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贴吧精华帖欣赏 >

第160章

贴吧精华帖欣赏-第160章

小说: 贴吧精华帖欣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办。而小吏在其中,无形中权势倍增,更不知得了多少好处。宋江上了梁山,照样使出这等手段来,像打祝家庄什么的,宋江都抢先去,表面是拥护爱戴晁盖,实际上渐渐把持了梁山大权。这等伎俩,似晁盖等耿直好汉哪里得知。 
  在我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宋江型的人物,像三国时的刘备等也是这样的。可能是我国古来暴君出的太多了,过于飞扬跋扈的奸雄们给人们的感觉往往是不寒而栗,而向往有刘备、宋江这样的说话和气,重“感情”(刘备和宋江都常常啼哭),对待臣子、手下如同兄弟一样的人,所以有时候表面上的软弱仁义更能赢得人心。但注意,这只是表面上的软弱仁义,如果是真的软弱仁义,那就早混不下去了。像三国上的刘璋,仁义软弱比刘备更货真价实,可最后落了个什么荣誉称号呢?书中一提就是“刘璋暗弱”,呵。所以其实像刘备和宋江之类的人绝不是真的仁义软弱之人,但假仁假义总比赤裸裸地残暴来得好些,所以这类人往往接近于当时人们心中的理想型政治人物了。 
  奈何宋江这奸滑小吏招安后,本想以梁山众兄弟鲜血换来的功名富贵终老一生,却没有想到“奸中更有奸中手”,蔡京、高俅等一班老狐狸的奸滑的本领比他更厉害,宋江受药酒而死,也丝毫不令人感叹同情。        
林冲与扈三娘的爱情悲剧 作者:雨辉    
  在祝家庄外,在战场旁那片树林的一个山坡上。正当林冲活捉了扈三娘,把她提在空中的时候,扈三娘便感觉自己忽然变的很轻就象仙女腾云一样在空中飘着。并且在林冲手掌的指引下,离开自己的坐骑一点一点向林冲靠近,并最终落在了林冲的怀里。这个从小到大都不怎么出闺房的扈三娘平生第一次和一个成熟的男人靠的这么近,她分明已感受到了林冲身上那种浑厚的男人气息。此时的三娘早已忘记了这是两军对垒的战场,而她和林冲又是这个战场上彼此对立的敌人。此时的扈三娘也已没有了初战时的仇恨和嚣张,只剩下了大家闺秀的那种儿女情长。 
  林冲自被杀妻抄家投奔梁山后,便一直孤身一人。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便经常想起他那曾经的娇妻,曾经和娇妻同处一室的美好时光。这个从没在战场上掉过一滴泪的汉子,不知道在私下在没有旁人的时候流下过多少对娇妻思念的泪水。而今当他活捉了三娘,当他用手抓住三娘的细腰之时,他竟从三娘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娇妻的倩影。他那原本异常凶狠的手指也在接触到三娘身体的一刹那,马上就变的很温柔了。他是轻轻的提起的三娘,这种“轻”绝不会让三娘受伤。这个自打失去了娇妻以后就准备孤独一生的林冲在面对着自己手中的三娘时,内心又萌发出了曾经只有面对娇妻时才会有的浓情。他从三娘身上闻到了一种只有未出阁的少女才会有的体香。 
  林冲轻轻的一点一点的将三娘放在了自己坐骑的马鞍上。他不想因为自己的鲁莽而让这个尚未出阁的大家闺秀受到一点惊吓;不能因为他们是战场上两军对垒的敌人,就抹杀掉这来之不易的春情萌动。当他痴情的眼光接触到三娘那同样含情脉脉的眼神时,他们在一瞬间便摩擦出了象花瓣一样鲜艳的火光。 
