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是宇宙飞船-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了解什么的波,而不是原子 本身构成的波。没有谁说原子会象波一样扩散开去。但是,能够扩散开去
的是观察者对原子的了解。
日期:2009…06…26 22:13:21
玻尔与爱因斯坦的交锋,可以使人得出一个不同寻常的结论,那就是, 我们这些实验者以一种基本的方式参与了实在性质的形成。假如我们固定 住屏幕,就可以建构出一个神秘的混合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光子的路径 是确定不了的。
1979 年,在普林斯顿召开了一个纪念爱因斯坦诞辰一百周年的专题讨 论会。约翰·惠勒在会上说了一番具有讽刺意味的话。他从双缝实验得出 一个更让人吃惊的结论。他指出,只要对实验设备稍微进行些改造,就能 够延迟选择测量方式,直到光子通过了屏幕之后再选择测量方式。这样, 我们要制造一个混合世界的决定就可以在这世界出现之后再作出!惠勒 说,实在的确切性质,要等到一个有意识的观察者参与之后才能确定。如 此说来,可以让精神对实在进行逆时间地创造——即便是人类存在之前的 实在,也可以由精神创造出来。
日期:2009…06…26 22:26:03
量子论为我们了解自由意志开辟了道路,因为量子论是 以非常基本的方式与精神相联系的。先前人们用决定论的观点看待宇宙,
认为在宇宙中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我们出生以前很久由宇宙的结构决定 好了的。现在,这种观点似乎被量子因素扫除了。这难道是说,自由意志 现在活得还好吗?要想正式地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较为深入地探 究一下时间之谜。
日期:2009…06…26 22:39:06
两场大革命促成了新物理学的诞生,一场是量子论,一场是相对论。
后者几乎完全是爱因斯坦一人的成就。相对论是一个关于空间、时间和运 动的理论。其影响同量子论一样,既深刻又令人迷惑,并对人们抱有的关 于宇宙本质的很多观念构成了挑战。相对论对时间的处理,是有史以来对 人们的传统观念最有挑战性的,因为时间是世界上各大宗教长期以来所热 切关心的一个问题。
就我们对世界的经验而言,时间是如此基本的东西,以致谁若想摆弄 摆弄它,便会遭到人们的反抗,遭到极大的怀疑。
日期:2009…06…26 22:40:45
我们对个人同一性的看法,即对自我、对灵魂的看法,是与记忆、与 延续的经历密切相关的。只是说在此刻“我存在”还不够。是一个人,就 意味着经验的连续,还有将经验联接起来的某些特征,如记忆。这个问题 具有很强的宗教意味,也是一个让人容易动感情的问题。很可能就是因为 这个缘故,新物理学的那些看法才受到了抵制,同时科学家和科学门外汉 们,都深深地被相对论的那些让人不知所措的推论所吸引。
爱因斯坦的所谓狭义相对论发表于 1905 年。狭义相对论起源于爱因斯 坦试图消除物体的运动和电磁扰动的传播之间明显的矛盾。光信号的行为 尤其显得违反人们信奉已久的原理,即一切匀速运动都是完全相对的。我 们在这里不必去讨论那些技术性细节。反正结果是,爱因斯坦重建了相对 性原理,使之即使在涉及光信号的情况下也能成立,但做到这一点是有代 价的。
狭义相对论的第一个受害者是人们对时间的信仰——时间是绝对的, 普遍的。爱因斯坦证明,时间实际上是有弹性的,可以被运动伸长或压缩。 每一个观察者都带着他自己的时间尺度,而他的时间尺度在一般情况下是 与别人的不一样的。在我们自己的参照系中,时间从来也不会显得有什么 异常,但相对于另一个以与我们不同的方式运动的观察者而言,我们的时
间就可能是被扭曲了,与他们的时间不同步了。 时间尺度发生这样奇妙的错乱,使得我们有可能进行一种时间旅行。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时间中的旅行者,都在奔向将来,但时间的弹 性使得一些人能比另一些人早一些到达将来。高速运动使你能够减慢你自 已的计时器的运转,好象是让别人冲在时间的前面。用这种办法,就有可 能比静坐不动更快地到达某一遥远的时刻。从原则上讲,我们可以在几小 时之内就到达 2000 年。然而,要想得到可观的时间弯曲,就必须有每秒几 万英里的高速。
