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较量-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为“阳明山”,为的是标榜他一生中最崇拜明朝哲学家王阳明了。他在窃机等着世界
风云变化。
就在这时,麦克阿瑟在日本发表“在对日和约签订前,福摩萨属于盟军总部”的讲
话,并指使台湾籍美国间谍廖文毅等假借台湾人民团体名义发出要求台湾“独立”的叫
喊,妄图由美国侵占中国的领土台湾省。麦克阿瑟并宣布近期访问台湾。
这时蒋介石正匆忙赶到南朝鲜去。虽然在美国的白皮书发表后,他心情极为沉重,
但表面上仍泰然处之,谈笑风生,他的嗅觉感到北南朝鲜局势紧张,挑火加油欣喜异常,
他第二次去发动其亚洲太平洋反共同盟的大计。
蒋介石飞往南朝鲜,在飞机上卫立几次要他好好休息养神,他却怎么也闭不上眼睛。
机舱外乌云滚滚,机翼下大海滔滔,他的腔子里好像被根木棍子搅拌着,疼痛、麻木、
悔恨、混蛋都混到一起了。他对美国白皮书很恨然,好像挨刀子插,棍子敲,麻绳子缠
一样。毛泽东连写了五篇文章,以新华社社论名义发表,揭露美国一贯执行着侵略中国
的政策。这使蒋介石看出杜鲁门为了自己避免这场灾难,平息国内保守派的不满和防止
政府再被指责对华政策的失败,把蒋介石推出来,给他毁灭性的打击和出卖、抛弃也在
所不惜了。这使蒋介石感到没顶之灾了。他看着机舱外边风云变幻,两眼火辣辣的,感
到上次会见菲律宾总统,心情才舒展一些,透过气一些,再加听到麦克阿瑟有访问台湾
的打算,他称台湾为“不沉的航空母舰”,可见台湾在美国今后太平洋政策中有它重要
位置。打起第三次世界大战来,一切都好转了,打不起来,他在台湾这岛上,要奋发自
立,巩固台湾基地,进而光复大陆,还在国际上联合反共国家组成“太平洋反共同盟”。
他感到这次访韩国,要争取李承晚这个反共前哨,因为这块反共基地上驻扎过美军,是
美国远东势力范围。这是他此次访韩的目的。他想到这里,空虚的心中填了不少东西,
同时感到飞机忽悠一下子。侍从室主任来告知:飞机要在金浦机场着陆了。
蒋介石激动了,他把中山服的领子扣子都摸摸,壮壮气魄,等着下飞机了。
蒋介石走出机舱,感到太阳有些刺眼,心里想:这里和台湾岛一样,只是这么小一
块地方。他被搀扶着走下舷梯。他已经看见李承晚了,于是把脚步放快些,伸手扶正头
上黑礼帽,然后挺挺腰,虽然没有带夫人来,但他乘的是“美龄”号专机。
李承晚是一个干瘪瘦的小老头子,看着身体还壮实。他穿着西装戴顶黑色的高筒礼
帽,不然就显得更矮了。因为腿短,紧走就跳跳跶跶的了,迎上前来,两个人轻轻拥抱
一下,各自把双方随行人员介绍过,然后检阅韩国仪仗队,接着上车,在镇海开始会谈。
蒋介石又以国民党总裁身分出席了大韩民国大总统李承晚博士宴会。
第二天他们正式会谈,蒋介石就座之后叙旧说;“阁下离开中国上海整整三十年了,
上海有些老朋友还在怀念。”1919年李承晚从事反日独立运动,曾任设在上海的“韩国
临时政府”总统。
李承晚微笑点头说:“我想念在中国上海那段可纪念的生活。”
