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 >

第3章

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第3章

小说: 中国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度”的计算结果,其精确程度为近、现代天文学家所称道。

破迷信敢知“龙王”动向

古代巫师和方士经常制造一种隐语或预言,充当上天给人们的某种启
示,并且以此来预测吉凶。这种隐语或预言就叫做“谶”。这种“谶”有图
有文,所以又叫“图谶”。“纬”,原来是指天象的,后来统治者就利用天
上的星象变化来附会人事,预示吉凶。一些方士化的儒生用这种观点来注释
附会儒家的各种经典,这就是“纬书”。“图谶”和“纬书”都是神学迷信
的产物,合称为“谶纬”。

“谶纬”之学在西汉末年逐渐流行,并于东汉时期大为兴盛起来。“谶
纬”神学的猖獗不但污染了儒家经典,更恶劣的是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具有唯物主义进步思想的张衡,奋起展开了对“谶纬”神学的斗争。

张衡为批驳“图谶”,不但详细地研究了“谶纬”的由来和发展,而且
对当时流传的81 篇“谶纬”都逐一详加审核,所以他立言有据,驳斥切中要
害。所谓“谶”,不过是古代巫觋用以占卜吉凶的符咒。他尖锐地批驳,既
然“谶”可以“立言于前”,那么,大汉推翻暴秦,王莽篡汉这样的大事,
“谶书”上为什么不说?既然能“有证于后”,那么,有人用“谶书”推言
水灾,有人因信“谶”而弃家业、入山林,为什么都无效验?至于当朝顺帝
废而复立,“谶纬”学家们为什么更是不谈?“谶纬”的虚妄,昭然若揭。
这是那些“虚伪之徒”编造出来用以“欺世罔俗,以昧势位”的。

东汉时期,我国中原一带经常发生地震。当时人们对地震这种自然现象
是无法理解的,只好归之于天意,认为是上天给人们的某种暗示。如公元92
年那次地震,在《后汉书·五行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把地动山摇之因,
归咎于“窦太后摄政,兄窦宪专权,将以是受祸也”。其实,地震的发生与
否,与外戚专权无关,但在“谶纬”迷信泛滥的时代,人们对这种说法是深
信不疑的。

收集各地的地震情况,是太史令的本职工作之一。张衡想造一架能测定
地震的仪器,以便及时掌握全国各地的地震情况。当时朝廷上的一些达官贵
人认为,地震是天意,想知“龙王”动向,是痴心妄想。张衡不相信这一套,
认为地震是一种不受任何人旨意影响的自然现象。张衡造仪器,用人的力量
来测定地震,实际上就是对“谶纬”迷信的否定。

张衡的地动仪于阳嘉元年(公元132 年)制成了,这是世界上第一架观
测和记录地震的仪器。公元138 年3 月1 日,地动仪准确地报告了离洛阳千
里之遥的陇西(位于今甘肃省西南部)发生的大地震。他的发明在人类同地


震作斗争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董振坤、刘源鉴)


张仲景
——中国古代的医圣
(约公元154~219)

东汉末年,我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临床医学家张仲景。他不仅有丰富的
临床经验,以精湛的医术救治了不少病人,而且写出了一部创造性的医学巨
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巨著的问世,使我国临床医学和方剂学,发展到较
为成熟的阶段。

张仲景,名机,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县穰东镇张寨村,另说河南南
阳市)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154 年),死于建
安最后几年(约公元215~219 年)。

乱世立志

张仲景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亲张宗汉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
由于家庭的特殊条件,使他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也笃实好学,博
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对扁鹊高
超的医术非常钦佩。“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
才秀也。”从此他对医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
定了基础。

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朝政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兵祸绵延,到处
都是战乱,黎民百姓饱受战乱之灾,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于非命,真是
“生灵涂炭,横尸遍野”,惨不忍睹。而官府衙门不想办法解救,却在一味
地争权夺势,发动战争,欺压百姓。这使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
怜悯百姓,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汉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 年),他10
岁左右时,就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

张伯祖当时是一位有名的医家。他性格沉稳,生活简朴,对医学刻苦钻
研。每次给病人看病、开方,都十分精心,深思熟虑。经他治疗过的病人,
十有八九都能痊愈,他很受百姓尊重。张仲景跟他学医非常用心,无论是外
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从不怕苦不怕累。张伯祖非
常喜欢这个学生,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他。比
张仲景年长的一个同乡何颙对他颇为了解,曾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
将为良医。”意思是说张仲景才思过人,善思好学,聪明稳重,但是没有做
官的气质和风采,不宜做官。只要专心学医,将来一定能成为有名的医家。
何颙的话更加坚定了张仲景学医的信心,从此他学习更加刻苦。他博览医书,
广泛吸收各医家的经验用于临床诊断,进步很大,很快便成了一个有名气的
医生,以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了他的老师。当时的人称赞他“其
识用精微过其师”。

