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卓别林 >

第7章

卓别林-第7章

小说: 卓别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尺胶片13美分提高到25美分。
    斯普尔终于露面,忙不迭地向卓别林赔礼道歉,并解释说他早已关照了公司,
叫他们办妥所有的事。他虽没看到合同,但以为职员们是知道的云云。
    至于他“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几年以后他才亲口告诉了卓别林。
    埃山奈公司与卓别林的合作也令人满意,专为他在洛杉矶租建了一家制片厂。
公司只管出钱,艺术方面的问题全归卓别林掌管。影片任由他自编自导,演员班
子任由他挑选。后来在《巴黎一妇人》中饰女主角的艾娜。卜雯斯小姐,就是这
时进入他的演员班子。艾娜是旧金山一个企业家的秘书,卓别林在一次鸡尾酒会
上发现了这位身材丰满、容貌姣好、性格柔顺的金发女郎。在他的竭力劝说下,
艾娜终于心动,秘书不当来接受演技训练。从1915~1922年,她成为一个电影明
星。与卓别林搭档9 年,作为女主角合拍了20部影片。其中有《流浪者》《夏尔
洛当提琴手》《移民》《狗的生涯》《寻子遇仙记》《巴黎一妇人》,他们的真
诚友谊保持了一生。
    卓别林在埃山奈公司最初的两部片子,与在启斯东公司拍的片子没有太大的
区别,消遣娱乐式的,滑稽可笑。但随后有几部,就使观众和同行们感觉不俗。
因为他在影片中塑造的形象与表现的内容,人情味与社会性增强了。
    在《夏尔洛当拳击师》中,遭受失业打击的夏尔洛,闷闷不乐地把身上仅有
的1 美分买了一点香肠,与他的狗分着吃下去……有人雇他去参加拳击比赛,实
际上是为了赚钱让他去当一个挨打的角色。而对他来说,在这个残酷无情的社会
里,只要有活路什么都可以干。他耍了个巧,在拳击手套里偷偷放了一个金属环。
结果他横扫拳台无敌手,不仅夺得了锦标与奖金,而且还赢得一个女扮男装的美
人芳心(艾娜。卜雯斯饰)。
    在《流浪汉》中,实业者夏尔洛在树林里,从一群坏蛋手中救出一个姑娘
(艾娜饰)。姑娘的父亲、一个家境尚好的农民,就雇用夏尔洛当长工,解决了
他的生计问题。对农活外行的夏尔洛,竟握住牛尾巴当唧筒挤牛奶,把鸡下的蛋
装在自己口袋里……他希望得到姑娘的爱情。当坏蛋再次来骚扰时,夏尔洛赶跑
了他们,自己腿也受了伤。果然,他的勇气与热情引起了姑娘的好感。腼腆害羞
的夏尔洛猜想这就是爱了。然而,姑娘将自己的未婚夫介绍给他认识,这是比踢
痛他的脚还要厉害的打击,失业者不如拥有土地的农民。夏尔洛在失望中重新走
上流浪之途。观众看到他第一次以懊丧的、由沉重转为轻快的步伐,沿着一条不
知通往何处的泥路,向远处走去的可怜背影……
    他对自身所处社会的否定,十分巧妙地表现在《夏尔洛当银行工友》里。
    在银行找到一份工作的夏尔洛家徒四壁,却拥有一个巨大而复杂的保险柜。
    上班时间快到了,他非常认真、谨慎地打开柜门,里面还有一个柜子,再打
开,又一个;最后打开门从柜中拿出来的,竟然是一只一般的水桶和一把再平常
不过的笤帚。他就带着这两样清洁工具去银行上班。气派的银行大厅里,颐指气
使的是那些带着大礼帽的资本家、商贾巨富,夏尔洛假作专心工作,以致不留意
让笤帚弄脏了他们保养得很好的脸面与干净整洁的外套……如此设计与使用大小
道具,造成情节诗化与隐喻意义,新颖地表现出了深刻的思想。
    “明星热”震动了电影业,可以说卓别林的飞黄腾达是一个典型例子。
