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精华帖欣赏-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人家的火枪大炮对着抡,问题出在哪里?出在对科技的极度冷淡!宋朝首都东京开封府虽然已有生产火药武器的部门,也就是凌振供职的甲仗库,即使拥有凌振这样的高科技人才,政府也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否则怎么同样是火药专家,人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诺贝尔搞了个诺贝尔奖,而把黑火药技术发扬光大的凌振同志就不能来个“凌振奖”?宋朝在这重要的历史时刻错过了一个不应该错过的机会。凌振同志更是无法意识到历史赋予他的沉重使命,丫只是满足于老宋组织给予他的排名五十二的虚名,没有继续做他的科研工作,堕落到制作号炮,仅仅把火炮当成联络工具使用。
【旱地忽律朱贵】
我统计了一下,梁山108人里面,餐饮酒店的从业人员至少有8个。看过水浒的人大都知道,其实梁山的这几个开酒店的小老板,基本上全都挂着羊头卖狗肉,不是规规矩矩生意人,做的是一本万利的人肉加工买卖,业绩尤为突出的是母夜叉孙二娘,人肉叉烧包做的跟黄牛肉包子一个滋味儿,那可真是技术活儿,一般人轻易做不来。而旱地忽律朱贵开的这个酒店,营业范围却远远超过上面的几位,在王伦时代,朱贵的酒店偶尔也客串一下,给身带现金的客人来点蒙汗药什么的,小捞一票,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王伦时代,梁山的日子扣扣缩缩,小打小闹已然很是满足,自从王伦被晁盖取代后,朱贵的酒店就不屑于再干这类龌龊事体。
实际上,朱贵的酒店是挂靠在梁山这个巨大企业下的子公司,它的存在完全是为梁山组织服务的,这就完全不同于孙二娘之流的个体经营业者。朱贵的酒店不过是一个幌子,说白了其实是一个安插在梁山前哨的严密的间谍机构,专门收集打探情报信息,另一方面,对主动向组织靠拢的民间人士细加筛选、考察,起到承上启下,牵线搭桥的作用。因此我们完全能推断出来,朱贵同志绝对是一个心思细密、办事老练的资深地下工作者。而且是梁山革命根据地最早的缔造者之一,这样的革命老同志最后排在总排名的92位,其能量是被大大低估了。
【铁臂膊蔡福】
“逼上梁山”这个主题,是一直贯穿在整部《水浒传》的弘大叙事里的,108条好汉大部分都在体制里面活得窝窝囊囊,郁郁而不得志。但也不是没有例外的,至少铁臂膊蔡福上梁山闹革命就完全不是这样,他参加革命完全出于被动,梁山人马为救卢俊义攻陷北京城,做为政府机构的公务员,蔡福应该算是被收编的。这之前,蔡福和他弟哥俩儿在北京城就职于司法部门的行刑队,蔡福由于活儿干的干净利落,而当上行刑队长。
北京大款卢俊义被老婆贾氏和第三者插足的李固设计陷害,其罪名是勾结梁山反政府组织,也就是文革时期的“现行反革命罪”。由于证据还不够充足,卢俊义没有被就地干掉。贾氏、李固就和蔡福搞私下交易,先是拿100两金子企图搞定蔡福,要蔡福私下做掉卢俊义。这时候蔡福来了一狮子大开口:你大爷的,北京这么有名的一大款,你丫拿100两金子想打发我?没有500两黄金不干!一番讨价还价,最后还是500两黄金成交。这时候,老蔡的贪婪嘴脸也就跃然纸上了。
与此同时,梁山老宋那边也惦记着卢俊义,对于卢俊义的被捕那叫一个急啊,于是派柴进带着大量现金找到蔡福,开价1000两黄金要老蔡保护卢俊义,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不提以前的,老蔡同志这一单就进帐1500两黄金。1500两黄金什么概念?宋朝的黄金和白银的比价为一比十三,也就是说老蔡的赃款1500两黄金相当于19500两银子,是普通老百姓一千九百五十年的收入!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您说这么好的差使,老蔡最后“逼上梁山”干革命心里头能那么乐意吗?
