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18乱谈三国网络文集 >

第22章

18乱谈三国网络文集-第22章

小说: 18乱谈三国网络文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史慈,至平原为孔融送信求救于玄德。与张飞双枪并举杀敌,堪城演义中一经典搭档。艺现于前却未得刘备垂青,与赵云之一见不舍相去甚远,失此一将,深为可惜。 
  陈登,徐州陶谦部下,与靡竺辈同,然几经辗转,虽其对刘备有好感,但是起显然是做地户,呆在徐州不动地方,谁来听谁的,随着刘备被赶走了,其也投降曹操了,其计谋人物虽不比诸葛,但应可类比徐庶,即使不及也强于靡竺孙乾,失之可惜陈硅,陈登父亲,随陈登。 
  吕布,兵败投之,然布终不为人下,一山难容二虎,如刘备可驾驭吕布,蜀中五虎之上当多一飞熊。 
  张辽,随吕布投刘备,可惜吕布未被收编,第一次机会便错失,后吕布兵败身死,曹操欲斩之,为刘备关羽求情救下,但是却未丝毫感激刘备,反而死心塌地的跟了曹操,令人感到十分可惜,如果张辽内心感激刘备后找机会投靠而不是投汉贼。蜀中五虎排名似乎要变动。即使不变当可与魏延为二豹。 
  曹豹,本已归顺,虽未必死心跟随刘备,但是因为张飞酒醉逼其造反实在可惜。 
  刘安,本一猎户,为刘备杀妻取肉,立此功劳却未得刘备赏识提携,虽有推辞之语但显然是刘备未诚挚相邀。 
  裴元绍,本是周仓与关羽的引见人,可惜后者却随关羽名垂青史,他却死在赵云自己人手下,甚为可悲,不然关羽手当有周仓,廖化,裴元绍。 
  刘辟、龚都,帮着刘备兄弟重聚,可惜命轻。 
  关宁,关平亲兄,为文,可惜未肯轻出事人,否则关羽身边当有一智囊。 
  司马徽,出世之人不可得。 
  徐庶,煮熟的鸭子,飞了!我就纳闷了,难道一句恐天下人笑天下人就不笑你了吗?真是掩耳盗铃教学版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皆避世高人。 
  诸葛均,相遇却未得刘备相邀,惜刘备眼中只有孔明,不懂得广集群闲。            
简析刘备的用人——贤而不察     
  历史证明,大凡开国者,一般都注意尚贤任能。刘备屡战屡败,频遭挫折,自然也知道任用贤能的重要。 
  先来谈谈曹操的用人。曹操出于功利的目的,唯才是举,虚怀待人,不惜爵赏,使许多人都甘为其所用。当然,这里面固然有“以权术想驭”的问题,待人处世难免诡诈,有时把不合几意的人杀了,还要唏嘘流泪;有时表面和气而内心痛恨,伺机而除之。但却也不乏曹操以诚待人的事例。对待关羽就是明证。 
  三国时期另一个善于网罗人才的便是孙策。正是因为孙策的善于罗致人才,所以乐为其用的人也有很多。临终前为孙权留下了文如张昭,周瑜;武如程普,黄盖等一批颇有谋略的领导人物。而若论用人,孙权又远在其兄之上。孙策临终前曾对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卿。”事实也确实是如此。他敬待孙策旧部,使其乐为所用;聘求名士,鲁肃,诸葛谨皆甘于受其驱使;拔将于行阵,如一代名将吕蒙;不疑归从,甘宁投吴,待之等同于旧臣;不拘泥于年资,敢于任用新人陆逊,既而大破关羽,刘备等等等等。正所谓“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 拔吕蒙于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于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 下面来说说刘备的用人。不可否认,刘备用人重义,常常能以诚待人,也确实收到了不少效果。例如他代领徐州,诸贤拥戴便是明证。等到他驻扎于新野时,开始了自觉的求贤工作。徐庶来投奔,他器而用之。司马徽隐居,他也去主动拜访。后来又三顾茅庐,咨以大计,打动了诸葛亮。使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此,都揭示了他求贤若渴的心情。而刘备在入蜀前后,也尤其注意广开贤路,对前来投奔的文官武将,他都能授用。例如对待马超,黄忠,庞统,法正就是明证。还有刘璋部下归降文武官员,也能一一录用。 