    这并非只指他跨入电影界便获得空前的高额薪金,最主要的是市场。当时大
量的各国移民来到美国这片独立才100 余年的辽阔土地上掘金,东南西北中到处
都在开发、开拓、建设,连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也不例外。庞大的工薪阶层加上
各类其他人士,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低消费人群,需要大众化的娱乐。
    成千上万家镍币影院应运而生,一个镍币即5 分钱就可看一场电影,这是当
时最经济又最受欢迎的消遣娱乐方式。1914年起,豪华影院即小型舒适影院又雨
后春笋般兴建,吸引了各阶层人士。镍币聚少成多,庞大的、稳定的观众队伍,
推波助澜,让影院和电影制片公司赚钱、发展,也使他们不断推出好影片、好演
员。
    当时美国的报纸报道,卓别林每拍摄一部新片,声望名气便随之提高一级,
影片的市价也上涨一位数。在纽约这个世界最大的城市,几乎所有的百货公司、
商场甚至药店,都开始出售玩具商模仿卓别林扮演的角色制作的玩具、肖像。一
些歌舞团的姑娘们也不怕难堪,贴上小胡须,穿上肥大的裤子和皮鞋,戴上男人
的礼帽演出模仿卓别林的节目。如著名的齐格菲轻歌舞团的姑娘们就唱着《那双
查理。卓别林的脚》的歌,大跳模仿卓别林走鸭步的舞蹈。
    中国有句俗话“人怕出名猪怕壮”。卓别林大名一出,就是各种各样要求做
广告的联系函件,也使他应接不暇。如书籍、服装、香烟、牙膏、玩具、蜡烛等,
还有今天一叠明天一堆的影迷来信。更有甚者,有次洛杉矶《考察家报》给卓别
林打了一个紧急电话,转告一家公司拍来的电报电文:愿出2。5 万美元请卓别林
来纽约马戏场登台,每晚15分钟,为期两周,此举并不妨碍其正式工作。这,诱
使卓别林向安德森先生请假2 周而未果;但答应只要卓别林再给埃山奈公司拍一
部2 本的笑片,就由公司偿付这2。5 万元。雪尼与启斯东公司的合同一满,赶紧
过来帮弟弟的忙,做他的经纪人。
    埃山奈影片公司把卓别林喜剧片的拷贝,成百上千的卖向市场。1915年卓别
林在这家公司拍了12部片子,1916年拍了2 部,1918年还给他们拍了1 部,共15
部喜剧片。除了《公园里》《在海边》是一本的长度,《卡门》是四本的长度外,
其他均为2 本。这其中就有让人笑得肚子痛的《流浪汉》《赛拳》《夏尔洛当水
手》《游艺场之夜》等片。
    这一年,电影史上另一个重要人物格里菲斯改编导演的《一个国家的诞生》
诞生了。它是一部关于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家园的故事片,虽然这部影片有
严重的种族主义偏见,但西方电影理论家在批判他的种族主义色彩的同时,肯定
了格里菲斯对电影成为一门艺术的巨大贡献:影片第一次采用了全景画面、大特
写镜头,并对当时能运用的摄影技巧全都加以改革性、创造性的运用。《一个国
家的诞生》使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获得了承认,它也是好莱坞艺术称雄世
界的开端。
    卓别林将格里菲斯拍摄的每一部影片都观看了,学习、借鉴他的经验,吸取、
注意他的教训,进一步提高自己编、导、演、摄、制的能力。西方有的电影史学
权威,把1914~1916年看作美国电影的过渡时期。他们评论:“在这段过渡时期
里,格里菲斯和卓别林令人惊奇地掌握了电影的艺术形式。”
    “通过格里菲斯和卓别林的作品,电影才开始具有一种语言和结构。”
