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恰好,我刚从医院做了体检回来,医生说我身心都很健康,像头牛犊子。
有病的大概是对方,赶紧找个医生吧。
/* 69 */
跑的就是江湖 王小山
我哥打电话来说要给孩子请家庭教师,被我讥笑了一顿,怎么说俺们家也算一屋子读书人,连孩子教育都搞不好,还有什么脸见人啊。电话那边,我哥沉默了几秒,说,孩子要学的是钢琴,这咱们家可没人会。
我哥教育孩子的方法基本是放任自流的,任其玩闹,成绩一塌糊涂,按我哥和我的说法,是:咱们小时候没命地学习,也不见有什么出息,还不如让孩子好好玩呢,到了该用功的时候他自然会努力。我也曾经以一千元压岁钱为饵,劝导我的侄子和外甥,如果谁考全班最后一名,过年的时候这钱就归谁,结果他们俩竟然都不上当,我很郁闷……没想到有一天我侄子在小伙伴家看人弹钢琴入了迷,嚷嚷着要学。我哥自然乐不可支,觉得自己的“自然教育”法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赶紧买了钢琴,并真的要请家庭教师了。
你不懂的东西当然要请别人教,这我当然支持。你做不了的事情请别人做,再简单不过了,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什么都会,万事不求人只是姿态,连猴子生了虱子还得同伴帮着捉呢。
我要说国人不会踢球,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可能会跟我急,但是事实就是事实,事实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个残酷的事实就是:中国人踢球的水平可能和我侄子的钢琴水平不相上下——我那侄子现在忙着要考级呢,中国足球队也忙着准备十强赛,他们面临着相同的处境:我侄子可能考上,中国足球队也可能冲出去,如果我侄子考不上,中国足球队冲不出去也没关系,反正还有下次嘛。
中国人自己带了这么多年的队都没冲出去,凭什么要求米卢一击就中?著名足球教练王洪礼说:“今年十强赛机会是不错,不过我看还是有点儿悬,关键是我们根本心里没底。米卢不说实话,我怎么看他怎么像个跑江湖的,作为主教练,应该拿出自己的计划,准备把球队练成什么样。不过从国家队前几场比赛来看,技战术打法真是没有什么闪光之处。中国队自己觉得抽了上上签,可能人家也在偷着乐,可算和中国队分一块了。”
他的最后几句话俺坚决表示同意,能跟中国队分到一组,对别人来说自然是好事,但是责任不在米卢。至于说米卢“像”个跑江湖的,我就不能同意了。因为米卢根本就“是”跑江湖的。跑江湖怎么了?跑的就是江湖。有本事你也跑跑看。
你看人有没有本事就行了,管人家跑不跑江湖干吗呀。
/* 70 */
解说员的责任 王小山
黄健翔同志,三十多岁了,南京人。他为了中国足球的解说事业,不远千里,来到北京,历经磨难,终于在9月7日晚对卡塔尔一役中“英勇就义”。
这里说“英勇就义”是开玩笑,但是通过这一场的解说,黄健翔在球迷心目中的形象打了许多折扣。
在这之前,黄健翔被球迷称为中国最好的解说员,在这之后,虽然不见得就有人超过他的地位,但是这个“最”字估计没人会轻易使用了。谁“最”呢?还得拭目以待。
估计没人会把黄健翔捧到“神”的地步,连米卢的“神奇”他也比不上,但是,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相对于孙老师带给我们的呆板和韩老师带给我们的欢乐,黄健翔以他的激情和深刻创造着另一种解说风格,经久不衰”,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9月7日,中国对卡塔尔的比赛解说,黄健翔犯的最大错误就是试图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观众,错误地使用了自己的话语权。
不知道他对米卢哪来的这么大的“仇恨”,我听到了一些不好的传说,对黄健翔和央视有几分不利,但是我这样一个理性的人怎么会去相信那些无稽之谈呢?我宁愿意相信作为一个球迷,黄健翔是爱之深,责之切,多少有点儿“怒其不争”的意思吧。
黄健翔可能没有仔细准备资料,没弄清楚对中国队来说,这是一场平了当赢,输了无所谓,甚至赢了不见得是好事的比赛。
虽然每个人都会争取胜利,但有时必要的策略是不可缺少的。赢了是好事,但是真的赢了,使某几个队的出局既成事实后,可能会造成本组的三个西亚国家同仇敌忾之心,联手对付中国队,我们吃这样的亏已经太多,无须赘述。从这个层面看,这真是一场可有可无的比赛。黄健翔只有一句话我同意,“要是普通的球迷和记者都能猜出米卢的心思,那他就不是神奇教练了”。事实也正是如此,最后的比分让人无话可说。
就在黄健翔不停指责米卢的时候,我就想,如果开场不久曲波的那脚挑射要是进了,他会说些什么呢?要是谢晖的两个头球建功了他又会说什么呢?
“米卢应该为这次失败负责”,黄健翔说这话的时候,距离比赛结束还有十五分钟,莫非他能预测还没有发生的事?