  刘备也有看人看的准的时候。他临终前劝诸葛亮慎用马谡,诸葛亮没有听从,结果马谡街亭大败;他令魏延镇守汉中,不考虑其它原因,但就从魏延后来镇守汉中的战果就可以看出,刘备的选择是正确的;功曹书佐主簿李恢被人污蔑谋反,也是刘备洞察事实,救了李恢一命。 
  但是,仅凭这些就得出刘备善于用人的结论,无疑是片面的。就刘备知人善任的能力而言,无庸质疑,他远远不如曹操。曹操对于自己部属的能力了如指掌,更加不疑归从,也敢于拔将才于行伍之间(如乐进,于禁,典韦等),所以收到了人尽其用的效果。刘备有时则不明于察,不知道部下的心术及其长处,短处,以致不能使他们发挥很好的作用。这其中主要是关羽和赵云的问题,不多说了。 
  刘备的为人,有少恩,多忌的一面,没有宽广的胸怀,有时显得比曹操更加狠毒,不容异己。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例如他称帝之前,表面上不愿意称帝,然而等到真的有人劝他不要称帝或是迟缓一些再称帝的时候,刘备就不客气了。这样的例子最明显的是西蜀大臣费诗。费诗在蜀国,开始时得到了一定的重用,但后来刘备称帝时,他不识时务,上书谏止,结果遭到了刘备的嫉恨,不久便被降职。其它的还有很多。例如汉中之战前夕刘备询问部下周群。周群以及司马张裕都反对刘备征讨汉中。后来周群便一生不得提升;张裕则因为当初曾经触犯过刘备而被刘备借故处死了————典型的挟私报复。还有刘备讨伐东吴之前,谋士秦宓劝他不要兴兵,结果被关进了监狱。战斗期间,部将黄权因为与刘备意见不同而被调离前线,去抵抗曹魏,结果孤军悬处,道路隔绝,无法还蜀,被迫降魏。还有需要提到的就是蜀国名士彭漾,只因为出言不逊就被处死。如此种种,无一不说明了刘备在用人方面也有狠毒,心胸狭窄的一面。在这一方面,就算不能说不如曹操(因为曹操也逼死过有大功劳的荀文若),但也决不会比曹操强。 
  就总体而言,刘备的用人,有他独到的一面。他对魏延,马谡,李恢的态度使得不少人都认为刘备是一位非常识人的人物,殊不知他还有另外心胸狭窄,少恩多忌的一面。所以,论起刘备用人的能力,比起曹操,孙权来说,可能还是要略逊一筹吧。            
论一代传奇英雄刘备     
  曹操煮酒论英雄,在他眼里天下之英雄,“惟有使君与操耳”。历史的车轮已经把三国时代的印痕碾得粉碎。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回头再看三国风云,究竟谁可以称得上英雄呢? 
  古今之英雄者,无不与天下黎民百姓休戚相关,无不与忠、义、信、孝、礼、智、廉相关。从这点出发,很难说刘备不是英雄。刘备的英雄气概,很大一部分不是因为他从卖草鞋开始,转战南北、金戈铁马、一统西南做到汉中王,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创造了历史上的三个神话。这三个神话,不一定完全符合现代的道德标准,但一直作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为许多办大事、怀大志的人所效仿。 
  一是桃园结义。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无数志同道合之士为了表达同甘苦、共患难的情谊之心,效仿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演绎了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可见,由刘备一手“组织”的桃园结义已经被后人尊为情谊至深的典范!后来,虽然玄德公兵败白帝城,应该说这是他一生最大的败笔,但也因为很多人以他出于对关、张至情至深的感情,而丝毫没有损害其情义丈夫的英雄本色。说玄德是英雄,英雄终是气短,何况是情义之英雄? 
