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对同种个体发生作用外,有些外激素对不同种的个体也能产生影
响。有的昆虫会释放利己素,对接受者不利并远离它。瓢虫、蝽蟓(臭大姐)
等受到天敌攻击时,可释放这类物质以驱赶敌人保护自己。有的昆虫会释放
利它素。这种外激素令人疑惑,它对释放者不利反而对接受者有好处。如棉
蛉虫翅膀鳞片中发现的利它素,可引诱赤眼蜂在棉蛉虫卵上产卵寄生。
水族宫中的化学语言
鱼类中的鲑鱼在海中生活了许多年后,仍能重返回江河去产卵,然后死
去。鲑鱼是怎样寻找到“回乡”之路呢?原来,鲑鱼在幼年时期奔向大海时,
“记忆”住了极其微弱的气味信号。正是靠着这种气味信号的指引,鲑鱼可
以重返千里之遥的故乡。还有一种鲇鱼,它的视觉很差,嗅觉却很灵敏,靠
着灵敏的嗅觉,它可以捕食,识别同类,交换信息。海洋中的小虾蟹,不仅
同种之间可以传递信息,异种之间也能互相传信息。蟹和螯都是依靠化学语
言得到信息,发现猎物,一些小鱼、小虾常躲避不及便成了它们口中的美餐。
除昆虫、鱼类外,哺乳动物也有许多种类是靠气味来觅食、寻找同伴和
探测敌害的。特别是一些野生动物,常通过腺体的分泌物或尿味来标记自己
的领地,识别同类,交换信息。
奇妙的声音“语言”
许多动物以其特殊的方式或器官发出声音,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耳
聪心慧舌端巧,鸟语人言无不通。”这是唐代的伟大诗人白居易对鹩哥所作
的讴歌。人们对鸟语是非常熟悉的,听其声、观其行,创造出许多谐音与物
候的谚语。鸟儿的“语言”既是同类之间沟通的信号,也是警戒的信号,求
偶的“情歌”。兽类中的犬吠、马嘶、狼嚎、虎啸、狮吼、猿啼都是走兽的
“语言”,它们表达的意思也是警告、求偶、恐吓式争夺地盘等等。除此之
外,昆虫、鱼等也能用声音来交流信息。
昆虫的“语言”
昆虫无真正的耳朵,但它的听觉却非常灵敏,且它们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比人宽得多。有些声音,尤其是高频声波人听不到,而昆虫却可以听到。
昆虫接受识别声波刺激主要靠听觉感受器。昆虫的听觉感受器大致有三
种:听觉毛,分布于昆虫的触角、尾须或体表上;江氏器,位于触角的第二
节里,从外表看不出来,是高度进化的听觉器官,尤以蚊子最发达;鼓膜听
器,是外形明显的听觉器官,如蝗科昆虫腹部的鼓膜,蝉腹部的疆膜,以及
螽斯、蟋蟀足上的足听器。
昆虫发出的声音各异,其发声方式也不尽相同。
翅膜振动发声。蜜蜂、苍蝇、蚊子等没有专门的发声器官,它们发出的
嗡嗡声,是靠翅上下振动空气产生的。
虫体与其他物体撞击发声。黄蜂巢受袭击时,警戒蜂则撞击巢侧壁示警;
白蚁用头或大颚叩击蚁巢洞壁发声;有一种小蠹,用头撞击树木,发出像钟
摆般的嘀嗒声。昆虫坚硬的上颚啃食物也能发声。
摩擦发声。这是昆虫最常见的发声方式。发音器由音锉(又叫音齿)和
刮器组成,当二者协调动作、反复摩擦时,就如同用薄板在梳子上摩擦一样,
发出“扎扎”的声音,像蝗虫的音齿和刮器都长在翅上。
膜振动发声。这是昆虫利用声鼓器发声的方式。雄蝉腹部第一节两侧大
而圆的盖板下,各有一片如同鼓皮一样的弹性薄膜,叫声鼓。它的内面与肌
肉相联,肌肉舒缩,声鼓便一上一下振动,产生连续而高亢的蝉鸣。通过调
节肌肉收缩的速度和强度,蝉鸣的声音时高时低。
气流发声。这是昆虫用“口”发声的极少数的方式。有一种天蛾发音器
官是口器中的内唇,当咽的肌肉收缩时,吸入气流,这股气流通过内唇与咽
底狭小空间时受阻,便发出幽长的哨声。
