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贴吧精华帖欣赏 >

第102章

贴吧精华帖欣赏-第102章

小说: 贴吧精华帖欣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的心计高,手段强,那些直肠子们看不出来,吴用却能看的出来,这些安排必会给吴用心中带来震撼:呀!这厮还真不简单哩! 
  打祝家庄是一个好机会,宋江很系统的陈述了出兵的理由:“……一是与山寨报仇,不折了锐气;二乃免此小辈,被他耻辱;三则得许多粮食,以供山寨之用;四者就请李应上山入伙。”宋公明说的头头是道,换了晁盖,决没有这样的“眼光”。打下祝家庄意味着什么,宋江深知其中奥妙,自梁山奠定基础以来,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对外作战,若能一战而胜,等于为自己在梁山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声望基础,又能借机扩充实力。吴用自然也是明白这一招的,他站在了宋江这一边,表示支持:“公明哥哥之言最好。”由以后的情形可以推知,这时吴用已经萌生弃晁从宋的念头。宋江上山的一段时间里,他们曾经一起研究什么天书,彼此应该有一些了解,照宋江的为人,少不了对他的拉拢,两人情谊自然不一般,吴用支持宋江,并不奇怪。宋江机谋虽深,用兵却是三流水平,又急于成功,结果两战皆败,七名头领被擒,还在扈三娘的追赶下择路狂奔,幸亏林教头救得性命!吴用也率人马及时赶来帮忙,让孙立作卧底,里应外合,打下了祝家庄——自此标志着宋、吴的黄金搭档初步形成。之后二人打高唐州,破连环马,打青州,打华州,“众虎同心归水泊”,天下归心。宋江名震寰宇,吴用也十分光彩。 
  攻打祝家庄,表面上是梁山对外作战的一场军事行动,实际却隐含着宋江对晁盖的一次声望扩张,吴用明明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却不为当初同生共死的晁大哥着想,把功劳抢过来,反而投向宋江,帮助宋江?“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老大老二当中,宋江权诈甚深,很有政治手腕,晁盖胸无城府,只会意气用事,宋江明显强于晁盖;若从长远计,跟随宋江,将来招了安,做了官,更有前途;并且,吴用和宋江有共同语言,两人都是读书人出身,品性一致,追求相同。宋江先后做下的几件龌龊事,骗李应,杀小衙内,骗徐宁,骗卢俊义,哪一件没有吴用的份?跟随宋江更合吴用胃口,所以吴用就背着晁盖,择宋江而侍了。吴用曾言:“晁盖我都是自幼结交……”想到这句,萧羽便会觉得人世间的背叛竟是这样的无情! 
  宋江战绩辉煌,晁盖渐渐感到自己已经坐失了很多东西,隐隐有危机之感。终于有个攻打曾头市的机会,晁盖负气亲征,只有这样他才能挽回颜面。此前宋江使的仍是老一套办法,想稳住晁盖,劝道:“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小弟愿往。”晁盖说:“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你下山多遍了,厮杀劳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却是贤弟去。”宋江苦谏不听,晁盖忿怒——两人矛盾不可避免的显露了,情形不妙,在场的吴用竟一句话也没说。晁盖亲点林冲、刘唐、三阮出征,却为何不带上吴用?带上吴用,对作战更有用,打了胜仗,也好在众兄弟面前为自己树威,显然他对吴用已经产生了戒心。此刻,吴用如果上前劝说,晁盖很可能怀疑他同宋江联合起来架空自己,迁怒于他,再者,晁盖正在气头上,劝也没用,不如不劝。吴用一言不发,实为避祸。 
  晁盖逞勇出战,死在史文恭箭下,临终作出“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为梁山泊主”的遗言。这条遗言分明是给宋江留下了天大难题,就凭他那种临阵逃跑的本领,怎能捉住骁将史文恭!但是,宋江、吴用却另辟新径,应对天王遗言,即赚卢俊义上山,借卢俊义之力擒史文恭。卢俊义当真了得,一战擒贼,但是寨主之位还是难以敲定,宋江虽大力谦让,卢俊义也难从命。最后宋江出主意:两人各率军马,分头攻打东平、东昌二府,胜者即为山寨之主。这一场竞争看似公平,实际上却是宋江对卢俊义施的骗局。吴用的作用不可忽视,宋卢相让时,他巧妙的让众人发作,置卢俊义于两难的境地;攻打东昌府,他则是要拖卢俊义的后腿,给东平府那边争取足够时间,配合宋江赢得战局。其间细节,萧羽在《寨主之争》一文中已有叙述,结果不言自明。 
  晁盖死后,吴用对宋江更加死心塌地,彻底倒向宋江怀抱。宋江能够化解晁盖遗言,坐上并坐稳老大的位子,吴用功不可没。卢俊义虽有“力敌万人,通今博古”之才(宋江语),却只能屈居二把手,而这个二把手也是形同虚设,梁山的决策权实由宋江、吴用两人把持。长期以来,宋江已经离不开吴用,吴用也离不开宋江。两人行事十分龌龊,却又心照不宣,当初在卢家墙上题下藏头反诗,断人大好前程,毁人一世清白,接着又合伙行骗,何其阴毒!惜哉,卢员外! 