    以卓别林的电影镜头为例:他身体挂在轮船甲板的栏杆上,船在惊涛骇浪中
起伏前进。他双脚乱踢,显然是忍受着什么可怕的痛苦,晕船呕吐或是快掉下海
去,使人十分担心。正在这时,他转过了身,镜头拉开,原来他用
    手杖钓起了一条大鱼,拉了半天才拉上甲板。另一部影片中,观众看到他的
妻子因为他嗜酒,坚决离开了他。他背对着观众,望着桌上摆着的他妻子的照片,
肩膀上下抽动,像伤心至极在哭泣。但镜头移动时,观众却发现他在若无其事地
使劲摇动一瓶香槟酒。这种新奇的电影语言,拨弄着观众的心弦,造成他们情绪
上的亦悲亦喜,使得他的喜剧片魅力无穷。
    更重要的是,卓别林意识到在拍笑片时,如果事先没有一个精心构思、较完
整的情节,就不大可能获得成功。启斯东影片公司那种没有剧本的半即兴式创作
办法,在电影初期阶段是可行的,再发展下去就不适应观众的需要了。因此,他
在动手开拍前,就重视打剧本腹稿;力图设计较多可笑的镜头和情境,尽量把它
们形成一个连贯的、严谨的情节。
    第八章电影界的打工皇帝那年底,卓别林与埃山奈影片公司的合同未到期,
就有许多公司以优厚条件邀他加盟。这些公司的总部、办事处一般都设在纽约。
1916年1 月雪尼就到纽约去处理这些事情,最后与当时最强大的独立制片公司之
一的互助影片公司达成协议。
    卓别林赴纽约之前,他敬佩的莫逆之交、著名演员纳特。古德温忠告他:
“你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功,将来的生活是美好的,只要你知道怎样待人接物……
有许多成名的演员都犯了这个错,那就是:他们喜欢出头露面,好听人家称赞,
这只会毁灭了他们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
    动身之前,卓别林给雪尼拍了一个电报,告诉自己动身和抵达的时间,然后
上了开往纽约的火车。这是一列慢车,经过几个州、市,5 天才能到达终点。火
车驶进德克萨斯州的阿马里洛站时,卓别林脸上抹着肥皂沫在刮脸。
    一群人在车停稳后冲进车厢大喊大叫:“他在哪儿?”“查理。卓别林在哪
儿?”“我就是,有什么事?”他应声答道,这一下麻烦来了:“我们代表德克
萨斯州阿马里洛市市长和所有崇拜您的观众,请您下去和我们一起喝点冷饮,吃
点点心。”
    卓别林被这突如其来的“崇拜”吓呆了:“我不能……瞧我这样子。”
    “没关系,没关系,查理,只要穿一件晨衣就行了。走,这就去跟大家见见
面吧。”
    他赶快擦了脸,也不再刮剩了一半的胡子,一面扣衣扣一面下车去。
    站台上旗帜、横幅飘扬,人群欢畅,市长尽量提高着嗓门致词:“卓别林先
生,我谨代表阿马里洛全体崇拜您的人……”欢呼声一再打断他的开场白,人群
把卓别林与市长挤到了火车旁边,警察们过来“营救”:“快退,退后点!”好
不容易才回到原地,市长用一个汤匙敲着桌子示意大家安静,然后继续发表演说
:“卓别林先生,您的德克萨斯州阿马里洛市的朋友们,为了表示他们感谢您带
给他们的一切快乐,请您跟我们一块吃点三明治,喝点可口可乐。”
    卓别林只好站在桌子上,对拥挤的影迷表示感谢,说毕生不会忘记此事云云。
    原来,他的电报当时要通过阿马里洛、堪萨斯城、芝加哥中转到纽约。
    各地邮电局的电报生把这消息透露给了各地的报馆,各报馆又把这消息公开
给了各地的读者。
    卓别林激动地回到车上,又兴奋和发愁地接到几份电报:“欢迎,查理,我
们堪萨斯城居民恭候大驾。”“已备下轿车,供您抵达芝加哥转车之用。”
    “可否下榻布莱克斯通旅馆?”
