论文,其中6篇刊登在《求是》杂志上,8篇在全国大型学术评比中获奖。
其二,提升了精神境界。拥有巨大资产和荣誉的鲁冠球,至今依然一身土气,没进过舞厅,没打过保龄球,十几年的老屋仍不肯换新的。对事业他依然保持着当年创业的那股劲头。每天工作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
其三,凝聚了一批人才。如今,万向集团已有大学毕业生近千名,工程师上百名,有专家、教授组成的顾问团,使企业成为一个集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大型企业。因此,鲁冠球也被人们赞誉为“智能吸收器”。鲁冠球的创业经历,再一次证明了江泽民同志说过的一段话:一个人读的书多了,精神境界就会随之提高,视野就会随之开阔,就能干出一番新的事业来。
鲁冠球为什么那么注重学习,注重提高自己的素质?因为他懂得“关键是用脑子创业”。可以说,企业家在创业之初,可能凭机遇,凭胆略,凭初始条件,凭优惠政策而成功于一时。可是当企业渐成规模,家大业大,再加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之时,没有市场经济知识,没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在激烈的竞争中,就会出现“脑子不够用”的问题,那时,用人不当、决策失误、管理混乱等弊端就会显露出来。近些年来,因为企业领导者素质差,不善经营和管理而导致企业衰败的事例,可以说是比比皆是。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有一个极生动的比喻,说猴子的红屁股,当它坐在地上的时候,这点缺憾并不外露,甚至不为人所知,而一旦它身居高高的旗杆上的时候,这缺憾就显露无遗。平时不抓紧学习,不吸纳新知识,对于普通人来说,影响的只是个人的饭碗问题,但对于一个拥有众多员工和资产的企业家来说,无疑将影响企业的命运和广大员工的利益。
在鲁冠球面前,有些企业老板就显得黯然失色了。他们中的一些人或居功自傲,终日沉湎于昔日的成功和辉煌之中,致使企业处于生存的危机还不知晓,自我感觉良好;或凭老经验、老办法办事,不善接纳新知识,开拓新视野,在管理上,仍沿袭创业之初那套“家长制”的办法,造成积怨甚多,与员工关系紧张;或满足于个人生活享受,“早上围着车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甚至包养情妇,终日沉浸在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生活中。凡此种种,都可以从不认真学习不思进取上找到原因。
第七章 学会思考 智慧撞击财富(5)
时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是水到渠成。一旦加入WTO,我们将获得巨大的发展机会,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没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没有鲁冠球那种“关键是用脑子创业”的清醒认识和不懈追求,没有一种奋勇追赶高新技术潮流的雄心壮志,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会在世界经济大潮的激烈竞争中败下阵来。有鉴于此,鲁冠球的宝贵经验和奋斗精神,确实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迪。
打造知识富豪
学习是人前进的动力,知识是财富积累的源泉。
知识创造财富,凡是有所作为的人,大多是勤奋学习知识的人!
东方希望集团的老板刘永行喜欢读书,即使在旅途中他也在读书,他说:“我的书房无所不在。”
2001年1月,刘永行与记者从上海出差到山东,起飞时间是七点,他买的是打折的经济舱,他和记者一行完成安检进入候机大厅的时间是六点一刻。但那天的飞机因为大雾不能起飞而误点了,结果到九点半才起飞。
在人头攒动的候机大厅里,刘永行让秘书给他占了一个座位,自己则踱进了机场书店,半个小时以后,他拿着四份报纸和一份杂志出来了。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旁若无人地开始看报看杂志。上了飞机以后,他指着一份报纸上的标题对记者说:“这篇文章很好啊,诚信就是生产力。现在中国就是因为缺少诚信,所以企业在很多环节上都必须增加很多原来可以不必要的人手。如果社会诚信度高的话,这些人手的生产力都可以解放出来。就像我们工厂里的原料部,美国人根本没有这个部门,供应商自己开车来以后找厂长过磅计个数下次可以算账就行了。我们就不行,没有一道检验程序供应商往往就要在成份上做文章,有了一个人还不行,很多时候还会被买通,所以必须要有两个人以上,互相构成监督。但其实他们事情一点也没有比美国人做多一点,这就是生产力的约束。”停了一会儿他想了想又说:“企业内部的诚信度要比社会上好一点,但也存在问题。这篇文章值得拿回去学一学。”于是他小心地把文章从报纸上撕下来,揣进了衬衫的口袋里。