现有的火箭速度,只能使精确的原子钟显示出些微的时间膨胀。时间 膨胀的关键是光速。随着我们接近光速,时间弯曲也逐步升级。相对论禁 止任何人超过光速,因为超过光速,就会出现时间倒转的情况。
日期:2009…06…26 22:43:47
科幻小说里常有这种时间扭曲的花招,但时间扭曲的确不是虚构的。 这种扭曲真的会发生。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即所谓的双生子效应,就说明 了这种扭曲。一个孪生子以接近光速的高速飞向我们邻近的一个恒星。他 那呆在家里的孪生兄弟等了 10 年,终于等到他返回地球。火箭着陆之后, 他的孪生兄弟发现在这 10 年里,他只长了 1 岁。高速使他只过了 1 年的时 间,而在他的 1 年里,地球上已过了 10 年。
日期:2009…06…26 22:47:03
爱因斯坦将其狭义相对论作了进一步的推广,使之包括了引力效应。 于是就有了广义相对论。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力不是一种力,而是时空几 何中的一种扭曲。按广义相对论来看,时空并不是服从通常的“坦的”几 何学规则的,而是弯曲的,产生时间弯曲和空间弯曲的。
现代的工具十分灵敏,连地球引力的时间弯曲 都可以用火箭里的钟探测出来。在太空中,时间走得确实要快些,因为在 那里,地球的引力比较弱。
引力越强,时间弯曲也就越明显。现已知道,在有的恒星上,引力十 分强大,以致那里的时间相对于我们要慢百分之几。实际上,这些恒星正
处于某种临界值的边缘,一过了临界值,时间弯曲就开始加倍增长。假如 这样的恒星再大几倍的话,时间弯曲就会升级,最后,在引力的某一临界 值上,时间就会停下来。从地球上看出,这恒星的表面就是冻结住了,没 有任何活动了。不过,我们是看不到这种奇异的时间停止现象的,因为我 们借以看到它的光线也冻结在那里了,这恒星发出的光的频率被移到了光 谱的可见区域之外。这恒星看上去是黑的。
理论告诉我们,处于这种状态的恒星不可能保持原状,而会在它自己 强大的引力压迫下在 1 微秒之内坍缩成为一个时空奇点,在空间留下一个 空洞,即黑洞。原先恒星的时间弯曲仍然在空洞的空间中留有痕迹。
因此,黑洞就代表着通向永恒的近路。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火箭上 的那位孪生子不但可以快一些到达将来,而且能够在一瞬间到达时间的终 点!他一旦进入黑洞,黑洞之外的一切永恒从他相对固定的“现在”来看, 就会立刻成为过去了。因而,他一进入黑洞,就会被锁闭在一种时间弯曲 之中,不能再返归外面的宇宙了,因为外面的宇宙都已经过去了。就宇宙 的其他部分而言,他的确是处于时间的终点之外了。他要想从黑洞中出来, 就必须在进入黑洞之前就出来。这是荒谬的,说明他不可能从黑洞中逃出 来。黑洞的引力毫不留情地死死抓住这倒霉的宇航员,把他拖向奇点,到 了奇点,在 1 微秒之后,他就到达了时间和湮没的边缘;奇点就标志着通 向“无空间”和“无时间”的单程旅程的终点。奇点是自然宇宙终结之“地”。 相对论在我们的时间观念中引发的革命,可用如下的话作出最好的概 括。就是说,从前,时间被认为是绝对的,不变的,普遍的,是独立于物 体和观察者的。现在,时间被认为是能动的。时间能够伸长收缩,弯曲, 甚至可以在奇点处停止。钟表的走时不是绝对的,而是与运动状态和观察
者的引力状况相对的。 把时间从普遍性的紧身衣中解救出来,使得每一个观察者的时间都能
够自由而独立地运行,这就迫使我们放弃一些长期抱有的假设
日期:2009…06…26 22:50:33
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些术语在我们 周围的场所中可能有意义,但不能适用于别的地方。诸如“现在火星上正 在发生什么事?”这一类的问题指的是该行星上的某一特定的时刻。但正 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一个乘火箭掠过地球的太空旅行者在同一时刻问 同样的问题,指的就是火星上的另一个时刻了。实际上,在地球附近的一 个观察者根据其运动的情况的不同,其可能的“现在”要有好几秒钟那么 长。观察者离被观察对象越远,“现在”的范围也就越大。对一个遥远的 类星体来说,“现在”可能是一段几十亿年的时间。即便是在地球上漫步 这样的运动,也会使类星体上的“现时刻”变为几千年!
