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古代第一间谍奇书间书 作者:朱蓬甲 >

第15章

古代第一间谍奇书间书 作者:朱蓬甲-第15章

小说: 古代第一间谍奇书间书 作者:朱蓬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岳飞听罢感动得热泪盈眶。
  随即,王佐吊着断臂,浑身血淋淋地来到金营,要求见兀术。见到兀术后他便禀报说,他因好意劝岳飞休兵与金讲和而被岳飞骂为卖国贼,并斩其右臂,命他来金营报信:〃即日便来生擒兀术,直捣黄龙,踏平金国。〃如果没有把信带到,便再断左臂。王佐声泪俱下,表示愿意归顺金朝,还把血肉模糊的断臂给兀术看。兀术见此情景,便动了恻隐之心,便封王佐为〃苦人儿〃,任他在军营内随意走动。王佐十分高兴。
  王佐饱读诗书,金兵们最爱向他打听中原历史故事,再加上对他的遭遇深表同情,所以金兵们都对他很友善。
  一日,王佐来到陆文龙的帐前,看见一位汉人妇女,王佐上前与之交谈,果然是陆文龙的乳母。谈话间她不时流露出对宋朝的思念之情。王佐见她情真意切,当下表明了自己的身份,陆文龙的乳母非常高兴,两人便商量着游说陆文龙的方法。
  于是,在陆文龙乳娘安排下,王佐就常给陆文龙讲历史故事。陆文龙不过十六岁,稚气未脱,非常喜欢听故事。这天,王佐献上自画的〃陆登尽忠报国图〃,给他讲了金兵血洗潞州,逼死陆登夫妇,抢走其幼子陆文龙的故事。陆文龙感到非常奇怪,问:〃那小孩怎么与我同名?〃王佐痛心地说:〃那个小孩就是你啊!〃陆文龙半信半疑,这时,乳娘便从帐后出来哭着讲述了当时的经过。王佐一阵慷慨陈词,不久就激起了陆文龙的亡国灭家之恨和归顺报国之心。
  从此,陆文龙就不断把金兵的动向和军情通报给岳飞,使岳飞连连取胜。后来陆文龙和他的乳母乘战乱之机,同王佐一起回到了宋营。
  【智谋故事三】妻子骗丈夫入彀
  1983年6月17日上午,在莫斯科列宁大街外国人公寓大楼的通道上发现了一具死尸,经莫斯科人民监察委员会调查,确认死者是一个叫丹尼斯·斯金纳的英国公民。
  丹尼斯·斯金纳,五十余岁,死前是英国米兰银行驻莫斯科办事处的首席代表。1964年,斯金纳被英国有名的国际电子计算机有限公司雇用。1968年,他作为这个公司驻莫斯科办事处的主任,携带家眷来到莫斯科。公司开张后,苏方派给他一位年轻的女秘书柳德米拉。不久,斯金纳和柳德米拉之间就产生了爱情,两人分别离异,组建了新的家庭。然而就在这时,苏联克格勃找到了柳德米拉,要挟她说,除非她听从克格勃的指令,诱逼斯金纳入彀,不然就把她曾经生活上不检点的丑事张扬出去。柳德米拉十分清楚克格勃的所作所为,只得答应。
  这之后,柳德米拉就对斯金纳说,苏联克勃格想利用他的社会地位和关系,取得一些情报,提供这些情报并没有多大的危险性,而且还能得到丰厚的奖赏。斯金纳意识到这明显是想把他卷入间谍活动。他没有答应。柳德米拉于是哭道:〃克勃格威胁我说,如果我们不跟他们合作,那么我们这段不光彩的婚姻将被张扬出去,我并不担心自己,而是担心你,如果他们真这么做,你就会名誉扫地,你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一炬。而且照克格勃的手段,我们将来无论在哪里安家,都休想安宁,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他们都能找到我们。〃斯金纳开始并不相信这些威胁之词。然而柳德米拉经常给自己制造一些小意外,使斯金纳确信克格勃的确是在持续不断地骚扰柳德米拉,而且决计不会放过他们。于是斯金纳只得投降了,表示愿意为克格勃效劳。
第51节:第二章用间之要在于用心(32)