  二是妻子衣服论。没有多少人赞同刘备“妻子如衣服,兄弟是手足,衣服破、尚可补,手足断、安再续?”的观点,但是由他所提出的这个错误观点,却没有被历史和真理所淘汰,相反,两千年来,一直为世人所传诵,且被后世许多枭雄引为座右铭。不可否认,刘备在这个错误的言论上创造了一个属于历史的神话。 
  三是逢场作戏的本事。很多自诩为“英雄”的人,大都以光明磊落、豪气干云为本色标准,但是在成大事的实际中,古往今来许多大人物也利用逢场作戏的手段收买人心,而取得事业的成功。逢场作戏的本事,应该说是刘备把它成熟化了。甘露寺中,刘玄德逢场作戏骗过孙上香,救了自己一命;长坂桥头,刘备逢场作戏摔阿斗,收买赵云诸将。后来,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均把逢场作戏作为杀手锏,而成就了帝王之业。逢场作戏虽然不是为一些人所不耻,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否认,有多少人包括一些所谓的“领导”,为了自己的目的,逢场作戏,想到这,不能不想起逢场作戏之鼻祖——刘备。今人所提出的“厚黑学”理论,其“厚”的基本依据就是利用了玄德公的事例。 
  当然,刘备在历史上很难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相提并论,但是从他在三国乱世创造的这三个“历史神话”来看,他应该是三国时代的第一英雄!他具备了胸怀大志、能屈能伸、卧薪尝胆、破釜沉舟、寄人篱下而养精蓄锐,逢场作戏而又有忠义情感的这些复杂的东西,不能不让后人热加评论。 
  盖棺论定,在三国时期,刘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            
数蜀汉五虎将之罪行     
  1.关羽:汉朝灭亡的罪魁祸首 
  关羽北伐襄樊,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唬得曹操几乎迁都避其锋锐,不仅威震华夏,更是令曹阿瞒的中枢神经受到自赤壁之战以来最大的刺激,害得孟德公多年来的旧患头风症屡屡发作,惶惶不可终日,好容易盼到了吕蒙袭取荆州的消息,以为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却又被东吴使者送来的见面礼吓的魂不附体,从此一病不起,没几天就一命呜呼了。曹操归天后,他的宝贝儿子曹丕用行动来实践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这一真理,完成了他老子一辈子也不敢做的事情————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不过是谋权篡位,废了汉帝自立为皇而已,当然这是相对与甄氏结婚而言…………关羽的北伐无疑大大缩短了曹操的有生之年,同时东汉王朝却也提前画上了休止符。 
  2.张飞 噪音污染制造者 
  当日长坂坡,张飞共发出 
  "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 "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 三声超过1000分贝的噪音,其中最后一句"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更是直接导致曹操助手兼倚天剑保管员吓猴杰当场死亡,并造成百万曹军大溃退,酿成人踩人的悲剧,伤亡惨重,不少生还者事后还患上"长坂坡综合症",事隔数十年参加过长坂坡战斗的老兵提起这次惨绝人寰的噪音屠杀仍然毛骨悚然,谈虎色变.3.赵云:冷血连环杀人狂 
  赵云每次登场,就意味着曹军中又有几个战士准备荣获革命烈士的称号,凤鸣山战役韩家五口一门忠烈、许都近郊战役视死如归的高览烈士、还有汉中中战役光荣牺牲慕容烈、焦炳等等,实在多不胜举.支付烈士家属抚恤金的费用一直是大魏国库里面一项沉重负担,光是长坂一战,获得烈士头衔的人数就多达54人,面对开支越来越庞大,无可奈何,曹操只好挪用大量的水军经费,本来已经先天不足的曹魏水军就变得更加孱弱了,最终导致赤壁之战的惨败.4.黄忠:肢解杀人 
