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贴吧精华帖欣赏 >

第90章

贴吧精华帖欣赏-第90章

小说: 贴吧精华帖欣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江的武艺技巧应该还可以,只是力气小了点,相当于一个有一定武艺修为的老头子教练吧。由于本身武艺有限,被他调教过的孔明孔亮当然只能是三四流的角色。 
  卢俊义武功绝伦,燕青聪明伶俐更兼身强力壮,两人又是一家人,按理说青出于蓝也不令人惊讶,只是这浪子燕青把太多的心思都用在吹拉弹唱、插科打浑上面,天下第一的小厮扑也带有娱乐观赏的痕迹,他的武艺素养肯定很高,但是一旦上战场,他的那根齐眉杆棒的威力到底怎样?STUMPYTIGERW认为自保有余、杀伤力不足。 
  曹正的武艺大概只能算三流,但是他应该是八十万禁军众多学生中的一员,是从大课堂里教出来了,所以不能凭此说林冲不是个好师傅。 
  如果秦明的武力是标准一流的话,那么黄信的武力顶上天也不过是弱一流,他们可能是差距最小的一对师徒。 
  综上,STUMPYTIGERW可以大胆地推断水浒中的师徒武力关系:师傅比徒弟多半会高出一档,最少也有半档之差。从史进的武艺推测王进的武艺,王进的真实武力就在迷雾中露出神秘的轮廓了。史大郎英勇,时常奋威斩将,不愧是梁山的一流武将,他与秦明杨志等人的差距可能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出来,比之林冲也只有程度上的差异而没有档次上的差距。王进如果高出史进半档,也比林冲微高;如果高出一档,则可和卢俊义比肩。 
  王进神龙见首不见尾,不免让人挂念:茫茫大地,斯人何在?在抗击西夏的前线延安府,是做了将军还是做了烈浚吭阱谙牒推诖校颐侨吹壤戳送踅奶嫔恚和跷谋蟆? 
  三、有心杀敌,无力回天 
  在大辽的倾国之师面前,第三位八十万禁军教头招摇登场了,可爱的王文斌,同时兼任郑州团练使,学术仕途两不误,又红又专的典范。走了王进林冲之后,东京国防大学恐怕就数王文斌最牛了吧,君不见他名满京华、满朝钦伏么?连宋江都把他视为救苦救难的菩萨。 
  此公先是搞不懂辽军的阵势却不懂装懂,接着同辽军大将曲利出清单挑了二十余合,番将诈败而退,王文斌不识高低,赶马追去一枪刺了个虚的,被对手漂亮地翻身一刀腰斩而死。王文斌没有输在力气上,而是输在了最不该输的招数上,其武学素养比起王进林冲等前任来至少差了半个档次。 
  其实王文斌注定命苦,君不见,那辽国兵精将猛,梁山以一偏师降伏一国之力,而108名头领竟然能毫发无损,是不是也太玄乎了呢?所以作者临时找来了这个替死鬼。如果完全跳进故事本身的情节来看,王文斌也是一个冤大头,辽军太乙混天像阵之厉害宋江岂有不知,却眼看这个大国宝去白白送死。当王文斌被腰斩的那一刻,估计宋江的心里乐开了花:“死的好!王教头不死,哪里显得出我梁山兄弟的手段?”正是:苦了一个王文斌,幸福梁山千万人。 
  王文斌虽然华而不实,但是也算得上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汉子,但是他这样的庸才却支撑不起宋朝的一片天,王进 —— 林冲 —— 王文斌,八十万禁军教头一代不如一代。走了王进,还有林冲;走了林冲,来了王文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永远都是不缺的,但是庸人和人才毕竟不同,否则,汉高祖刘邦不会发出“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千古感叹。猛士在哪里?猛士也许就在你的眼皮底下叹气! 
