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较量-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彭总准备去鸭绿江边拉古哨,过江会晤金日成首相。在这种情况下,等着一声信号
枪六军就过鸭绿江了。
这天刚起床,彭总进屋来又扑到地图上又划又改,看出要出国了,参谋匆匆走来送
上毛泽东主席的加急电报:
彭高、邓洪韩解:一、10月 9日命令暂不执行,第十三兵团各部仍就原地进行训练,
不要出动;二、请高岗德怀同志明日或后日来京谈。
毛泽东
10月 12日 20时
彭总深深地锁着重重的眉毛,张养吾硬要拉他去吃饭,说飞机安排在两个小时以后
才起飞,彭总掠动眼皮看看也没说吃或不吃。看着为他准备好的一包子材料和他面前摆
着的笔记本子出神。张养吾没有办法,不好往深里说什么,转身工夫出屋去了。
不大一会儿工夫,毛岸英抱着几本书,披着父亲送给的黄呢子大衣进屋来了,像个
大孩子似的,一进屋就喊:“彭叔叔。”但立刻又改嘴叫道:“彭司令员,咱们下一盘
棋怎么样?”他虽然问得很突然,但听他的口气很亲切,使人难以拒绝。平日他们几位
参谋还有洪学智副司令爱下棋,彭总很少赢棋,只有几个参谋有时让他一盘,洪副司令
员不让棋,还总是吵嚷不让彭总往回撤子儿。岸英是大部赢,很少输给彭总。
彭总看着岸英摇摇头说:“不下,没兴趣。我回北京,给你父亲捎信吗?”他抬起
头来,这时两眼才恢复点情绪。
毛岸英笑着说:“捎点东西,不过现在不忙,这距离飞机起飞还有两个多小时呢。
这么的吧,咱们下一盘,你赢了我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你回来咱们就出国怎么样?”
他把棋子叭叭敲动两下来个诱惑。
果然,彭总动动身子说:“你说的对,这次我回京,是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来,
咱们就下一盘。”他一边坐过来,一边卷卷袖头儿,他又上来棋瘾了。
毛岸英见彭总上钩了,说:“咱们得赢点啥的,不然没兴趣。”他已经把红子给彭
总摆好了。
彭总摸着棋子说:“你小子又有什么鬼点子?这回我赢定你了。”他拿起棋子要开
走。
“先别动子,我还没说条件呢?”岸英按住彭总的手。
彭总摸着一个炮说:“红先黑后,还有什么条件?”
“当然有,谁赢了,就得接受输家一个正确的建议。”岸英诡诈地眨眨眼。
“这算什么屁条件,输赢都得听正确建议嘛。”彭总叭的一声来了个当头炮。
这盘棋杀的时间不长,彭总赢了这一盘,他说:“你小子还是嫩呀,我的一车一炮
把你老将抓住了。”他说到这里站起身子要走,嘴里叨咕着:我还有心下棋。
“走不得呀,我的正确建议还没有说呢。”
“什么建议,说吧。”
“正确建议你得吃饭。”岸英话音一落,炊事班长应声托着饭盘进屋来了。
“哎哟,又中了你的吃饭计。”彭总只好坐下吃饭。
毛岸英看彭总吃完饭,他坐近些说:“司令员,给我父亲捎个话去,说我一切都好。
还有从家带来的列宁的书,我对照原本修改几处《进一步退两步》、《左派幼稚病》书
中夹了条子,请我父亲指正。”他说得很认真,他把书递给彭总,他脸皮微微带点红,
十一、二月东北这里风吹得更紧。
彭总看两本书包在白纸里,横着捆道线绳,他知道毛岸英对学习抓的非常紧,安排
的时间也很得当,他把一天分成几个读书写文章的黄金时刻,从来不浪费时间,可以说
是手不释卷,随身常带着个小本子,记事本里夹着各种栽得宽窄不等的白条子,这是备
他随时记事,按纸条的颜色而定的。彭总接过白纸包说:“能不能让我看看,我也学学,