  于晁宋之时,于宋卢之时,吴用充当的都是第三种角色,或者说是夹在一把手和二把手之间的“三把手”。 在老大下面做好二把手难,在老大老二下面做好三把手也同样难。如果晁盖不死,梁山最终会出现晁宋两派的争斗,则吴用的生存更难。在老大老二当中择一而侍,并且做个好人,从中避祸,既要不违背自己的思想,又要不至于引发两人的矛盾,实在是一件难事,而吴用在这一方面的确是一个智者,深谙“三把手”的处世之道,在政治的漩涡中秘密生存,并且游刃有余。 
  吴用选择了宋江,选择了宋江的招安之路,去实现千百年来读书人“为贤臣” 的抱负,其实他是不糊涂的,他能清醒的看到未来的结局,只是无奈于现实,无奈于自己的选择。破辽之后,几个水军头领打算反回梁山去,吴用说:“自古蛇无头而不行,我如何敢自主张?这话须是哥哥肯时,方才行得。”到了那个时候,他更能看到一场将来的悲剧,却把宋江拿出来平息众兄弟的不满情绪。许多事情吴用可以避免,可以挽救,但他没有这样做,却意图在凶险的前途上赌一把,可惜终究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不过吴用的生存哲学的确很高明,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袁世凯做的虽不是三把手,但其为人处世和吴用很有共通之处,“三把手”的处世之道也是一门大学问! 
  (12。5编辑)        
一百单八将之圣手书生萧让    
  行走在北京中关村一带,经常冷不丁斜刺里闪出一背挎小孩的农村大姐,冲着你神秘地询问:大哥,毛片要吧?软件要吧?被问者表示不感兴趣后,大姐有时候还会在背后追问一句:毕业证要吧?身份证要吧?每到这时候,我会想起俩人,一个是《谁说我不在乎》里的冯小刚,一个是水浒里的圣手书生萧让。这哥俩有一共同特点,都是造假高手。冯小刚声称,别说您这结婚证书,就是北大的博士证书、联合国的委任状我也能做,瞅瞅,乱真!萧让更是不得了,把当朝太师蔡京的家书仿造得连他儿子楞没看出来。要不是傻逼吴用画蛇添足非得在家书后面加盖伪造法人章被黄文炳识破,这假冒的家书几乎天衣无缝了,我们知道,蔡京的书法在宋朝是一绝,和苏东坡、黄山谷、米元章并称“宋四家”,学“宋四家”的人不算少,能仿得让一般人看不出来也许并不难,但仿得连家人都没认出来,并不容易。同样是造假高手,冯小刚和箫让的不同在于,冯是主动造假,而萧是被动造假。箫让怎么看怎么像一特安分守纪、老实巴交的读书人,没坏心眼,更没什么远大的革命理想,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箫让平日价写写画画,帮人代个书,逢年过节给人写写门联什么的,心血来潮的时候给书法杂志投个稿赚点儿稿费那是小菜一碟,日子过得倒也舒坦安生,这是手艺人的处事哲学。小箫也许一辈子也想象不到,自己这样手无缚鸡之力的一介书生最后会加入梁山暴力团体,并直接参与了当时轰动全国的反政府造假事件。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纵箫让的命运。 
  事实上,这只手来自梁山的当红文人吴用。我们知道,抄抄写写的文件处理工作颇耗费心力,在箫让加入组织的前,这一摊子破事儿都落到前乡村教师吴用的身上,久而久之,丫心里就烦了。吴用心想:又要策划作战计划,又要玩阴使坏骗个无辜群众上山,连写个黑板报、刷个革命标语都得叫我上,我容易嘛我?想累死我啊你们?没个秘书那还真不成。 
