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精华帖欣赏-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人不会认为许褚高过典韦,虽然许褚比典韦多了一场与高手交锋的机会(对马超230余合平)。
呼延与孙立对鞭30余合旗鼓相当,林冲20余合令曾魁料敌不过而退走 (没分出胜负)。这两战,与对王焕、存保两战一样,都只能用来测定孙立和曾魁的武艺,却对林冲呼延的武艺判定没什么帮助。
下面聊聊二人对杨志之战。
很可惜,这对战例仅有参考价值,并无很大帮助,因为林杨之战是步战,而呼杨之战为马战。从实战情况来看,呼杨之战呼延似乎略有优势,这一点前文已述,此不赘言。
林杨对刀,30来合 加 10数合,“正斗到分际”,为王伦叫停。煮酒以为,关键之处就在这个“分际”二字。按煮酒的理解,“分际”是“快要分出胜负的当口”之意。不过字典里的解释却是:打得难解难分。可惜该字典这个词条的举例,却恰恰就是水浒中这场林杨之战,这使得其释意比较缺乏说服力。好吧,我们就以字典释意为准吧 难解难分。既然两人正打到难解难分之际,而林冲却在听到王伦高叫的第一时间“蓦地跳出圈子外来”,看上去,在这场难解难分的步战中,杨志对林冲并无多少羁绊牵缠,林冲说走就走,来去自如,由此可知,此前的“难解难分”,显然是林冲在纠缠杨志。因此这一战,多半是林冲在控制战局。 如果按照煮酒“快要分出胜负的当口”来理解,则对林冲更加有利。此不赘言。
总之,林杨步战和呼杨马战这对战例,首先仅有参考价值,其次呼延林冲都表现出对杨志的某种武力优势,呼、林依然难分高下。
再说说对小扈之战。
从表面来看,林冲不十合轻松生擒小扈,而呼延斗到十合之上才差点儿鞭毙小扈。即使呼延运气好,最多也就是毙小扈于阵前,这个比之林冲的生擒,在难度上还是有差距的。因此,林冲呼延二人武艺,似乎凭此二战即可一见高下了。
然而如果仔细分析一哈,又会让我们发现似乎未必如此简单。
首先,从战前状态来看,呼延曾有一场50余合的久战,而林冲则基本上是神完气足;与呼延单挑的小扈,此前仅与彭杞单挑了20余合,体能虽有消耗,但不甚大,但与林冲单挑的小扈,此前曾连战三将(王英欧鹏马麟),回合数至少达到40合以上,而且自午后一直撕杀至天晚,体能损耗很大。说得极端一点,林冲此战稍嫌胜之不武。也许让两人都神完气足地重新打过,小扈不会如此快地就被获遭擒。
其次,从临阵心理状态来看,小扈战林冲时孤身一人,而对方身后有十数骑,更兼李逵所部七八十军汉也已赶到,小扈匹马单人,又相当疲乏,此时已自知凶多吉少,所以心理不稳,对方给个套想也不想就一头钻进去了,以至不十合束手就擒。而小扈战呼延时是在两军阵前,双方情势相当,兼且己方第五路孙提辖已然勒马阵前,因此小扈心下笃定,可以凝神接战,可以发挥出正常水平来。
平心而论,这些战场因素都对“林冲武艺高于呼延”的判定很不利。
不过,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则也可以找到某种强化“林高于呼”判定的证据。首先,林冲之卖个破绽,给人感觉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胜得轻松、从容、漂亮,很有艺术美感。而呼延则因十合之上也赢不得小扈而气咻咻地,居然铤而走险、冒险放出胜负手,令人感觉不够从容,而且最终也没伤到小扈一根汗毛,感觉比较笨拙,更遑论艺术美感了,和和。
其次,公认擒将比杀将更困难,如果林冲没存着心思要生擒这员女将,也许两三合之内小扈早已香消玉陨啦。因此林冲与之交锋近10合,未尝不是在故意拖延以待生擒之机。
