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

第486章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486章

小说: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半圆的大拱之上的小拱。真正的敞肩圆拱,西方迟至 19 世纪才出现。另一
个技术指标——矢跨比,到 1567 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出现了圣三一桥才打破了
赵州桥保持了近千年的世界纪录。
赵州桥的石工艺术也是独步天下的,造型既轻巧又稳重,正如桥头关帝
阁一副对联所云:“船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美国桥梁专家莫
斯克在《桥梁建筑艺术》一书中说:“安济桥的结构如此合逻辑和美丽,使
大部分西方古桥,显得笨重和不明确。”赵州桥的栏板浮雕,神态飞扬,雕
刻生动,艺术造诣也极高。
安济桥的出现是一个划时代的产物。自它被建造出来以后,各地又出现
了许多类似的拱桥。如赵县的水通桥,建于 12 世纪,其结构和布置都依照了
安济桥。另外赵县还有洛美桥、沙河店桥,河北还有升仙桥,山西还有普济
桥、来宣桥,它们都是在安济桥桥式影响下的产物,但都未超过的安济桥。

布达拉宫

号称世界屋脊的喜玛拉雅山下,世代聚居着我国的藏族同胞。这里,是
一片神秘诡异的土地,悠远而凝重,旖旎且浓郁,豪迈无羁却隐含悲伤。

拉萨,是西藏的首府。在拉萨盆地的玛布日山上,矗立着举世闻名的琼
楼玉宇——布达拉宫。这座建筑在山峰上的宫殿无疑也是西藏建筑艺术的颠
峰之作,它以浓烈夺目、气势磅礴的形象震撼着人们的心弦,同时成为拉萨,
乃至整个西藏的重要象征标志。
布达拉宫的修建年代,相传始于公元 7 世纪的唐朝。松赞干布统一西藏
定都拉萨后,由于娶了唐朝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拜木沙公主,开始信仰佛
教,每天焚香静坐念佛。为了避免打扰和防御敌人,开始在他所住的山上修
建宫寨、高墙以及壕沟,后代又屡有加建。到 17 世纪中叶达赖五世受清朝册
封后,由当时的总管桑结嘉木错主持,开始了大规模的修建工程,整个工程
历经 50 年之久,最终完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规模。
布达拉宫由红宫、白宫和宫前建筑三大部分组成,这三部分都布置在玛
布日山的南坡上。整个宫殿四周有几米厚的石墙围绕着。
从山脚下开始,有一条曲曲折折的白色阶梯延伸至宫殿底,从大阶梯到
达的白色大门到第六层房屋,全部涂着白色,称“白宫”。从第七层到第十
三层殿堂,正中刷着红色,叫“红宫”。为什么会有红、白之分呢?原来这
是根据喇嘛教义的规定,凡经堂和塔必须刷成白色,佛寺必须刷成红色,白
墙面上必须用黑色的窗框、红色的木门和棕色的饰带;而红墙面上则必须用
白色和棕色的饰带。屋顶和饰带上的重点部分必须镏金。
站在布达拉宫的脚下赞叹、陶醉之余,如果我们走进这座宫殿,还会有
不少新奇的发现。在白宫的最高处,有一座日光殿。清晨,它第一个迎来朝
辉,迟暮,它最后一个送走晚霞,从早到晚,总是阳光灿烂。红宫内的灵塔
殿可以说是最神秘、而又最华丽考究的地方。所谓灵塔,就是达赖喇嘛死后
遗骸安葬的地方。几乎每世喇嘛死后,都要修一座灵塔,存放在灵塔殿中。
最高的灵塔是五世达赖的,有 14 米高,塔身全部用黄金包裹,仅此一塔就用
去黄金近 12 万两,此外还镶嵌有珍珠宝石 15000 多颗,塔的上方还悬挂着华
盖和丝绸纬缦,真可谓极尽奢华了。
布达拉宫,是几千年藏族文化的缩影,就像那高原的雪山奇峰,就像那
阳光下灿烂的金顶和长明的酥油灯,闪烁着永恒不灭的光辉。