昆虫通过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密切配合,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声音通
讯系统,通过声波把昆虫个体紧紧联系在一起。
鱼类的“语言”
水面是“平”而不“静”的,水里的“居民们”有许多是喜闻乐道、长
言善语的。如果你放一个水听器到水面下,通过放大器,你会听到各式各样
奇怪的声音。它们的声调、频率长短各不相同。这是水中的鱼儿在用不同的
声音来传递信息、相互联系。
鱼类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沙丁鱼发出的音响如同风吹过树叶般的“哗
啦、哗啦”。豹蟾鱼发出汽笛般的鸣声。海鲶发出的声音像在有节奏地击鼓。
刺鲀、海马发出的声音如同熟睡的人,“呼噜、呼噜”声不绝于耳。如果你
听到的是锉刀锉金属的声音,很可能是隆头鱼在歌唱。銕的声音经常发生变
化,时而似鸭叫,时而似猪哼,时而又似母鸡下蛋的“咯、咯”声。而处于
繁殖季节的黄花鱼发出的“咕、咕”声,则与蛙的鸣叫声相仿。
鱼类并不像鸟类具有鸣肌,更不像人类具有声带。鱼类发出的声响一类
是生物声,一类是机械声。生物声是由鱼体某些器官发出的,例如鱼鳔的振
动,牙齿、鳍条、骨头的摩擦。此种声音传播较远,有着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是个体间相互联系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在鱼类的生殖季节,生物声更加多样、
婉转以吸引异性的到来。例如:大黄鱼,产卵前发出“吱吱、沙沙”的声音,
产卵时像打着小鼓一样发出“咚咚”之声;而产卵后,还会“吱吱”叫个不
停。鱼类发出的机械声是由于鱼类击水,挖掘洞穴、摄食、咀嚼等发出的。
每种鱼根据习性、大小,机械声也不尽相同。如翻车鱼咀嚼食物时,会发出
咽喉齿的摩擦声,那咬牙切齿的“吱吱”声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鱼类发出的声音除了同类之间的联系外,还可以在深海中探测水深,或
是在危险来临时,警告鱼群逃避敌害。例如:安康鱼就发出“吼——鸣特,
吼——鸣特”的声音,恐吓别的鱼,不让它们进入到自己的领地。
水中鱼的种类繁多,鱼的声音更是千奇百怪。这变化万千的鱼的“歌声”,
犹如水下音乐会,延绵不断,不绝于耳。
视觉语言和姿态语言
动物除施放化学信息和声音语言外,还会用各种不同的动作和行为来表
达“情意”。
昆虫虽有眼,但由于视力很差,所以这种视觉语言必须在近距离时才能
发挥效力。然而,视觉仍不失为有效的联系手段,它可以引起各种视觉行为,
如觅食、求偶、避敌等。
豆娘雄虫用其闪闪发光的翅膀图案和优美的舞姿,向雌虫发出求偶信
号,使雌虫前去交尾。雄蝶美丽的翅,就是引诱雌蝶的法宝。
雄性萤火虫则是通过其腹部末端的发光器,产生闪烁不定的闪光,作为
性别间的通讯联系。栖息在地面的雌虫便迅速做出反应,飞向闪光。
最典型的视觉语言要算工蜂的舞蹈了。这种舞蹈可以告诉巢内其他工蜂
蜜源的方向和距离。蜜源很近时,它跳圆圈舞,即在园圈内做圆形爬动;蜜
源较远时,跳“8”字形摆尾舞,边爬动边摆尾并配以直线运动,一般摇尾的
直线与蜂箱垂直线的角度指示的是蜜源与太阳的角度,摇尾直线向上表示面
向太阳,垂直向下表示背离太阳,摆尾频率表示蜜源的远近,同时配合声音
语言和气味语言,就能准确地指出蜜源的位置。
鱼类用张开鳍表示威吓、惊恐,收缩鳍则表示友好。鸟类则用频频点头、
扇动翅膀等方式向自己的同类发出信息。有时,姿态语言也是争斗的标志。
凶悍好斗的樫鸟见到自己卧榻旁居然闯来一只鹰,登时怒不可遏,便俯
冲进攻。其实鹰远比樫鸟强大,樫鸟对鹰根本伤害不了,而鹰的利爪却可以