  四、长缨在手,望龙兴叹 
  索超与杨志打了一场表演赛,大名府的所有职业武将和普通看客都一口咬认定这是他们平生仅见的精彩打斗,估计将在很长时间内成为当地酒楼茶肆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这场精彩演出却是由一个低级军官和一个囚犯所奉献的;那些中高级军官们平日里尸位素餐,想必当时一个个张着大嘴抽倒气,看得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吧。更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他们身边还有一位枪棒天下第一的卢俊义。正当国家用人之际,卢员外这样的大英雄就在身边,而大名城里的那群官员偏偏看不见。 
  花荣潜伏于寥落的清风寨,本该射龙射虎的箭却只能射向野兔飞鸟,还要不时忍受文官上司的龌龊气。花荣这样的镇国大将岂能满足于区区连级军官?青州知府如果能够知人善任,三山攻打青州时,恐怕又是张清连打梁山15员头领的重演了。 
  鲁达吊着两只巨粗的胳膊,满世界乱闯,没人敢惹,但他仅仅是从西北边防转业下来的低级军官,他这样的直肠子脾气在官场上吃不开,只有江湖才是他的家。 
  关胜介绍郝思文时说:“这兄弟,十八般武艺无所不能,可惜至今屈沉在此”。宣赞也是倒霉,因为得罪了老丈人,颇有战功的他不得重用。关胜武艺绝伦自不必说;宣郝二将也绝不容小觑。征讨梁山时,两人都是单独被梁山的两员一流虎将合力擒获,比韩滔彭玑之流要难对付得多。郝思文在梁山大战苏州八飞将时光荣入选团体赛主力阵容,并且没有掉链子,值得一提的是,排位在前的宣赞却落选了,是否意味着宣赞的武艺微逊郝思文?宣郝二将的武力臻于一流而未达一流,大郝和徐宁一起探哨时遭到南军6员偏将突袭,徐宁死战得脱,而大郝却惨遭擒获,这就是宣郝二将与一流武将的差距;徐宁只能慌张逃跑,而关胜却独力战退6将,这又是一流与超一流的差距了。扯远了,赶快打住。 
  有不得志者,更有报国无门者。阮氏三雄做梦都想把一腔热血“卖给识货的”,小五说:“我也常常这般思量:我弟兄三个的本事又不是不如别人。谁是识我们的?”若不是吴用赚他三人劫大名府的运钞车,阮氏三雄只怕要空抱一身武艺和雄心终老在故乡了。 
  如果英雄豪杰不能显达于朝廷,那么无能之辈便会充任国家大梁了。 
  五、朽木作梁,大厦将倾 
  童贯的十万大军两征梁山,片刻之间就被杀得丢盔弃甲;领军的八都监狸猫装老虎,被江湖好汉们无情地打回了原形。都监相当于上校副师级别,本应该是军中长城,却如此不堪一击,且来看他们的丑陋表演: 
  陈煮二十余合授首于秦明;马万里与林冲斗不到数合便气力不加,随即被戳死;段鹏举成了李逵的招牌杀人动作的又一个牺牲品;周信在张清的飞石下丧生;王义、韩天麟两人就更是烂到底了,一合被KO。唯有许州都监李明算得上一员良将,与杨志斗了三十余合激战正酣的时候,遇上同伴吴秉彝被史进所斩,一下落了单,心里一发慌,死于杨志枪下,最后还引来了战地记者的一段咏叹调送终。 
  八都监中,只有李明一人称职;陈煮、吴秉彝可比团练出身的韩滔彭玑,但是在梁山虎将的眼里,与插标卖首者无异;其余如王义、韩天麟之辈纯粹是滥竽充数。随军中还有两个特邀的大内高手助战:酆美、毕胜。此二将分别与朱仝、雷横勉强打成了平手,虽然他俩的武力臻于梁山八骠的尾巴水准,但是相对于他俩的朝廷御前龙虎大将的身份而言,还是觉得有些美中不足,显得朝中无人。 
  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但是鸡永远不可能象鹰一样翱翔。关胜等人屈沉中不消沉,终于等来了鲤鱼跃龙门的机会;花荣鲁达们失意于官场,笑傲于江湖。而八都监之流平日里人模狗样,一动真格的只能丧师辱国。鸡永远是鸡! 
  难道在朝廷十万大军之中就找不出几个五虎八骠级别的大将了吗?STUMPYTIGERW相信肯定有几个类似花荣索超的低级军官埋没在这十万大军中,但是他们只能被裹夹在兵败如山倒的潮流中仰天长叹。 
  如果太多的豪杰都靠边站,那么皇帝最终也只能靠边站。当徽钦二帝坐在辽东寒冷的枯井里看天的时候,他们是否会想起梁山,想起延安府,想起那些散落江湖的落魄英雄?        