宏伟的建筑宫群——北京故宫

明清时的北京城包括内城和外城两部分,而内城又包括皇城和宫城,处
在森严壁垒之中心的宫城——故宫,就是我国明清两代帝王处理朝政和生活
起居的地方。宫廷的四周绕以周长 3000 多米,高 10 米的红色围墙,称紫禁
城,因此故宫亦称“紫禁城”。
故宫南北长 960 米,东西宽 760 米,占地面积 720000 平方米,有房屋
9000 多间(在民间则流传着 9999 间半的带有神奇色彩的说法)。设想一个
人每天在一间房子里住一夜,一共要花 25 年时间才能把故宫的房子住遍,可
见故宫有多么大,房子有多么多!它是世界建筑史上规模最大的宫殿群,被
人们称做“殿宇的海洋”。
故宫的整体布局为“前水后山”型。“前水”指的是天安门前的外金水
河及太和殿前的金水河。“后山”指的是人工堆成的土山万岁山(清朝改称
景山)。
故宫的主体建筑皆坐北朝南沿中轴线排列,两侧建筑依次向左右展开。

这条中轴线向南引伸至天安门、前门及外城南门永定门,向北沿景山、钟楼,
至鼓楼结束,宫城的轴线与北京城的的轴线重合,8 公里长的轴线纵贯全城。
城内除皇家建筑外,大多为青灰的四合建筑,所以,当人们登上景山南望,
将会感到处在灰色背景中的金色海洋般的皇宫,是何等的气度恢宏,何等的
华贵庄严。这是皇权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是古代无数能工巧匠
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故宫总体上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亦称“前朝后寝”。外朝是皇帝
处理朝政和举行各种国家盛典礼仪的地方,内廷是皇帝及他的“三宫六院七
十二妃”的生活地域。
午门,是皇城的正门,因其正处在子午线上而得名。午门由两大部分构
成,一部分是砖砌的开有券洞门的巨大城墩,另一部分是建在城墩上的木构
门楼。午门平面呈“凹”形,城台正中为一最高等级重檐庑殿顶的楼座,东
西两侧前端各建重檐方亭一座,正中楼座与两端方亭之间联以庑廊,全部建
筑高低错落,仿佛朱雀展翅,居高临下,威慑人心。城门正中开券洞三个,
中央正门等级最高,供皇帝出入,此外皇后成婚入宫时经过一次,殿试后的
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在放榜后可由此门出宫,被认为是极大的荣耀。在
普通百姓的心目中,午门是皇宫的大门,是皇帝任意处置臣民的地方,于是
在小说戏曲中常有“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当然,如果哪位大臣进谏惹恼
了皇上,就会被锦衣卫五花大绑,押到午门外用棍棒打屁股,叫做“廷杖”,
自然,死在棍下的也不乏其人。
太和殿是外朝部分三大主殿之一,三大殿坐落在 8.13 米高的汉白玉基座
上。台基分三层,每层都有精美的白石护栏,护栏的望柱雕以云龙云凤图案,
柱下有用于排水的白石螭首 1142 个(螭首是龙的 9 个儿子之一),下雨时,
呈现出仿佛千龙吐水的奇观。台基的南面有 3 座汉白玉石阶,正中央的石阶
称“御路”,只有皇帝可以登临,御路上刻有海水、蟠龙、升龙、流云的形
象,是皇帝神秘与高贵的象征。
太和殿是皇帝登基,宣布即位诏书的地方。皇帝生子、册立皇后、皇后
大婚、宣战出征等,都在这里举行仪式。那仪式真可谓为壮观,届时,在殿
前 3000 多平方米的广场上,旗幡招展,香火缭绕,鼓乐齐鸣,成千上万的军
臣排列整齐,仆伏于皇帝的脚下,这就是皇帝的尊严。
太和殿,作为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是至高无上的代表。它是我国
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面积 2377 平方米。这里的一切都是建筑型制中最高
等级的,黄色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屋顶上仙人走兽的个数,建筑的开间,以
及以龙为主题,以金为用色特点的彩画,无可复加地渲染着豪华庄严的气派,
在殿内中央,6 根蟠龙金柱之间是一个 7 级台阶的华丽台子,台上为镂空楠
木金漆雕龙宝座,宝座上方是金漆蟠龙藻井(藻井是天花的一种,等级较高),
上下金光一片。皇帝在金光中高居宝座,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在这里也会
发生些滑稽的事情,比如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登基时才 3 岁,当人们把他
抱上宝座,钟鼓齐鸣,百官拜伏,山呼万岁的时候,竟把这个小皇上吓得大
哭大闹起来。
在太和殿前的大平台上,东侧设有古代计时用的日晷,西侧有度量谷物
的容器“嘉量”。此外还有鼎式香炉、铜龟、铜鹤等,这些既是大典时的礼
仪用具,同时也是江山永固的象征。
伟大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 2000 多年的封建制度。1914 年,故宫的前