创新医术

古代封建社会,迷信巫术盛行,巫婆和妖道乘势兴起,坑害百姓,骗取
钱财。不少贫苦人家有人得病,就请巫婆和妖道降妖捉怪,用符水治病,结
果无辜地被病魔夺去了生命,落得人财两空。张仲景对这些巫医、妖道非常


痛恨。每次遇到他们装神弄鬼,误人性命,他就出面干预,理直气壮地和他
们争辩,并用医疗实效来驳斥巫术迷信,奉劝人们相信医术。

有一次,他遇见一个妇女,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总是疑神疑鬼。病人家
属听信巫婆的欺骗,以为这是“鬼怪缠身”,要请巫婆为她“驱邪”。张仲
景观察了病人的气色和病态,又询问了病人的有关情况,然后对病人家属说:
“她根本不是什么鬼怪缠身,而是‘热血入室’,是受了较大刺激造成的。
她的病完全可以治好。真正的鬼怪是那些可恶的巫婆,她们是‘活鬼’,千
万不能让她们缠住病人,否则病人会有性命危险。”在征得病人家属同意后,
他研究了治疗方法,为病人扎了几针。几天后,那妇女的病慢慢好起来,疑
鬼疑神的症状也消失了。张仲景又为她治疗了一段时间就痊愈了。从此,一
些穷人生了病,便不再相信巫医的鬼话,而是找张仲景治病。张仲景解救了
许多穷苦人。

为了使更多的病人能从巫术迷信中解脱出来,早日康复,张仲景刻苦探
索,创立了许多新的医疗方法。一次,有个病人大便干结,排不出,吃不下
饭,很虚弱。张仲景仔细做了检查,确认是高热引起的一种便秘症。当时碰
到便秘,一般是让病人服用泻火的药。但是这个病人身体很虚弱,如果服用
泻药,他会经受不住。但不用泻药,大便不通,热邪无法排除。怎么办呢?
张仲景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做一种新的尝试:他取来一些蜂蜜并将它煎干,
捏成细细的长条,制成“药锭”,慢慢地塞进病人的肛门。“药锭”进入肠
道后,很快溶化,干结的大便被溶开,一会儿就排了下来。大便畅通,热邪
排出体外,病人的病情立刻有了好转。这就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使用的肛门
栓剂通便法。这种方法和原理至今还被临床采用,并拓展到其他一些疾病的
治疗。

还有一次,张仲景外出,见许多人围着一个躺在地上的人叹息,有几个
妇女在悲惨地啼哭。他一打听,知道那人因家里穷得活不下去就上吊自杀,
被人们发现救下来时已经不能动弹了。张仲景得知距上吊的时间不太长,便
赶紧吩咐把那人放在床板上,拉过棉被为他保暖。同时叫了两个身强力壮的
年轻人,蹲在那人的旁边,一面按摩胸部,一面拿起双臂,一起一落地进行
活动。张仲景自己则叉开双腿,蹲在床板上,用手掌抵住那人的腰部和腹部,
随着手臂一起一落的动作,一松一压。不到半个时辰,那人竟然有了微弱的
呼吸。张仲景关照大家不要停止动作,继续做下去。又过了一会儿,那人终
于清醒过来。这就是现在在急救中广泛使用的人工呼吸。

“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也叫“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专业术语。它是说,首先
要运用各种诊断方法,辨别各种不同的症候,对病人的生理特点以及时令节
气、地区环境、生活习俗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其致病的原因,然后确
定恰当的治疗方法。

中医看病,都非常重视“辨证施治”。但在张仲景之前,尚未形成系统
完整的一套临床方法。张仲景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科学的总结,才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

有一次,两个病人同时来找张仲景看病,都说头痛、发烧、咳嗽、鼻塞。
经过询问,原来二人都淋了一场大雨。张仲景给他们切了脉,确诊为感冒,


并给他们各开了剂量相同的麻黄汤,发汗解热。

第二天,一个病人的家属早早就跑来找张仲景,说病人服了药以后,出
了一身大汗,但头痛得比昨天更厉害了。张仲景听后很纳闷儿,以为自己诊
断出了差错,赶紧跑到另一个病人家里去探望。病人说服了药后出了一身汗,
病好了一大半。张仲景更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病,服相同的药,疗效却
不一样呢?他仔细回忆昨天诊治时的情景,猛然想起在给第一个病人切脉
时,病人手腕上有汗,脉也较弱,而第二个病人手腕上却无汗,他在诊断时
忽略了这些差异。