对樫鸟造成伤害。但“语言”的不通,反而对樫鸟有利了。樫鸟胆大妄为地
向鹰进攻,在鹰的头上用力拍打翅膀,鹰对这种突然袭击有点儿不知所措,
感到不安,稀里糊涂地被樫鸟赶走,只好另寻猎物去了。
兽类在繁殖期,其姿态语言也是十分丰富的。它们会遏尽全力向异性表
达“爱意”和向同性表示“示威和恐吓”,以保护其领地及配偶。如海豹在
发情期,会膨胀起鼻囊,对其他雄兽表示不可侵犯;争斗时,其鼻囊像气球
样鼓得更高,向对方表示威吓。
动物的生存习惯
动物的生命节律
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特定的作息时间。猫头鹰白天躲在树丛中憩息,晚上
出来捕食;蝙蝠黄昏后飞去捕食昆虫;蝶类白天在花丛中飞舞,夜晚栖息;
蛾类与之相反,天黑以后才开始活动;迁飞的鸟类每年春秋两季开始长距离
的旅行……这些现象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几乎都发生在每天或
每年固定的一段时间里,这就是动物的生命节律。
招潮蟹的“生物钟”
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喜欢去“赶海”。海滨的潮水带生活着千姿百态的小
动物,其中有一种小蟹非常奇特,由于它的生活习性与潮汐有密切关系,因
此叫“招潮蟹”。
招潮蟹的体型特殊,两只螯一大一小,大螯与身体极不对称,动起来像
在拉提琴,招潮蟹的另一美称——提琴蟹由此而来。在潮水退后,招潮蟹从
沙里爬出来,悠闲自在地在阳光下爬行;潮水涨时,它挥舞着那只大螯“欢
呼雀跃”,好像在对大海演奏欢迎曲,招唤潮水快涨。在潮水淹没它之前,
结束“演奏”,并迅速钻进洞里藏好身体。
招潮蟹体表的颜色随着一天内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地发生变化。黑夜时呈
黄白色,快日出时,颜色开始变深,到黄昏时,颜色又变浅了。每天当潮水
即将涌来前 10 分钟,招潮蟹就挥舞着大螯安全地藏进洞里了。经过连续的观
察发现,招潮蟹每天体表颜色变深的时间要推迟 50 分钟,这是什么原因呢?
科学家们把招潮蟹关在黑暗的实验室里,结果发现它每天变化的时间和
海滩上一样,高潮时间变浅,低潮时间变深,曾有人设想招潮蟹变色与阳光
有关。白天蟹壳颜色变深,有利于蟹的藏匿,这是一种保护色。但是关在黑
暗的实验室中,蟹见不到阳光,为什么也会变色呢?人们不得不联想到在招
潮蟹体内是否有一种“生物钟”在起作用。
美国的科学家为进一步证实“生物钟”的存在,又做了以下实验:将美
国东海岸的招潮蟹在黑暗条件下运到西海岸。结果是,它们先是保持了东部
时间颜色变化的规律,不久就同西海岸太阳节律一致了。如果将招潮蟹放在
人工的白昼和黑夜循环交替的环境里,不再是自然的昼夜节奏,几天以后,
招潮蟹变色的时间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由此可知,在招潮蟹体内确实有一个神秘的“生物钟”在校正时间,使
招潮蟹既能根据阳光来改变颜色,又能按照月亮的升落、潮汐的涨落来安排
觅食或休息的时间。
月光下的生命进行曲
在泥沙中还生活着一种生物叫沙蚕,它与蚯蚓是近亲,都属节环动物门。
乍一看沙蚕有些像蜈蚣,因此也叫“海蜈蚣”。
沙蚕在泥沙或碎石下过穴居生活,常杀害牡蛎、蛭子等海洋贝类。但沙
蚕本身在泥沙中隐藏得不好,也常常成为鱼类最好的饵料。
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沙蚕形成了特殊的大量繁殖的生殖方式,以保证
自己后代的延续。
每当生殖季节时,上弦至下弦的月明之夜,受到月光的刺激,雌雄沙蚕
