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精华帖欣赏-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 一方以逸待劳全神贯注而另一方身心疲劳精神不集中;6。一方隐忍爆发而另一方骄傲松懈;7。暗器;
8。临时更换了装备,至上阵时才觉得不顺手。
经常秒杀对手的人往往不一定是武艺最强的,而是那些招数奇特,爱冒险,速度奇快而又力气特大的人,李逵往往没等对手完全进入状态就斧劈将过去,一招制敌于死地。很少见到李逵和对手大战几十回合的情景。说到他的招数,李逵很可能根本就没什么招数,全凭乱拳打死老师傅的蛮横,对手往往极不适应这种野蛮打法而掺遭横祸。就连石宝这样的大高手,就因为临时换了一匹瓜黄马,感觉与平时有异,对李逵的迅猛准备不足,结果被砍断马头,有惊无险一场。
武松也是一招制敌的高手,从未见过他和谁鏖战几十回合。和李逵相同的是力气大速度快,不同的是他是真正的招数奇特,敢用险着。且看他秒杀方天定手下猛将贝应夔的一幕:“武松奋勇直赶杀去,忽地城门里突出贝应夔,挺枪跃马,两个正在吊桥上撞着,被武松闪个过,撇了手中戒刀,抢住他枪,只一拽,连人和军器拖下马来,□察的一刀,把贝应夔剁下头来”。武松之撇刀动作就是非常规性的奇招险招,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一两回合就见了分晓。真是艺高人胆大啊!
回到卞祥的武艺上来,如前所说,他秒杀酆泰和纯武力的关系不大,所以要准确分析他的武力,还是他力敌史进和花荣两人的一战最可靠。这一场,史进是真刀真枪,而花荣却是因为爱卞祥的武艺不忍暗箭害他,这才上前助战;既然不想害卞祥为何又要上前助战呢?恐怕还是觉得史进对付不了。即便二人联手夹攻又战了30合还是只打了个平手,当然花荣没有出全力是肯定的。史进的武力8。6/388个喽罗,花荣的近身格斗武力值是8。7/416个喽罗,他并未完全假打,出了50%的力是至少的,所以,卞祥的武力相当于388+1/2*416=596个喽罗,他的武力值=(以2为底)LOG596=9。2,刚好界于关胜和林冲之间,不知诸君意下如何?
该轮到最后一位孙安出场了,他先和秦明打战五十合不分胜负,又和卢俊义大战了一百合不分胜负,对手可是属于不同的两个级别的呀,其实这两次鏖战都应该是分了高下的,STUMPYTIGERW将谈谈不分胜负的话题,请看下回分解。
梁山好汉武艺之定量分析大全(13)—“不分胜负”篇暨终结STUMPYTIGERW说孙安之前,先有必要侃侃刘唐雷横之战。书上明明说五十合不分胜负,如果吴用不出来说话,我们会永远以为刘唐雷横武艺相当,但是吴用慧眼识出了高低,一语道破天机:再打数合雷横就有性命之虞了。由此知道了原来不分胜负也是有高低之分的。好汉们比武的类似情况不乏其例。林冲杨志一战五十余合斗到“分际”被叫停,维持了“不分胜负”的结果;鲁智深杨志一战四十余合“不分胜负”,杨志内心的却起了感慨“俺只刚刚抵的住”;呼延灼前脚斗了鲁智深,暗暗喝彩,后脚再斗杨志却没有什么感叹,一样的“不分胜负”,却是不一样的内容。
水浒采用暗示的言语或在〃不分胜负〃后补笔赘语,或在〃不分胜负〃外暗定胜负消息,手法婉约,大有玩味。
再说孙安大战秦明五十合不分胜负,如果孙安只打了这一仗,则他的武力值也就和秦明一样了。但是他打了不止这一场,那就必须要结合其它场次的结果进行综合考虑。先说同卢员外的这一仗。卢俊义先在一旁看了,喜爱孙安的武艺,起了收降之心。随后亲自同孙安战了一百合,但是显然并未用全力,否则以卢员外第一高手的武力,孙安是无论如何坚持不到一百合的,这也可以从他不慎坠马而卢员外手下留情放他回去看出端倪,与关羽VS黄忠,岳飞VS何元庆何其相似也。卢员外使出了多少战力无从得知,但是这个不分胜负有水分却是不假,卢员外是稳操胜券的。
而孙安和秦明的那一场不分胜负STUMPYTIGERW宁愿相信孙安多少占了优的,从他后来的征战中的表现来看,多次斩对方大将,具有很强的杀伤力。说他的武力值和林冲相近并不为过,9。0分,秦明有他80%的武力,所以战50合表面上看起来不分胜负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看来不分胜负的里面暗藏了不少玄机,武评文章有很多细活啊!
