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10一百年前的南京 >

第1章

10一百年前的南京-第1章

小说: 10一百年前的南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百年前的南京;鲁迅和周作人兄弟来描述最合适;他们的青少年时代;有很长一段是在南京度过。鲁迅在这接连上过两个学校;分别是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他自己对这段学习生活不是很喜欢;但是并不妨碍他的成绩优秀;而且最后被保送日本留学。辛亥革命以后;江南水师学堂曾改名为“雷电学堂”;鲁迅觉得这很像是《封神榜》上的名字;后来写文章;专门有过一段议论。周作人在南京待的时间更长;一共有五年;所以他文章中;对于当时的描写就更多;更细致。一百年前的南京;自然是破烂不堪。中国的城市和西方的相比;早在一百年前;已经无法比拟。落后从来就不是一天造成;俄国的彼得堡富丽堂皇;许多建筑都是一百多年前竣工;当时就那个模样;经过一百年风风雨雨;巍然不动;风采依旧。在南京找不到什么百年老屋;我们把这些归结为战争;譬如内战;譬如外患。彼得堡也曾遭受德军的狂轰滥炸;从化学和物理的角度来看;这座城市受到的伤害要远远超过南京;但是俄国人硬是挺住了;很多厚实的老房子保留完好。石结构的房子经过岁月的考验;其优越性便能充分体现出来;我们的建筑大都是木结构;虽然有看上去很花哨的防火墙;一场大火往往还是烧掉一大片。一百年前的南京;相对于北方来说;要平静许多。戊戌变法半途而废;北方正在闹义和团;紧接着八国联军入侵;大清帝国风雨飘摇。南京此时不在矛盾的漩涡之中;有一种置身于外的平安无事。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此时的北方社会;正好和前些年南方的战乱相仿佛。太平天国给六朝古都南京带来了一系列不太平;南京人在动乱中饱受惊吓。太平军来;攻城;定都;以后清军来;围剿;你攻我守;反反复复;打来打去。有一个问题我始终不太明白;太平军定都南京以后;很长的时间里;清军都驻扎在南京郊区;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像把钳子;一直对着太平天国的喉咙。这是一种很荒唐的对峙状态。遭罪的是老百姓;太平天国时期;南京的市民根本谈不上大平;小战天天有;大战三六九;曾国藩的湘军最后打下南京;猛杀了一批人;此后几十年里;民间提到“长毛”之乱仍然心寒。一百年前的南京;太平天国已成往事;毕竟三十多年过去;市民们正从惊惶中醒过来。随着新世纪的钟声敲响;战乱的创伤成了往事;南京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一切都在恢复之中;此时的两江总督是一代名臣张之洞;张是洋务派的头面人物;在清末的“新政”中起过重要作用。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下;上海虽然崛起;东南大城市的首席位置还暂时轮不到它。南京仍然是东南第一重镇;坐镇在此的两江总督;是一个十分显赫的要员;和别的封疆大吏相比;两江总督不仅是大军区的司令员;还相当于大清帝国的后勤部长;必须源源不断地为清政府提供财政支援。富庶的东南一直是中国政府的经济支柱;俗谚有“苏常熟;天下足”之说;两江总督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辖区的稳定繁荣。稳定是繁荣的基础;疲惫不堪的中国经济想得到复苏;最重要的还是先得稳定。一百年前的张之洞已经老态龙钟;老并不意味着一定糊涂。张之洞是历任两江总督中;为南京做实事最多的一个官员。南京最早的铁路公路;最大的工厂;第一所大学;都和他分不开。