行吗?”他看着这个有点腼腆的大小伙子。
“当然可以。不过没啥学的。”毛岸英亲自动手解开白纸包捧给彭总过目。
彭总接过仔细地看着,在俄文字母间标出钢笔字、铅笔字、红铅笔字,写得工整、
流畅,每个标点符号都标得很清晰,在中文原译旁标出自己的译文,而且在最后都写出:
“指正”的字样。彭总知道岸英是个办事仔细认真的青年,来到他身边,凡是他担当的
工作都是做得有头有尾。他担任党小组长,每次开会都有记录,而后用纸把同志们意见
誊写清楚交给支委,从来没有疏忽过。
彭总看着满意地说:“岸英你小子挺谦虚,还让你老子指正呢。你是个好秘书材料,
打完仗,我得把你带大西北去。”他要给捆白纸包。
毛岸英拿过去自己一边包一边说:“说定了,我跟你走。”
“跟我走,你能学着什么,俄文我一个不认识。”彭总把双手杨一下。
“学您的立场坚定。”岸英认真而响亮地说着。
彭总默默一笑,看岸英把白纸包拥好了说:“岸英,你可别大男子主义呀,给思齐
写信。”他不是开玩笑,说得很认真。
“我这次不写了,她正忙着一份工作,就不打搅她了。”毛岸英说得满动感情,好
像思齐就在身边工作,他说话声音高了,动作有了响动都会影响思齐。在他离家时没有
说来参加志愿军,只是说有外事工作,后来他还是按父亲的指示,到达沈阳时把情况告
诉给思齐,父亲当时对他说:两个人志同道合,自己的一切都要告诉她呀, 我和你母
亲就是这样, 有时远离互相写写诗词在安慰鼓励。他看着彭总说:“那么把她电话抄
下,请您给她打个电话,说我一切都好。行吗?”
“行啊!”彭总高兴了。
毛岸英从上衣口袋摘下笔,把思齐工作单位号码写在给父亲的白纸包上。
彭总在和毛岸英家长里短地呼这么一会儿, 他的急躁的心情 降些温了。这些天在
没睡之前,看到鸭绿江对岸新义州被美国夜七机轰炸烧起的冲天大火,他倒背双手站在
窗前由沉思到愤怒。有的猛然转过身来,好像要用后背挡住这大火,绝对不能烧到这岸
来,他命令:调高射炮部队到安东来。在他整装待命的当儿,收到中央毛主席电报暂缓
过江,百思不得其解,他感到急躁心情实在压不下。中央又电令他去北京,这就使他这
位身经百战的老将也稳不住神了。他多么希望登上飞机就飞到北京。他谁也没带可谓只
身飞北京了。
作为一名久经考验的战将来说,彭总对于什么时候出兵打击敌人有力量,这是他周
身血液冲动,才下决心的时刻。手软了,心软了,真会贻误战机。他下了飞机一边往汽
车里钻,一边说:“去毛主席那里。”接他的同志,本想把他送到北京饭店,然后打电
话告诉军委、周总理,再确定何时见毛主席。可经彭总这么一说,不知怎么安排了,毛
主席事情很多,在不在呢?
“彭总你到住处,我们和主席通报一下。”
“主席在!”彭总就像事先约下一样,于是拍拍手提皮包说:“我还给主席捎东西
来了。”
●斯大林没有信心
彭总的轿车一直升到毛泽东住处菊香屋。秘书见一辆车停下,在门口守候着呢,上
前迎接向彭总敬礼说:“彭总,主席在等着。”转身带路,大有一分钟也不能耽搁之势。
彭总一边往屋里走,一边对接他的同志点点头,意思是:怎么样,对吧,主席在等
我呢。他的步伐走得那么矫健。
毛泽东握住彭德怀的手说:“我说你会下飞机就直接来嘛。这叫心通。”
两个人坐下后,毛泽东先开口说:“我那份电报会把你出征的心扯了一下吧。其实
嘛,没有什么值得着急的。但是,我们志愿军出国,不管什么样子的仗,我们要心中有
数,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主席,我先把我们兵力摸了底,又和朝鲜同志摸过底,这第一仗不同寻常,”彭
总见了毛主席,他忧心忡忡的神色一扫而光了,他作个手势说,“要打掉恐美病,要振
国威,要振中华民族之气呀!”