    火车驶进堪萨斯城,铁道两边的人们向他挥舞着帽子,站台上警察对水泄不
通的人群束手无策。这回他只有爬上车顶去感谢影迷们。更多的电报飞来,邀请
他参观学校、工厂、剧院、市政厅……从堪萨斯城到芝加哥,铁路沿线人越来越
多。到站后,人们在出口处夹道相迎。他被领上轿车送到布莱克斯通旅馆,稍事
休息。又收到一份吓人的电报,纽约警察局拍来的。仔细一看,原来是警察局长
请他不要在中央火车站下车,那里已人满为患,提示他改在第125 号街车站出站。
    卓别林想,这个世界已经疯狂了!如果演几出胡打乱闹的喜剧片就引起
    如此哄动,那么也许不乏有人利用这种群体崇拜而招摇撞骗吧。他过去老想
要人们注意自己,如今却反而感到几分困惑孤独,觉得和群众隔开了。
    雪尼来接站,在轿车上压低嗓门告诉查理:“自从你离开了洛杉矶,报馆每
天发布新闻简报。”他递过一份报纸,黑体大字赫然入目“他已来到本市!”另
一行是“查理在隐蔽中!”他轻声告诉查理他已经和互助影片公司谈妥,从1916
年至1917年工作67周,每周报酬1 万元共67万元。一俟体验合格,签署合同先付
15万元红利。这是电影问世以来,演员第一次拿到这么高的报酬。
    签署完合同的那天傍晚,卓别林漫步在纽约时报广场。华灯初上,《纽约时
报》大厦楼顶,电灯组成的字幕新闻闪耀在夜空中“卓别林与互助影片公司签订
年薪67万美元合同”。他听人们惊奇地发出议论声,已毫不激动,仿佛那是别人
的新闻一样。他奇怪一周内发生的事,使他的情感始终处在激动亢奋与不知所措
中。现在呢,大厦上的灯光新闻、街头报纸的照片、消息,在提醒他趁早离开这
个花花世界,回洛杉矶去履行新的合同、开始新的工作。
    互助影片公司在洛杉矶好莱坞中心区租了一个电影制片厂,派考尔菲尔德先
生为代表处理日常事务,配合卓别林工作。卓别林组织了一个演员班子,在阳光
和煦的1916年4 月开始完成一部又一部喜剧片。那是他自认一生工作中最愉快的
一段时间。
    才27岁的他年轻力壮、无忧无虑,成就、金钱波涌浪叠般向他涌来。他年纪
轻轻,从影仅两年就能表现出电影演员、导演、编剧的优秀才能,获得高度的成
就与巨大的声誉。这是因为他具备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潜在素质,和为艺术献身
的精神,没有那种暴发户心理和短期行为。这样,他在自满意得的情绪刚起之时,
就能不被一时的成功和名气冲昏头脑。
    他曾谈到,开始拍片时他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要迎合讨好如此爱好他的影片
的观众。他只要把自己知道一定有把握成功的那套,把那些准能引起他们感兴趣
和开心的笑料,供给他们就行了;即使那些笑料与人物真正应有的动作毫不相干,
也不管……
    就在1916年夏天,《夏尔洛当救火员》上映的第二天,他本人感觉良好的时
候;一个素未谋面的影迷给他写了一封信,意思是以前观众是被他牵着鼻子走,
最近是他被观众牵着鼻子走。这位观众坦言道:“我很担心您会变成观众的奴隶。
……夏尔洛,观众是喜欢做奴隶的。”
    这个意见对卓别林来说,不啻于泼了一盆冷水。他对自己冷静地分析了一番,
认识到编剧技巧要提高、发展,但不能纯粹地投一般观众所好。每一个初具雏形
的笑料,要将其发展成一部笑片,必须经过合理的归纳。如果笑料不合剧情发展
的逻辑,那么不管多么讨笑也不应采用。流浪汉不能一成不变的根据本能、围绕
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生活要求进行活动,随着每一部新的笑片与观众见面,他的个
性成分就应变得更复杂,并充满了感情。而这样某些打闹动作就受到了限制,因
为打闹动作需要绝对符合人物心理。笑料和情节要按事物的逻辑顺序紧密联系着
展开,才能“包含着许多思想和新鲜玩意儿”。这样,才能恰到好处给予观众真
正期待的东西。
    至于幽默,他的见解是“所谓幽默,就是我们在看来是正常的行为中觉察出
的细微差别。换一句话说,通过幽默,我们在貌似正常的事物中看出了不重要的
事物。幽默还增强了我们生存的意义,保持了我们清醒的头脑。由于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