2

南京的生机;说出来有些尴尬;那就是先繁荣秦淮河。作为明白事理的地方长官;都知道要想让南京这座城市有活气;两大举措不可避免。一是迅速恢复科举;为国举士;给读书人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有了这样的机会;读书人就不会闹事;因为读书产生的荷尔蒙;得有地方发泄才行。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这是看轻了读书人。事实上;造反能成气候者;还非得是知识分子。太平军在南京定都的第二年;就开科招士;固执的洪秀全在这一点上;倒不糊涂。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清政府入关之后;除了军事上的胜利之外;有个重要的原因;是不失时机地恢复科举;用高官厚禄;收买了汉族的读书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有骨气的终究是少数;读书人再清高;一到科举制度面前;什么脾气也没有。恢复南京繁荣的另一举措;是“效管仲设女闾”;开放被禁止的妓院。有了红灯区;商业以及一切和妓院配套的行当;顿时蓬勃发展。洪秀全犯了个不大不小的错误;他显然是个禁欲主义者;不仅自己的军队设男营女营;不允许有自由的性生活;而且把活跃在秦淮河两岸的娼妓统统取缔。这么做的直接后果;是把娼妓和嫖客都撵到上海的租界去了;于是立竿见影;租界立刻繁荣;秦淮河立刻萧条。不能说洪秀全的失败和禁娼有必然联系;太平天国灰飞烟灭之后;从被誉为一代完人的曾国藩开始;到后来的各任两江总督;无一例外;对秦淮河的娼妓;采取的都是纵容态度。秦淮河的开禁确有速效之功。上海租界的妓女有很多又回来了;身揣万贯的富翁也闻风而来;白舫红帘日益繁盛;仕女欢声;商贾麇集。据史料记载;秦淮河开禁直接影响了上海的经济;租界人口骤减;工商业随之萧条。但是;“娼盛”不可能带来什么真正的繁荣。六朝金粉;秦淮风月;那些已经远逝的繁华景象;一去不返。封建社会不可能起死回生;昔日的辉煌永远不会重来。一百年前的南京;破烂不堪;乌烟瘴气。这个古老的城市;和同样古老的中国一样;早就病入膏盲;无灵丹妙药可治。科举制度和秦淮粉黛;挽救不了古城南京;秦淮河藏污纳垢;桨声灯影醉生梦死。陈独秀在自己的自传中;曾写到世纪之交参加科举的一段经历。1897年8月;陈独秀从安徽来南京参加乡试;在考场上;他的注意力无论如何也集中不了;原因是过去的两个小时;他一直在发呆。一个考生的怪模样老让陈独秀走神;这个考生头上盘着一条大辫子;一身肥肉;或许是天气太热;8月的南京酷暑难熬;他竟然在考试的小号舍里赤条条地来回走;一边走;一边呓语:“好;好;今科必中!”陈独秀因此联想到所有考生的怪现状;想到这帮“动物”如果得了志;国家和人民将如何遭殃。陈独秀把众考生参加科举;比喻为一场“动物展览会”;所谓乡试;无非隔几年;便把这些猴子狗熊搬出来出一回洋相。科举制度的优越性不复存在;“明经取士”;“为国求贤”;都成了蒙人的鬼话。封建社会终于走到尽头;末日气氛笼罩南京城头。一百年前的南京死气沉沉;一百年前的南京成了旧时代的挽歌。旧南京寿终正寝;过不了几年;科举制度将彻底废除;同盟会将成立;清王朝将被推翻;这是一个地道的新旧交替时代;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南京不得不变;不得不脱胎换骨。

