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用书公共基础-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活动受制约的情况是不同的。即使在社会发展的同一阶段,在阶级社会内,人们由于所处的阶级地位不同,各自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受制约的情况亦各不相同。如在封建等级社会中,帝王将相居高临下,既可以利用这种地位和权力有所作为,也可以借此胡作非为;而广大人民群众处于政治上无权的地位,他们个人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受到严重的压抑。
第二,个人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等的不同,也会使个人的历史作用有所不同,这是明显的事实。但造成人与人之间素质上的重大差别的深刻原因,则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人们所处的不同社会地位。
历史上的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社会生活,都以自己的所作所为对社会历史起过一定的作用。在历史中,没有单纯的旁观者,每个人都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生活,总要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创造物或自己参与历史创造的痕迹。有的人在历史中起的作用较大或较显著,在史册中留下了姓名,我们称之为历史人物。有的人作为个人在历史中所起的作用不大或不显著,因而未能在史册中留下姓名,被称为普通个人。历史是人的活动的总和,即是无数普通个人和众多历史人物的活动的总和。
三、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具体表现为:
(1)在历史事件中,杰出人物是扮演重要角色的当事人。杰出人物往往是某种历史任务的“发起者”、“领导者”和“组织者”。历史事件层出不穷,千差万别,在现象上表现多样而不重复,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事件的参与者、特别是其中杰出人物的个人特点造成的。以至当人们提起某个历史事件时,往往立刻想到某一个或某几个主要的历史人物的行为表现。就某些历史事件而言,杰出人物不仅对它有重要的影响,而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然,即使杰出人物能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面貌,也并不意味着能够决定历史的进程。由杰出人物所决定的个别历史事件,或者推进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或者使历史的发展过程发生某种曲折与反复,都不可能从根本上决定历史发展的总方向。
(2)思想界、文化界和科技界的杰出人物是历史发展的精神启动者。
思想界、文化界和科技界的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特别是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里,不可低估。这种精神启动作用至少有如下表现:其一,思想界的杰出人物为社会发展提供锐利的精神批判武器,在思想观念上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开辟道路。例如中国古代的孔子、孟子等大思想家的思想和学说,不仅在当时社会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二,文化界的杰出人物为历史的发展提供时代精神的直觉,促使人们用新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为人们的认识、实践和生活创造一种清新、活泼的文化氛围。其三,科技界的杰出人物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使自然力为人类所用,发展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创造着人类的物质文明。
知识界的杰出人物中大多数人对历史的作用方式具有某种无形的、潜在的特点,不像其他历史人物那样显赫一时,但在历史的功勋簿上是不可磨灭的。
历史人物生存和活动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起历史性作用的人物。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当坚持历史主义和阶级分析的原则。
历史主义的原则要求将历史人物置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中予以评价,即就历史来评论历史人物,根据历史人物活动的时代条件衡量其是非功过。阶级分析的原则要求将历史人物同他们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评价,看其所属的阶级在当时处于怎样的社会地位,其活动代表他的阶级的何种倾向。阶级分析不仅要求对各阶级的基本性质和历史人物的阶级归属做出一般的划分,而且要求对各阶级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相互关系、各阶级内部的关系以及历史人物在这些关系中的特殊性格和实际表现作出具体的说明。
四、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人有自然欲望(如物欲、情欲等),这是人的自然属性。但是,人从一开始,就处于社会中,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这是人的社会属性。在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中,最根本的是社会属性。社会属性居于主导和决定的地位。
1人的本质
人是历史过程的主体,历史过程是人的实践过程。正是在人的历史实践过程中,人作为现实的具体的人而存在。人的本质存在于具体的人性之中。唯心史观关于人的本质的看法离开人的具体社会实践,去抽象地说明人性。唯物史观则揭示了人与社会实践的本质联系,指出,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意味着人的本质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动态复杂的系统。
(1)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属性。离开社会,人就不成其为人。人在社会活动中创造着、改变着社会,而社会也造就出社会的人。社会实践在发展,社会的人也在发展,人的本质也在发展变化,不存在亘古不变的人的本质。
(2)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社会关系是具体的,人的本质也就是具体的。所谓具体的人的本质就是人的多样社会规定性的统一。人在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多方面的社会规定性。但是在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其他的社会关系是在它的基础之上发生的。所以,人在生产关系中所获得的规定性构成人的最基本的社会规定性,构成人的本质的基础。
(3)人的本质具有历史性。人类的社会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活动以及其他社交活动的发展而演变的,因而人的本质也是在历史中不断地变化的。承认人的本质的历史性,并非意味着否定不同历史时代的人仍然有着共同的本质。在历史演变的同时也积淀着某种不变的共同点,就是表现于历史连续中的历史规律性。如果否认这一点,人的本质就会变成不可理解的神秘的东西,人也就失去了现实的具体性,成为一种单纯的生命存在,而不再是现实的人。
2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人的个人价值和人的社会价值。
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满足社会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所作的贡献。一个对社会不承担任何责任、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的人,也就是对社会没有任何价值的人。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同他所担任的职务,所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职务的高低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不是人的社会价值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是其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和奉献精神;人的个人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的满足程度。
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互为前提。表现在社会价值以个人价值为前提。一个人如果连最基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都不能得到满足,就谈不上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同时,个人价值又以社会价值为前提,如果人的个人价值不表现为社会价值,就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另一方面: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又是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基础是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转化是相互的、双向的。个人不断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的过程,也就是个人价值不断地充实、丰富和实现的过程。