  在这之后,斯金纳就不断地把英国的许多商业秘密和政府对未来的经济规划等情报提供给克格勃,很快取得了克格勃的信任。他经常乘工作之便走访克里姆林宫,接近苏联部长和其他高级官员。在莫斯科官场,他左右逢源,成为颇受欢迎和尊重的人物。与此同时,斯金纳在莫斯科的公司业务也开展得卓有成效,国内大亨们都对他都倍加青睐。1976年,他被任命为英国米兰银行驻莫斯科办事处的首席代表。然而在斯金纳的心中,他却一直想摆脱克格勃的控制。1981年,他找到了一个机会把柳德米拉送回了伦敦,使她脱离了克格勃的监管范围。克勃格对此事非常不满,一再向斯金纳施压,让他把妻子接回苏联,目的是通过对柳德米拉的控制来控制斯金纳。
  斯金纳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摆脱了跟踪,来到英国大使馆,说出了事情的真相。这件事引起了英国情报机关的高度重视,准备送他回伦敦。然而,三天后,斯金纳就被发现永远躺在了公寓中。
  从斯金纳的案件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一个间谍想要摆脱间谍生活,谈何容易!他们往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甚至是生命。
  【趣味故事链接】李靖设计败东突厥
  李靖,本名李药师,生于南北朝北周武帝天和五年(570年),卒于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是唐朝有名的大将。《旧唐书·李靖传》说他少年时容貌俊秀,又有文武才略,常有〃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的言论。他的舅舅是名将韩擒虎,曾生擒了陈后主,乃隋王朝的开国功臣。而韩擒虎也非常喜欢这个外甥,经常与他一起谈论兵法,称赞他〃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就是说他军事才能十分了得,只有他才能和自己讨论孙武、吴起的兵法。
  公元617年,李渊父子起兵反隋,李靖被李渊俘虏,后追随李世民,为李氏父子夺得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靖很有军事才能,唐朝建立后,多次率军征讨周边少数民族,而且他也十分善于用间。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正月,北风凛冽,李靖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征讨突厥。他们冒着严寒,从马邑(今山西朔县)出发,向恶阳岭挺进,奇袭突厥。突厥首领颉利可汗没有想到唐军会突袭,全军上下大惊失色。当时他们以为,唐兵一定是倾国而来的,不然李靖决不会孤军深入的,于是〃一日数惊〃。
  李靖派出大量间谍,了解到了这一消息,于是密令间谍离间颉利可汗和其心腹大将康苏密的关系。颉利可汗中了李靖的反间计,对康苏密越来越不信任,于是康苏密前来投降。李靖利用间谍施行反间,达到效果后,立即袭击定襄,在夜幕掩护下攻入城内,俘获了隋朝齐王杨暕之子杨政道及隋炀帝的萧皇后,颉利可汗仓皇逃往碛口(今内蒙古二连浩特)。李靖因军功进封代国公,赐物六百段及名马、宝器等。太宗在大臣面前称赞李靖说:〃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靖以骑三千,喋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
  后来李靖还大破东突厥,因功获加光禄大夫,拜尚书右仆射。
第52节:第三章五间俱起是为神纪(1)
  第三章 五间俱起 是为神纪
  在浩瀚历史的烟雾中,有些人隐藏了他们的面孔,在权势与谋略之间游走。他们在世人的眼中,或许是普通的路人,或许是敦厚的邻居,或许是为了功名而趋炎附势的小人,或许又只是一个柔弱无助的女子。但当夜幕升起,月光照在他们眼中的时候,他们就换掉了平凡的面孔。在他们的手中,握有历史的脉搏。他们是历史中最为神秘的一群人,追寻他们踪迹的人称呼他们为间谍。
  用间之法,《孙子》所言之五间,最为精微详尽。