蒋介石接着接触实际说:“鄙人和菲律宾季里诺总统会晤,感到志同道合。这也是
亚洲反共风暴把资总统和鄙人吹在一起,鄙人想,抵制共产风暴,是总统和鄙人之天
职。”
李承晚简单把大韩民国局势介绍了,然后说到他和蒋介石是同病相怜,对当前共产
风暴要肩担防御任务,这时美国并不得意李承晚,如果能在亚洲刮起反共风暴,他的局
面会有好转。
双方除了吹捧之外,李承晚秘密地向蒋介石通报了美国陆海空军驻远东的威慑力量,
以及最近大韩民国通过麦克阿瑟增派更多顾问,加紧训练大韩民国军队,增加对共产军
队的攻击力量的情况。说大韩民国将要成为东方反共前哨。
蒋介石在大韩民国访问两天,和李承晚签署了一个联合声明,主要是签下“亚洲反
共联盟”,建立空中交通和海空合作然后返回台北。
宋美龄仍然被晒干在多多纳庄园。蒋介石指责马歇尔和艾奇逊此种对华政策是错误
的。他抛开了杜鲁门说:“马歇尔、艾奇逊因欲掩饰其对华政策之错误与失败,不惜彻
底毁灭中美两国传统友谊,以遂其心,而亦不知其国家之信义与外交上应守之规范;其
领导世界之美国总统杜鲁门竟准其发表此失信于世之《中美关系白皮书》,为美国历史
留下莫大之污点,此不仅为美国悲,而更为世界前途悲矣。”
蒋介石从韩国回到台北,和儿子蒋经国谈了访韩民国之后的收获,说他崇拜麦克阿
瑟胜过杜鲁门和马歇尔。他认为联合后反共成功,应该给麦克阿瑟和韩国李承晚博士建
树勋业。
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
“到韩国后,更觉肯定光明,内心澄澈无比,是天父圣
灵与我同在之象征也。对美国《白皮书》可痛可叹,对美国
院此种措置,不仅为其痛惜,不能不认为其主持者缺乏远虑。
自断其臂而已。”他自认为是美国反共的左膀右臂,他曾为
美国霸权效力,可惜,今天美国杜鲁门总统把他一脚踢开了,
不用他了,怎么能不痛心疾首呢。因而他要发愤图强。
“甚叹我国处境,一面受俄国之侵略,一面美国对我又
如此轻率,若不求自强,何以为人?何以立国?而今实为中
国最大之国耻,亦深信其为最后之国耻,即可由我受之,亦
可由我湔雪也。”
这时李宗仁和蒋介石对大陆的最后垂死挣扎的防务战略,发生了根本分歧。李宗仁
欲以湖南与江西为防务据点,并将驻在台湾的空军与孙立人训练的新军调返大陆。蒋介
石则认为不可分散刚刚去台之兵力。国民党军队于过去三年内损失五百六十九万一千四
百人,六十万零七百三十一门大炮,二十万零八百七十七架机关枪,两百万支步枪,一
万四千八百四十七辆汽车,五百八十二辆坦克车,三百六十辆装甲车,一百三十四架飞
机,一百二十三艘军舰。共军则已拥有大约四百万大军,而国军大陆台湾加一起仅剩下
四十九万二千人。
蒋介石从大陆撤退到台湾的军队,自称六十万零八千人,其中三十万是历经百战的
官兵,附加千余辆坦克车的装备;空军方面,约有五百架飞机,大部分自称为是效忠于
国民政府的空中健儿,海军约四万五千人,军舰七百余艘,逃亡到台湾的大陆民众,估
计两百万人左右。先后将大陆国库内大量黄金、白银运往台湾。蒋介石像长翅膀的秃鹰
从广州飞福州、飞重庆、飞昆明。在飞机上父子掩面抱头而哭,大陆已经不能保了,于
是遁回台湾。开始研究自立自强的理论。
