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玉溪诗谜 >

第15章

玉溪诗谜-第15章

小说: 玉溪诗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三千六百里,有八玄幽都,方二十万里。地有三千二百轴,犬牙相举。昆
仑之墟,有五城十二楼,河水出焉,四维多玉。”《河龙鱼图》:“昆仑之墟,
五城十二楼,河水出四维。”其他如雒书等亦有涉及昆仑文字,从略。

综合上述奥林匹司,苏迷卢,昆仑诸山形况而比较之,则相同之点实
不一而足。试论列于次:昆仑之最上为悬圃,人能登此,则成为灵体,能使
风雨。由悬圃再上,则登于天,成为神人。奥林匹司之巅即为天界,苏迷卢
以上为三十三天。同点一。

昆仑为“帝之下都”,为禹之“下地”,可见帝之正都在天上。希腊万
物主宰宙士本居天上,特以奥林匹司为其地上离宫,以便时到大地,与人类
相接触。苏迷卢亦为大妙天之居处。同点二。

昆仑除天帝外,尚有西王母居附近之玉山,又有许多神灵,散居昆仑
附近各山曰昆仑之墟者。奥林匹司诸神散居此山之丛峰或山谷。苏迷卢四大
天王居山腹,尚有诸天,居山之四近,同点三。

宫殿城郭,众宝庄严,瑰奇美丽,不可名状。三山之景况,大概仲伯
之间。同点四。

昆仑四近之山多玉石,苏迷卢为琉璃、玻璃、黄金、白银四宝合成。
又有所谓金刚、车渠,因陀青宝,赤莲花宝。奥林匹司未言多玉多宝,然宫
殿为云母石所筑,梁柱皆闪宝石之光,宝座皆为金银。同点五。

奥林匹司有四季不断之仙葩。昆仑有珠树、璇树、绛树、碧树、又有
不死树及木禾等。

苏迷卢有四大林。又有如意树,能随天人之愿而供给其需要。又有大
树王名波利耶多,使天人于树下享受各种娱乐。同点六。

昆仑有开明兽守九门。苏迷卢有金刚守护山顶四角。奥林匹司有霍莱
士守天门。同点七。

昆仑之神陆吾,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郭璞解“囿时”义曰:“界天
帝苑囿之时节也。”奥林匹司女神霍莱士监守“天门”。然此神之职司亦管理
四时之顺序,及花开果熟之时节,与陆吾之职责相似。同点八。

特此为目前之例耳,若再研求,同点当不止此。故三山之神话同出一
源,万无疑义。

然则中国之昆仑由奥林匹司来乎?抑由苏迷卢来乎?有人谓希腊距中


国远,难生干涉,故昆仑之来,不由奥林匹司,可以断言。谓中国昆仑即印
度苏迷卢,则昔贤久有此论,特谓之为大昆仑而已。近丁山先生乃坚主中国
昆仑由于苏迷卢之衍变(《炎帝方岳与昆仑》),似乎除此以外,别无来源者,
则窃期期不以为可。笔者之意,认为中国昆仑之一词及其神话皆直接来自两
河流域。其证有二:奥林匹司,古希腊语为天人渡口,可见系译义。苏迷卢,
古梵语为妙高,为善积,可见亦系译义。惟中国昆仑之音,与西亚Kurkura相近,则惟中国译音,非直接来自两河安能若此?此第一证也。《山
海经》对昆仑之描写,文字尚颇朴质,言昆仑之高度,不过万仞,广不过八
百里。昆仑墟内诸山之相距,亦不过百里或千余里。汉初司马迁所见《禹本
纪》,言其高二千五百里。《淮南·地形训》,言其高一万一千余里。而印度
苏迷卢高乃至于八万四千由旬(佛经言由旬有三类,大者一由旬八十里,次
者六十里,下者四十里),OE 兗儆指咧寥。。偃。。。。。。蛴裳。。苏迷卢与阎浮提
各洲相距之遥远,往往至数十万万里,俨同今日天文数字。虽印度人原有喜
大喜多之天性,顾一时之间,亦未必能夸张如此之甚。故苏迷卢在印度,历
史之古,恐略过于中国昆仑,然如《世记经》、《楼炭经》、《长阿含经》之所
言,反比中国昆仑为晚起。盖故事流传愈久,则增饰愈多,放大之倍数亦愈
巨,自然之理。此第二证也(《禹本纪》、《淮南》所记昆仑,恐已受印度若
干影响,故知战国末及汉初,印度人对苏迷卢山之想象,尚不过尔尔)。

昆仑既系人类想象之仙山,故若问昆仑究在何处?吾人正可诵白傅《长
恨歌》一句以答之曰:“山在虚无缥渺间!”