  《孙子》云:〃用间有五: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为神纪。〃
  间谍的种类,要数《孙子兵法》里面介绍的五种间谍最为详细精辟。《孙子兵法》说,间谍有五种,即乡间(又叫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这五种间谍同时使用起来,能使敌人无从捉摸我方用间的规律,这就是使用间谍的神妙莫测的方式。
  《孙子兵法》的第十三篇《用间》篇,总结了从历史开元到春秋末期中国历史上间谍与反间谍活动的经验,论述了用间的重要性,并根据行间人员的身份和行间的性质对间谍进行了科学的分类。他把间谍分为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大类。
  孙子认为,五间中,乡间、内间和反间都是利用敌人为间,死间和生间是利用自己人为间。只有通过反间了解敌情,才能根据情况以利用内间和乡间;只有通过反间、内间和乡间了解到了敌情,才能根据情况利用死间和生间。所以反间最为重要,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如何使用间谍方面,孙子提出这五种间谍活动要同时展开,五种间谍手段要轮换使用,这样才能广开情报来源,多方面了解敌情,使敌人无法摸出我方间谍动用规律的是非虚实,陷入茫然无所应付的境地,以便更好地对敌进行破坏和瓦解活动。
  古往今来关于间谍的概念都没有能超出孙子二千五百年前所论述的范围,只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间谍技术五花八门、方式方法千变万化而已。孙子对间谍的分类,对后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历代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一般都遵循孙子的分类原则,总结历史上用间的经验和教训,以指导间谍活动。
  第一节 乡间
  一曰乡间,因其乡人为间也。因敌乡人知敌表里虚实之情,故就而用之,可使伺候也。
  第一种叫做乡间,就是利用敌方同乡的人作为间谍。因为敌方的同乡人知道敌方情况的虚实,所以可以用做间谍,用他们来窥视敌情。
  因间:又叫乡间,是用金钱收买、诱惑敌方同乡里的熟人、亲属、朋友等普通老百姓或当地居民来充当间谍,搜集情报。它相当于现代所说的情报提供者。乡间潜伏在民间,身份是普通老百姓,所以活动方便,搜集情报也简单易行,传递情报也较快捷,不易被敌方发觉,但是所获得的情报往往是较普通的。
  【智谋故事一】侯渊以少胜多
  公元529年,侯渊奉北朝大将尔朱荣之命率兵进攻韩楼,试图一举消灭据守在蓟城一带的起义军,这批起义军以韩楼为首,人数众多。众将都认为此次尔朱荣必会交给侯渊大队人马,谁知尔朱荣出人意料地只给侯渊骑兵八百人马。众将都认为兵力太少,此去岂不是以卵击石?便纷纷向尔朱荣建议增兵。尔朱荣却解释说:〃侯渊用兵的特点在于随机应变,如果配给他大量兵力,反而会使他无法运用自如,现在这个兵力已经足够了,我相信他一定能成功。〃
  侯渊倒也不嫌兵少,接令以后,便信心十足地踏上了征途。众将半信半疑,只得观望成败。侯渊在出兵之前,便制作了许多旗帜,置办了大量的军帐、马槽、炊具等物资,为的是造成大军出动的假象。然后他亲自率领数百精兵悄悄深入韩楼的领地,细心查访情况,慢慢向蓟城推进。在距蓟城还剩百里路程时,他突然发现韩楼的将领陈周率领着步兵、骑兵等一万多人迎面而来。侯渊便迅速将部队埋伏在有利的地形,伺机出击。一直等到陈周的大队人马通过之后,侯渊的部队才突然从背后发起进攻。陈周被打得措手不及,伤亡惨重,被俘虏了五千多人。侯军将士们欣喜若狂,正兴奋地清查战果时,突然收到将令:〃马上将战马、军械物资退还给俘虏,并放他们回蓟城。〃部属们感到非常不解,找到侯渊质问:〃将士们血战得来的战马、军事物资不留下来自己享用,却要退还给敌军,这到底是为什么?〃侯渊耐心地解释道:〃我军兵力甚少,不能跟他们硬碰硬,想要攻下蓟城,只可智取。我现在突然放回大批俘虏,必定引起韩楼的猜疑,我们就可将计就计从中进行离间,乘机取城,一举击溃他们。〃众将虽然不是很相信,但也不敢抗拒军令,只得依计行事。在被释放的战俘快要进城时,侯渊便率领几百精骑星夜向蓟城进发,天亮前便已赶到城下叩响了城门。韩楼在仓促之间还没有弄清事情的真实情况,怕放回来的战俘中有侯渊的内应,害怕到时候里应外合杀将进来,便不敢坚守城门,最后率领人马弃城而逃。侯渊率军奋勇直追,将其部队击溃,生擒了韩楼,平定了蓟州。