  举眼望去,组织里的同志大部分目不识丁,有点文化的,可人家都还有别的特长,总不能叫上林冲同志当我秘书吧?吴用这人特爱面子,心里有事儿嘴上却不说。整好赶上这桩家书假冒事件,这事儿没有小萧来干不成,干完了这事儿,小萧几乎就成了一张光会吃饭的嘴,这不就顺理成章当我秘书嘛,吴用颇为自己一箭双雕的小算盘感到得意。吴用的私字一闪念,小萧一生的命运就这么改变了,从此,梁山上多了一张颇不协调的文弱清癯的面孔,梁山之夜多了一盏彻夜不眠的灯火,萧让就这么誊啊抄的,小眼圈儿见黑,身子骨儿见瘦。 
  萧让不爱说话,萧让知道的真相太多了。萧让活在吴用的阴影里。吴用一手策划的忠义堂石碣天文受命事件把萧让和金大坚卷入其中,吴用的装神弄鬼使梁山权利整合运动完全进入自己预定的轨道并最终成为无可争议的定局,除了策划者宋江、吴用以及被利用的工具萧让、金大坚,谁能想到那块由萧、金彻夜秘密打造的石头实际上承载的是一个臭名昭著的阴谋? 
  萧让是唯一没有参加征方腊的梁山人士,这也许使他免于一死,但最终萧让却成为他前度仿冒对象——蔡京手下的一个门倌先生,萧让将继续活在蔡京的阴影里,这是命运跟萧让开的另一个玩笑。        
夹缝中求生存的平衡术大师    
  浅析《水浒传》中的蔡福,蔡庆兄弟 
  地平星铁臂膊蔡福,地损星一枝花蔡庆,这两个人是亲兄弟,老京油子,上梁山之前在大名府监狱工作。蔡福挂名“两院押牢节级”,应该是监狱主管,事实上他在狱中确实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从卢俊义这个CASE中可以看到,他收黑钱卖人命连眼睛都不眨。但令人费解的是,他同时还兼任行刑刽子手,难道堂堂大名府监狱连个专职刽子手都请不起么,居然还要让典狱长亲自动手屠宰?一种理解就是蔡福本身嗜血,喜欢那种手起刀落人头乱滚的快感。同时,间或还能卖出几套馒头夹人血捞点儿外快。总之,蔡福肯定是个狠角色,这从他的外号就能看出来:“因为他手段高强,人呼他为「铁臂膊」”。这里的“手段”,应该不光是指蔡福的砍头技术高超,而主要是他在社会上纵横捭阖的本领。蔡庆得兄长提携,在监牢里当狱警,此人喜欢戴花(宋时有的公人和刽子手有此嗜好),往哥哥身旁仪态万方地一站,多少平衡了一些监狱黑洞所散发出来的戾气。但从本质上来说,那也是远看山花烂漫,近看罂粟一片。 
  在监狱工作,接触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的人很多,蔡氏兄弟的基本原则就是遇到问题尽量两边不得罪,在利益寻求方面,更是有机地做到了“见大而忘小”,从而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发展。比如卢俊义入狱之初,蔡福就碰到了燕青想进牢送饭,一般这种情况下,狱警都要难为苦主儿一下,或者榨几个黑钱。但蔡福却没有这样做,卢俊义,燕青都不是善茬儿,举手之劳地卖个人情对今后总没坏处。但接下来迎头碰到李固出重金买凶杀人,蔡福马上又厚颜无耻地和李固谈起了价钱,面对现实的利益的时候,事理人情又可以被蔡典狱长打得粉碎。最后的条款是双赢,蔡福争取到了10倍于报价的利润,而李固也得到最快交货的承诺,花大钱免得夜长梦多也值,毕竟和卢俊义的家当和娇妻相比,500两金子实在是九牛一毛。从谈判过程看来,蔡福的精明老练和心狠手辣可见一斑。 