结束语
水浒脍炙人口,好汉们的武艺高低是最被FAN们津津乐道的,用对数来计算武将的武力值,用相当于多少个小喽罗来给武将的武力值赋予实在的内容,这是本文的尝试。而水浒书中的陈述也给了这种武评方法足够的证据。STUMPYTIGERW最后再简单地叙述一下本人的武评思路。
从马麟的“百十人近他不得”而给他2^7=128个喽罗的武力;从顾大嫂的“三五十人近她不得”而给了她2^6=64个喽罗的实力,从而有了基本的立足点。而后由马麟…扈三娘…彭圯…韩滔…秦明…史文恭,这样从二流到超一流的武力值骨架都有了;然后再根据顾大嫂/扈三娘…王英…萧让,这样三流到四流的武力值框架也有了,剩下的推导就不难了。而最终的结果与传统的看法是比较吻合的,只是多了相当于多少喽罗数目的量化指标。此方法适合于水浒而不适合三国,因为后者没有某武将有多少多少人近他不得的话。
也许有看官会质疑,一个普通士兵就那么不堪吗?一个好汉动不动就可以搞死几十,几百甚至上千个小喽罗,甚至如萧让这样的书生都可以抵得住几十个喽罗。答案是:在实际生活中当然不可能,在传奇演义里是家常便饭再自然没有的了。就好比你在游戏里扮演的就是一个一流好汉的角色,众多的敌人被你视若无物,任你纵横杀戮。你能够杀的小喽罗越多,当然就表示你的战力越强。这跟STUMPYTIGERW用小喽罗的人数来测算好汉们的武力很是吻合啊,呵呵。觉得写得还不差,就请给点掌声鼓励;有不当之处,则敬请各位大侠指正。
冷眼看水浒:我爱燕青小乙哥
水浒是一本描写英雄的书,比较三国的那些文臣武将,水浒中的人物更贴近生活,性格更加丰满,形象也更加立体。在一众英雄好汉中,侠肝义胆的鲁达固然让人热血沸腾,英风傲骨的武松也固然让人心弛神往;但对一个女孩拥有致命的杀伤力的首选只有一个,那便是浪子燕青,小乙哥。
拿到今天,燕青绝对有实力成为偶像级巨星,先看他的身材相貌,小乙哥六尺以上身材,二十四五年纪;三牙掩口髭须,十分腰细膀阔。宋时的一尺相当于今天的30厘米,也就是说,燕青身高一米八以上,很标准。更重要的是,他非常时尚,在刺绣纹身非常流行的宋代,他的文身无疑排名非常靠前,书中写道:一身雪练也似白肉,绣了这身遍体花绣,却似玉亭柱上铺著阮翠。若赛锦体,由你是谁,都输与他。泰山争交那段,他的身段之吸引力已可见一斑,当时他甫一脱衣,是万众喝彩,连那贪官也起了爱才之意。恩,真的好想有一套他的写真集。
再说才艺特长,我怀疑除了生孩子,几乎没有小乙哥不会的事啊,你看他不止一身好花绣,更兼吹得弹得,唱得舞得,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有不能,无有不会;亦是说得诸路乡谈,省得诸行百艺的市语。更且一身本事,无人比得,拿著一张川弩,只用三枝短箭,郊外落生,并不放空,箭到物落;晚间入城,少杀也有百十虫蚁。若赛锦标社,那里利物管取都是他的。嚯,在他面前,周杰伦算什么呀!
