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贴吧精华帖欣赏 >

第145章

贴吧精华帖欣赏-第145章

小说: 贴吧精华帖欣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艺排名之第三十四:郑彪 
  以上写到的可算是超一流和一流高手,从这一篇开始,层次要稍低一档。 
  方腊的殿前太尉郑彪,是个都头出身。除了武艺高强,还能行妖法,拜了方腊国师包道乙为师,习得道术在身,人称郑魔君。可惜他不曾遇到良师,包道乙的道法连樊瑞都不及,郑彪的道术也就只能欺负一些没有道术的人,上阵主要还是真实武艺。 
  死在郑彪之手的有王英扈三娘夫妇和项充李衮兄弟。后两人是被他引入溪中乱军戳死,前两人则是亲手于阵上格杀。 
  郑彪和王英斗了没几合,王英就枪法散乱。郑彪又做起妖法,顶上现出黑气,王英一慌,被他戳死。看起来好像郑彪占了妖术的便宜,其实不然。纵观全书,只有郑彪这次是一边在进行单挑,一边同时作法,恰恰说明两人的武艺差距很大,致使他可以分心两用。 
  王英的武艺不济,扈三娘则是高手。她急于为夫报仇,攻击力有加成。郑彪略斗数合,从锦囊中摸出一块金砖,打死了扈三娘。 
  那么这个金砖打人是妖法还是暗器手法呢?华光和哪吒都会用金砖,但砖头做暗器也没什么奇怪的。依我看,如果是不管方向随便往空中一丢就能自动制导攻击敌人的,就是妖法,否则就是暗器。书上写郑彪“看着一丈青面门上只一砖,打落下马而死”,应该做暗器理解,而且这里没有用祭字,也可以参考。就算有法术的因素,那么郑彪又是边打边作法,欺负对手武艺不及自己了。 
  宋江对于义妹之死相当悲愤,次日竟然亲自当先出马,差点就想和郑彪单挑。郑彪刚挺枪要战,李逵冲了上来。这是郑彪失策,如果在李逵冲上来以前就用金砖打过去,宋江岂不就死了? 
  郑彪武艺虽然好,毕竟不及关胜。在睦州城和关胜单挑,他没有机会同时作法,由老师包道乙帮忙,在他头顶召出一个妖神。但樊瑞也招了个金甲神击退了这个妖神,郑彪顿时处于被神人和猛将夹攻的状态,被关胜刀劈而死。 
  同为都头出身,郑彪比起武松还有相当的距离。但他上阵还要用妖法,未免难尽全力。总体上看,他可以算是一个削弱版的贺重宝。 
  武艺排名之第三十五:曾涂 
  曾头市的大公子曾涂,是史文恭的大徒弟。他的长官父亲胆小怕事,曾头市可算是由史文恭和曾涂主持着。 
  曾涂只出过一阵。独斗吕方郭盛两人,兵器缠在一起。曾涂眼明手快,抽出枪来,正准备连刺二将时,被花荣暗箭射倒,吕方郭盛双戟都还没分开,只能配合着一起动手,把曾涂戳死。 
  吕方郭盛的外号是比作古人吕布和薛仁贵,这两人在各自的时代都是无双的猛将。吕方郭盛的武艺在梁山虽然不是第一流,比起韩滔彭玘宣赞郝思文他们,却要略高一些。吕方后面和石宝大战五十回合才露败象,郭盛夹攻斗个平手。而这里曾涂只用三十合就出了石宝五十合的成果,可算相当惊人。 
  同样是大庄的长男,同样被吕方郭盛双戟戳死,曾涂比祝龙要强一些。但因为他只有这一战,实力判断困难,只好屈尊排在这个位置了。 
  武艺排名之第三十六:钱振鹏 
  钱振鹏原是方腊老家清溪县的都头,随方腊起义屡屡建功,担任常州城首将。 
  方腊的八州中,任为首将者,都是良将。钱振鹏使泼风刀,骑卷毛赤兔马。在演义小说里面骑赤兔马的,除了关氏一脉以外,吕布、岳云、傅友德等也都是超一流的猛将,只有祝融夫人和王君廓稍弱一点但也相当厉害。顺便说一下,东汉书吕布传是写作“赤菟” 