这是长途的旅行,短途的旅行刘永行一般喜欢坐别克商务面包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种车避震很好,坐在上面基本感觉不到颠簸。上车之后必然带上几十份的报纸杂志。
“在旅行途中我一般只看报纸杂志。”刘永行说,“看书是不适宜的,旅行时看东西看不深,只能是浏览而已。另外我看东西喜欢摊开。如果一份报纸上有我感兴趣的信息或者是文章,往往我就把这份报纸扔在车里的地板上,一直到把所有的报纸都看完了以后再分别收捡起来。所以往往是旅行快结束的时候,车里我的座位边上报刊摊得到处都是。”
谦虚的刘永行通过不断自我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超越自己,所以希望集团也正是在这种好学的精神下,焕发出迷人的色彩。
“充电”创富
要管理企业,唯有不停地“充电”。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信息社会的知识变化加快,如果不给自己充电,很快就要落于人后。
吉利老总李书福从来没有忘记为自己充电,对此他这样说:“不适应时代,有危机感。要管理企业,唯有不停地‘充电’。”他曾脱产3年到湖北经济管理学院攻读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文凭。1999年,他又参加复旦大学为期2年的研究生班学习。公司的日常工作他则利用星期六、星期日处理。为此,他经常星期五晚上坐飞机或轿车回台州,星期日晚上赶到学校。研究生班要求英语达到6级水平,高中毕业就走向社会的李书福,没有一点畏难情绪,或许,在商场上搏杀了许多年的他更懂得学习与知识的重要性。这也是他在竞争激烈的商海战胜对手的内在原因。
李书福学习的刻苦程度也令许多人为之动容,象他处于今日这样的地位,还能够学一个小学生一样谦虚好学,实在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李书福的带动下,整个集团也形成了一股勤奋好学的风气,吉利集团以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在大路上飞驰着。
三.用智慧赢得世界
■智慧是历史的见证,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智慧。
■我们不要为自己一无所有而担心,我们担忧的应该是自己是否具备了创业的智慧,是否能在激烈竞争的现代商业社会中,立稳脚跟,不断前进。
■只要我们有智慧就能拥有一切。
“将军”的谋略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高起点,追求跨越式发展,以“大、优、精、新”取胜。
创业不一定需要资金,但一定需要智慧!古往今来,智慧都是人们克敌致胜的法宝,没有智慧的参与,任何困难都不可能被完满克服,没有智慧的参与,任何一笔财富、任何一种成功都不会持久。一个真正的成功者,必然充分运用智慧去认真思考解决每个问题,克服危机,走出困境,走向辉煌,从而真正赢得世界,福布斯富豪们都是依靠智慧走向成功的人。
广汇总裁孙广信没有成为将军,但他却有着将军的智慧与谋略,运筹帷幄,适时推出了“四大经济战役”,使广汇公司得以迅猛发展,并冲出国门。
1989年晚秋,孙广信偶然得知一个信息,乌鲁木齐一家以经营奥菜为主的广东酒家因经营不善,老板负债一逃了之。果断的孙广信意识到这将是“广汇”起步的一个阵地,他立即同副手找到原老板助理,经过一夜的分析测算,最后以67万元的价格盘下了广东洒家。并高薪从广州请来5位厨师,还从广州空运来活海鲜。吃惯了羊肉、牛肉的新疆人,看到那些活蟹、活蛇、鲜虾之类,退避三舍,谁也不愿花高价就餐。“广东酒家”仅开业4个月就亏损17万元。无奈何,孙广信只得赤膊上阵,亲任前堂经理,并采取猛烈的宣传攻势,将广东酒家的形象推到“上帝”面前。还印刷了大量的宣传品,派人送到各大部门和公司,一时间,广东酒家前车水马龙,能否在广东酒家就餐成为表明是否身份高贵的象征。不到半年,67万元的债款如数还清。
第七章 学会思考 智慧撞击财富(6)
在担任广东酒家前堂经理时,孙广信曾默默观察分析常来酒家的人员结构,渐渐发现,大户宴请的主宾常常是石油系统的人员。这激起了他的好奇心。经过一番调查后方知,处于大开发阶段的新疆石油行业,每年都有几十亿的内外贸易要做,因此引来大量海内外客商。孙广信对此很不服气,他心里暗暗想,这些中外商离新疆如此遥远,我们就守在家门口,为什么却不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呢?他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条件,与这些石油系统的客商谈天说地,还常常亲自为他们买单,一来二去,便成了莫逆之交。最后,他们建议孙广信做石油生意,并主动给他通路子,找代理商。第一笔生意是进口一批石油钻井零配件。接单后,孙广信单枪匹马地跑了几趟北京,仅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就做成了90多万元的生意,纯利润23万元。