(B)实际的昆仑
上述各处仙山固属虚无,而仙山所凭藉者则固存在,此即本节所叙之
主题。
古时人既设想仙山系在地面,则非认知其处不可,欲认知其处,而实
际又无其境,则惟有指定一山,姑名之以仙山而已。传之既久,信者愈多,
此山乃真成为“欲界仙都”、“地上天堂”矣。基于民族之自尊心,此山必在
本国境内,不得已乃可在他境。为增加境地之神秘性起见,则山必极高极大,
人迹难至。若有传统之灵迹,则条件之构成,尤为容易焉。

西亚之“世界大山”初属想象,后乃变成实际。其实际之山,果在何
处,本难考知也。

顾希腊、印度、中国之仙山,既皆由西亚所衍出,则希腊、印度、中
国所有仙山之景况,亦即西亚“世界大山”之景况矣。且希伯来人之伊甸园,
有四道圣河之说,中国昆仑亦有四河及河源,印度阿耨达山亦有四大水之说。
而伊甸之四河,其二即两河流域之替格里斯,幼发拉底斯。有此显明之线索,
则西亚实际的世界大山在于何处,不难探索而得矣。按阿拉伯半岛西北为阿
美尼亚高原,其间丛山峻岭,蜿蜒磅礴,北连地中海北岸之士鲁山脉(TaurusChain) ,东接伊兰高原及高加索山脉。相传为人类之摇篮,
人类生于此,而后散布四方。其间有一大山曰阿拉拉特(Ararat),
为半岛最高之山,其位置恰在两河流域之西北。中国载记一律言昆仑在西北,
自汉至清,帝王觅昆仑者,亦必苦索之于西北,其真正原因盖在此矣。(希
腊之奥林匹司正当雅典西北,印度阿耨达山正当印度全境之西北,巧合如此,
诚为可怪。是必希腊、印度人皆受阿拉拉特之暗示,以为仙山必于西北求之,
故产生此相同之结果欤?)

此山处阿拉伯斯平原(PlainoftheArapes),有两圆


柱形之高峰,大者高海拔之五五○○公尺。小者海拔四二○○公尺。两峰相
距约七哩。其中间为一平谷,相传挪亚避洪水时方舟所搁处。山之斜坡有村
曰阿尔歌(Argur),相传为挪亚之葡萄园地,今则湮没于地震。更下
为拿雪特谢温(Nachitjevan),在阿拉伯司(Arapes)
平原,为以色列族列祖列宗之葬地,皆有名于《旧约圣经》。

西亚洪水故事主角纳比西士顿(Ut-napishtim)之方舟
搁于尼特西山(MountNitsir)顶上。另一洪水故事之主角曰西
苏鲁士(Sisuthrus),其舟则搁于阿美尼亚之一峰曰古色伦(Corcyre-an)者。《旧约·创世纪》挪亚之方舟则搁于阿拉拉特(中
译《圣经》作亚拉腊)。是三山恐即为同一之山。此即西亚实际的“世界大
山”,亦即《山海经》、《淮南》所介绍之昆仑也。

