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企鹅的请柬 >

第7章

企鹅的请柬-第7章

小说: 企鹅的请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过陈立奇先生及于奇女士我认识了刘小汉先生,他是科学家中文采飞扬的人,他的考察日记中既有科学知识,又有人文情怀,是海内外众多杂志中最受欢迎的文章之一。临去南极前,我建议邵滨鸿在《东方之子》中做一期刘小汉的节目,并与她一起采访了刘小汉。他是个很有血性的人。谈到在南极面临危险、战友们争先把安全留给别人时,他哽咽得难以自抑。一开始,他觉得人文学者没必要去南极,认为那会给科学家添麻烦,因为科学家要分心来关照学者。后来,他听了我们的详细计划,又反复思考,觉得意义非同小可。

    我们从南极回国后,应邀参加《实话实说》节目,刘小汉作为科学家也参与了这一期节目。他打算在现场把自己对人文学者南极考察意义的认识过程说一说,证明人文学者南极考察的深刻意义不是谁都能认识到的,这样的创意是极其难得的。但在现场,他刚说完前半段,节目就结束了,而编导没给他机会把观点说全。刘小汉先生急得眼泪都下来了,他反复地向我们道歉,说他是要说认识过程的,像写文章那样,先抑后扬,现在没说完,节目岂不是要断章取义?可最后节目就那样出去了,许多人都责骂他,说他无知、荒唐,一些科学家也说他草率。这其实是误会他了。那位编导没勇气同时面对这么多学者,就找了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不是在南极〃这样可笑的问题来〃讨论〃,他连我们发布的合影——六人旁边立着国家主席题写的〃中国南极长城站〃站牌都视而不见,他似乎比全世界的极地科学家都要高明。结果,他的自以为是使那个我所推崇的崔永元同志也跟着蒙羞了。

    郭琨是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的队长,是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创立者和第一任站长。他在医院住院时,听到关于人文学者南极行动的广播电视报道,十分激动。2000年10月30日,他热情地给我们写了信,并托陈立奇先生给我们捎来了他写的《中国南极长城站》一书。这本书详尽描述了中国南极事业发展的历史及长城站创建的过程。他对人文学者的行动表示极大的肯定和支持,令我们深受感动。到南极长城站后,我们六位学者在一个纪念封上给这位创业者各写了一句话:人生光荣的记忆。(周教授)

    这是2000年里惟一一本让我流泪的书。心存感谢!(邵滨鸿)

    大作读毕,不敢写了!(唐老鸭)

    饮水思源。(葛教授)

    感激创业者!(何教授)

    久仰!(阿正)

    我们是到上海参观极地所及〃雪龙〃号考察船时见到董兆乾先生的,他是上海极地所所长,领导着一支实力很强的极地科研队伍。他是最早参加南极考察的中国科学家之一。在为学者们举办讲座时,他深入浅出,而且极富激情。当我们采访他时,他总是让更年轻的科学家来发言,是一位受人敬重的、很可爱的长者。

    秦大河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科学家,他与其他几个国家的科学家一道,穿越千里冰盖,到达了南极点。有一幅照片我每次看到都要被感动,那是他在极点时的照片,他的脸完全被强烈的雪光灼伤,颧骨上、鼻头上血丝斑斑,而眼神十分坚毅。2001年3月5日,我们从南极回来不久,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召开的一次关于南极的科学报告会。在会上,我们见到了几位著名的从事南极考察的科学家,其中就有秦大河。他在讲坛上的儒雅风度,令人记忆深刻。

    最后我还要提及我们的教练、年轻的科学家夏立民先生。当我们的南极行动被批准后,陈立奇主任安排我们到东北亚布力南极考察集训基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强化训练。上课前,我总觉得这位教练太年轻,不料到达后当晚他就召集训练,而他开头的几句话一下子就把我们镇住了,大意是:我本来连给各位当学生都不够格,但在这儿,我是你们的教练,我要求你们认真听我的每一句话,学好每一个动作要领,因为这些内容,在关键时刻可能会给你们带来生的机会。

    他真行!