朝部分改成了古物陈列所,内廷仍由被废黜的皇帝居住。1924 年,随着末代
皇帝溥仪出宫,这座象征至高无上尊严的皇宫,作为我国最大最精美的博物
院——故宫博物院,已成为全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游览胜地。

举世罕见的地下阴塔

在福建省长汀县,有两座深埋地下的罕见宝塔。它们的名字听起来也很
奇异,一座叫“八卦龙泉”,建于唐代,另一座叫“府学阴塔”,建于宋代。
八卦龙泉塔上宽下窄,呈八角形,倒插入地。塔深 16 米,上部宽度近 2
米。塔身用条石垒砌而成,每层用石八块,自上而下,石块愈来愈少,而塔
身愈来愈窄。最令人奇怪的是,塔的底部竟然是一口清泉。人若站在塔口,
可以望见倒映在幽深塔底的人影,心中不免升起神秘的感觉来。
府学阴塔与八卦龙泉塔的造型正好相反,它上窄而下宽,平面圆形,亦
置身于地下。塔身由砖块垒砌而成。在塔外的砖墙上镶有一块石碑,题刻“府
学阴塔”四字。
为什么要在百余年间建两座阴塔于地下呢?确切的答案已无从考察,而
民间则流传着一个久远的传说。汀州是福建闽西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
心,山灵水秀,人才辈出。相传有一位外籍人在汀州做官,本地一位退隐官
员得罪了他,他见汀州城风水非凡,城中的卧龙山有如神龙腾飞之势,便在
城东西各建一石塔以镇压龙的首尾,使之不得飞腾。后来人们为了解除卧龙
之缚,使汀州多出人才,于是特意修建两座宝塔于地下,以解晦气。

武汉长江大桥

50 年代以前,只要翻开旧地图看一看,就会发现,在我国中部蜿蜒曲折、
流经 9 省、全长 5590 公里的长江上没有一座桥。许多诗文把长江形容为“天
堑”,不可逾越。50 年代建成了武汉长江大桥,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
长江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江,其灌溉面积和通航长度都排世界前列,
可它却严重阻断了中国的南北交通。公路和铁路到这里就连不上了。沿海的
京浦线和沪宁线在浦口与南京之间,中部大动脉京汉线和粤汉线在武汉隔江
相望。客货要通过,只有靠迟缓而费力的轮渡。武汉是中国中南的交通枢纽、
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号称“九省通衢”,但在市内却因长江横卧,汉水分
流而成三镇,即武昌、汉口、汉阳,交通极不方便。
民间有这样的歌谣:“黄河水,长江桥,治不好,修不了。”为此,几
代人为了使长江天堑变通途而付出了多少心血。1913 年,北京大学桥梁系 13
名学生毕业前在德籍教授乔治·米罗指导下,到武汉进行斟测桥址、设计桥
梁的实习。这是武汉长江大桥第一次测量。1930 年美国桥梁专家华达尔建议
国民党政府修桥,后来他们用了半年的时间,在武汉长江上钻了 8 个孔,就
无声无息地走了。1936 年,钱塘江桥工处的茅以升等工程师们又进行了武汉
长江大桥的筹建工作,设计了一座“长虹卧波”式的桥梁,但因战争而搁浅。
抗战胜利后,一些工程师又旧事重提,想建桥,但因资金无着而作罢。
在武汉建长江大桥可以说成为几代人的共识。1950 年,中国铁道部开始
考虑这个问题,两年后成立了大桥设计事务所。1953 年 7 月,组织了武汉长
江大桥初步设计赴苏鉴定小组,请 25 位苏联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来鉴定。