其三,以小扈连战宋江手下三将丝毫不折便宜的武力表现来看,其武艺应该明显高于周通 (欧鹏 大于 李忠 大于大于 周通)。即使久战疲惫的小扈,最差也能有周通的水平。呼延战周通只能六七合把对方打跑,而林冲对疲惫小扈则多管六七合可以挑落马下 (因为9合就生擒了嘛)。当然这些都是推测。
总之,对小扈一战,林冲对呼延略有感情分优势。
最后,如果我们纵观林冲呼延的全部战绩,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差别:林冲大约是12战7胜5平,且7胜中6场都有擒斩,只有一场放跑对手(祝龙很滑头的说,对秦明也逃了;林冲曾魁那场是平手,所以不算);呼延大约是13战6胜7平,且6胜中只有3场有擒斩,另外3场都放跑了对手。
这么看来,林冲显然打的是歼灭战,擒斩率极高,而呼延多少有点击溃战的意思,擒斩率较低。相对来说,在对手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歼灭战比击溃战难度更高,歼灭战高手武艺似乎更细腻精良一些,战机把握能力似乎更高一些。因此林冲再得感情分。
总体来看,林冲、呼延武艺大致相当,但两人马战风格有所不同,呼延的攻击压迫感很强,但在一击制敌方面与林冲相比似略有不足。林冲靠感情分得以微弱优势胜出。
作者: 风从虎 2004…10…15 22:22 回复此发言5 回复:好文共赏——《梁山五虎将武力点评》'转载'
个人觉得这篇作者写的很细致,请吧主考虑加精。
作者: 风从虎 2004…10…16 21:12 回复此发言6 回复:好文共赏——《梁山五虎将武力点评》'转载'
我加了谢谢
作者: 天龙魔神座 2004…10…17 13:32 回复此发言7 回复:好文共赏——《梁山五虎将武力点评》'转载'
不过,我觉得他这里把扈三娘的武力评价的有点低,只是说明显大于周通。周通的武力很垃圾的,而扈三娘给我的感觉马战武力是不错的,应该还略高于黄信、马磷、邓飞等大半将领,略低于欧鹏。
林 冲—官逼民反的好汉
林冲是水浒中凤毛麟角的出身好、人善良,完完全全被万恶的社会逼上梁山的好汉。千百年后,林冲这一形象被香港黑社会电影演绎成“好”的黑道人物的典范。大部分好的黑道大哥,或多或少都有一点林教头的影子,身怀绝技但本无心江湖,只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但是恶势力总是不放过他。他总是一开始退让忍耐,希望对方能够放过他,但恶势力却始终不依不饶,最后走投无路,被逼出手。结局要么是喜剧,将坏的黑道大哥干掉;要么是悲剧,同坏老大同归于尽。比如英雄本色里狄龙演的豪哥、上海滩里的许文强都是这个套路。 闲话少说,回到正题一、庙会身为东京国防部训练处中校教官的林冲,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在公务员薪俸极高的宋代,林冲生活得可以算比较小资的。有一个漂亮的太太(同僚张教官的女儿),受人尊敬而又稳定的工作,有自己的房子,还有个小丫环伺候。春暖花开的时候陪着太太逛逛庙会,同大相国寺的鲁智深长老,饮饮酒、切磋切磋武功,日子过得也逍遥。若不是林太太意外地在庙会碰上高衙内,林冲的一生可能会很平淡地度过。