《尔雅·释丘》:“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锐上融丘,三成
为昆仑丘。”敦丘或指阿拉伯斯平原,陶丘非挪亚葡萄园,则以色列族人葬
地。融丘则当指最大之峰,融字有火义,殆因其曾为火山(见后)。三成相
合,为昆仑丘。“丘”与“墟”大有分别。所谓昆仑墟者则殆指阿美尼亚高
原(AmeniaPlateau)而言。《山海经》言昆仑之墟八百里。
今阿美尼亚东西长约六百哩,合华里约一千二百,古里大于今,宜略有出入。
张华《博物志·志水》:“汉使张骞渡四海,至大秦。西海之滨,有小昆仑,
高万丈,方八百里。”中国古书之所谓西海,可指里海,亦可指地中海。阿
美尼亚靠近地海,又张华八百里云云,亦与古书相合,则小昆仑所滨之西海,
实指地海而言。张华熟闻《汉书》大秦与西海之关系,遂有至大秦之说,张
骞何尝至大秦乎?小昆仑之名亦似始于此时,盖晋时殆已以《伪十洲记》之
昆仑及印度苏迷卢为大昆仑矣。张华之记述小昆仑原属无心,而吾人竟由此
而得悉地海之滨,果有山名为昆仑,见知于古代之中国,非至有趣味之事哉?
《河图括地象》言昆仑有柱,其高入天,即所谓天柱,今阿拉拉特两峰皆为
圆柱形,则天柱之说,殆由此而来。阿拉拉特昔曾为喷火山。阿尔歌村之湮
没于地震,未始不由火山爆裂之故。顾实先生谓《穆传》之温山即为阿拉拉
特,周穆王曾登之云(《穆天子传西征讲疏》一六九页)。

《大荒西经》第十六“。。有大山曰昆仑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
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当指此矣。伊兰高原及黑海、里海、地
中海四面之山,盛产金玉宝石及银铁。

顾实先生谓《山海经》沃民之国,有璇瑰、瑶碧、琅ā。。椎ぁ⑶嗟ぁ

⒍嘁。。。。产凤卵。《隋书·西域传》亦列举波斯产真珠,颇黎、珊瑚、玛瑙、
水精、火齐、金银、铜铁等物。并产大鸟卵,即今驼鸟卵(同书一三五页)。
则《山海经》言昆仑多玉石之属,又相合矣。西王母所居为玉山,殆其山所
产玉石之属更丰。考里海之南,有大山曰查各罗斯(Zagros),其山
盛产五色玉石(Lapis-Lazulu即琉璃),其山所在地,恰如顾
先生所考西王母邦,则《山海经》所言玉山,殆即查各罗斯山也。《创世纪》
之伊甸(Eden)当亦即阿拉拉特。伊甸与昆仑,其音固有依稀之似矣。
所谓亚当夏娃所居之乐园,当亦在是山之中。乐园称为“伊甸园”(Gar 
denofEden) ,或称“地上天堂”(法文为ParadiseTerrestre,英文为eathlyParadise,然英文常省称之为
Paradise。中国天主教通译地堂)。以前地堂在于何地,西洋学者,
亦复聚讼纷纷,莫衷一是。阿甫郎谢(Avranches)主教曰胡爱忒

(Huet)者著有专篇,研究地堂之所在。略谓古来学者有谓地堂在北极
者,有谓在鞑靼境今里海附近者,有谓在极南火地者,有谓在东方恒河畔者,
有谓在锡兰岛者,在谓在中国者,有谓在日出处无人居住之东方者,有谓在
美洲者,在非洲者,在东方赤道下者,在月球中之山顶者。

多数则谓在亚洲,然亦无确定地点。有谓在阿美尼亚者或美索博达米
亚者,或在亚述者,在波斯者,或在巴比伦者,或在阿拉伯者,或在叙利亚
者,或在柏雷斯丁者,甚或有谓在欧洲之某一小地点者(见亨利玉尔《古代
中国闻见录》,张星YR《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二册一六六页引)。然费立
坡神父(FatherFilzoppo)之考证,则谓伊甸园系在阿拉拉
特山之腹地(同书),与余之推断,可谓不谋而合。但费神父若知挪亚方舟
系搁于中国人最所艳称之昆仑山顶上,斯则更足称为佳话矣!

希腊之实际的奥林匹司,为一大丛山。介在马其顿尼亚(Macedonia)及柴刹莱(Thessally)之间。奥林匹司山东临爱琴海。
出自平地拔起,直透天空,癴削斩绝,希腊从无人能攀登至于山顶。山麓树
林绵密,弥望青苍。山腰以上,则终年埋于云雾。天气晴朗之时,阳光穿射,
仰望积雪之山巅,皑皑一白,奇光照眼,有如无数琼宫玉阙,参差其间。希
腊人幻想其为神人栖迟之地,固无怪其然矣。