别说米卢运气好,在结束的时候把比分扳平,这不是运气而是实力,怎么就没人说弗格森运气好呢?他的队伍曾经在加时阶段连进两个球,创造了奇迹——奇迹和神奇都是实力造就的。
一个刚刚开始迷球的人,听了黄健翔的解说,问:这个教练这么差,为什么会请他来呢?
这种局面的产生是因为解说员忘了自己的责任,只顾发泄他莫名而来的愤怒,“失位”了。
需要反思。
/* 71 */
平等是不可能的 王小山
1979年,浙江杭州两位出身于军队高干家庭的熊氏兄弟(人称“二熊”)因犯有强奸、轮奸、猥亵等罪行被判处死刑,让老百姓拍手称快。这件事情使特权与反特权的较量拉开了序幕。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才开始深入人心。
如果没有这个观念,我估计胡长清和成克杰今天还会滋润得很呢。
但是法律面前真的人人平等吗?没有绝对的事情,任何国家,任何时期都不可能完全做到。如果真的做到了,这句口号式的话语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比如你相信辛普森没杀他的前妻吗?如果辛普森是个普通人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答案不言而喻。
如果说,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所谓的特权只集中在一些“公子”身上的话,那么现在不同了,所谓皇帝轮流做,今天到你家。现在的特权阶层已经严重分化了。
好莱坞每年都有一个权力排行榜,是根据在好莱坞鬼混的那些人的知名度、财富等项目来给他们“排排座次”的,去年第一的好像是个大制片公司的老板,汤姆·克鲁斯是第三,这种排行让你没脾气,起码规则看起来很有道理。如果某天汤姆·克鲁斯也走了辛普森的覆辙并且和辛普森一样可以逍遥法外,你千万别吃惊。那实在没什么好吃惊,因为他的“权力”实在太大,法外还有一个法。
有一个故事:一个古老的村子里,一个泥水匠杀了人,按律当斩。于是召开全村子的会,村长宣读了将泥水匠斩首的决定。一个人站起来说:“泥水匠是应该杀头,但是我们整个村子只有这么一个泥水匠,如果他死了,谁来帮我们修补房顶呢?”大家议论纷纷,都觉得泥水匠不该死。最后村长决定说:杀人得有人偿命,既然我们只有一个泥水匠不能杀,又必须有人死。我们只好杀掉理发师了,以为我们村子里有两个理发师,实在浪费。
最近有自己球员涉嫌杀人——涉嫌而已。在法院判决下来之前,我什么都判断不了,只是新闻中一些人的说法让我感到很郁闷,他们竟然为涉嫌杀人的人开脱,定了个斗殴。
如果新闻中写的事情经过是真的话,我怎么看都不像斗殴。我少不更事的时候也经常斗殴,大体还知道真的斗殴是什么样子。
二十多天过去,最后一个犯罪嫌疑人,那个叫王子的球员对记者说,他有两恨:第一我恨我自己没有遵守队里的规章制度跑出来;第二我恨某某(另一名嫌疑人),就是由于他因为一点儿小事和人家争吵,我们才打架,作为朋友,回头他又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
他还有两恨,那个死去的下岗工人不知道有几恨。反正也死了,想恨也没法恨了,我为他一大哭。
我早知道会有人为他们开脱,因为看起来,我们国家会踢球的人实在太少,而下岗工人很多。
/* 72 */
思考大牌 王小山
国奥队参加亚运会,取得了两连胜的成绩,虽然说第二场从内容到场面都乏善可陈,但毕竟是赢了下来,并且不看对手的话,3∶0的比分自然也不算低。加上有可能处于战略调整的打算,一切都还正常。
不正常的是突然传来了国奥队队员开始“耍大牌”的消息,比如拒绝接受采访什么的,不仅让人诧异,诧异有二,一是这些队员有什么大牌可耍?二是怎么就算耍了大牌了?
第一个诧异来自球员,第二个诧异自然是来自记者了。
人都有尊重强者的习惯,否则就不会有追星族的产生了。如果真的是大牌的话,就说足球运动员,比如罗纳尔多,比如费戈,国内的比如郝海东,自然都有得可耍——不是说他们真的耍了,只是举例。但就国奥队的队员们来说,远远还到不了这种地步,耍什么呢?
记者自然也有记者的问题,某些记者的嘴脸并不比追星族强多少,见了真正的大牌,又是合影,又是索要签名,谄媚的功夫不下一流,已经远远超出了敬业、抢新闻的地步。
这种新闻的产生,固然有球员的成分,但某些记者也应该自省,起码应该想一想孔子说的“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在自己的身上究竟有没有所体现。
其实,用不着考虑到底是谁的问题,还是想一想大牌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更为现实,也更有点儿意思。
在任何一个行业里,都有一些成绩卓越的人,这是不言而喻的,人们根据行业本身对社会贡献大小以及这些人受到尊敬的程度给他们取了近义的代名词,比如演艺界的明星被人们称为“大腕”,科技界文学界卓越不凡者被称为“大师”,商业界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的人被叫做“大款”,可能用法有所交叉,也有人称有势无钱者为“大腕”,称有钱无势者为“大款”,有钱有势者为“大师”,但意思基本差不多(势:指影响力,不是势力)。
但是“大牌”和“耍大牌”这两个词不太一样,“大牌”这个词应该是来自京剧界,如果没记错的话,一个班子里最NB的演员被称为“大牌”或者“头牌”,现在,这个词也常被用作大腕、大款和大师的通称;而“耍大牌”一般是指还没有熬到大牌地位的人在公众面前做出大牌的姿态——如果有人说国奥队的球员“耍大牌”的话,就已经包含了他们不自量力的意思在内了。
问题是,干嘛对真正的大牌我们就容得下他们的“耍”呢?
