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温室黄瓜栽培技术 >

第4章

温室黄瓜栽培技术-第4章

小说: 温室黄瓜栽培技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病受限,发病适宜湿度为70%以上。温室内湿度高于85%以上,结露时发病重,病斑大,扩展快。
  细菌性缘枯病是由边缘假单细菌侵染所致,该病菌在湿度高、叶片大量结露时,发病重,特别是室内湿度达饱和状态维持的时间长,则发病严重。
  防治与用药:细菌性病害在防治上要认真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着重加强土肥水管理,维持植株健壮,提高其抗病性能,注意通气排湿,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兼以高温抑制病菌侵染。
  化学防治用药,发病前每1015天喷洒1次1:0。7:240倍波尔多液,或800倍绿乳铜液、或600倍铜高尚液,保护植株。已经开始发病,可选用下列药品细致喷洒植株:
  50%DT杀菌剂500倍液,60%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400倍液,23%络氨铜400-500倍液, 1:4:600倍铜皂液;特立克600-800倍液,交替喷洒,每5—7天1次,连续2—3次。
  如果病菌对以上药品已经产生抗性,可选用天达诺杀1000倍液,或农用氯霉素或青霉素4000倍液,或氟派酸600倍液,每3—5天1次,连续2—3次。
  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增强植株的抗性和适应能力,可结合喷药,每1015天掺加1次600倍“天达—2116”。
 



怎样识别与防治黄瓜缺镁症? 
  温室黄瓜浇水量大,土壤淋溶快,加之产量高,耗肥量大,极易出现缺素性生理性病害,近几年来缺镁症发生比较普遍。
  缺镁症症状为中下部叶片叶脉间黄化,叶脉和叶缘有残留绿色,并在叶片边缘部位形成断断续续的绿环,严重时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死。
  缺镁时,首先注意提高土壤温度和土壤透气性,增强根系活性,并注意喷洒600倍“天达—2116”提高植株的抗逆性能。同时结合浇水冲施冲施硫酸镁,每667米223千克;还要用0。4%的硫酸镁或0。4%氯化镁喷洒植株,每5-7天一次,连续喷洒2-3次。 



怎样识别与防治黄瓜缺铁症?
 
  黄瓜缺铁症的症状为生长点新发叶片失绿,变为黄白色,严重缺铁时上部叶片可全部变黄白色。并出现褐色坏死斑点。 
  缺铁时首先注意提高土壤温度和土壤透气性,增强根系活性,并注意喷洒600倍“天达—2116”提高植株的抗逆性能。同时结合浇水冲硫酸亚铁,每667米2510千克;或用0。3%的硫酸亚铁喷洒植株,每5天一次,连续喷洒2-3次。  



怎样识别与防治黄瓜缺钙症?
 
  黄瓜缺钙症的症状为植株矮化,上部叶片明显缩小,幼叶叶脉间出现半透明的白色斑点,叶脉黄化,叶脉稍凹陷,变黄绿色,叶片向上卷曲成菇形,有时上部叶片出现金边,近生长点叶片叶缘枯死。 
  缺钙时首先注意提高土壤温度和土壤透气性,增强根系活性,并注意喷洒600倍“天达—2116”提高植株的抗逆性能。同时结合浇水冲施过磷酸钙,每667米2温室每次2030千克或根外喷施0。5%氯化钙溶液,或1%过磷酸钙浸出液,每5-7天一次,连续2-3次。 



怎样识别与防治黄瓜缺硼症? 
  黄瓜缺硼症的症状为生长点节间明显缩短,叶脉萎缩,叶片变小,叶缘反卷坏死,变褐色,芽尖卷曲、枯黄、萎缩,幼瓜严重化瓜,多细腰瓜,瓜条上有褐色斑现象发生
  缺硼时首先注意提高土壤温度和土壤透气性,增强根系活性,并注意喷洒600倍“天达—2116”提高植株的抗逆性能。同时可结合浇水冲施硼砂1-1。5千克;或根外喷施0。3%的硼砂液,每5-7天一次,连续2-3次。
 



怎样识别与防治黄瓜缺钾症? 
  黄瓜缺钾症的症状为植株矮化,节间短,叶片小、呈青铜色,叶缘渐变黄绿色,主脉下陷,后期失绿,叶片枯死,黄瓜缺钾症的症状从基部向顶部发展,老叶受害重。
  缺钾时首先注意提高土壤温度和土壤透气性,增强根系活性,并注意喷洒600倍“天达—2116”提高植株的抗逆性能。同时必须注意减少氮肥使用量,增施有机肥和钾素肥料,并结合浇水冲施硫酸钾,每667米21015千克,或根外喷施0。4%磷酸二氢钾,或0。3%硫酸钾,每5—7天1次,连续喷洒3至4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