不过话说回来,蔡福有贪婪的一面,也有慈悲的一面,人性的复杂在蔡福身上得到了体现。梁山队伍在攻陷北京城后,开始了灭绝人性的屠城活动,一时间血雨腥风,北京城有一半人口死于梁山的屠刀之下,这当口儿蔡福看不下去了,通过柴进,阻止了梁山队伍的疯狂屠杀,挽救了另一半无辜的北京市民。号称“替天行道”的梁山队伍,最后却不得不通过一个刽子手来阻止非正义的屠杀,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水浒中的马上生擒
武评大师煮酒正熟近来在河里开讲的《水浒武力》系列,篇篇精彩。在俺看来,煮酒兄已评的或将要涉及到的这些有关武力表现的常用语或现象,应可以被称为武力的表象或表型。通过对这些表象的分析、归纳,不但可能更准确的解读作者的原意初衷,也有可能使其成为有力的武力定位尺度。为此,提辖今日也来凑个热闹,试着分析一下水浒中的几次“马上生擒”,权当为煮酒兄大作助兴。
'定义':
这里所说的“马上生擒”是指不借助于外力(如呼延灼捉兀颜小将军是公孙胜行法术在先)及特殊器械(扈三娘捉彭屺、郝思文用了红锦套索),而是完全靠个人武力逼过或闪过对方兵器后,直接从马上活捉对手的举动。
'战例经过及分析':
1.呼延灼生擒孔明
引 用两马相交,斗到二十余合,呼延灼要在知府跟前显本事。又值孔明武艺不精,只办得架隔遮拦,斗到间深里,被呼延灼就马上把孔明活捉了去,之所以先说这一仗,是因为此战回合数清楚,双方武力定位明了。孔明武艺低微,就冲宋老大也能指教孔家兄弟这一点,孔明武艺的上限是不会高于李忠的,大体上与李忠、王矮虎等同属水浒三流武力;呼延灼的武力介于强五虎关胜、林冲与弱五虎董平、秦明之间,算是中五虎或说是标准五虎实力。如按大类细分,呼延与董、秦同属水浒强一流武力(关、林略高,介于强一流与超一流间)。孔明与呼延灼武力相差极其悬殊,中间还隔着中一流(史进、索超等)、弱一流(穆弘、雷横等)、强二流(韩滔、彭屺等)、中二流和弱二流(邓飞、马麟、杨林等)好几挡。参照呼延灼十合杀败李忠,可推出孔明大概难以在呼延灼马前走过十合。实际情况也差不多,孔明虽说硬撑了二十多合才被从马上拿住,但也早已是“只办得架隔遮拦”。相比于战李忠,呼延灼此战多用出的十个回合并不是李、孔二人的武力差距,而正是生擒与杀败的差别。相对于击败或杀死对手,生擒的难度显然更大,要多费些时间、力气。生擒中,擒将者不但要有足够的武力优势创造一边倒的有利形势,还须等到对手的漏洞足以被用来逼开或闪过兵器后才能下手拿人。正因为如此,马上捉将是武艺高超的象征,也是强力武将借以炫耀武力的表演。在这里,处事精明的呼延灼见孔明武艺不精,便马上利用这个机会让慕容彦达及青州兵将见识了一下什么是一流武艺。
2.史进走马捉陈达
引 用史进、陈达两个斗了多时,史进卖个破绽,让陈达把枪望心窝里搠来,史进却把腰一闪,陈达和枪X入怀里来,史进轻舒猿臂,款扭狼腰,只一挟,把陈达轻轻摘离了嵌花鞍,款款揪住了线X膊,只一丢,丢落地,那匹战马拨风也似去了。
这一仗史大郎干得极其漂亮,先卖个破绽,再及时一闪,跳涧大虫就已投怀送抱。