书中写得最多的是他的摔交技术,但是也各有不同,特色鲜明:
你看他摔李逵,小厮扑手到一交,李逵多曾著他手脚,以此怕他,只得随顺。五大三粗,威风八面的李逵见他好似老鼠见了猫,这场景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再看他摔任原,任原身高体壮,犹如泰山压顶,他却夷然不惧,流星蝴蝶般三穿两穿弄乱任原的脚步,然后一个鹁鸪旋搞定,以弱胜强,身手之矫健叹为观止。
再看他摔高俅,燕青手到,把高俅扭得定,只一交,颠翻在地褥,做一块半晌挣不起。这一扑,唤做「守命扑」。真是大快人心!
再说禀性气质,书中强调多次,他虽是三十六星之末,却机巧心灵,多见广识,了身达命,百伶百俐,道头知尾。都强似那三十五个。虽然上山较晚,但却很快成为宋江信任的中坚,举凡交际,打探,联络,乔装,这些看不见的战线,几乎就不能少了小乙哥。元宵闹东京:春楼见皇上;乔装灭方腊;都是燕青为梁山立下的汗马功劳,当然最能体现他机智过人的地方还是最后他的全身而退。一开始他已从那皇帝那骗来了赦书,证明他早有预谋,而最后更是深明进退存亡之机,他劝卢俊义道:“主人岂不闻韩信立下十大功劳,只落得未央宫里斩首,彭越醢为肉酱,英布弓弦药酒?主公,你可寻思,祸到临头难走!”可惜卢愚钝,不听他之言。他只好独自留言飘然而去,而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的吧。雁序分飞自可惊,纳还官诰不求荣。身边自有君王赦,脱却风尘过此生。燕青不愧天巧星之名!
风流俊朗,机巧敏捷是小乙哥的招牌,但仅凭此还不能成就燕青的光辉形象,水浒中也还有一个风流无比,吹拉弹唱,无所不精,甚至摔交也同样不差的人物,那就是高俅。燕青之所以远胜于他,是因为小乙哥的忠义。
燕青是卢俊义收养的人,但算不算卢的义子,书中始终没有说明。从卢自梁山回来不听燕青的话,反而呵责他的情况来看,最起码一开始,在卢心中他的地位不是很高,不过是一个小厮,绝比不上李固。然而在李固谋家害主,同时也逼得他身无分文,遭人通缉之时,燕青的机巧聪明却并没有让他选择卖主求荣,逃危避险。他历尽艰难,上梁山,劫法场,置生死于不顾,甚至不惜成为乞丐,成为强盗,这一份忠义,永远让人肃然起敬!
燕青号称浪子,但书中找不到一点他浪荡的形象,也许是他多才多艺,不免要在些风月场合出尽风头吧。其实觉得他恐怕是逢场作戏的时候多吧,与李师师结拜那一段就说明如此。非常不满意央视最后让李和他一起归隐,觉得水浒里的这一段更显得燕青英雄,这八拜是拜住那妇人一点邪心,中间里好干大事;若是第二个,在酒色之中的,也把大事坏了。因此上单显燕青心如铁石,端的是好男子。
浪子而不浪荡,风流而不下流。
这样的小乙哥是让女人没有抵抗力的。。。。。。。
一百单八将之旱地忽律朱贵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又有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从古到今,餐饮酒店业这个行当就从来没有衰败过。我统计了一下,梁山108人里面,餐饮酒店的从业人员至少有8个,其中母大虫顾大嫂和小尉迟孙新夫妇参加革命之前在登州地面开酒店,母夜叉孙二娘和菜园子张青夫妇在孟州地面开十字坡酒店,催命判官李立在揭阳岭开酒店,活闪婆王定六在南京长江大桥边上卖含酒精饮料,加上后来上了梁山,因服从组织需要加入餐饮服务行业的鬼脸儿杜兴,就有7个人。最后一个,就是我想介绍的旱地忽律朱贵,他的营业地点在梁山南面的李家道口,酒店背面紧挨着深不可测的芦苇荡。
看过水浒的人大都知道,其实梁山的这几个开酒店的小老板,基本上全都挂着羊头卖狗肉,不是规规矩矩生意人,做的是一本万利的人肉加工买卖,业绩尤为突出的是母夜叉孙二娘,人肉叉烧包做的跟黄牛肉包子一个滋味儿,那可真是技术活儿,一般人轻易做不来。