  这一幕虽然只是在瞬间发生。但早已被起先被三娘追杀后被林冲救了他性命的宋江看在了眼底。对于林冲救了他的性命他没有一丝感激。他分明觉得自己就是皇上,而林冲救他那是理所应当。相反他对于面前的这一幕林冲对三娘的似捉非捉、似抱非抱的举动充满了嫉妒。他恼怒林冲在大敌当前竟动了儿女私情。但他更羡慕林冲活捉了三娘。他也想象林冲那样捉住三娘,更确切的说是抱住三娘。但他知道他没有林冲那样的本领。他既没有林冲那样英俊更赶不上林冲武功高强。而他又总是羡慕林冲的英俊和武功。他一直在想:假如我能有林冲的一半漂亮,我那结发的妻子又怎么会不爱我而去县衙揭发我的罪状,假如我能有林冲一半的武功,我又怎么会差点就死在大牢之中。所以自打林冲投靠了梁山时起,他就感觉到自己的大王地位早晚有一天会被林冲夺走。对于同样失去了妻子的宋江,他也想得到三娘这样标致的姑娘。但他又想,作为山上的大王他不可以为了一个女人而和手下的兄弟争,不可以为了一个女人,而让手下的兄弟们对他这个大王产生偏见。要知道做大事者不可以太顾及儿女私情。同时他也认为林冲真是个傻蛋。在活捉三娘的时候,为什么不趁机占三娘点便宜;要是换了我宋江,我在活捉三娘的时候,绝对不去抓她的腰,要抓就抓她的胸。 
  宋江接着想,虽然林冲和三娘是一见钟情。但我绝不能让他们的恩爱得逞。既然三娘这朵鲜花不能插在我这片荒土岗上,但也绝不能让这朵鲜花插在林冲那肥沃的河床上。要插就让她插在一摊大粪上,插在一摊奇臭无比的大粪上。宋江首先想到了李逵。李逵生的五大三粗胡子邋遢。让三娘跟了李逵不哑于鲜花插上了大粪。但他转念又一想,李逵是自己的兄弟,在梁山所有的弟兄里李逵对自己最忠诚。他不能因为一己私怨而毁了李逵的一生。所以他又打消了这个念头。接着他开始想这一百单八将里的其他人。最后他想到了王英。这个身高超不过武大郎一双斗鸡一个大一个小,尤其是一年到头也懒的洗一次澡以至于一身肥肉生的又黑又瘦的家伙,最为合适不过。在整个梁山上再也找不到一个人能够比他更龌龊的了。 
  2 林冲与扈三娘的爱情悲剧  
  最后宋江便把三娘假惺惺的认了个干妹妹后就把她嫁给了王英。对于这门亲事,三娘自然不愿意,但在山上宋江说的话就等于是圣旨。而且三娘的一家老小也都在山上,稍有不从就有可能被宋江满门抄斩。所以尽管三娘始终钟情于林冲,始终希望能和林冲结合做个百年夫妻,但面对这种处境也不得不委身给了王英。 
  不过还好,王英在那方面没有一点能力。所以至今这朵鲜花还是一枝含苞未放的花骨朵。三娘一直在想着林冲,一直在希望能有一天将他这枝花骨朵插在林冲那肥沃的河床上。然后在那河床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并最终开放,开的娇艳欲滴,开的河床变为一片美丽的风景。 
  林冲也始终不能忘记三娘,但却很无奈。他曾经考虑过找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带上三娘私奔到二郎山。但当他想到自己曾经的娇妻被奸人杀害,自己的家园被奸人抄没,而今这奸人高俅却依然逍遥法外。所以林冲也一直在忍耐。而当他在路上不经意的遇到三娘的时候,他分明能够看到三娘转过身去用衣角不断擦拭着委屈的泪水。此时的林冲会因为悲楚到了极点而双手不住的打颤,然后以尽快的速度离开三娘去找武松,喝上十八碗闷酒醉上个三天三宿。 
  宋江这段时间也一直在考虑着林冲。因为每一场战役林冲都能屡建奇功。这让林冲在弟兄们心目中越来越受到敬重。所以这也让宋江越来越害怕林冲会占据他的位置。宋江一直在想如何把林冲赶走,让林冲永远的离开梁山。 
  因为朝廷越来越恐惧梁山贼寇的发展,所以屡次派兵围剿。但每次不是大败而归就是剿匪的队伍也投靠了梁山。从而使梁山的势力越来越大。朝廷对于梁山也越来越畏惧,到了最后不得不派出太蔚高俅亲自带兵来围剿梁山。在梁山好汉三次战败高俅之后,高俅也被好汉们捉上了梁山。好汉们对高俅早已经恨之入骨,而今高俅被捕,这成了梁山上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宋江也同样恼恨高俅。如果不是高俅把朝廷搞的乌烟瘴气,他们这帮人又怎么会妻离子散的跑到梁山来占山为王呢。但宋江同时又想到在这梁山的众弟兄之中和高俅仇恨最深的当属林冲了。妻子被杀家园被抄,那可是一种不共戴天的大仇。假如我现在不杀高俅并停着林冲的面把高俅放走。那林冲会怎么样,他一定会气的七窍生烟后离山出走。只要林冲一走,我这大王的地位就可以高枕无忧。 
