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办事的艺术+ >

第5章

办事的艺术+-第5章

小说: 办事的艺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冷庙烧香会有意外的回报
  有些人平时总喜欢结交那些炙手可热的人。其实,有时候找些平常没人去的冷庙烧烧香,通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热闹的庙里因为烧香人太多,神仙的注意力分散,你去烧香,也不过是众香客之一,显不出你的诚意,神对你也不会有特别的好感。所以一旦有事求它,它对你只以众人相待,不会特别照顾。
  但冷庙的菩萨就不是这样了,平时冷庙门庭冷落,无人礼敬,你却很虔诚地去烧香,神对你当然特别在意。同样地烧一炷香,冷庙的神却认为这是天大的人情,日后有事去求它,它自然特别照应。如果有一天风水转变,冷庙成了热庙,神对你还是会特别看待,不把你当成趋炎附势之辈。
  有一个刚进一家合资医药企业的小伙子,一次拜访一家三甲医院的临床主任,科里一个认识的医生在走廊里拦住他说:〃你不要拜访他了,他下台了,已经不是主任了。〃这位医生悄悄告诉他说:〃这位主任被免职了。现在已经换主任了!〃
  原来的主任是这家医院表彰的〃杰出专家〃,性格狂傲暴躁,有点恃才傲物,据说半年前指着鼻子把院长骂了一顿,要倒霉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这位小伙子不愿做落井下石的事,他觉得拜访新主任是迟早的事,下台的那个要是现在不去以后见面就尴尬了。所以他问明了新旧两位主任的办公室位置之后,站在原地犹豫了一下,还是带着准备好的礼品先敲响了前任主任的门。
  那位前主任正在办公室闭门思过。这位小伙子的到来很让他惊讶。他爱理不理的,直接说以后别找他了,他不是主任了,有事可以去找新主任。这位小伙子把礼品拿出来说:〃新主任我以后会去拜访,不过这并不妨碍我拜访您啊,您是我们公司的老朋友了,我就是来拜访公司的老朋友的呀。〃这位主任很意外,语气也客气了些,给这位小伙子写了新主任的名字和办公室门牌号,说以后合作上的事找她去吧。小伙子只好知趣地告辞,说:〃那您先忙吧,我下次再来拜访您。〃主任说:〃还忙啥呀?主任也不当了,没什么可忙的了!〃这位小伙子还真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听见这位主任的这句话,转回身说:〃您怎么有这样的想法呢?〃这位主任显然牢骚满腹,一时还不适应角色调整,站在办公桌后茫然四顾说:〃不当主任了有什么可忙的?〃这位小伙子一时兴起,就脱口而出说道:〃不当主任了您还有自己的专业啊,您照样是杰出专家啊。不当主任,关起门来钻研学问也好啊。要是都像您这么想,那我们这些大学毕业了却不能从事本专业的人;岂不是都不要活啦?〃
  主任愣了一下,可能还没人敢这样对他说话,尤其是一个小小的业务员;竟然敢用这种语气和自己说话。这位小伙子也觉得自己不礼貌,赶紧捡好听的说:〃像您这样的性格一定喜欢李白的诗吧?《将进酒》中有两句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写得多好!您忘了吗?〃这几句话说得主任很感动,找出纸笔让这位小伙子写下作者和标题来,说他去查原文。临出门的时候,这位小伙子转过头对着主任说:〃其实很多时候环境是无法改变的,如果我们无法让自己完全妥协,至少我们可以决定自己面对逆境时的态度。不论在什么环境条件下,我们都应该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创造发挥自己,这样才不会后悔。〃这位小伙子凭着自己刚毕业时的意气风发,对这位前主任好好劝导了一下,话虽然说得有点刺耳,但是对于这位原主任来说已经足够了。
  谁也没有想到,那位主任竟然在下课三个月之后,又恢复职位了!这位小伙子的业绩可想而知了。
  后来,这位小伙子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调走了,这位主任还念念不忘,多次到他的公司询问他的下落。
  人们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背运是难免的。人们落难正是对周围的人,特别是对朋友的考验。远离而去的人可能从此成为路人,同情、帮助他渡过难关的人,他可能铭记一辈子。所谓莫逆之交、患难朋友,往往就是在困难时期产生的,这时形成的友谊是最有价值、最令人珍视的。
                  