但是事情只要有机会,总是会向坏的方向发展的。林太太不巧碰上了林冲的上司、国防部长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身为东京太子党重量级人物的高衙内,平日里也胡作非为惯了。水浒上说他, “那厮在东京倚势豪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高衙内看林太太漂亮忍不住就来调戏,惊动了林冲,被林冲制止。林冲因对方是自己上司的儿子,也就忍了。水浒上说,“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软了”。当鲁智深要为他出头时,林冲反而劝道:“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这一幕很精彩,就是今天也常发生。前段时间宝马撞死农妇,农妇老公只拿了2万多块钱(折成北宋的货币也就是66贯或66两银子)的赔偿就和解了。想想林教头英雄盖世,老婆被人调戏,但因为对方是太子党来头大,也缩头忍了,何况一农妇的老公。
林冲这次忍了,连毫毛都没有碰高衙内一下,想这件事就这么了了。可惜这只不过是林教头的善良愿望而已,高衙内可不会就此甘休。想想老子堂堂国防部长的公子,在东京城里除李师师外,谁动不了?你林冲不过是个小小的中校教官,老子要动你老婆,还怕你不成。
二、陷害
高衙内回家之后,茶饭不思就想着林太太。其实高衙内这种太子党并不是对林太太动了什么真感情,而是因为没能轻易得手,所以反倒动了心思。但林冲毕竟是政府官员,又在军队担任公职,而且深怀武艺,要是强夺恐怕比较困难。这时候,小人的用处就来了。
林冲有个从小一块长大的哥们叫陆谦,也在国防部任参谋一职。照理说跟林冲这等关系,高衙内的小弟富安找上他,就算不劝高衙内不要生事,也应该尽力推却才是。可是此人为了往上爬,却视这是一个拍高部长马屁的绝好机会。所以说,有时候白道比黑道更黑暗。黑道里至少一个重要法则是不能出卖兄弟,而白道则是只要能往上爬,完全可以不择手段,什么兄弟朋友都可以不顾,甚至连杀父灭子都是可以美其名曰为大义灭亲的。
陆参谋先是把林冲骗到自己家,再把林太太骗出来,让高衙内有机会霸王硬上弓。结果因丫环锦儿机灵,事儿没成。然后又献计置林冲于死地。陆参谋的计策很简单,他是林冲少年时代的朋友,知道林冲喜欢好的兵器,于是就设计找个托儿卖一把宝刀给林冲,再由高部长派人请林冲来观赏一下宝刀,来人则有意将林冲领入禁止携带武器入内的军事禁地白虎节堂,等林冲进入白虎节堂,就将他当作现行犯抓获。应该说这条计是很狠毒而又巧妙的。如果上司要如此陷害一个下属,下属是逃不过的。白道要是用黑道的方式来行事,黑道的那些玩意儿就是小儿科了。持刀闯入白虎节堂,按宋朝法律是要处死刑的。林冲虽然冤屈,明眼人都知道这是高部长设的局,不过场面上大家都没法说。东京市的判决还算比较公正,判了林冲“误入节堂,脊杖二十,刺配沧州”。可见北宋的司法吏治也并不是很腐败。因为林冲的确带刀进了白虎节堂被现场抓获的,这个罪就是放在今天找最好的律师也是洗不掉的。要是东京市藤市长也是陆谦之流,林教头恐怕逃不过一个死罪。于是,林冲就开始了他的流放生涯。
作者: aiq狼的诱惑 2005…8…19 21:08 回复此发言2 林 冲—官逼民反的好汉(转)
三、发配
林冲发配沧州,但高衙内霸占林太太的目的还没有达到。由于东京市顶住了高部长的压力轻判了林冲,使得陆参谋妙计的功效大打了折扣。只要林冲还活着,对高衙内来说就始终是个障碍。况且对另一个主谋陆参谋来说,在这件事上已彻底得罪了林冲,所以他更想置林冲于死地。无论为主子还是为自己,陆参谋都需要将这个脏活干到底。