3

周作人谈起在南京读书的情景;说了一个笑话。当时所谓新式学堂里;一位教汉文的老夫子讲地理;说地球有两个;一个自动;一个被动;一个叫东半球;一个叫西半球。这样的笑话在一百年前多如牛毛;由此也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鲁迅和周作人兄弟在南京读新式学堂;刚开始颇有些被人看不起;譬如鲁迅的本名是周樟寿;鲁迅的叔祖认为本族后辈进学堂当兵是不体面的;不宜拿出家谱上的名字;所以就帮鲁迅改名为“树人”;后来很多文章;把周树人当作鲁迅的本名;应该说不准确;同样的道理;周作人的本名是周逻寿。一百年前;新派和旧派尖锐对立;互相看不起。旧派看不起新派;这只是暂时的;新派看不起旧派;却是永久的;而且有一种大获全胜的得意。阅读周氏兄弟笔下一百年前的南京;这种印象尤其深刻。自曾国藩以后;两江总督的位置;经常由汉人来担当。从表面看;当时的民族矛盾已经不怎么激烈;汉人奴化;满人汉化。男人脑袋后面拖着一条猪尾巴;这是满人给定的规矩;久而久之成了习惯。女人是一双小脚;所谓三寸金莲;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遗产;满人女子并不裹脚。男人辫子女人小脚;这是双方让步妥协的结果。在一百年前;还没有人敢向脑袋后面的辫子挑战;因为割辫子要掉脑袋;要割必须躲到国外去割;在国内;新派人物要想有所作为;只好大张旗鼓地反对裹小脚;于是有了天足会一类的组织。民族矛盾并没有完全消失;民间的反满情绪偷偷地酝酿。当时南京的东郊驻扎着清政府的旗营;这些由八旗子弟组成的大兵;作威作福;常常欺负南京居民;一见到有人到兵营附近便吆喝;并且气势汹汹地投石子。这种做法有些荒唐;南京人因此很生气;胆大的偏偏骑了马去兜风示威;鲁迅和他的同学就不止一次这么干过。这么干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表示汉人并不害怕他们满人。谁都知道;到了一百年前;清朝的绿营兵;吃喝嫖赌精通之外;早没有战斗力;十年以后;辛亥革命爆发;以民团和起义新军组成的江浙联军;不费什么事就拿下了南京。随着帝国主义洋枪大炮一起来华的传教士;成了新派人物可利用的对象;有时候干脆成为有力后盾。教会势力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义和团运动很快不成气候;南京的传教士和教民;度过了一段惶惶不可终日的日子;气焰与过去相比;没有任何收敛;反而由于八国联军的武装干涉;变得比过去更加嚣张和有恃无恐。洋人的特权显而易见;做官的和当老百姓的都得让上三分;在南京街头;见到蓝眼睛黄头发的外国人;再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不同教派的传教士到处活动;见缝插针。结果我们今天想重温当时的情景;传教士留下的照片和文字便成了最好的证据。教民的数字显然是被夸大了。为了降服古老的中国人;西方传教士在传教的过程中;使用了糖衣药丸;办了各式各样的救济所、难民营、医疗所、小学中学以至大学。西式洋房成了南京市内最重要的建筑物;这类洋房有的至今保存完好。人们在饥饿的时候、生病的时候;包括打算接受教育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利用了传教士们的善心;他们其中的一些;也许会跟着祈祷;甚至入教;但是真正的信教的人;仍然是少数和极少数。大多数教民都是实用主义;只是在吮吸糖衣药丸上的那层糖皮;一旦甜味没有了;便把药丸吐了完事。现代化的雏形已经开始在南京出现;洋务运动初见成效;金陵机器制造局成为南京最大的工厂;这里生产的枪炮;“以剿内寇尚属可用;以御外患实未敢信”。国产货让人不敢放心;一百年前就这样。比较有实效的是修路;修铁路和公路;这些都是从无到有的创举。多少年来;水上交通一直占据着主要位置;像鲁迅和周作人来南京读书;就不得不坐船;然后在下关码头上岸。陆路交通的良好前景已初露端倪;沪宁铁路成了一块大肥肉;英国人以极其苛刻的条件;与清政府签订了《沪宁铁路借款台同》。这是一条黄金通道;等到它修好;当年的客运量就达到三百多万人。在今天这样的客运量不当回事;在一百年前;可了不得。

4

一百年前的南京;像个已到了预产期的孕妇;挺着晃悠悠的肚子躺在那;等待着阵痛的到来。一百年前的南京;又像一个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弃儿;无援地东张西望;不知道该往哪走才好。夜茫茫;野茫茫;路在何方。未来的一百年里;这座城市天翻地覆;注定要面临许多大事。孙中山将在这担任第一任的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由此掀开中国现代史的一页。旧南京将以此为一个重要了断。新的一页和新世纪的到来并不同步;和中国其他方面的发展一样;中国革命的进程;总有晚一步慢半拍的遗憾;然而慢半拍也好;晚一步也好;历史终究阻挡不住。光阴似箭;一百年算什么;弹指一挥间;事实上;蓦然回首;我们还是为这座城市的巨大变化吓了一跳。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