“对的,不过,别急,第一仗把恐美病打掉百分之六十就不得了。”毛泽东把大拇
指挑一下说:“这要震一下世界呀。”
彭德怀深深舒口气,知道中央打的决心没有改。说:“恐美病不能在中华民族身上
流行。”
“是呀,美帝军队在仁川登陆成功了,杜鲁门和麦克阿瑟简直是不可一世,决心占
领朝鲜。这个时候我们和斯大林都看出完全靠朝鲜人民军作战已经抗不住了。我们不是
两家商定如何支援朝鲜人民问题吗?”
彭总插话说:“这是既定的呀。”
“这时斯大林他担心出动他的军队支援朝鲜与美军对抗,将会把战火引向欧洲和世
界各地,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破坏二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他们不愿出兵,想让中国
出兵。我也有几分不敢出兵。”
“在欧洲打起世界大战,斯大林得挑大梁,在亚洲打起来亚洲人多,苏联出些枪炮
就行噗,可是这种观念不对头呀。”
“我说、在亚洲开打吧,打它个天翻地覆,我还是说,它不是世界大战,欧洲一枪
不放那种紧张的冷战,终究会有人倒在冷战枪口之下。”
“我也同样认为,在亚洲打不出个世界大战来,同时也不会减轻欧洲的重压。”
“想让中国出兵,可我们也有困难呀,我们刚刚解放,国力很弱。我们的部队装备
很差,都是常规武器,没有空军掩护,面对现代化武器装备的陆海空军,完全掌握制空
权的美军,他们杀伤能力很大。要我们出兵也不是容易事呀。”
“我们如果隐蔽得好,会减少杀伤,他们的海军除了在朝鲜实施两栖登陆,再有用
舰载机支援地面,发挥不了大作用,可是空军对我运输线是会造成很大困难。”
“这个出兵,经过反复协商,最后两党达成了协议,由我国出兵援朝,由苏联派出
空军支持,掩护我军行动。我们打电报告诉斯大林。”
“这是很明确的,我们才决定出兵援朝。就在这个时候,斯大林突然通知给我们,
说他们的空军还没有准备妥当,还需要暂缓出动。”
“就在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收兵,后果不堪设想。这个暂缓的动机是什么
呢?”
“还会是什么呢?是恐美。斯大林没有准备好,并不是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斯
大林对我们能不能打胜这场战争持有怀疑。他看到我们真的决定要出兵,而且美国准备
宣布全国进入战争状态,他就犹豫了。”
“欧洲又去个艾森豪威尔,他就认为只要亚洲一开打,欧洲就打第三次世界大战。
认为我们的军队虽然在国内战争中胜利了,但装备那样差,到底能不能打败美军,没有
底。”
“底应该在我们。”
“觉得他们出动空军掩护我军,一旦我们被打败了,就把他们给圈进去了,苏联就
会有与美军直接对抗的危险,甚至会引起第三次大战。”
“我们打败了,他们会流行恐美病,欧洲枪一开,也不是稳定战局,归终会有被冷
战吓倒的。”
“做个马列主义者,在非常时期要看胆识。”
毛泽东和彭德怀笑了。
彭德怀说:“主席,我们不是骑虎难下,而是骑上真老虎去打纸老虎。战略上我们
要重视它,战术上我们要蔑视它。”
毛泽东又像那次送他儿子当志愿军的劲头儿说:“拿酒来,拿酒来。”
虽然,已经十二点了,这也算给彭老总安排一顿晚饭。
在吃饭桌上,他们又在谈苏联态度的变化,开头他们感到突然,在道理上国与国之
间哪里有这样的事情,已经达成的协议,又临时改变?在朝鲜战争快推向釜山时,克里
姆林宫灯火辉煌开庆功宴,转而当仁川登陆后,莫斯科斯大林给毛泽东接二连三挂电话。
但到了这时候,军情紧急,刻不容缓,毛泽东只有一方面派出周恩来去莫斯科与斯大林
进一步协商,另外火急地调彰大将军来北京商讨研究了。他们谈起志愿军,谈起毛岸英。
在毛泽东送彭德怀的时候,彭德怀问:“主席,我们要等周总理回来再走下出国不
出国吗?”