史进的武艺稍低于呼延灼,属于水浒中一流武力;陈达略高于孔明,但也只是个强三流至弱二流的实力。陈达对史进,武力差距同样较为悬殊,也让史进有足够的优势来生擒对手。作者没有给出具体回合数,但从“多时”来理解,应该是指将近三十合的样子。以史进的中一流武力,陈达大概至多能与其打到二十合(可参照史进三十合斩具有强二流武力的吴秉彝)。考虑到捉将要多花时间,说史进用了二三十合从马上拿下陈达也完全符合双方实力对比。史进活捉陈达,虽有初出茅庐不忍伤害对手性命及要解官请赏因素在内,但从表演欲望上来说,痴迷武艺、争强好胜的史大郎比呼延灼又要强烈出几分来。
3.一丈青单捉王矮虎
引 用便将两把双刀,直上直下砍将入来,这王矮虎如何敌得过,拨回马,却待要走,被一丈青纵马赶上,把右手刀挂了,轻舒猿臂,将王矮虎提离雕鞍,活捉去了。众庄客齐上,把王矮虎横拖倒拽捉去了。
这一例有点特殊。扈三娘属强二流武艺,王矮虎是三流水平,二人武力相差不算太大。按说矮脚虎应有与扈妹妹打二三十合的实力,小扈要想直接在马上捉矮虎也并非易事。但矮虎兄弟太没出息,见了美人后竟手酥筋麻使不动铁枪,幸福地被三娘擒去,俺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4.林冲生擒扈三娘
引 用两个斗不到十合,林冲卖个破绽,放一丈青两口刀砍入来,林冲把蛇矛逼个住,两口刀逼斜了,赶拢去,轻舒猿臂,款扭狼腰,把一丈青只一拽,活挟过马来。
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擒了王矮虎的扈三娘不久便被武艺更高的林冲只用十合从马上捉下。从正常实力对比来说,强二流可与准超一流打十几至二十合,略少于与强一流(参照于韩滔二十合对秦明)的交手。此战三娘只十合被擒,可能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小扈MM先前已分别与王矮虎、欧鹏、马麟几位大老爷们斗了一身香汗,略有困乏,而林冲则是以逸待劳;(2)小扈虽也武艺高强(强二流),但终究是MM,膂力、耐力上处劣势;(3)与顶尖高手过招时,回合数并不总呈线性。从韩滔对秦明的二十合推出小扈对林冲可打十几至二十合,从呼延灼擒孔明推出生擒要多用几合至十合,这些在对林冲这样的好手时并不适用。理由是超一流及准超一流高手往往可抓住不是机会的机会,瞬间制胜。
5.卢俊义生擒酆美
引 用酆美拍马舞刀,直奔卢俊义。两马相交,斗不到数合,被卢俊义把枪只一逼,逼过大刀,抢入身去,劈腰提住,一脚蹬开战马,把酆美活捉去了。
酆美的武力可定位于弱八骠即水浒弱一流武力,说起来不弱,但这个倒霉蛋遇到的却是全书武力第一的好汉卢俊义。正像上面提到的,超一流武将与他人厮杀所用回合数与双方武力对比并不完全呈线性。酆美与卢俊义的交手从数合落败到二三十合都是可能的。这里,卢员外只用了廖廖数合,“一逼”、“抢入身”、“劈腰提住”、“一脚蹬开战马”,一气呵成,身手潇洒利落,不亏为水浒第一高人。
'总结':
排除一丈青捉王矮虎这一特例,其它几战有一些共性的特征。
1.生擒难度较大,所需回合数一般多于击败或杀死,但极顶高手不循此例,可在数合内擒将制敌。
2.擒者被擒者间武力相差悬殊,马上生擒只是一流武将表演的专利,是作者用于渲染武力高强的专用描写。
提辖独家之言,欢迎讨论,砸砖头也行,呵呵!