小试身手后,孙广信迅速确定了“第二经济战役”的方向,抓住新疆石油贸易大发展的契机,努力脐身于国际大贸易圈。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房地产业骤然兴起,新疆也上了100多家房地产公司,谁知半年后,房地产业受到政策影响,全面滑坡,就是在这种逆境下,广汇公司以后来者居上的胆识,将资金投向房地产,展开了广汇公司“第三个经济战役”。他们以超常的规模和速度,并借用海外通行的办法,在西北五省首先推出5万平方米商品房跨年度分期付款的销售办法。一扫过去“有房卖不出去,想房没钱买”的房地产冷落之风,还拼出血本在区内外各大媒体作宣传,仅房地产方面的广告费就达400多万元。
1994年,孙广信“依托资源优势,培植优势产业”,瞄准石材资源,立志于“点石成金”,开展第四个经济战役,连续5年向石材产业投资4.3亿元,进行6期扩建,全套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5条生产线,先后开发出具有结晶细、花色匀、强度高、颗粒小等特点的石材品种20余个,其中“新疆红”、“天山翠”、“雪山青”、“紫云星”等13种拳头产品被誉为“西部瑰宝”。它以极强的市场冲击力短时间内在国内树立了北京阳光广场、上海申华大厦、广州美国银行中心、天津明华国际大厦等用量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样板工程30余座,成为建设部评定的“中国建材行业质量达标上榜产品”中唯一的石材品牌。
孙广信四大经济战略显示出了他的智慧与谋略,为广汇的东征西讨奠定了基础。孙广信的智慧也体现了他的气魄——强大的商业魄力。
比知识更重要
以独断和金钱行使权力的时期正在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以知识、修养、价值观等构成的权力。
知识固然重要,但它是用来磨练智慧的。智慧是终其一生永远相伴相随的财富,它会永远帮助你,庇护你;而知识不同,它可能给你带来好运,给你带来财富,但它不会永远这样,因为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陈旧。因此,必须不断地追求新的知识。智慧是财富,远胜于金钱!
发财的念头,几乎人人皆有。如何谋财却有高下之分。有人投机冒险,有人善假于物,有人谋而后动,更有人白手打天下。智慧在经营中大显神威,大派用场。
朱孟依说:“做企业,就是选择每天都睡不好觉的生活,白天你用前面的脑子想问题,晚上还得用后面的脑子想问题。”
在朱孟依的企业还没有走上正轨的时候,他已经比别人想的要多。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经商热潮席卷朱孟依的老家丰顺县城,20岁出头的朱孟依成为了镇上的一个包工头。“那时在我们镇上,很多人在家门口开商铺,很乱。我就想,如果把这些人集中在一条街上的话,又好管理,又容易形成市场。”朱孟依去找镇政府,表示愿意帮助建设商业街,回报只要将业主租金给他分成就可以了。把策划投资与参与经营与地产开发捆绑在一起,这已超出了包工头的工作范围,从一开始,朱孟依就自觉地成为了地产开发商。
从丰顺到广州,几年时间内朱孟依积累了丰富的人际关系以及超强的市场洞察能力,这让他能够有资本在1992年与张芳荣、陆维玑夫妇在香港共同创办合生创展集团公司。
朱孟依追求大动作,刚一进入广州,他就购买了天河区的大块农田。朱孟依的盘算是:在广州市政府的未来规划中,天河区将被发展成商业中心。颇具气魄的华景新城让合生创展声名鹊起,而且很快天河就变成广州市内最繁华的商住区,朱孟依既把握住了机会,又推波助澜促进了天河的崛起。这无疑成为他日后与广州政府关系融洽的良好开端。
随后,合生在广州开发了骏景花园、帝景苑、愉景雅苑、华景新城、暨南花园、华南新城等16个项目。这持续的开发很大程度上不是依靠强大的资本或人脉,而是在于朱对于市场前景的得当拿捏:合生拿到的土地都位置偏僻且地价低廉,但是几乎都位于城市未来扩张的中心区域,比如广东的天河、番禹。价格低前景好形成了合生扩张车轮的良性滚动。
而且,朱孟依无心小打小闹,合生从天河华景新城开始,就以面积大为显著代表。合生在广州开发完成的项目中,建筑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的项目有5个,超过100万平方米的项目有3个,甚至有项目超过200万平方米。
廉价的土地和大规模的建设,使合生开发的项目比别人拥有更低的成本。一位当地的开发商苦笑说:“在广东做房地产,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