第53节:第三章五间俱起是为神纪(2)
  侯渊之所以能以少胜多,就是巧妙地利用了敌方战俘为间,在对方首领不明底细的情况下跟着他们一起混进城内,以此敲开了敌人的大门,瓦解了敌人的防御,使敌方感到胆怯,不战而逃。
  【智谋故事二】烽火降敌兵
  北魏时期,雍州刺史萧宝夤兴兵造反,攻打冯翊郡。尚书仆射长孙稚率兵前往征讨,这时左丞杨侃建议说:〃以前魏武帝曹操曾多次攻伐据守在潼关的韩遂、马超。韩遂、马超的论智论勇都比不上曹操,但始终不能被曹操一举击败,原因就在于韩遂据守着要塞。如今贼兵守备牢固,不如从北方的蒲阪渡河向西,进攻敌方的腹地,如果士兵们人人抱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那么华州之围就可不战可解,而且还可坐取长安。〃
  长孙稚说:〃你的策略倒是不错,但现在薛修义包围了河东,薛凤贤又据守着安邑,而宗正珍孙则镇守着虞阪,我军无法前进,这该如何是好呢?〃杨侃说:〃河东的中心在蒲阪,而重要的城市也都集中在郡东。薛修义出兵包围西部,但士兵们的父母妻子全都留在郡东,一旦他们知道官军来到郡东,必定会担心故乡家人的安全,因而影响士气,其结果必定会像秋风扫落叶般望风而溃。〃
  〃果然是个好主意!〃长孙稚赞道,于是就派自己的儿子与杨侃一起率领骑兵,从恒农向北渡过黄河,据守右锥壁。杨侃下令说:〃军队先驻扎在此地,再等步兵前来会合,这期间,可先观察民心的动向。如果有主动前来投降的敌兵,一律要放他们回故乡;凡是愿意投降的敌兵,可以在见到我军高台上燃起三把烽火时,也燃起烽火相回应。如果见到烽火而不响应的,就说明是敌军,那么我军就将毫不留情,格杀勿论,获得的战利品,都将奖赏给将士们。〃
  村民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奔走相告,虽然没有主动前来表示投降的,但却都有举烽火响应表明自己并非敌人的意思,因此一夜之间到处火光映天,几百里内一片星火闪闪。还没等围城的叛将弄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手下的士兵就已纷纷溃散回乡了,甚至连薛修义也逃回了家,并与薛凤贤一起来请降。长孙稚因此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占了潼关,随后就乘胜进攻河东。叛将萧宝夤见大势已去,只好狼狈而逃。
  杨侃巧妙地利用了敌方士兵关心家人安危的心理,让敌方属地上的村民作为间谍帮他散播可让叛兵回乡和家人团聚的消息,使得敌军士气大跌,人皆思归,最后自然而然地就瓦解了敌方阵营,收复了失地。
  【智谋故事三】岳父取女婿首级
  岑璋,是明朝归顺州(今广西靖西)的土官,足智多谋,而且深谙用兵之道。田州(今广西田阳)的岑猛是岑璋的女婿。岑猛触犯了明朝律令,被督抚上奏告发了罪行,皇帝便下诏谕告各州土官:如果谁能斩获岑猛的首级,立即加升爵位一级,另外还赐给他岑猛一半的田地,如果谁胆敢和岑猛勾结,则一律格杀勿论。
  都御史姚镆准备兴兵讨伐岑猛,又怕岑猛跟岑璋合谋,于是问计于都指挥沈希仪。沈希仪知道部属中有个叫赵臣的千户长,素来与岑璋相交不错,于是召来赵臣商量说:〃我听说岑璋的女儿嫁给岑猛后似乎并不幸福,因为女儿的事,岑璋有些怨恨岑猛。我想借岑璋之力助我讨伐岑猛,你看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