我们应该反对只重视个人价值的个人主义。在阶级社会中,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往往存在着对立;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应该是统一的,这种统一具体表现为权利与义务、享受与奉献、消费与创造等的统一。我们每一个人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就能干出伟大的事业来。伟大并非高不可攀,平凡之中可以见出伟大,普通个人也可以显示出自己的伟大。“伟大”是一个价值判断,是对人的价值在社会关系方面具有较高品格的确认。有的事业对于历史发展有着质的转化的作用,它效果明显,活动主体的行为和思想容易被人们确认。有的事业对于历史发展虽然不直接影响质的转化,但为这种转化提供了必要的量的积累。这样的活动主体尽管没有外在形式上的轰轰烈烈,却以源源不断的默默奉献,将自己的涓涓细流倾注进历史发展的长河,仍具有伟大的意义。伟大的行为来自无私奉献的精神的推动。
3人的价值的实现
一切价值都是人的创造物,人的价值也是人自己创造的。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离开创造价值的活动就谈不上人的价值。人创造客体价值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实现主体的自身价值的过程。
人的价值有潜在的价值和实现的价值两种形态。潜在的价值是指人的本质力量即主体力量所具有的创造性能力和潜能。人具有主体力量,具有进行主体性活动的可能,也就潜在地具有了实现价值的基础。人所具有的这种潜能不是上帝的造化,也不是自然界的恩赐,而是人通过生物遗传和社会遗传的方式获得的,是人的长期的自然进化和社会进化的积淀。它沉睡于人体之中,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被激发和唤醒。人在实践中使自身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变成创造客体价值的现实力量,人也就成为现实的主体而实现了自身的创造价值。因此,创造价值的实践是人的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即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基础。由于人的潜能是人的以往历史发展成果的积淀,是每一代人从前代人那里继承下来的客观需要和能力,它不是一成不变的、绝对先定的,而是不断丰富、扩大和超越的,因此,人的价值的实现并没有一种先定的、一成不变的终极模式或指标体系,它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生成、扩大、更新和丰富的。其总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是人的主体性的不断提高。
一方面,人的价值在实践基础上由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的转化是有条件的,是受各种条件的制约的。条件不同,人的价值实现的方式和程度也就不同。由于人们的社会分工不同,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等等,人的价值的实现会呈现出十分复杂的情形。个人的先天禀赋即潜能的原始差别并不很大,但在现实价值上的差别却往往极其悬殊。在许多情况下,人的潜在价值因缺乏其借以实现的条件而泯灭。因此,考察人的价值的实现必须注重考察人的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社会关系制约着人的活动,也制约着人的活动的效应。离开社会条件,离开人的活动的社会制约性去谈论人的价值,只能陷入抽象的议论。
另一方面,人的价值实现固然首先受着社会条件的制约,但它作为一种主体性价值,主体能动性的因素也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主要是主体活动的价值目标即价值取向。创造价值的活动是主体性和目的性的活动。主体确定什么样的目的即为满足何种需要而创造,主体确定的目的有没有实现的可能即有没有客观的根据,这对于人的价值的实现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个人的价值目标只有同社会发展的方向、时代的要求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只有正视现实社会条件、从客观实际出发才是具有实现的现实可能性的。如果无视社会的需要,不顾现实的条件,以个人为本位,一味地“自我选择”、“自我实现”,那么,这样的价值目标非但实现不了,而且追求这种价值目标的行为还必然会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成为一种负价值。
五、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自身的反思,对世界的思考,其基本宗旨在于探究人获得自由解放的条件和途径。
1社会进步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合乎规律的具体的历史过程。社会进步是对社会前进发展的总概括,其指的是社会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进化和变革。社会进步表现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社会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是由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决定的,而生产力是社会文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和源泉。
社会进步首先通过新旧社会形态的更替表现出来。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五种基本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其中每一次社会形态的更替,都在不同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把社会文明的历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其次,社会进步还表现在每一社会形态本身的发展过程中。
总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然而,在构成历史的某一局部或发展时期,有可能会出现曲折和倒退。但是,这种曲折和倒退都是暂时的,终究改变不了社会进步的总趋势。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这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抗拒的客观规律。
2人类解放
人类的解放,即人类从自然的、社会的以及自身的盲目必然性的支配与束缚下摆脱出来而获得自由。这一过程要经历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漫长的历史过程。
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是历史的必然。在社会变革实践中,人自身也获得改造、发展与进步,从而克服种种异己力量,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到那时,人不但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而且成为自己的主人,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
第三部分邓小平理论第一章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地位
□大纲要求
1了解中国国情,认识时代特征,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2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一般过程。
3深刻认识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
□要点速记
一、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实践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特征的反映,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1邓小平理论是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和教训的产物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经历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20年的停滞和徘徊,尤其是经历了十年“文革”的严重挫折之后,痛定思痛,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吸取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再思考、再认识,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