于是陆参谋就去找了押送林冲的两名公安董超和薛霸,赏了两人10两金子(3万人民币),并代表高部长封官许愿。董、薛两个小小的公安,平时恐怕见都见不到高部长,自然就一口答应在路上做掉林冲。这事搁在今天,就是某部长高官为了儿子能霸占手下的太太,故意陷害部下,但地方的公检法系统并不买帐,公正作出了判决,这时候部长大人又让人出3万元收买负责押送的公安让他们暗中下手杀掉该名部下。这个桥断也是现在反腐倡廉连续剧中经常出现的。而董、薛两人吃完原告吃被告,不仅拿了陆参谋的钱,还照样拿林冲老丈人张教官的钱。他俩沿途一路虐待林冲,并要在野猪林下手。但千算万算还是漏算了一人,大相国寺的鲁智深一直暗中保护着林冲。这鲁大师耐心的确不错,董、薛两公安一路虐待林冲时,他倒是很沉得住气,一直未现身,直到紧要关头才出手救人。无斋主人一直想,要是智深大师早点现身,林教头岂不要少吃很多苦头?救了林冲后,为防万一,鲁智深一路护送林冲到沧州附近,董、薛两人始终再无机会下手。
沧州附近正是黑白两道赫赫有名的小旋风柴进的地盘。柴进是老牌太子党,祖上为大宋朝的建立立下过汗马功劳,宋朝太祖的领导核心地位就是柴进的先祖让出来的。投桃报李,宋太祖赵匡胤赐柴家丹书铁卷,子孙犯罪可以被豁免。因此沧州柴家是黑道人物、犯罪分子的最佳避难所。在江湖上混难免要犯事,犯了事柴家庄就是最好的去处,江湖上不少黑道人士都受过柴进庇护。水浒中除了宋江就是这位柴大官人在江湖上的名声最大。沧州地界黑白两道都要买柴老大一个面子。水浒上说:
“柴进又置席面相待送行;又写两封书,分付林冲道:‘沧州大尹也与柴进好;牢城管营,差拨,亦与柴进交厚;可将这两封书去下,必然看觑教头’”。
柴老大款待了林冲后,就写了封信给沧州市监狱劳改大队长和队长,让他们好好照顾林冲。于是林冲就开始了在沧州监狱的服刑改造生涯。
四、沧州监狱
历朝历代,监狱总是最黑暗的地方。宋朝也不例外。按宋朝的规矩,新入监的犯人要打100杀威棒,这其实是变相给管监狱的大小官员们一条财路,有钱有势的犯人自然可以免去这一顿打,没钱没势的就只能怪自己的命不好了。
林冲毕竟在东京作过官,官场这些路数也是清楚的,做人也不是不懂事。所以一到先问明白行情,马上就给了劳改队长(差拨)5两银子(1500元人民币),劳改大队长(管营)10两银子(3000元人民币)。然后递上柴老大的信。既有柴老大罩着,又有银子打点,林冲的100杀威棒自然就免了,同时也弄了个看守天王堂的轻松差事。平日里,一则柴老大送钱送物,再则林冲本人也会做人,银子上下打点出去,所以林冲的改造生涯是很轻松的。虽然比不上武松在孟州监狱、宋江在江州监狱那样度假般的生活,但还是能够经常走出监狱,上附近的酒馆喝喝小酒。林冲就这样碰上了原先在东京救过的熟人——开酒店的李小二。
话说林冲在沧州监狱轻松改造,但东京的高衙内和陆参谋并没有闲着。董、薛两位公安功败垂成,不等于高衙内就准备放过林冲了。一方面以高部长的权势逼走相国寺的鲁智深,另一方面陆参谋又赶到沧州对付林冲。陆谦找到了监狱劳改大队长和队长,说明来意,自然少不了送钱并许愿封官。林冲虽有柴大官人罩着,但江湖上的黑道终究对抗不了朝廷里的黑道。对官儿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头上的顶子,对沧州监狱劳改营的官儿来说,如果能巴结上高部长往上爬,柴老大又算老几?事实上,柴老大最后还不是折在高部长的叔伯兄弟高廉手上,就算有丹书铁卷也没用,仍不得不弃了家业上梁山,这当然是另话了。沧州监狱劳改大队的两名主管同陆参谋一拍即合,设下了另一条毒计。
作者: aiq狼的诱惑 2005…8…19 21:08 回复此发言3 林 冲—官逼民反的好汉(转)
幸好陆参谋他们见面时正好在李小二的酒店。于是李小二就告诉了林冲,林冲也有了些提防。过了几天,劳改大队长(管营)按计把林冲调到草料场上班。然后再放火烧了大军草料场,就算林冲没被烧死,但看管的草料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