这一宏大的工程也成为了中苏合作的技术项目。中方的总工程帅是汪菊潜。
铁道部为了使武汉长江大桥施工能有保障,还专门成立了武汉大桥工程局。
1954 年 2 月,政务院通过《关于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决议》。其实,1953
年 11 月,大桥的一部分——汉水铁桥就先期开工了。汉水铁桥的修建,使京
汉铁路首先越过汉水,直通大桥的汉阳工地。1955 年 9 月,大桥正桥主体工
程正式开工。两年后,1957 年 7 月 13 日,长江的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
大桥就通车了,结束了几千年来长江上没有桥的历史。后来,毛泽东在他的
横渡长江的词中写道:“风雷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
通途。”
武汉长江大桥为何择址于汉阳龟山与武昌蛇山之间呢?原来武汉距长江
发源地 4500 公里,距入海口 1100 公里。长江流到武汉,受龟蛇二山的约束,
形成天然的最狭窄河床地段,江面宽度仅 1126 米,并且长江两岸为堤墙所固
定,宽度变化很小,形成龟蛇镇锁长江之形势,真是一个天然的桥址。武汉
长江大桥工程,包括从汉口玉带门东站到武昌南站间 14 公里内的一系列工
程。它使武汉三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铁路枢纽,三镇公路干道也被连通。铁
路初从汉口爬升,以跨线桥跨过红寿路、解放大道、张公堤,通过汉水铁桥
飞跃汉水后,过汉阳新站,爬上龟山,到长江边,从汉阳岸的引桥跨过沿江
大道,从长江大桥正桥凌空飞跃长江,再从武昌岸的引桥跨过武昌沿江大道,
劈蛇山而下,在武昌上空以跨线桥跨过解放路、武昌路,逐渐下降接至武昌
新站,这一路,仅跨线桥就有 10 余座。
武汉长江大桥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下层铁路是双线,上层公路宽
22.5 米,全桥总长 1670 米,包括正桥 8 墩 9 孔,其钢梁为联平弦跨连续铆
接钢桁梁,每联有 3 孔,每孔跨长 128 米,用 3 号桥梁钢制造的,梁高 16
米,用伸臂法从两岸相向架设,在 6 号墩上合龙。1 到 6 号及 8 号桥墩,实
验成功并首次应用了当时世界前所未有的新的结构和新的施工方法,即装配
式大型钢筋混凝土管柱结构(直径 155 厘米)和大型管柱钻孔法。7 号桥墩
则采用了直径 55 厘米的旋制钢筋混凝土管柱。在其中下沉管柱,封底后抽水
施工。另外,汉阳岸和武昌岸引桥分别为 17 孔和 12 孔,每孔约 17 米,形如
长廊。全桥工程用混凝土 95000 方,钢梁 21400 吨。
在正桥和引桥交界处,有两座宏伟的桥台,并且两岸桥台完全对称。桥
台共 8 层,高 35 米。桥台第一层大厅正中设有高的壁龛,中塑有一组建桥工
人群像,顶部悬挂花式大吊灯,与大理石镶嵌的屋顶相映生辉。在四层阳台
以上,有一扇长窗,从这里眺望长江,更有一种雄浑的感觉。桥台顶部在公
路面两边各有两个桥亭。4 个桥亭是具有民族风格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另外,
引桥面混凝土栏杆和正桥的铸铁栏杆也有多种民族风格的花样栏板装饰。这
是设计师们广泛收集了民间窗花剪纸的各种花草鸟兽图案而设计的,当你走
在桥面上,这些艺术品会给你一种美的享受。
在两岸的桥头处,种植了各种树木花草。武昌岸利用蛇山地形,在铁路
面布置了一个平台。这个宽敞的平台可供游人上下游览观赏,遥望长江。沿
宽阔的阶梯,下可通沿江大道的桥头花园,上可通公路路面。在平台中,有
一座象征武汉长江大桥首次采用管柱钻孔法的建桥纪念碑,碑上有毛泽东手
书“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题字。再向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