  就这样,宋江每天都停着林冲的面象对待贵宾一样对待着高俅。并不断的设宴款待高俅,还让林冲在宴上相陪。最后宋江又在林冲的极力反对和苦苦哀求之下还是放走了高俅。这一下林冲当真是怒发冲冠气炸肝肺。眼看着自己的仇人就在眼前却不能报仇,眼看着宋江象孝顺爹娘一样将高俅奉为上宾,这些都让林冲没有一点办法。每天只能用水酒来麻醉自己悲愤的内心。最终高俅被放下山后,林冲也因此大病不起。不久便在病中带着对大仇未报的遗憾,带着对三娘的相思而永远的离开了人世闭上了双眼。 
  对于林冲的病逝,宋江感到很内疚。他只想着放了高俅把林冲气走。但没成想却气死了林冲。但又一想,不管怎样,林冲的去世让他的地位感觉上也算稳固了很多。 
  对于林冲的死,梁山上的众英雄之中最为悲哀的莫过于三娘了。林冲的离开让她的一切幻想一切对未来的美好希望都化为了泡影。这朵原本鲜艳异常的花朵也因林冲的离开而日渐枯萎日渐憔悴,而且越来越精神恍惚越来越不愿见人。 
  没过几年宋江便私自做主投靠了朝廷。并按朝廷的旨意起兵南下去攻打方腊。在攻打方腊的路上,这些梁山英雄死的死伤的伤。 
  这一日队伍绕过了乌龙岭来攻打睦洲在一条名为清溪的路上,王英和三娘遇到了方腊的殿前太蔚郑彪。这郑彪手使一杆铁枪,当真是枪法怪异勇猛无比。王英和他没有打一声招呼就战在了一起。虽然王英身经百战,但和郑彪相比,武功还是稍逊一筹。打了不到一百回合,王英便只剩下了招架之力。就在王英刚刚躲过郑彪一招横扫千军之后,那杆铁枪又闪电般直刺向了王英的胸膛。王英也使出了移形幻影的功夫闪电般的向后退去。但是王英退的快这枪进的也快。在一退一进之中,枪尖始终不离王英的心口半寸。但郑彪的铁枪毕竟长度有限,就在这杆枪即将刺到尽头就在王英即将死里逃生的时候,站在王英背后的三娘却轻轻的向前推了一把王英。虽然这只是轻轻的一推,但就是因为这一推这杆枪结结实实的扎进了王英的胸膛。王英还没来的及思考三娘为什么会突然的推他一把,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站在王英身后的三娘因长期思念林冲,精神已到了崩溃的边缘。而就在王英倒地的那一刻,这个原本青春靓丽的美娇娘也完全的疯了。似哭非哭似笑非笑的望着王英想着林冲。 
  郑彪看着三娘那古怪的表情不禁一愣。但随即就从怀里掏出了半块砖头,残忍的咂向了三娘的面门。三娘并没有躲,她也不想躲。就在这块砖头接触到她面门的一瞬,她仿佛又回到了祝家庄前,回到了战场旁那片树林的那个土坡上。正当她追杀宋江的时候,斜刺里冲出了高大威猛的林冲。林冲只一把就让她脱离了坐骑,把她紧紧的搂在了怀里。此时的三娘感觉就如同喝醉了酒一样,醉倒在林冲的怀里长久的睡了过去…… 
  2004年10月10日于北京        
智取生辰纲与强盗逻辑  左子翊    
  原载:《书屋》二〇〇六年第一期 
  一部《水浒传》说的都是强盗逻辑。 
  要从理论上驳倒强盗逻辑并不难,但要使强盗逻辑不能成立,换言之,要使强盗觉得没有做强盗的必要就很难了。说到底,这是有关赵宋政权整个官僚体制和整个官僚阶层利益的问题。如果整个官僚阶层要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并希望继续获取更多的利益,就必须维持这种体制。这样,强盗逻辑就成立,就有人或更多的人要做强盗。 
  不必为梁山的聚义者们讳,他们就是一个武装的盗匪集团。这样说,丝毫没有减轻统治者的罪责,也丝毫抹杀不了他们在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逼良为娼的这一基本事实。清人徐珂在《两粤盗风之炽》中说得很清楚: 