就游到海面上来。沙蚕为雌雄异体的生物,在生殖季节时,长得特别肥胖的
身体的后半部形成生殖细胞,前半部则无变化。完成生殖的过程是:雌沙蚕
在尾部脱离开母体时产卵;雄沙蚕在尾部与前部断开时播撒精子。在波涛的
传递下完成受精作用。成群的受精卵随波逐流慢慢孵化出小沙蚕。失去生殖
器官的沙蚕的前半部沉入水底,到第二年又会重新形成新的生殖器官。
沙蚕的奇妙的生殖节律与月亮、潮汐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海面上形成了
颇为壮观的景色:海面上飘满了受精卵,使海水变成乳白色,伴着汹涌的海
浪声,沙蚕奏响了“月光下的生命进行曲”。
鱼类的洄游节律
生活在茫茫大海中的鱼类,有着各自的生活习性,但它们的生活、行为
都会受到海中各种因素的直接影响。多数鱼类在一生的生命活动中有一种周
期性、定向性和群体性的迁徙运动,我们称之为洄游。在洄游时,鱼儿们会
自动聚集成群,有目的地按一定方向和规律远行。
鱼类的洄游常与水的温度、盐度、饵料及自身的繁殖有关。
生殖洄游是在鱼类繁殖后代前进行的。成鱼生长发育和越冬的地方,往
往不是它们产卵的场所。鱼类性成熟之后,在其遗传特性和生理变化的要求
下,必须进行或长或短的旅行去找寻一个具备产卵条件的场所。鱼类生殖洄
游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青鱼、鳙鱼只在淡水中进行洄游;像大、小黄花
鱼,洄游只在海洋中进行;大马哈鱼、鲟鱼、银鱼等,洄游时是“溯河而上”,
由海洋到河流中去产卵;与之相反,鳗鲡的生殖洄游则是“降河而下”,由
江河到深海中去产卵。
大马哈鱼,又叫鲑鱼。它在河里出生,在海里长大,又回到江河里来产
卵。每年初秋,在海里长大成熟的大马哈鱼,成群结队溯流而上,来到位于
松花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上游的故乡产卵,一路上要克服急流、浅滩等困
难,体力消耗极大。到达产卵处产卵之后,受精卵在亲代的看护下孵化成幼
鱼,而雄性大马哈鱼则因“日夜操劳”,非常虚弱,有的病死在故乡,有的
被水鸟或水獭吞食掉,不能再回到大海的怀抱。而大多数雌性大马哈鱼则能
重返大海,只要有充足的食物,它们便会恢复往日的美丽。大马哈鱼为了后
代不惜献出生命,而它们的子孙仍每年重复着前辈的“生活之路”,使其种
族世代繁衍下去。
鳗鲡是生活在江河中的鱼类,但它在生殖时却要不远千里到深海中去产
卵,小鳗鲡孵出后,再溯河而上回到家园去生长。
生活在欧洲西部江河里的一种鳗鲡,每年都要游过大西洋,到百慕大群
岛南部的深海里去产卵,完成生殖过程。在地中海北部亚得里亚海和南部尼
罗河口的鳗鲡,也要游到这个地方去产卵,行程达四五千公里。一旦产卵、
受精完成之后,鳗鲡就逐渐死去。受精卵孵化出的幼鱼,会克服重重障碍及
困难,回到江河中寻找适宜的生活场所。等幼鱼长大再需产卵时,又会成群
结队地游到大西洋去了。
鱼的另一种洄游是由于食物引起的。鱼类以寻取食物为主要目的的洄游
称为索饵洄游。海洋中的鱼类多数是以浮游生物和小型鱼、虾为食,一旦环
境变化,或饵料减少,它们便会为寻觅更好的进食场所不得不随着食物的移
动而移动。还有许多鱼类在生殖期间不进食,生殖以后要大量进食以恢复体
力,因而也进行索饵洄游。
还有一种洄游是由海水温度变化引起的称为越冬洄游。比较喜温的鱼类
到了冬季水温下降时,会避开冰冷的海域,游到温度适宜的场所去越冬。例
如带鱼,每年冬季由舟山群岛的海区向南游去,在广东珠江口外越冬,春天
又游回老家来。
鸟类的旅行家
在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