  而非“赤兔”的。菟虽然可通兔,但指虎的可能性更大些。 
  钱振鹏和关胜打了三十合开始不支,却又能坚持很长时间让关胜得势不得分。直到宋军中韩滔彭玘阵亡,关胜才使转神威,大喝一声,砍死了钱振鹏。卷毛赤兔马也改投了明主。 
  武艺排名之第三十七:扈三娘 
  除了楚汉和三国,别的历史演义里都有女将。(其实在戏曲里面,虞姬、貂婵、孙尚香都算得上半个将领,反三国里面也有个马云騄。)水浒里面比较突出的代表就是扈三娘。 
  牐犾枞娘的外号“一丈青”,可决不是身高一丈青面獠牙的意思,她生得颇为美貌,否则山寨中人也不会疑心宋江要自纳她。后面扈三娘在大名府出阵时旗号更是直接打出“美人一丈青”,那肯定很PP,万不可能是五大三粗的男性化形象。 
  “一丈青”本来指的是一种细长的青色蟒蛇。长耳挖也被叫做一丈青,(头是有点像,不过除了吊起来的死蛇没有这么直挺挺的啊,)红楼梦里面晴雯就用这东西戳过坠儿。 
  扈三娘被称作“一丈青”,因为她身材细长(史敏JJ演她出道的,还真是合适啊),行事冷峻,武艺高强,爱着青衣骑青马。 
  牐犾枞娘既然叫三娘,比她大的同胞应该除了扈成还有一个,估计早夭了。因为男孩子少,只有扈成又不中用,所以扈家屈从祝家庄订立了联保同盟,扈三娘也和祝彪订婚。 
  扈三娘第一次出战,就是宋江二打祝家庄的时候,她引人马出战,帮助她未过门的婆家。哪知道第一次交手就遇到了后来的丈夫王英。王英见三娘美貌,心猿意马,枪法散乱。 
  扈三娘使日月双刀,师承不详。因为是未出闺阁的女孩子,平日里和人动手较量肯定不多,大概也就欺负欺负无心恋战的哥哥了,真正玩命大概是第一次。王英则是老贼头了,在刀尖里打滚的人。经验上相差这么多,扈三娘能速胜,可见她的武艺绝对高强。王英绰号矮脚虎,那么必然也骑矮脚马,否则他踏不上镫。扈三娘身材细长,马当然也高,说不定这马真叫得“一丈青”。矮脚马当然跑不过长脚马,所以王英往下一败,扈三娘骤马赶上,顾不得男女授受不亲,走马生擒了王英。能把王英提离雕鞍,然后无视他的挣扎把他抓回本阵丢下,说明扈三娘的力量要比王英大。 
  接着扈三娘又和欧鹏、马麟连番大战。这俩人也都是格斗老手了,但都占不到扈三娘半点便宜,打了一阵子就识趣地自行退开。扈三娘虽然经过三人车轮战,体力未衰,竟然不惜深入重地,鼓勇直取宋江。宋江这时候还没有宝马骑,被追得很紧,多亏李逵斜刺里冲出,才逃了一命。 
  李逵和扈三娘完全是两种风格,一男一女,一粗一细,一步一马。李逵的风格是皮糙肉厚不怕死,用重兵器,这种风格比较克制扈三娘,扈三娘如果用套索肯定是必中,但身边没有帮手,就算拖翻了李逵也不好处理,所以就没用。考虑到刀碰斧必吃亏那还不如不打,拨马回庄。这时候梁山当时的第一猛将林冲来到。扈三娘从早杀到晚,先斗三将,再连番冲阵,早已经人困马乏,林冲还是生力,因此扈三娘和林冲打没敢对兵刃。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枪法何其好,避而不架,这仗就没得打了。但他虽然厉害,也不能完全凭真本事让扈三娘不得不架,只好卖个破绽,扈三娘经验不足,双刀砍来,“林把蛇矛逼个住,两口刀逼斜了,(空出一手),赶拢去,轻舒猿臂,款扭狼腰,把一丈青只一拽,活挟过马来。” 
  扈三娘落入梁山掌握,只好听任摆布了,后来一家大小和未婚夫都被李逵砍了,她只好忍了,而自己竟然被嫁给了王英。央视水浒里面她居然和李逵、王英关系很亲密,真不知道编导怎么想的,这不是全无心肝了吗?我想她虽然嫁鸡随鸡,但平时一定暗自垂泪吧。 