  两粤盗风之炽,甲于通国……粤人贫富之不均,甚于其他省,富者极富,而贫者极贫。贫人既无生计,饥寒亦死,为盗而为官所捕亦死,等是一死,而饥寒重迫必死无疑。为盗虽犯法,然未必为盗者人人尽为官捕,即捕,亦不过一死。是不为盗则死在目前,且必无幸免之理,而为盗非特目前不死,且可以侥幸不死。既若此,是亦何乐不为盗也。 
  分配不公、贫富悬殊无疑是引发各种刑事犯罪和社会动乱极为重要的因素。“贫困是最主要的潜在的不稳定源”(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语),是“许多人被迫到没有任何谋生的正当途径,不得不寻找不正当的职业过活”(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无奈选择。不要骂宋江是投降派,正常的环境下有几个人甘愿做盗匪的呢﹖一旦有招安的机会(这也属于“给出路”的政策,尽管具有极大的欺骗性),他是无论如何要为自己和弟兄们找个合法的归宿的。七十一回之后的失望,是因为过去我们过多地赋予了他们并不能够承担的革命义务和理想。 
  由于分配不公、贫富悬殊,政府又放弃了对社会财富进行二次分配的职责,他们实际上进行的就是一场求生存,并希望过上好日子的经济斗争(当然他们也有政治诉求,例如“反贪官不反皇帝”)。这种斗争(农民式的)又和近代工人与资本家的合法斗争截然不同,它以刑事犯罪的非法方式,用最原始、最落后的抢掠手段进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吃大户、抢富户、劫府库。江湖社会本来就是一个无序的社会,加之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对于一些小股的单打独斗的盗匪来说,他们更多的是伤及众多无辜的老百姓。说到底,它所遵循的仍是市场法则——利益的最大化。“替天行道”也好,“劫富济贫”也罢,只是文化人和一些有头脑的人加入以后所采取的一种争取民心的宣传,一个为自己争取最大生存空间的策略,究竟实践如何是要打问号的。 
  智取生辰纲就是在上述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一起刑事大案。小说文本提供的这起案例自有它的独特性,它所提供的政治学意义、社会学意义远远超出了刑事犯罪学意义。这从后世的读者们并不以为或者说并未意识到这是犯罪,无不为好汉们劫取不义之财拍手称快也可以看出。这当然是个误区。这固然与我们—直以革命的名义对待梁山聚义有关,更与社会缺失公平与公正,以及社会上还存在着许多丑恶的现象有关。长期以来,武侠小说经久不衰,替天行道,劫富济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这表明:当公刑不能主持正义时人们便寄希望于私刑;又表明:当“窃国者侯”,“窃钩者”又算得了什么﹖北宋末年出现的盗贼遍地、血腥和暴力层出不穷的局面是令人担忧的;更令人担忧的是从宋徽宗到政府的各级官员对国家的“积贫积弱”找不出任何解决问题的办法。相反,因战争的需要和统治者自身腐化使得许多问题达到了极致:政府冗员之多(英宗时,官吏“十倍于国初”)、升迁之滥为历朝历代之最;土地的兼并历汉、唐而至于宋更加畸形发展;公役之繁重因战争的剧烈,需要甚殷,被史学家称之“宋之公役,最为苦累”。更加的繁征厚敛:财政收入仅以皇祐至熙宁为例,只短短的二十年光景便由每年的三千九百万增至五千零六十万(按:当时的生产力绝对不可能如此发达,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只能是加重人民负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