毛泽东问道:“你看呢?咱们唠得很顺当吗?”
“是呀,我们出国部队,已经叫出‘志愿军’了。”
“我们政治局要讨论,也等,也不等,等是为了让他明白,中国是个有志气的国家,
尽管这个国家眼下穷困,但是有志气,不会被别人给吓倒下。要干的事情,就一定要干
下去。”
“主席,希望中央政治局各位领导同志商量后,我想一定会毅然地作出历史性的决
策。”
“我看是这样办,不管有没有苏联空军支援,我们仍按原定的计划出兵援朝。周恩
来这阵已经到斯大林那了。”
彭德怀离开毛泽东回到住处,忽然想起来毛岸英写在白纸包上刘思齐的电话来了。
他赶忙又给毛主席挂电话:“主席你还没休息吗?岸英给你捎来的白纸包上有个电话告
诉我。”
毛泽东笑着说:“那是给思齐的,我刚挂过了。”
“主席,你知道岸英给思齐捎来什么话呀?”
“噢,一切平安吧!”
他们在电话中又大笑起来。然后互道晚安休息了。
●周恩来与斯大林争论
周恩来到莫斯科的时候,正是秋末冬初,除了松柏树发出墨绿色,其他种树的叶子
纷纷扬扬飘落的季节,天气多变,气候不定,前两天还落场中雪,房顶瓦片上有雪,松
柏树枝上托雪,没有车轧马踏的地方被尺把深的雪盖得很严实。他一到莫斯科就会见了
莫洛托夫,受到礼节待遇。
周恩来向莫洛托夫说:“请您说给斯大林同志,我是奉毛泽东同志命令来向斯大林
同志请示工作,我希望不能拖延。”他说得很清楚,这番话是在下飞机之后就说了的。
当时来机场迎接的还有维辛斯基。
“为什么要这么急呢?”莫洛托夫问。
“救兵如救火。”周恩来回答。
在苏联领导陪同下,周恩来在机场检阅了仪仗队。在机场除了塔斯社记者,没有其
他外国记者。在维辛斯基陪着周恩来去郊区别墅时,维辛斯基问道:“周恩来同志,您
这次到莫斯科还需要向外界报导消息吗?”听他口气和没有外国记者在场,显然是不打
算向外报导消息了。
周恩来说:“我是代表国家来办事的,要按国家的惯例来报道消息。”
“考虑目前的时局。”
“朝鲜战争全世界尽人皆知了。美帝国主义盗用联合国名义侵略了朝鲜,我们要出
兵是既定下的。”周恩来的回答是铿锵有力的,同时他也知道维辛斯基是来探听他的口
风。
“噢,我请示斯大林同志以后再定。”维辛斯基小心谨慎地说着。
“我的国家会报导的,因为它的总理是正大光明地到苏联例行公事的。”周恩来口
气强硬,事态非常明了的。
维辛斯基把周恩来陪送到郊区别墅,立刻去见斯大林,莫洛托夫刚刚从克里姆林宫
出来。斯大林在等着他汇报情况。
维辛斯基看着斯大林正翻阅毛泽东决定出兵援朝的情况通报的电文:
菲里波夫(斯大林代号)同志:
一、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
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志,我们认为
这样做是必要的。因为如果让整个朝鲜被美国人占去了,朝
鲜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败,则美国侵略者将更为猖獗,于
整个东方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