病人本来就有汗,再服下发汗的药,不就更加虚弱了吗?这样不但治不
好病,反而会使病情加重。于是他立即改变治疗方法,给病人重新开方抓药,
结果病人的病情很快便好转了。

这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同样是感冒,表症不同,治疗方法也不
应相同。他认为各种治疗方法,需要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能一成不变。

张仲景系统地总结了“辨证施治”,他的医术大大提高,技艺超群。张
仲景行医到过很多城市,接触过许多政治家和文学家,这些人对张仲景都很
敬重。建安年间一位有名的诗人,在朝廷作过侍中(一种官职),名叫王仲
宣,与张仲景有较深的交往。张仲景与他接触几次后,就辨出他身上潜伏着
一种名叫“疠疾”(麻疯病)的病原。张仲景对他说:“你身上有一种病,
得早点医治,要不然到40 岁时会脱眉毛,脱眉至半年,将会有生命危险。我
劝你还是先服几服五石汤。”当时王仲宣才二十几岁。患有“疠疾”在那时
是非常危险的,也被认为是很丢脸的事。所以张仲景不说出病名,只说出症
状。王仲宣听懂了他的意思,但以为是吓唬自己,便没有听张仲景的劝告。
不久二人再次相见,张仲景问王仲宣:“你服过五石汤了吗?”王仲宣有些
反感地说:“服过了。”张仲景仔细观察了他的气色说:“不像,看你的气
色,肯定没有服过。为什么你不听从医生的劝告,而轻视自己的生命呢?我
劝你还是赶快服些吧,不然就麻烦啦!”可王仲宣还是不信,未按张仲景说
的做。果然20 年后,王仲宣开始脱眉,脱眉到第187 天,便不治身亡。可惜
这位极有才华的文学家,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撰写巨著

尽管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但由于他父亲曾在朝廷做过官,
对参加科举考试,以谋得一官半职很是看重,就要张仲景参加考试。古时的
人以不忠不孝为最大耻辱,尽管张仲景很不情愿,但也不愿违背父命,落一
个不孝之子的名声。因此在灵帝时(约公元168~188 年),他参加了考试并
且中了“举人”。在建安年间(公元196~219 年),被朝廷派到长沙做太守。
但他仍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
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疗,自己的医术也就不
能长进。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
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仔细为群
众诊治。他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告诉老百姓这一消息。他的举动在当地产
生了强烈的震动,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对张仲景更加拥戴。时间久了便形
成了惯例,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
看病的群众,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


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用来纪念张仲景。

张仲景看到百姓对他非常信任,在医术上更加精益求精,不断探索。他
大量采集民间验方,进行认真研究。有时甚至不畏路途遥远,拜师取经。有
一次他听说襄阳城里同济堂有个绰号“王神仙”的名医,对治疗扼背疮很有
经验。他立即带着行李,长途跋涉几百里,去拜“王神仙”为师。对“王神
仙”在药性、医道各方面的独到之处都用心学习研究,获益很大。

虽然张仲景的医术非常高超,但有些病他也不能医治。俗话说,“大兵
之后,必有灾年”。东汉末年,战乱频繁,不断的战争导致瘟疫流行。建安
年间,瘟疫大流行,前后达5 次之多,使很多人丧生,一些市镇变成了空城,
其中尤以死于伤寒病的人最多。如张仲景的家族,原来有200 多人,自汉献
帝建安元年(公元196 年)以来,在不到10 年的时间里,就死了三分之二,
其中有十分之七是死于伤寒病。一些庸医便趁火打劫,不给病人认真诊脉,
“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和病人相对片刻,便开方抓药,只知道赚昧
心钱。更多的人,虽师承名医,却不思进取,因循守旧,不精心研究医方、
医术,以解救百姓的病痛,而是竞相追逐权势荣耀,忘记了自己的本分。张
仲景对这些人非常气愤,痛加斥责,他决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
从此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素问》、《灵枢》、《八十一
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继承《内经》等古典医籍
的基本理论,广泛借鉴其他医家的治疗方法,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经验,研究
治疗伤寒杂病的方法,并于建安十年(公元205 年)开始着手撰写《伤寒杂
病论》。

这时候,东汉王朝四分五裂,张仲景官不能做,家也难回。于是他就到
岭南隐居,专心研究医学,撰写医书。到建安十五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
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
匮要略》两本书。《伤寒杂病论》系统地概括了“辨证施治”的理论,为我
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该书被奉为“方书
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

张仲景写成该书后仍专心研究医学,直到与世长辞。晋武帝司马炎统一
天下后的公元285 年,张仲景的遗体才被后人运回故乡安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