    其实,崇拜科学家的人很多很多。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少年都有过当科学家的梦想,那是教育者的成功。但当他们长大成人,他们就纷纷放弃这样的梦想了,因为,科学是艰深,是寂寞,是清贫,是殚精竭虑,是没有终点永无止境。没有超人的智力和毅力,就不可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钓鱼钓到豹海豹



    钓鱼是此次南极之行的一项预定活动——我们计划要在南极举办一次国际钓鱼邀请赛。行前买了全套渔具带来。何教授一看渔具,早就忍不住了。28日下午他又来找我,说下午没工作,去钓鱼试试。我一看时间正好,加上上午为屋面打铁锈挺累,来一次闲适的钓鱼活动也不错。再说来这里这么久,几乎没有新鲜的东西吃,要是钓几条鱼,给大家来一碗鲜鱼汤,岂不美哉!便约大家一起去。周教授和葛教授都要等手头的事忙完再去,唐老鸭则宣布他〃不杀生〃,拒绝参加。

    我们选的地点是从老队员那儿打听来的,就在大油罐附近。石滩边早就有垒好的座位,想必是老队员钓鱼时垒的。何教授说,他们钓过鱼的地方,可能不会有鱼,我们再走走。但走了不到二十米,我们就无法前进了,因为礁石太多,再往前要花较长的时间。

    我们就地安营扎寨。何教授迫不及待地掏出一团鱼线——大概是上次队员留下的——用手握着就开始下钓。因为要举办国际钓鱼邀请赛,我这次有〃预演〃的意味,所以我决定用最正规的办法。我花了足足十分钟时间,依据从钓鱼店学来的一点知识,笨手笨脚地把渔具弄好,站在一块最靠近海水的礁石上下钓。我从来没有钓过鱼,但古代诗文中那么多极富意趣的描述,还有那些智谋之人、闲适之人、失意之人的垂钓故事,早使我心里十分羡慕垂钓者。我把它视为一种表达闲适、远离人群的方式。可惜自己大俗人一个,这么多年来忙碌不堪,因此这也成了奢望。

    下钓一会儿,感觉有异动,便起钓。何教授他们就在三五米外,所以也停下来看我。听说过南极的鱼比较笨,没见过人,更不知道人的厉害。所以我不像以前看到的钓鱼人那样快速起杆,而是稳稳拉起,但费了不少力,拉起后,却是空的,而两团鱼饵只剩一团,我举着给他们看,证明我不是瞎叫,然后立刻装好另一个鱼饵,选好地点,再次下钓。滨鸿怎么也无法盯着一个未知的东西不动,便坐在附近看书。好一阵子,他们对我寄予厚望。快五点了,他们想到别处去,就问我有动静没有,我说没有,便让他们先走。他们刚转身不远,我就发现鱼标大幅度地往水面下倾斜,有戏!我急忙拉竿,想在他们离开前钓上一条鱼来,振奋一下。可是竟然拉不动!天哪,没准儿是大鱼,我大叫,你们快来帮我。他们俩二话没说,几步就跳过礁石,赶到我身边。我用力拉,鱼竿都快断了,还拉不动,我便把鱼竿递给邵滨鸿,自己则拉住鱼线往上扯,但用了大力,仍不动,大家兴奋不已,说这下可钓到一条大鱼了,没准还是鲸鱼呢!