  定军山,曹魏永远的伤口,就好像美国人提起朝鲜伤肝岭一样,一场三国史上最恐怖的单挑就发生在这里.前半生默默无名,已年近七旬的老将军把憋了几十年的怒火全部集中在刀锋上.不鸣则而,一鸣惊人,老将宝刀一出,曹操首席名将吓猴冤就这样被连头带肩,砍成两断.惨不隐睹.另外关羽亦曾犯有类似的罪行,受害人如韩福、卞喜、孟坦等,无不被挥成两段,要么连头带肩,要么拦腰,死法无太大分别,只是切入面的角度问题.5.马超:黑社会式恐吓勒索流氓行为 
  马超看中曹老大的名牌披风,企图据为己有,于是伙同马岱、庞德二人对其进行勒索,遭到拒绝后,三人对其进行追杀,边追边对路人喊〃长须者是通缉犯!〃曹操马上操起剪刀剪到胡须,马超他们又大嚷〃短须者是通缉犯!〃曹操又连忙用毛巾包其下巴,马超仍穷追不舍〃穿红色风衣者是通缉犯!〃曹操见坳不过,只好拱手奉送红袍,息事宁人.后来曹曹得势,便对马超进行报复,马超为了逃避迫害,流亡到张鲁处申请政治庇护,以曹操穿过的战袍作抵押,取得汉中的永久居留权.跳槽到刘备后更凭此当上蜀国的CEO.            
人才凋谢…西蜀覆亡的重要原因     
  《三国演义》中突出了一个重点,人才比什么都重要。西蜀政权的建立、发展和衰亡佐证了这一点。 
  刘备半生漂泊,无处立足,从公孙瓒起,经陶谦、曹操、袁绍、刘表,处境狼狈! 
  “三顾茅庐”,孔明一篇《隆中对》好似拨云见日,才有破曹于赤壁、巧计得荆襄、图益州、定汉中等一系列奋斗方向。 
  西蜀建立时,玄德公手下人才济济:诸葛孔明、庞统、法正、马良等有才之士,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等虎将。无论军、政、交处处处于鼎盛。 
  然,关羽死、荆州失、除刘封、上庸立、彝陵败、三军哀、白帝托孤蜀以衰! 
  此时同魏、吴相比蜀国潜在的危机在一步步扩大,虽然开发西南,但于大局无补! 
  南宋学者陈亮论:吾尝论孔明而无死,则仲达败,关中平,魏可举,吴可并,礼乐可兴。他归结的结果是: 
  天不相蜀,孔明早丧。 
  的确,诸葛亮一丧,西蜀再没有第二个诸葛出现。西蜀的顶天柱崩塌了! 
  在反观魏吴: 
  曹操时,郭嘉、二荀、贾诩、程昱等;曹亡后,司马、邓艾、钟会等;所以史评魏足智谋之士,昏主用之而不危! 
  东吴孙权,先有周瑜,在有鲁肃、吕蒙,后有陆逊、诸葛、陆抗等,人才辈出。 
  武侯丧、蒋碗死、费祎刺,蜀汉无人!            
浅谈蜀中为何无大将     
  人们常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说的是三国后期,蜀国因没有什么好的将领,而导致只能用能力不强的廖化担当先锋的尴尬局面。而人们普遍认为造成这个原因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刘禅的昏晕无能,另一个是蜀国的地理位置关系。 而我认为蜀国无大将的原因在早期就已经潜伏着了。我认为蜀中无大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我们回头看三国早期的刘备是如何招收人才的。 
  早期(在去新野以前)刘备的人才主要靠两方面,一是武将自己的投靠,像赵云、周仓、徐庶;另一个则是吸收其他势力的人才,在这方面初期主要是陶谦的人才,如糜竺、糜芳和廖化等。而刘备自己去招收的人才却非常少,可以说一个也没有。 
  中期(诸葛亮来了之后到刘备得益州之前)刘备主要在荆州打拼,在这段期间,刘备基本上得到了在荆州的所有才人名士,但这些人都不是刘备自己去找来的,有些是投靠过来,有些是诸葛亮等人找来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些人的名声在当地很高,或这些人的父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