第24节:向冷庙烧香会有意外的回报(2)
  时下有一个热播的励志传奇电视剧叫《大长今》,剧中的女主人公长今的成才得益于在困难的时候有很多贵人相助。之所以会这样,就因为她能够冷庙高香提前烧。她的第一炷香是她母亲替她烧的,那就是卜明依与韩尚宫的至密关系;第二炷香是她无意中施援手于闵政浩,正是这一香,让闵政浩对长今的爱终身不渝;第三炷香是多栽轩与郑云白(内医院主簿)结下的善缘;第四炷香是与连生(连生后来成为皇妃,为长今在宫内提供了坚实的后盾)的真挚感情。长今也随着这几炷冷庙的香火而获益匪浅。 
  有些人平时待人不冷不热,有事了才想起去求别人,又是送礼、又是送钱,显得分外热情,但这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效果常常并不理想。这好比你平常心中就没有佛祖,有事再来恳求,佛祖怎会当你的工具呢?
  其实英雄落难,壮士潦倒,都是常见的事。只要一有机会,风云突变,仍是会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所以我们要在关键时刻得到贵人相助,自应在平时〃多烧香〃,而这种〃烧香〃,完全出于敬意,不是为达到某种目的,更不是交易。
  不过,〃冷庙烧香〃也是很有讲究的:
  (1)不要过于功利
  趋炎附势的行为和烧香的行为是一样的,总是向当权的人、当红的人靠拢,同道的当然奉承巴结,不同道的也要想尽办法拉上一点关系。如果过于功利,就会失去很多会对你有帮助的朋友。
  (2)在对方困难时帮助
  有的人虽然时运不佳,如果你认为对方是个英雄,就该及时交纳,多多交往,施予物质上的救济。寸金之遇,一饭之恩,可以使他终生铭记。日后如有所需,他必奋身图报。即使你无所需,他一朝否极泰来,也绝不会忘了你这个知己。与那些暂时不得势的人交往,并成为好朋友,就像买股票一样,买了最有价值的原始股。
  所以从现在起,多注意一下你周围的朋友,若有值得上香的冷庙,千万别错过了才好。
                  
第25节:多交朋友好办事
  多交朋友好办事
  常言道,一个好汉三个帮,大石头要小石头塞。自古以来,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少不了别人的帮助。
  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是办事艺术中不容忽视的环节。有多少朋友,就打开了多少扇办事的方便之门。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精力更有限,所以做一番大事情,做个好汉,那就善于采用别人的帮助。世界上有很多人获得成功,除去环境、机遇和个人能力等因素,是因为他们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特别是善于结交朋友。
  翻开一部历史长卷,可以看出,每个朝代的繁荣昌盛并不只是皇帝英明,一人气贯天下,而是因为他能够广开言路,善于倾听臣民的意见。一代名皇汉武帝刘彻,他光辉的一生就是得到很多帮助的结果。汉武帝刘彻自幼聪明,九岁就被封为太子,后来汉景帝病逝,皇太后窦氏独揽朝廷,陪伴太子读书的张汤、李陵、灌夫和郭舍人都给了他大力的帮助,患难与共,太子对人和好,善于结缘,经常得到东方朔的指点,还有马夫卫青和老将李广。在他们的帮助下,太子才能顺利登基,并不断在朝廷中赢得自己的优势,后来张汤掌管廷尉府,卫青升任御林军总督,在与匈奴对抗中,卫青立下过汗马功劳。汉武帝一生的事业是辉煌的,在那样的环境中顺利登基很不容易,后来一平淮南造反,二灭窦氏集团,三废汉朝耻辱的匈奴和亲政策,大刀阔斧地开造汉朝的光辉年代。正是因为他的身边总有不少人为他出谋划策,这些事情才能得以顺利地进展。
  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子广了,办事情就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反之,则劳神费力,难上加难。
  要想在社会上办成事,拥有比较多的朋友关系至关重要。朋友多在社会上的办事形象就好,社会评价也就高,因而求人办事也更容易。所以一个人的朋友多少,能直接反映出他在社会上的办事能力和水平。
  文斐毕业于一所重点大学,在校期间是非常优秀的学生干部,结交了许多好朋友。毕业后自己创业开办一家公司,刚开始红红火火的,赚了一些钱,他就拿自己赚的钱,帮助其他的朋友创业。
  文斐看准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投资一个项目,把公司的资金全部投入进去,可是资金回来得很慢,资金很快就周转不开了,如果资金跟不上,那公司就彻底垮了,可文斐又实在没钱了。他的同学和朋友听说了,全部倾囊相助,帮助文斐渡过难关。这个项目让文斐赚到很多钱,不但可以很快还给朋友们,公司的资产也翻了几倍。
  所以说,朋友多了好办事,好朋友会在你经济遇到困难时,慷慨解囊,倾力相助。
  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和石曼卿是至交。一天,范仲淹的儿子范尧夫在苏州收了一船小麦,在丹阳靠岸休息时,正巧碰见了石曼卿。范尧夫上前问好,发现石曼卿面有忧色。原来石曼卿的老伴去世了,原来打算送到河南南丘县安葬,但盘缠已尽,只好滞留于丹阳。范尧夫当即把一船麦子送给了石曼卿,并留下同伴帮助料理丧事,自己单身一人回家告知父亲。范仲淹对儿子的行为倍加赞赏。他认为,钱财的多少并不重要,朋友的情义才是最珍贵的。
  朋友多就是人缘好,人缘广。如果你有广阔的人缘关系,这对你办事将是一笔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因此,人缘好不只体现了你个人社交的魅力,更是你办事的资质魅力。
  按照下面的几点建议去做,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
  (1)如果你想多结交一些朋友,你就需要主动地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到他们这些方面的信息。比如:平时相处时多观察了解,向他的朋友打听询问,或者查阅他的个人资料等。
  (2)人与人交往中会出现一些交际的好机会。多一些有益的朋友,会有机会转变你的一生。〃独木难支大厦〃,朋友在关键时候帮你一把,可能会直接促成事业的成功。所以,要时刻留意能结交朋友的好机会。
  (3)结交朋友不仅要把握机遇,同时还要创造机遇。如果你想和刚认识的朋友进一步发展关系,你可以请他们到你家做客。人与人之间接触越多,彼此间的距离就可能接近。交际中的一条重要规则就是:找机会多和别人接触。
  从某种意义上说,朋友的多少决定了我们未来道路是平坦,还是曲折;是有〃贵人相助〃,还是要自己苦苦奋斗。大量的事实表明,谁的朋友多,来往密切,他办起事来效率就更高,成功的几率也更大。
                  