水浒中的如果如果——如果黄文炳也想上梁山
闲来无事到北图借了本十年砍柴老兄写的《闲看水浒》,启卷未久,不禁难以释手。文章新见与妙语迭出,不但把水泊上下脉络说的头头是道,还借古喻今,读完之后于世间百态,不由豁然开朗。看得手痒难耐,献丑为文以自娱嘿嘿。
(信笔写了几篇贴在自己blog上,恰好刚下了西西河,权当拜河贴投名状了嘿嘿)
水浒中的如果如果——如果黄文炳也想上梁山。。。。。
抛开人格品行不谈,黄文炳于大宋可谓是能吏忠臣。他见到宋江所题反诗后,表现是这样的:“黄文炳道:“约莫甚么样人?”酒保道:“面颊上有两行金印,多管是牢城营里人。生得黑矮肥胖。”黄文炳道:“是了。”就借笔砚,取幅纸来,抄了藏在身边,分付酒保,休要刮去了。”
随后宋江装疯卖傻时,他“对知府道:“且唤本营差拨并牌头来,问这人来时有疯,近日却疯。若是来时疯,便是真症候;若是近疯,必是诈疯。””
吴用伪造假书信,被他一眼看穿“只是这个图书是令尊恩相做翰林学士时使出来,法帖文字上,多有人曾见。如今升专太师丞相,如何肯把翰林图书使出来?更兼亦是父寄书与子,须不当用讳字图书。令尊太师恩相是个识穷天下高明远见的人,安肯造次错用?相公不信小生之言,可细细盘问下书人,曾见府里谁来。若说不对,便是假书。”
他又建议蔡九立即将宋、戴二人弃市,早除后患。“眼见得这人也结梁山泊,通同造意,谋叛为党,若不早除,必为后患。一者,朝廷见喜,知道相公干这件大功;二者,免得梁山泊草寇来劫牢”
认真细致,当机立断的办事风格,显示出黄文炳有非常合格的文官素养。主官蔡九,甚至是梁中书乃至高俅与之相比,也不过是泥塑木雕。即使与用小吏做身份掩护的黑社会老大宋江比,也不遑多让。如此有才华的官吏,却因没有社会背景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发挥自己所能取得升迁,只能靠阿谀谄佞,检举文字来以图进身,无异是宋朝腐败的官僚体系的悲哀。而反过来朝廷无法,也不想保护黄文炳,使黄文炳遭受灭门之灾,更是对那些想为忠臣孝子维护封建王朝统治的白身知识分子的莫大打击。
看到反诗的黄文炳应该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
黄文炳道:“是了。”就借笔砚,取幅纸来,抄了藏在身边,分付酒保,急忙刮去了。黄文炳下楼,自去船中歇了一夜。次日,饭后,仆人挑了盒使,一迳到了营前。
那厢宋江正与戴宗讲起,提起昨日独自无聊,自寸浔阳楼上饮了一瓶酒,醉题了反诗,不知怎地好。戴宗大惊:“知府相公知晓,可是死也!”两人正烦恼处,突然一个人从门外抢将入来,劈胸揪住宋江,说道:“好呀!明有王法,暗有神灵,你一个贼配军题下反诗!我听得多时也!”
吓得这宋江面如土色,戴宗一见来人,抚掌大笑:“通判休取笑,且请相见。”来人正是黄文炳,松开宋江,倒头便拜:“小弟黄文炳本州人氏,幼读经书,曾为本州通判,只因恶了本官,闲秩在家,早闻山东及时雨宋公明大名,不期今日此处得会。!听知哥哥在江州为事官司,奈何前日染疾,病卧在床,今日方得拜见。”边上戴宗说道:“黄通判端的心思细密,智计百出,只在加亮先生之上。难得还仗义疏财,疾恶如仇。因此江湖博得个名声‘黄蜂刺’”。
宋江大喜,手执文炳,只是没口子道:“贤弟救我!”
文炳不慌不忙,叠两个指头,说出几句话来,有分教∶无为庄中,黄通判翻作强人;浔阳江上,打鱼船权为战舰。 毕竟黄文炳怎地解救宋公明,且听下回分解。
哈哈,剩下的东西就不用细写了,无非是内联李俊与张家穆家童家兄弟,外引梁山好汉,打破江州跑路即是。只是那黄文炳上了山,立下救宋江大功和串连江州聚义大功两件,地位自然低不出前十把交椅。况且那时晁天王未薨,吴用还算是晁老大的心腹。而不甘人下的宋老二自然也会私下培植自己的力量。武将而言,当时武力第一的林冲隐然半独立,只忠于梁山而不忠于某个头领。而宋江的死忠花荣武力则远远凌驾于刘唐,阮氏三雄之上;而谋士这边,黄文炳顺理成章滴就成为了宋江集团的头号智囊。有了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