蒋家父子认为:“自强自立之道,奠基于兴学、养廉;而兴学之要,在于穷理致和,
实践笃行,养廉首务在节约勤俭,敦厚朴素,戒浪费,祛消耗,明礼义,重廉耻。”经
过暂短沉默,美国又骂又痛又打,又准备大量经援、军援。蒋介石又发表一篇《军人魂》
提出一年准备,二年进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效死宣言。
1949年9月30日,蒋介石再一次从广州飞回台北,他已经几次打听,却又胆怯,终
于哑着嗓门问毛人凤:“共匪,确实是在十月一日成立……”他说不下去了,浑身已经
颤抖起来了。
毛人凤不敢不说,又不知怎么说,只是点头猫腰说:“啊,啊,是,是。”两手极
不自然地抓着大腿。
“是明天?”蒋介石问。
“啊,啊,是。”毛人凤回答。
“从早晨?”蒋介石问。
“啊,啊,是。”毛人凤回答。
这天,蒋介石在台北阳明山官邸钻进他准备好的一间没有阳光、不透风的屋子里,
他说要静心领圣经。
●新中国的诞生
这一天是1949年10月1日, 周恩来住处停着吉普车、小轿车四辆,他刚从这辆车下
来,向办公人员交待一下事情,然后和政府各部、解放军各部、民主党派谈一些具体工
作,他给毛主席住处连挂三四次电话了,总是吩咐警卫长说:“毛主席休息了吗?”当
他听说还没有睡觉,还在伏桌办公,他就说:“你们要想办法劝他休息,要给他送杯水
去,提醒他睡觉。”过会儿又打来电话,听说毛主席还没有休息,他就说:“借故去送
盒烟,劝主席休息。怎么,你们当警卫人员的,有些劝主席休息的好点子也忘了?”
已经上午十点钟了,毛主席还在办公。周恩来一听,坐车赶来了。轿车停在离毛主
席办公室一千多米远的地方,周恩来是怕车子停近了有响动,于是他徒步走来了。
警卫长早晨看见周副主席还穿双皮鞋,现在却换双布鞋,他是怕有响动惊醒毛主席。
他亲切地问:“主席睡觉没有?”
警卫长问。“周副主席,有事请示主席吗?”
周副主席摆摆手说:“我是看主席睡觉没有?你知道吗?开国大典,主席有很多事
要做,他得好好休息呀。你们要想办法,让主席睡一觉。”警卫长显出很为难的模样。
毛主席听见说话了,问:“恩来,是你呀,有事吗?”他停笔抬起头来。
“啊,我是来看主席睡觉没有。”周副主席走进屋去了。
“还没有睡。”
“主席你得睡,下午两点,在勤德殿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三点要
上天安门城楼。”
“噢,知道了。”
“主席你得睡一会。 ” 周副主席深情地劝一句,转身出了屋。对警卫长说,“别
再送茶、送烟,刺激就更不好睡了。”他用手指点点脑门,意思是动脑筋。
周副主席的来劝,毛主席果然放下手中工作说:“我睡觉吧。”
警卫长服侍主席洗了澡。主席回到床上,身上搭件棉线毯,顺手又拿起一本书。
警卫们见毛主席睡觉了,他们该有多么高兴。又惦记着毛主席一点钟左右就得醒,
因为不能耽误了开国大典。他们多么盼望主席看会书就睡着。
“给我一只红笔。”毛主席还没有睡,这一要笔更不知啥时睡着了。
警卫长把笔送给主席,他和另两个警卫低声在窗户前说:“怎么能让主席睡着?”