综合评价水浒八骠骑将的武力    
  本贴打算对以前大家进行水浒武评时不解的若干问题澄清一下,范围仅限于八骠骑将。 
  1,花荣 
  花荣的臂力如何一直是个谜,在清风山,他以一杆铁枪与秦统制的狼牙大棒打的不遑多让,铁枪,假如通体铁铸,重量决不低于任何其余武器。问题是花荣自被王矮虎燕顺兄弟劫囚车之后,一直没回过清风寨,之前在囚车里万无携带武器之说,因此这杆铁枪不用说是从清风山上顺来的。 
  问题在于:清风山连三个寨主都武艺平平,能有人使得动通体铁铸的铁枪么?! 
  靖岩以为难,因此靖岩更倾向于花荣此时的铁枪并非通体铁铸,有可能是木杆的。不然徐宁那家伙号称金枪。岂不是天下第一号笨重武器?? 
  2,徐宁 
  徐宁与花荣合称风流威猛二将。其实花荣风流倒还有迹可寻。这徐宁身高六尺五六,折过来不过一米五,再威猛能威猛过秦明索超去?只是比较精致而已…… 
  徐宁的武器有两种,金枪和勾镰枪。两者都相当不适合他。因为这厮作为武将来说,身材先天不足。一米五的身高在今天也算矮的。只能抵郁保四的三分之二。这样的人假如不是西府赵王那般天生神勇,则力气就不可能比同样是武人而身材健壮的多的秦明等人大。虽然书中特意说他“十分腰细膀阔”,是很合比例的那种标准,但就他的身高望回一折,这个“比例”实在也是有水分的,加上金枪看名字就不很轻,勾镰枪又免不得锁拿敌人兵刃。这还不算,他又是马军。 
  这一下彻底断送了徐宁的前途。因为徐宁家学渊源,武艺功底是很高的,林冲赞他这两路枪法天下无对。术业有专攻,极是厉害,虽然先天不足,但若是步军,则可以小巧身法周旋战胜之,马军毕竟周转不灵,与敌人较力不可避免。徐宁先天力气就不会很大,又加上终年在首都呆着,又是娇妻幼子。成天唯一损耗气力的就是站班,因此体力和耐久度都成问题,还好有唐猊甲,这宝甲既轻又软,总算给徐宁省了点体力,若是再给徐宁配上件镔铁铠 ,金枪手这辈子怕是没指望打赢谁了。 
  就是这样,徐宁的武力发挥仍然差强人意。论排名,他是八骠骑第二,倘若花荣不算弓箭神威的话,还未必排在徐宁上,武功素质相当好。可惜发挥不出来,生平最多只和董平斗过五十合。董平是双手双枪,单臂使枪能发挥的力量也不大,俩人技巧斗技巧,以五虎之尾斗八骠骑之头,堪堪平手,这是徐宁表现出来的极限,除此之外,对任何敌手,无论胜败,也就是二三十合,征辽时遇见骁将阿里奇,迅疾落败,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俺总是猜阿里奇力气强盛,占了徐宁的便宜。阿里奇的出白梨花枪后来被张清顺了过去,张清枪法不是顶尖,力气却不见得小,好歹也是投掷项目选手,扭起来……不次于徐宁的,呵呵~~3,索超索超没什么可说的,N久以前俺曾说过索超挺不住关胜十合是有箭伤因素制约的,后来煮酒兄接受了俺这个观点,呵呵~~索超的发挥一向很稳定,就是这一场速败,这场战例原本也是给关胜加了很大的分的,现在似乎要好一点。 
  4,杨志 
  杨志有一绝活,为诸人所不及。这厮枪刀全能,朴刀斗平林冲,之后却用一杆枪力敌索超的大斧,靖岩个人以为这一战杨志还是占了些许上风的。之后却又用刀略敌呼延灼,端地不愧是那”一杆刀,七把枪“之后,虽然那般武器也不是绝顶,但刀枪均属长武器,与呼延灼,孙立的枪鞭比较,更希奇一些,能练到如此水准,已是难得。杨志不弱的。确有自傲的资本。 
  5,史进 