第26节:顺境之中莫忘广结善缘(1)
  顺境之中莫忘广结善缘
  在办事的时候,最重要是有一个好的人缘,〃朋友多了路好走〃嘛。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广结善缘。
  一天,佛陀带领弟子们过江。佛陀捡起一块石头,问弟子们:〃我把这块石头扔在江中,你们说,它是会浮着,还是会沉没呢?〃
  弟子们心里暗笑,说:〃自然是沉没了。〃
  佛陀扬手将石头掷了出去,石头沉入江中。
  佛陀叹息道:〃这块石头没有缘分啊!〃
  接着佛陀又说:〃有一块石头,将它放在江中,不但没有沉没,而且还过江而去,大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弟子们冥思苦想也不得其解。
  佛陀说:〃那块石头有善缘呀。〃
  什么是石头的善缘呢?原来是船。石头放在船里过江,自然不会沉没。
  一块石头有了善缘,都能够渡过江去,何况人乎?人生也是如此,只有遇上善缘,获得他人相助,就能〃过江〃获得成功。由此可见善缘的功用。
  但是有些人就看不到这一点。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得意忘形〃,有些人在求人办事的时候,往往非常善于结交朋友,很重视朋友的好处,非常注意广结善缘。但是如果他们处于顺境中,就会忘记朋友的好处,变得趾高气扬起来。这种人往往在危急的时候就会失去别人的帮助,这样很是得不偿失。
  其实,真正善于办事的人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很注意结交善缘,只有这样才能够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有人出手相助。
  春秋时,赵宣孟(即赵盾,谥号宣孟)有一次看见一棵枯树下有一个人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眼看就快要饿死了。便停车下来,给他东西吃。那个人一点一点地咽下食物,慢慢地有了精神。
  宣孟问他:〃你为什么饿成这个样子呢?〃
  那个人回答说:〃我在回家的路上被人打劫,吃的都被抢走了,我羞于向人乞讨,又不愿擅自拿人的东西,所以才饿成这个样子。〃
  于是宣孟便送给他一些干肉,那个人拜了两拜,接受了干肉,却不肯吃。
  宣孟问他是什么缘故,他回答说:〃我家还有老母呢,我想把这些肉留给她吃。〃
  宣孟说:〃你把这些吃了吧,我另外再给你一些。〃于是又赠给他两束干肉和一些钱,便离开了。
  过了两年,晋灵公派兵追杀宣孟,其中有一个士兵跑得最快,追上了宣孟,宣孟心里想着我命休矣!
  没想到这个士兵对宣孟说:〃请您上车快跑,我来保护你。〃宣孟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第27节:顺境之中莫忘广结善缘(2)
  那个士兵道:〃我就是枯树下饿倒的那个人。〃于是他奋力保护宣孟,最终以死保护宣孟逃脱了性命。
  由此可见,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只有懂得广结善缘,才会有人缘,才能走好运。尤其是在办事时,广结善缘尤其显得重要。
  华达国际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晓华的经商秘诀之一,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国际上很多风云人物都与李晓华有私交,其中包括安南、老布什、叶利钦、普京、内塔尼亚胡、海部俊树等政要。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先生是国际上著名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李晓华聘请霍克先生为自己的经济顾问,霍克为他提供了许多独到见解,还帮他筹划远景。聘请外国前政府首脑为中国私营企业家服务,这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这些海外关系,也为李晓华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一张特殊的〃通行证〃。
  在我们眼中,李晓华的成功似乎很简单,但在他成功道路上,他的人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他的成功,是他平时广结善缘的结果。
  那么,怎样才能广结善缘呢?
  (1)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有的人发达后,就会趾高气扬起来,觉得任何人都不如自己,哪里还会广结善缘呢?所以,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2)乐于帮助别人。有些人越是发达,越是吝啬,不愿帮助人,最后也只能落个孤家寡人的下场。其实,在顺境中,更有帮助人的资本,你给人一滴水,别人会涌泉相报,像上面讲的宣孟一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以帮助,别人就用生命来回报他。
  (3)不要骄傲。好多人在顺境时不愿帮助别人,就是因为总觉得自己手眼通天,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于是骄傲起来,有这种思想又怎么能够去广结善缘呢?
  广结善缘,于人于己都有好处。如果你人际关系好,在办事的竞争中会明显占优势,别人不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