因为人们长久以来是如此相信只有现在“确实存在”,所以,抛弃那 种把时间整齐地划分为过去、现在、将来的做法,就是人类思想历程中意 义深远的一大进步。人们通常不假思索地认为,将来是尚未形成的,很可 能还没有确定下来;过去则是过去了的,虽留在记忆中,却是泼出去的水, 没法子了。人们希望相信,过去与将来都不存在。“每一次”似乎只有一 瞬的实在发生。相对论使得这一切观念成了无意义的东西。过去、现在和 将来必定是同样实在的,因为一个人的过去是另一个人的现在,再一个人 的将来。
一个物理学家对时间的看法很受他对相对论的了解的影响,因而很可 能显得与常人有相当的差异,尽管物理学家自己对这事并不怎么在意。物 理学家并不认为时间是由发生的事件构成的一个序列。相反,他们认为, 过去和将来的一切都在那儿,时间在任何一个给定的时刻都向过去和将来 两个方向延伸,就象是空间在任何一个给定的位置延伸一样。事实上,这 里把时间和空间相比较还算不得什么,因为时间和空间在相对论中已经变 得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了,二者合成为物理学家们所谓的“时空连续体” 了。
我们对时间的心理感觉与物理学家们的时间模型的差别是如此之大, 以致连许多物理学家也觉得这中间是不是缺了点什么重要的东西。艾丁顿 曾经说过,我们的精神有一种“后门”,时间除了通过常规的感官途径和 实验室仪器的途径进入我们的精神,还走“后门”。我们对时间的感知, 比起对空间方位或物质的感知来,是更为基本的。对时间的感知是一种内 在的体验,而不是一种肉体的体验。我们尤其感觉得到时间的流逝——这 种感知是如此明显,以致构成了我们感觉的最基本的一面。这一面是一个 有力的背景,我们的一切思想,一切活动都是在这——背景的衬托之下被 感觉到的。
日期:2009…06…26 23:00:14
时间并非仅仅存在而已,其本身也 是自然宇宙的一部分。时间是“有伸缩性的”。根据明确的、依赖于物质 行为的数学法则,时间能伸也能缩。同时,时间与空间也是紧密相连的。 时间和空间一起表达了引力场的运作。简言之,时间象物质一样,在所有 的细节上,参与了自然过程。时间并非是神圣不变的,而是能改变的,用 物理方式,甚至用人工。因而,处在时间之中的上帝在某种意义上说,也 是受制于自然宇宙的。实际上,时间很可能在将来的某一阶段停止存在(以后会讨论这个问题)。这样,上帝的地位显然就不保险了。很清楚, 假如上帝是受制于时间物理的,那他就不可能是全能的。假如他没有创造 时间,也就不能认为他是宇宙的创造者。事实上,因为时间和空间是不可 分离的,那么,上帝没有创造时间,也就是没有创造空间。但正如我们已 经说过的那样,时空一旦存在,完全是自然的活动就会自动地造成宇宙中 的物质和秩序。因此,很多人认为,只要上帝创造出时间(严格地说应当 是时空),其他的一切就用不着上帝来创造了。
于是,我们就得出了“永恒”这个词的另一个意义,即“时间之外的”。 上帝是在时间之外的,这种概念至少自奥古斯丁以来就有了。奥古斯丁认为,上帝创造了时间。奥古斯丁这种看法获得了很多 基督教神学家的支持。圣安赛尔姆将其看法作了如此的表述:“你(上帝) 不存在于昨天、今天、明天,而是存在于时间之外。”②
时间之外的上帝就没有上面提到的那些麻烦问题,但时间之外的上帝不可能是一个人格的上帝,不可能思想、 说话、有感觉、筹划。因为这一切都是时间性的活动。很难想像时间之外 的上帝怎么会在时间之内行动(尽管有人说这不是不可能的)。我们也说 过,自我的存在与时间流逝的感觉是多么密切地相联系的。时间之外的上 帝算不得我们所知的任何意义上的一个人格(Person)。这一类的疑惑促 使若干现代神学家拒斥上帝永恒的观点。保罗·蒂里希写道:“假如我们 说上帝是活的,我们就是肯定上帝包含时间性,因而就与时间的变化有关
系。”③卡尔·巴斯也持有相同的观点:“假如上帝的时间性不完全,基 督教启示的内容就不成形。④”
时间的物理对人们相信上帝是全知的这一信仰也具有很有意思的含 义。假如上帝是在时间之外的,就不能说他会思想,因为思想是一种时间 性的活动。但是,时间之外的一个存在会有知识吗?获得知识显然是要时 间的,但知识本身却不需要时间,假如所知的东西本身不随时间变化的话。 假如上帝知道今天的每一个原子的位置,那么,上帝的知识明天就会变化。 上帝若是具有不受时间限制的知识,就必须知道贯串时间的一切事件。
因而,要把上帝所有传统的属性调和起来就有了一个严重而根本的困 难。现代的物理学发现了时间的变易性,就在上帝的全能和上帝的人格存 在之间打入了楔子。现在已很难说上帝既能全知又具有人格了。
日期:2009…06…26 23:06:13
原本觉得7月22日日全食快要到了!500年一遇人间奇迹!摆一摆月亮与大家一起探索!岂料有一些伪科学的卫道士ieytytyy之流拼命没日没夜的歪楼!问题真的很严重!试想原本快乐的幻想也要被扣上种种帽子不斩草除根就誓不罢休!那么如此的国家不知道有多少超自然事件被唯物主义所封杀!只可以唯物不可以唯心这本身就是伪科学!光可以有波和粒子的两重性!人就肯定【此处用的肯定】拥有肉体和灵魂的两重性!所以不管我有意还说无意!我都想提醒现代的科学唯物主义者们!你们或者是我们不要偏执的狂热!其实人类被某些科学带进了毁灭的道路!所以此刻我只能尽我所能敲一敲迷信科学者的脑袋!虽然有点自不量力!但是能做就做一点吧!
日期:2009…06…27 16:14:08
当牛顿发现他的力学定律时,很多人都以为,自由意志的概念这下子 算是寿终正寝了。牛顿的理论认为,宇宙象是一个巨大的钟表,钟表的弦 正严格地按预先走好的方式放松,最后松到不能再松的地步。据认为,每 一个原子的行踪都是事先定好的,在时间开始时就确定下来了。人类不过 是这巨大的宇宙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