比如钱钟书先生,是大师,自然也是大牌,他对外人的态度很有意思,几乎对所有的邀请、所有的采访都拒之千里,不折不扣的“耍大牌”,那怎么办?好办啊,干脆别邀请他别采访他就是了。
问题的关键是,你不邀请不采访,钱钟书先生根本不在乎,乐得清净;假如踢球的这帮子人也能对这些毫不在乎的话,那所谓的大牌该耍就让他们耍吧。
怕的是现在耍了大牌,到需要宣传自己的时候又做出某种姿态,那就该轮到记者耍了。
反正都是耍,谁耍还不一样?
/* 73 */
青铜的,结实 王小山
诗人骂人是由来已久的,并不是现在才有的现象,不过现在的诗人骂起人来直接攻击下半身,从前骂得比较含蓄而已。从前的诗人是这么骂人的: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想不朽……
这话实在是太刻薄了,骂尽了天下所有为自己为别人树碑立传的人。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刻在石头上,而在刻在什么样的石头上,我乡下老家的茅坑里有一块垫脚石,如果在那块石头上刻了名字就想不朽可实在太难了。十四年前,我去泰山玩,看到许多各朝各代人的题字,如果泰山不倒,其中的很多人的名字估计就朽不了——当然,绝对不是全部。因为那上面有一些权势人物的字,写的败笔很多,一点儿胜笔都没有,字面组成的话读着也别扭,估计早晚得被人铲了去。如果真是这样,朽和不朽的问题就清楚了,那就是,你真把名字刻在泰山的石头上,该朽也得朽。这么简单就想不朽,你以为天下人脑子里都有水啊。
说起来,石头还是不够劲,所以人们就发明了青铜,青铜做出来的东西明显比石头的结实。所以杭州岳王庙就有人给岳飞塑了像,在那一威风就是一千年,岳飞爷爷不朽,不过岳飞就是不被塑了矗那,也同样的朽不了,倒是他前边跪着那四头人很让人为难,他们算不算不朽呢?一千年了,人们还往他们身上吐唾沫,似乎现在还听得到秦桧夫妻的窃窃私语:仆本无心,有贤妻何至如此;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听说现在有人在沈阳绿岛的院子里给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的队员教练队医和官员也立了四十四座像,我想,这真是好事,按照有些人的说法,这四十四个人完成了十亿人民四十四年没做出来的事,绝对应该塑成像,让他们不朽一把,人家容易吗?并且,的确像那谁说的那样:“1。企业出资,没要铁西区老工人下岗大嫂们一分钱;2。四十四堆废铜烂铁坐落于沈阳人都不太知道的偏远角落,出租司机还都常常找不到地方;3。位于绿岛公园院儿内,属于企业的内部建筑,并无公益性质,甚至不向社会开放;4。政府从没发文对此类活动进行过宣传活动;5。无任何有损人格国格的不良影响;6。绿色建筑,无污染,无噪声,不破坏生态平衡,不影响夫妻性生活和谐,不影响学习三个代表,不传播口蹄疫,不……”
但我更喜欢另外一种说法:“中国立的碑海了去了,这四十来个也算有资格。而且以后踢得好了有地儿送送花篮。踢得不好有地儿送送花圈。为球迷想得多周到啊。”
听说,在意大利佛洛伦萨,有人曾经为巴蒂斯图塔也塑过像,不过巴蒂斯图塔转会到罗马后,那像又给拆了。不过那是意大利,沈阳人不会这么做的,我相信。(注:最后两种说法取自网友“沈阳球迷”和“甲鲍鱼”,就此表示感谢。)
/* 74 */
你不能不签 王小山
给别人签名,肯定是一种乐趣。
在下不才,平生最愿意做的事就是给别人签名。不过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不开眼的找我签名,无论是签到身体上还是衣服上还是本子上,一个都没有,这让我很郁闷。郁闷归郁闷。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不可能在大街上随便截一个人,挥起拳头对着人家的脸威胁:你要不要签名,不要签名医院可有活干了。我虽然身强力壮,但不至于流氓到这个份上——这能看出签名这事不是谁都能干的,如果渴望有人找你签名,你首先得得到人家的承认,要想得到人家的承认,首先得混出点儿名堂来。
球星属于“混”得有点儿名堂的,所以有人找签名。我敢保证,找郝海东签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