  不巧的是,刚签好和李固的合同,梁山派来的谈判代表柴进和戴宗前脚后脚也到了,按说梁山来晚了一步应该处于下风,但他们威逼利诱双管齐下的政策却比李固单纯的银弹进攻效果更好。柴进威胁的话已经很直白了,要是你蔡福不按梁山的意思办事,那么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宋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无贤无愚,无老无幼,打破城池,尽皆斩首”。同时柴进还让戴宗露了一小脸,这是告诉蔡福,你就算报官抓住了我,你们能追得上开着法拉利跑车的戴院长么?他回去一通知宋叔,你更死无葬身之地了。这个时候,蔡福的处境有点儿左右为难,处理不好的话风险很大,太贴近梁山,可能会象戴宗那样被政府部门识破逮捕;完全不给梁山面子,又可能象黄文炳,包节级那样被黑社会私刑处决。这时候他兄弟蔡庆点醒了他,蔡庆这个人物在书中着墨不多,但这次建议还是体现出了他的价值。他清楚地认识到,得罪了梁山这个庞大的黑社会集团,从李固那里无论得到多少钱也没命花;而按梁山的吩咐去做,则李固早晚会没命,那么不但给梁山卖了人情,从梁山那里得到了实惠,最后李固那500两金子也能黑下来,何乐而不为呢?当然,也不能做的太过激进,帮卢俊义上下打点弄个发配也就够意思了。而后来面对李固质询为什么没能如期干掉卢俊义,蔡庆又巧妙地把球踢到梁中书那里去了,几方面都能交待得过去,高,实在是高。 
  后来,卢俊义一度要被就地正法,以蔡氏兄弟的性格,当然不会激进到去劫法场,但他们还是事先为卢俊义在五圣堂里安排了神位,并且在石秀劫法场的时候“撇了卢员外,扯了绳索先走”。这样一来,无论卢俊义和石秀最后是死是活,梁山要报仇也找不到他们兄弟俩头上。蔡氏兄弟是政府公务员,但面对梁山这样的庞大黑社会集团的威胁,对抗肯定是死路一条,适度配合才是蔡氏兄弟在夹缝中明哲保身的唯一出路。 
  蔡氏兄弟和宋江没有交情,却和卢俊义在牢里相处了很长时间,难免被归入卢俊义的派系,宋江不会考虑把他们当成心腹,以这样的背景,上梁山并不是个好的选择。事实也见证了这一点,蔡氏兄弟分别只排名94,95位,负责刽子手的工作。而在梁山,108好汉是奉天承运的,犯了错误也不可能被处决,这从李逵身上就能看出来,所以估计蔡氏兄弟也就偶尔砍几个犯了重罪的小喽罗,生意冷清的很。别说宋江的老弟宋清的伙食科长是个肥差,就算基建科长李云和屠宰主任曹正的工作肯定都比蔡氏兄弟实惠得多。但是,蔡氏兄弟没的选择。就算暗中帮卢俊义打点关节以及在法场上的表现未露破绽,但最后在柴进乐和的逼迫下,蔡氏兄弟不得不协助他们化装成公人进入大名府大牢,和梁山里应外合。这个罪名很大,是蔡氏兄弟无法承担的,所以只能上梁山。被招安以后,在征讨方腊的进程中经常需要把活捉到的南军将领剖腹剜心以祭奠战死的梁山兄弟,这时候蔡氏兄弟的屠宰功夫才算派上了点儿用场,飞刀高手杜微等人都是死在他们的千刀万剐之下。蔡福攻打清溪城的时候重伤不治,蔡庆总算挣扎得性命回来,得授武奕郎。 
  从蔡氏兄弟的遭遇看来,想永远两面讨好是不可能的,高明的平衡术可能暂时让你左右逢源,但最后你总要倒向某一方。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要期待自己做的事能让所有人满意,选择加入一个利益最大化的阵营才是长久之计。        
水浒小人物闲话 焦挺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