  史大郎的武艺也是值得说一说的。书中常言此人英勇,可是打起架来是真的奇怪啊,废物的时候,收拾一个跳涧虎也要相斗多时,和花荣联手斗卞祥,占不了上风。斗琼妖纳延,一刀居然”砍了个空“,要不是花荣神箭,没准就危险了,但英雄起来也颇了得,斩将比杨志还快,而且曾力斩两将,似乎发挥极端不稳定。 
  其实这都是被居心叵测的王进害的,那王进当年在史家庄上点拨史进十八般武艺,前后半年。诸位想想半年一共一百八十天,倒要分摊给十八般武艺,平均每种武艺只教十天,便是神仙资质,十天之内又能学到多少东西了?——俺们本科的时候,体育课教二十四式太极,整整学了一个学期,造诣也还是稀松平常,不要说功夫,连史进当年那种花架子境界也是天差地远的。洪七当年点拨郭靖,十五掌教了三个月,史大郎再是聪明,六个月能学到什么?那王进也敢说”点拨的件件都有奥妙“,估计只是每种武器传授若干杀手绝招,其余部分,省去不教,反正史大郎是‘经过七八个有名的师父”的,平时打架,花架子好了,逼到没办法的时候出两手绝招,当年史大郎只是蛊惑仔境界,按王进的料想怎么也够了,谁知道以后九纹龙真的因缘际会,上了战场,这一来可苦了,哪有那么多杀着可用。临阵对敌,只好花架子杀着一起混着使,不成系统。攻守能力,发挥极不稳定,能不能打赢敌手连自己也不知道,这一点倒有程咬金之风。偶们好好的史大郎被王进教成如此的半瓶子醋,也不知是祸是福。如果史进一生只是华阴县的一个富农,庞万春箭法再好百倍,与他何干?思之可恸! 
  但史大郎为人是极英雄仗义的,是条好汉子,初中语文,学鲁大师打死镇关西,老师讲鲁大师对欺压百姓比较敏感,有正义心,史进就如何漠然,其实乃是鬼话,那时史进要案在身,又是在鲁大师的地盘做客。不象鲁大师这般张扬冲动,是史进过人处。看史进后来搭救玉娇枝,就知道这条汉子火性起来,颇不次于鲁大师的。央视改编名著,向来胡乱,但总算没把玉娇枝和史大郎之间安上些闲花弱草的,这个真是他们的好处!……(不过也许只是那帮大人们没想到而已,看看新西游记,汗!……) 
  6,张清 
  张清这人在水浒篇幅里占笔墨不少,俺偏偏不喜欢他,而且关于他的评论,已经很全面了,俺也说不出什么新意,算了。 
  7,朱仝。 
  朱仝这人平时不怎么动手,家里有钱,身份又在,养尊处优一些也是应该的,跑路被李逵溜得呼哧带喘,但偶们也不要以为朱仝体力非常弱,他毕竟是和晁盖赛跑过的人,堪堪跑平,场面略同于萧峰追赶萧远山。只是李逵体力太好而已,但朱仝攻击方面乏善可陈。名次排的那么高,多半是因为此人眼光独到,梁山前晁盖后宋江两个总寨主都蒙他救过命,彼此又是老乡,是以排名居然还在鲁大师之上,令人不平。 
  又:靖岩不认为朱仝这人品德有什么了不起,若他和武松换换,只怕就是武松为小衙内报仇斗李逵,而朱仝血溅鸳鸯楼了。 
  8,穆弘 
  穆弘在原书中就是个凑数的,洋洋百万字的巨著,这厮一共只打了有数的几次仗,似乎从来没有阵斩的记录,最牛的是征方腊的时候与一个叫程胜祖的相斗,好象逼的老程弃了马。但当时六阵打斗,倒有四场斩将,穆弘这个战绩实在算不了什么。 
  又:穆弘在扬州评话里还是有点份儿的,以一人之力(穆春太稀松了,哈)敢去挑黄门山四杰。黄门四杰各有过人之能,联起手来,即使在本书里也是非同小可,可惜没打成,江州水陆两路绿林道总瓢把子李俊正好赶将过来,及时扑灭了这场内斗,真是让靖岩可惜到了极点……        
水浒中的武力难题    
  拜读过萝伏兄的大作“卢俊义破坏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