    突然,鱼线一松,我一下把它扯了起来。竟是空的!再仔细一看,鱼饵又只剩下一个!正疑惑间,只听邵滨鸿大叫:海豹海豹!一看,离我三四米的地方,一只海豹露出水面,盯着我们看,滨鸿大叫,阿正,快跳回来,那是豹海豹!豹海豹是惟一会袭击人的南极海豹,十分凶猛,王教授说,科学家们下海考察,都要带一把利刃绑在小腿上,就是为了防豹海豹。上次去企鹅岛,我们见到过一次,王教授说我们挺幸运,因为平时不容易见到,所以那天我们看得十分认真。眼前这一只,果真就是豹海豹!我惊出一身冷汗,一下子蹦到旁边的礁石上。豹海豹就那么盯着我们,眼神是愤怒的。快拍!滨鸿说,我这才醒悟过来,赶紧取出摄像机来拍。豹海豹就在离我们七八米处盯着我们,我拍了足有三分钟,它才静静地游走。这时,何教授又惊叫起来:看,鱼钩被咬断了!大家一看,钢钩齐刷刷地断了!我们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刚才是它吃的钩!它这是警告我们!我惊叫道,那刚才的第一个钩,也是它吃的,它这是有言在先,让我们离开它的势力范围,它是靠吃鱼为生的,这儿是它的渔场!第一次它吃了鱼饵,第二次它吃了一个鱼饵还咬断了两只鱼钩中的一只!这不是警告是什么!

    返回的路上,碰到周教授,他解释说,他早就出来了,因为碰到一只海豹,他看着它从海里上岸,又看着它在岸上休息、撒尿,可爱极了。我问,它上岸时困难吗?周说:一点也没有,你想,它天天要上岸休息的,能有什么障碍?三下两下就跳上来。我听了,脊梁骨直冒冷汗!刚才那只会袭击人的豹海豹,一个鱼跃,就可以把我顶下海去,而下了海,对它来说,我就是它可以任意摆布的玩具或是一条没有多大反抗能力又不一定好吃但可以嚼着玩玩的〃人鱼〃了!

    晚饭时,唐老鸭就有了新闻:我说不要杀生嘛,你们非要去,这下可好,钓鱼钓到豹海豹,吓得魂飞魄散!

    真是越想越怕——这就是〃后怕〃!一场最后没有意外的惊吓,让我体悟了一个时常挂在嘴边却又不甚了了的词的精妙,也算是一点收获吧。



    打通〃中智公路〃



    长城站与外界的交通,主要靠一条不太成形的土路。路面坑坑洼洼不说,一下雪就堵塞。弄得我们中国站一有事就得请俄罗斯站支援,借他们的坦克。王站长想想不是办法,决定大家把它挖开——打通〃中智公路〃。这几天气温升高,就两段路还有雪,但这些雪都已结成冰砣子,加上上面的浮雪,大约有一米多厚。12月23日我们乘坐一辆东风卡车和厦门工程机械厂的铲车,带着铁锨、镐、铲,来到冰封的路段。工作方式还是比较原始,因为我们的工具很传统。第一镐下去,往往是一个小白点,第二镐是雪花飞溅,第三镐下去才是一块不大的冰砣子。王站长个头不大,但毕竟是行伍出身,又有〃冲锋在前〃的自我约束,干得像个小伙子。几个越冬的男队员自然成了骨干,他们年轻,又肯干。我二十年前常常干体力活,尤其是劈柴和挖地,所以挺适应,算是露了一手。但毕竟多年不干活了,半天下来,手上便有了血泡。第二天便只能少干了。唐老鸭自称最怕劳动,但每次干活都不含糊,总是兢兢业业,偶尔停下来拍两张照片,歇口气,也装得挺像回事。周教授当年没有少干体力活,所以也有板有眼。葛教授十分认真,边干边说:我干这活不行,就表达个心情吧!好像大家都在监督着他这个〃反动学术权威〃似的。邵滨鸿铲得挺认真,大概当年在哈尔滨也干过这活,看上去还挺专业。看她头上出汗了,我便动员她去拍摄一些画面,歇一歇,但她就是不肯。第二天,由于路面进一步解冻,冰镐变得好使起来,一镐下去,往往能挖下一大块冰砣子,这下滨鸿就成了好汉了,她和周教授、何教授一起,一路开挖,被成就感激动得几乎不知道累了。

    一天多下来,把两个车轱辘的位置挖出来了,一试车,行!我们十分高兴,因为这样一来,我们的〃活动半径〃就大多了。这一天晚上,大家都喝了点儿酒,喜形于色,只等着日后开着自己的卡车〃周游列国〃了。

    可气的是南极气候多变,当晚的高兴劲儿还没散去,两天的疲劳还在骨头肌肉上赖着不走,一夜的大雪又封住了我们的路——又得靠俄罗斯的坦克出远门了。学者们说,我们也算是坦克大国,为什么就不能弄一辆坦克来呢?长期借用坦克,老是到别的站点去打投币电话和发邮件,这毕竟有伤我大中华的颜面呀!