  旧小说里面女将临阵,必有特殊手段。扈三娘有一样绝招,就是红绵套索。其实这件兵器也在宋人笔记中的十八般武艺之列,算不得很偏门,但要练好很花功夫,相信扈家庄的家丁侍女们的脖子上肯定都是勒痕。绵绳套索和美国西部牛仔套牛的绳子差不多。美国人笨,喜欢和牛较劲。扈三娘不以力量见长,如果只拿一个绳套,套上鲁智深这样的,岂不反而要被动?因此她的套索上有二十四把金钩,套上以后对方不敢动,只好任由自己拖翻。她用这一招先擒了呼延灼副将彭玘,后擒了关胜的副将郝思文。 
  扈三娘的刀法技巧绝不弱于顶级武将,但是身为纤纤女子,常常被力量拖累。呼延灼见彭玘被捉,赶过来和扈三娘斗了十合,看似不分胜负,但扈三娘也是因为不得不架,结果力弱,吃了点小小的暗亏。梁山的五队车轮战,头领分别是秦明、林冲、花荣、扈三娘、孙立。这说明扈三娘上梁山以后没多久,战斗力已经被公认为可以和另外四人列在一档,较余者高出一截了。 
  以后梁山人材多了,扈三娘因为是宋江的义妹,而且算算日子可能要生育,所以很长时间没有出场打仗。直到最后征方腊,夫妇死于魔君郑彪之手。如果郑彪没有金砖术,扈三娘不至于败,但丈夫一死她失了冷静,攻击力上升但防御力下降,被郑彪打死。 
  扈三娘的武艺,主要体现在和梁山好汉的打斗中,这些人的座次排名绝大多数比她高,但或完败,或没有明显便宜可占,可见扈三娘的座次受了丈夫的拖累,着实偏低。 
  武艺排名之第三十八:答里孛 
  番邦多出能战的美貌公主,这也是演义小说的一大定律了。水浒里面辽邦十一曜大将中的天寿公主答里孛,能和扈三娘扭作一团难分难解,自然是武艺非凡。 
  能上按太阴星,答里孛定是未婚的纯阴之体。故而身边少个卖力的帮手,纵有百千牙将,全不济事。扈三娘则有丈夫王英相助,这色鬼见二女扭作一团,便上前相帮,协擒了答里孛,顺便饱恣了手足之欲。破阵后辽国投降,公主也被放回。 
  身为女将必有特殊手段,但天寿公主只出了这一阵,她的特殊手段也无从展现。仅就一般的武艺而论,在阵势相克,本方全体防御力下降的情况下,能和扈三娘打平,算得上是北国的第一女将了。 
  武艺排名之第三十九:李应 
  李应本是李家庄的一方豪强,家财万贯,武艺绝伦。外号也叫得响亮:扑天雕。出场时候的介绍很有气势,能使一条浑铁点钢枪,背后飞刀五口,百步取人,神出鬼没。水浒传里面凡是用到“神出鬼没”的,都是超一流的高手。但因为李应出战太少,只好委屈他排到这个位置来。 
  李应唯一的一次描写了过程的单挑,是和祝家小郎君祝彪动手。祝彪斗了十几合,败下阵去,诈败的可能性不小,但也可能是真的被李应的气势压过。 
  花荣、张清这两个暗器专家占去了太多的出手次数,李应这五口飞刀平时都背着吓人用,只在打方腊的时候杀过伍应星。祝彪败下去的时候,李应傻乎乎地在后面追,其实何妨挂住枪,从背后掷飞刀取祝彪,叫他聪明反被聪明误?一追下去,李应这个暗器行家反而受了暗算,被祝彪一箭射中。 
  李应被诓上梁山排在第十二位,方方面面来看,他可以算是一个小卢俊义,这样的人才为什么出战那么少,我非常不解,只能说作者忘了他的战斗力。有几次梁山兵分两路,一拨宋江带,一拨卢俊义带,看来看去名单里别人都有就没李应。 
  武艺排名之第四十:祝龙 
  祝家长子祝龙的武艺,可以说是作者设定有问题。既能速败给秦明,又能长时间和林冲打平手。由于后者的表现,把他的武艺排在这里。 
  祝龙的武艺之所以不如祝彪,主要是因为他身为长子,承担了太多的家庭事务所致吧。 
  武艺排名之第四十一:耶律国珍 