有个警卫说:“咱们学小鸟叫,能催眠睡觉。”几个警卫很巧妙地用舌尖学着小鸟
叫。果然,毛主席翻下身,把书和笔放在炕旁睡着了。
快到一点了,主席床头铃还没响。
周副主席打来两次电话,他听主席睡觉了,很高兴。最后这次电话问:“主席醒
没?”当他听说没醒,又说,“再让主席睡十分钟再叫醒。”
十分钟后,警卫长把主席叫醒了。
主席往常在起床后,要读书、喝茶后才下地,可这次他却起床就下了地,说:“把
窗帘掀开,给我一杯茶。”屋子里通亮了,他喝完一杯茶,笑笑对警卫长说:“我今天
说话要费点劲,声音高些。”其实他什么时候说话声音也是洪亮的。
警卫长帮助毛主席穿上那套非常合身、为开国大典特意缝制的美国将校呢中山式服
装,还正正当当缀上主席胸标。很快吃完饭,就去勤政殿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第一
次会议。
委员们宣布就职,宣布中央人民政府即于本日成立。中央首长都到齐了,开完会后,
大家愉快地交谈起来。当毛主席和傅作义交谈说:“宜生,我们在一个政府供职了。”
傅作义点头说:“我很高兴。”心里想到他曾经给毛泽东写过一封信,要当小职员
就可以了,而今当政府部长了。
汽车从勤政殿门口出发,经中南海中门,几分钟就到了天安门城楼后边。
周恩来指导着大家登城楼,请毛主席走在前头。
毛泽东伸着手说:“又要我走在前头,我就走吧。”
这时清脆地响着广播员的声音;“毛主席来啦,”毛主席健步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此刻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在毛主席身后相继登上城门楼的是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张澜、李济深、
宋庆龄等国家领导人。
下午,三点整。
林伯渠秘书长宣布大典开始。
毛泽东主席走到麦克风跟前,庄严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广场上欢呼的人群沸腾了,犹如万顷波涛在涌动。毛主席按动电纽,中华人民共和
国第一面红旗升起来了。
毛主席注视着,当五星红旗在高高旗杆顶上飘动时,他挥下手说:“升起来啦!升
得好!”
礼炮发出二十八响轰鸣之后,朱德总司令下达了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军队,
解放尚未解放的国土的命令。
蒋介石在大陆上统治的时代结束了。
第十六章 毛泽东的外交手段
●毛泽东说:开慧,我为咱们的儿子成了家
毛主席在中南海散步,他的步子先迈得很快很大,接着慢下来。每当这时警卫员都
把距离拉远些,有时停下脚步,他们知道主席在动脑筋了,在盘算天下大事情。
毛岸英迎面走过来了,穿身蓝叽咋式小翻领青年装,下颏露出枣红色背心领口儿,
看着怪新鲜的,走得兴冲冲的,两只手好像在掐算着什么,从脸上笑容看出他是在心里
念叨着喜事儿。冷丁一抬头把脚煞住了,他距父亲还有百来米远了。他看父亲已经停下
脚步,双手剪在背后,身上的灰色中山装,穿得肥大舒服,长发背在耳后,显得脑门完
些,早晨的阳光侧射鬓角发亮,他感到父亲苍老了些,但身体还是很坚实,看见警卫员
躲得远些,父亲在思考事情,他也不打算往近前走了,但心里有事拱着两脚还没有动地
方。
父亲早就看见儿子岸英走来了,他从儿子那轻快的脚步,脸上的一朵朵愉快的笑云,
猜出这小伙子是找他商量事。他对自己的儿子老感到是块玉石坯子,一点点在琢磨,一
点点在闪光。他对儿子的诚实热情和口直心快是很喜欢的。他方才是把装满心里的事在
给出头绪来。政府有些部长要新任命,要考虑史良、李德生、何香凝几位有影响杰出的
妇女当部长级干部。要选人才,要考虑民主党派的比例数。周总理日夜忙着,虽然都处
理得很有条理,但还要他来磋商拿最后生意,再找少奇等同志到书记处讨论。今早晨他
心情很痛快,他多么喜欢居住在青海原籍的西藏宗教领袖之一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
他发电表示拥护中央人民政府。准备复电表示欢迎。他在考虑电文:“西藏人民是爱祖
国而反对外国侵略的,他们不满意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政策,而愿意成为统一的富强的各
民族平等合作的新中国大家庭的一分子。……希望先生和西藏爱国人士一致努力,为西
藏的解放和汉藏人民的团结而奋斗。”他还要请教赵朴初先生,关于佛教一些教规,他
对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要称赞年轻有理想。国内、国外的事情太多了,政府是新建
立的,一些事物也都是新的。他慈祥中带有父亲的威严问道:“岸英,有事要办?”他
说着走近几步又停下,他从头顶到脚打量自己的儿子。
“爸爸,我本来想和您商量一件事,看您很忙……”岸英在父亲面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