印度实际之苏迷卢,则阿耨达也。余固言印度人接受两河文化或早于
中国,恐已久知阿拉拉特之名,盖阿拉拉特乃今日欧洲人所呼之名,以前阿
美尼亚人则呼之为Massis,波斯人则呼之曰Kuh-inuh,或曰
挪亚山Nach’sMountain。突厥人则呼之为Aghridagh,义犹“高陡之山”(SteepMountain) 。阿耨达之与Aghridagh音之切合,乃无伦比(但印度今日称阿耨达为Ana-vatcpta,与古音不合矣。家六叔继卿先生云:阿耨达疑为巴利文Anutatta之译音,则与古音尚相谐焉),而印度之苏迷卢义犹云“妙高”,则
一译其音,一译其义耳。《起世经》:“佛告比丘,雪山。。黑山北有香山,
其山常有歌舞唱妓乐之声。山有二崛,一名为尽。。二名善尽,七宝所成,
柔软香洁,犹如天衣,则又俨然阿拉拉特两峰之况。《俱舍论》十一曰:“大
雪山北,有香醉山,雪北香南,有大池水,出四大河。”《南山戒疏》一上曰:
“四河本源,香山所出。俗云昆仑者,经言香山。”《西域记》一曰:“赡部
洲之中池者阿耨婆答多池也,唐言无热恼。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
瓦里。”香山梵文为Gandhamadana,称为阎浮提世界最高中心,
一切条件与阿拉拉特山无不合。岂印度剽袭中国昆仑传说耶?余谓盖受之西
亚耳。

三国六朝时人,已知阿耨达即昆仑,顾昆仑之所在,中国人自己尚捉
摸不定,何能知阿耨达之确址?印度僧人来中国,亦曾助中国人解决此问题,
如《水经注》卷一所言佛图调,以《山海经》所言昆仑所在,合之阿耨达山
是也。又有来华印僧据《山海经》及《康泰扶南传》:“恒水之源,乃在西北,
出昆仑山中,有五大源。诸水分流,皆由此五大源。”知阿耨达即是昆仑山,
为《西域图》以语印僧法汰,法汰以常见为怪,谓“汉来诸名人,不应河在
敦煌南数千里,而不知昆仑之所在也。”惟郦道元脑中横梗一《山海经》、《淮
南子》所言之神话昆仑,及汉武帝所钦定之于阗昆仑,遂云“余考释氏之言,
未为佳证”、“阿耨达六水,葱岭、于阗二水之限,与经史诸书,全相乖异,”
轻轻一笔抹煞,遂使阿耨达与昆仑关系垂合而复乖,殊为可惜。然此事亦不


能怪道元,盖印度阿耨达亦非真正之昆仑,且中国昆仑传说,乃直接得之西
亚,非得之印度,本属二山,何能强傅为一乎?

阿耨达果在何处耶?曰即清圣祖所定为昆仑之冈底斯山是矣。清《一
统志》言此山高仅五百余丈,故魏源卑之,谓不及葱岭十分之一,安足以当
昆仑?然西藏高原,除挨佛拉斯峰之外,以冈底斯为最高,达海拔六千公尺
以上。西藏喇嘛对清圣祖侈陈冈底斯之形势,谓天下三条四列之山,皆祖于
此,故番语“冈底斯”,译言“众山水之根”,魏源又谓西蕃语谓雪为冈,梵
语谓山为底斯,冈底斯三字乃合番梵语而成,义犹“雪山”耳,何“众山水
根”之有?其狮泉、马泉、象泉之合于佛经阿耨达者,一律为喇嘛所伪造。
其言皆太过,下文再辩。

  

五昆仑与四河

昆仑构成之条件,珍木异兽,琼楼玉宇,仙灵神怪等等尚非重要,重
要者厥维发源昆仑而各自流入大海之四条大河。此为探讨昆仑所在地之关
键,而亦笔者此文研究之中心也。希腊奥林匹司山实际无河,OE 吅佑谮そ
缫酝猓。。泄。。酥。。ヂ兀。。度人之阿耨达,希伯来人之伊甸,皆有四河之说,
巧合若斯,即欲强证其非同出一源,亦不可得。兹分别论述如次:(A)中
国昆仑之四河《山海经·西山经》第二:“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河
水出焉,而南流东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汜天之水。洋水出焉,
而西南流注于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