  大辽国的皇侄耶律国珍、国宝兄弟,是梁山征辽第二战所遭遇的对手。这哥俩的父亲应该是辽国狼主和御弟耶律得重以外的另一位兄弟。 
  他们兄弟俩各有万夫不当之勇,凡有这句话的都可算是一流高手以上。哥哥国珍和董平不分胜负,弟弟怕哥哥力怯,鸣起锣来。国珍被董平缠住,进退两难,结果略略慢了一招,被一枪戳死,这时候已经斗过了五十合开外。 
  弟弟国宝这个纯属多管闲事帮倒忙,金弹子之所以败给岳云,也是回顾本阵,有所不同的是耶律国珍可能是真有力怯的苗头,一直斗下去的话,估计早晚也要败给董平。 
  武艺排名之第四十二:耶律国宝 
  从名字以及一样的打扮上看,国珍国宝兄弟很可能是双胞胎,那么他们的武艺可以划等号。这哥俩在阵前还不报名姓,但身上带着两块金牌,上面写着名字,正好拿去做录功的凭证。 
  耶律国宝是被张清一石头打下马乱军齐上冲死的,也先前的阿里奇相似,北国人身体比南方人结实的说法大可怀疑啊。这家伙打下马的时候是翻筋斗下马,连落马都这么帅,看来北方人不如南方人灵活的说法同样值得怀疑。 
  武艺排名之第四十三:燕青 
  水浒里步下本领综合能力最高的是武松。如果不看兵器能力,单论拳脚,燕青是能和他媲美的。两人先后轻松击败了同一级的高手:岱岳争交无对手的蒋忠和任原。 
  流传到现在的以水浒人物命名的武术套路种类,有武松脱铐和燕青拳,前者只是借个名,后者则大有可能真是由宋朝传下来。 
  武松身长力大,走的是刚猛的拳路;燕青只得六尺多的身材,用他自己的话说“有力使力无力使智”,走的是缩小绵软巧闪展腾挪翻的短打一路。他“小厮扑天下第一” 
  ,李逵虽然可以随手摆平张顺这样的高手,但在燕青面前是沾衣就倒,只好服服帖帖的。至于高俅之流,燕青使一分力,都多了。 
  燕青完全是步下作战,即使偶尔有马骑,作战还是要下马。能给“身骑快马如云” 
  的卢俊义打下手,他的速度必可在短距离内不落马后。再看他的纵跃能力,在岱岳争交的时候,他按着观众的后背,就“飞上了献台”,果然不是白姓燕的。 
  限于先天条件,燕青的绝对力量不及鲁智深武松等人,离李逵也有一段距离。他的拳法完全用技巧,先靠轻功灵活闪躲,然后借力打力,用招式取胜。泰岳争交时,他连续在擎天柱任原肋下穿来穿去,然后使出“鹁鸽旋”把对方掷下台去,耗时比武松打倒蒋门神还要短。估计鲁智深和他比拳脚的话,多半也是这个结果。当然能把如此壮汉揪起来掷出老远,燕青的力量也算是不小了,否则也不会一赤膊,任原看他一身健肉就有五分惧怕。 
  燕青心灵手巧,会的东西太多太杂,未能专注武学一道。因此他虽是数一数二的拳法家,但在兵刃和骑马作战上,就显得不那么得心应手。对手如果用兵器或者骑马,他就占不到什么便宜。例如他暗算打倒杨雄,却被石秀一棒打倒(有饿了的因素)。步下兵器格斗立的功,都不那么光明正大,有协擒史文恭,打闷棍击倒丁甲山的假宋江,还有对方杰补一刀。这些都属于伏击术。让他去当日本忍者,一定是十分称职的。 
  燕青一张川弩三支小箭的本事,也适合他的伏击术。用这东西他先后暗算了董超、薛霸、丁得孙、耶律宗云等。不知道他为何只用三支箭,这东西又不重多带点方便啊。 
  他非要那么拽,只带三支。救主人那次,忘了把董薛尸体上的箭起下来,后来打雀充饥的时候只能问天买卦,祈求最后一支箭的命中率是百分之百。 
  弩这样东西比弓容易用,不需要太多技巧。欧洲中世纪时候一度教会还禁止用中国传过去的弩,因为lev 1的农夫可以轻易靠这个杀死lev 5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