    无奈,我们还得靠两条腿走路。为了考察,为了赏景,为了各种体验,我们爬雪山,过沼泽地,趟冰河——但毕竟我们背的不是小米加步枪,而是〃炮筒子〃(唐老鸭的相机)和〃歪把子机枪〃(几乎人手一台的摄像机)了。



    迎接新世纪



    在新世纪临近的最后几天,南极长城站热闹非凡。来访的外国客人一批接一批,从万里之外的北京、上海通过电话采访的电台、电视台一家接一家,祖国各地的慰问电更是一封接一封。邵滨鸿感慨地说,这一刻,南极长城站似乎成了一个全国瞩目的中心!

    当地时间12月31日,迎接新世纪的活动达到了高潮。从当地时间早晨8点开始,先后有多家电视台、电台从各地打来电话,一方面表示慰问,一方面采访长城站的站长、科学家、中国第一位越冬女队员,更多的则是采访参加〃2000'人文学者南极行〃活动的著名学者。这项活动是世界上首次举行,学者们又在公众中深具影响,因而备受瞩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独具特色。节目一开始,由南极长城站站长王建国先生呼叫〃北京长城〃。接着,王站长代表中国南极长城站第17次考察队的22名队员,向全国人民拜年,并对全国人民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北京方面则告诉我们,今天的直播点设在京郊的慕田峪长城,有2001名中小学生在长城上举着蜡烛迎接新世纪,还有1万名各界代表参加了这次登长城的直播活动,南极长城站的声音将给大家带去一份最遥远的祝福。赵萍代表中国首次派出的两名越冬女队员,向祖国人民表达了良好的祝愿,并表示要不孚众望,在南极这个特殊的国际舞台上树立中国女性的美好形象。葛教授代表我们六位人文学者,谈了到南极近二十天来的感受,特别是对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关系的欣慰之情,以及在南极看到的各国考察站之间、科学家之间互相尊重、无私援助的全新关系。他还特别感谢大家对〃2000'人文学者南极行〃活动的关心与支持。

    中午11点50分,北京时间20世纪的最后10分钟,长城站迎接新世纪活动揭开序幕,全站22名队员,除一位人文学者在进行48小时的野外生存训练外,21名队员在长城站敲响了21响钟声,标志着我们与祖国人民一同迈入新的世纪。北京时间21世纪的零点,全体队员列队在站区中心,在国歌声中升起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这面红旗,是12月6日天安门国旗班赠送给中国第17次南极考察队的。特别要提及的是,这次升旗的旗手,是本次考察队中最年长的科学家王自磐和最年轻的队员、武汉大学23岁的在读女博士生周春霞。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的王自磐研究员在新世纪的元月将在南极度过他的57岁生日。从1983年9月代表国家参加澳大利亚南极考察队以来,他已从事极地研究近20年,这是他第六次来南极,任务是主持中德合作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类活动对南极乔治王岛环境与生态的影响〃。德国资深鸟类学家汉斯带领耶纳大学的20名研究生参加了王自磐教授的项目。王教授说:〃经过这十几年的努力,中国的极地研究从无到有,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无论是经费的投入还是已经取得的成果,与我们国家的地位还是不相称的。现在一方面是如何扩大和深入,另一方面是如何走向世界,我们的成果要在世界的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才能得到国际学术界的承认,更积极地参与国际合作是迅速提高我国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北京时间凌晨4时,长城站举行了〃南极——北京接力赛〃,全体队员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