而旱地忽律朱贵开的这个酒店,营业范围却远远超过上面的几位,在王伦时代,朱贵的酒店偶尔也客串一下,给身带现金的客人来点蒙汗药什么的,小捞一票,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王伦时代,梁山的日子扣扣缩缩,小打小闹已然很是满足,自从王伦被晁盖取代后,朱贵的酒店就不屑于再干这类龌龊事体。实际上,朱贵的酒店是挂靠在梁山这个巨大企业下的子公司,它的存在完全是为梁山组织服务的,这就完全不同于孙二娘之流的个体经营业者。朱贵的酒店不过是一个幌子,说白了其实是一个安插在梁山前哨的严密的间谍机构,专门收集打探情报信息,另一方面,对主动向组织靠拢的民间人士细加筛选、考察,起到承上启下,牵线搭桥的作用。在战争中,情报机构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小小的以色列之所以能在众多敌对阿拉伯国家的夹缝下求生存,除了挟老美之威,还得益于一个精悍的情报组织。因此我们完全能推断出来,朱贵同志绝对是一个心思细密、办事老练的资深地下工作者。而且是梁山革命根据地最早的缔造者之一,这样的革命老同志最后排在总排名的92位,其能量是被大大低估了。这还不算,老施明知道朱贵同志的武功低微,却楞给他一个旱地忽律的绰号,明显带有戏弄的意味。
小时侯看水浒,一直整不明白忽律到底是嘛玩意儿,后来看到一句话,形容某人胆子贼大,说此人“莫非是吃了豹子胆,忽律心”,推断出忽律是一种凶猛的动物。老北京人通常管蜥蜴叫喝雷虎子,应该也就是古书里常提到的呼雷虎子(即忽律),大多数蜥蜴性情还算比较温和,但也有攻击性很强的品种,比如南美热带雨林里的巨蜥,其凶猛程度不亚于鳄鱼,用凶猛的蜥蜴来形容智慧型的朱贵同志,是不是很搞笑?!
一百单八将之轰天雷凌振
有一段时间我沉溺在一个叫帝国的游戏里,打得昏天黑地的。每当和对手相持不下的时候,我会生产一大堆的火炮、投石车什么的,瓦解对方防线。打水战的时候,炮舰的威力也十分巨大,经常横扫对方的岸边设施。如何做好炮兵和水军、马军、步军的协调工作,是打好这个游戏的关键。实际的战争也是一样。以前写呼延灼的时候有捎带提了一下轰天雷凌振,凌振在当时算是宋军炮兵部队的指挥官。呼延灼的装甲部队和轰天雷凌振的炮兵部队联合围剿梁山革命根据地,在战斗的开始阶段,给了梁山很大的打击,尤其是这个凌振,号称“宋朝盛世第一炮手”,带有很足的高科技含量,怎么说也是个杰出的军事科技人才,他用的三个品种的炮:风火炮、金轮炮、子母炮,其中风火炮射程居然达到十四、五里!即使是明朝的有些滑膛炮,射程也不过才百八十米啊。凌振那一顿乱轰,令梁山“众头领尽皆失色”,丫们哪见过这个呀!
我们知道,宋朝的科技水平是比较发达,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都是在这时候出现的,主要是民间的科技力量,政府似乎没有重视。十七世纪的英国哲学家法兰西斯. 培根曾经这么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尤其是在航海、文学和战争三方面。由此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世界上任何人、任何教派与任何国家都比不上的。”
可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是,清朝末年,列强用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和火药来打中国,而义和团还在用大刀长矛这样的冷兵器和人家的火枪大炮对着抡,问题出在哪里?出在对科技的极度冷淡!宋朝首都东京开封府虽然已有生产火药武器的部门,也就是凌振供职的甲仗库,即使拥有凌振这样的高科技人才,政府也并没有给予应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