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5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一连串赞誉,杰奇并没有感到满足,她的目标是 1992 年在巴塞罗那奥运
会上突破女子七项全能 7300 分大关。
乔伊娜率先突破女子七项全能 7000 分大关,在世界大赛中无往不胜,她
的跳远威震全球。她的声誉比任何一位总统夫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使她的
奶奶也成了令人可畏的预言家。还在她未降生人间的时候,她已被命名为“总
统夫人”。她奶奶对这个即将出世的孙女有一种奇特的预感,她公开预言说,
这个孙女之所以非来人世不可,就是为了给人类增加一位总统夫人,或是成
就和影响不亚于总统夫人的人。二十余年后,她奶奶的预言变为了现实,乔
伊娜成了世界田径公认的头号巾帼。
乔伊娜是怎样成长的呢?她出生在美国一个贫困家庭中,全家 7 口人住
在四间陈旧简陋的小屋中,冬天供暖设备常常出毛病,一家人饱受寒风之苦。
乔伊娜的父母都是黑人,父亲 14 岁时就娶了 16 岁的玛丽。乔伊娜从小在奶
奶和妈妈照顾下生活,她的妈妈家教极严。她家所在的路易斯东街风气很差,
酗酒、吸毒和各种犯罪层出不穷,母亲严禁乔伊娜的任何社交活动。乔伊娜
后来回忆说:“我 18 岁以前,几乎从不注意衣饰打扮,从不交男朋友,也差
不多没有任何社会聚会,这使我把全部精力投入学习和体育运动中去。”
后来,慈爱的奶奶不幸辞世,这给乔伊娜带来终生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
她说,正是亲人的猝然去世使她清醒地面对现实,使她开始确立人生的目标,
那就是一定要改变厄运,出人头地!
乔伊娜和哥哥阿尔自小关系密切,他俩均具有黑人家庭赋予的、与生俱
来的良好身体素质。每天清晨,妈妈玛丽把乔伊娜拍醒,乔伊娜又把哥哥从
床上拉起来,一起到田径场训练。乔伊娜性格内向,即使在训练中也很少说
话,但她善于动脑,加之天赋过人,各项成绩均出色。上初中时,她打破了
伊利诺州高中学生跳远纪录,翌年又在奥林匹克选拔赛中跳出 6.32 米的佳
绩。多年来,她顽强拼搏,加上良好的天赋,乔伊娜终于以 7291 分的惊人成
绩创造了新的女子七项全能世界纪录。乔伊娜不仅在田径方面享誉全球,而
且在其方面也是才华横溢。在大部分空闲时间里,她常常指导一些年轻人进
行田径训练。在各种场合,乔伊娜都是一位至关重要的演讲者,她出色的口
才常常博得听众热烈的掌声。
乔伊娜在丈夫罗伯特·杰西的陪同下,来华对中国国家田径队进行过教
学式访问。乔伊娜这个响亮的名字,在中国熟悉她的人越来越多了。
非洲之星——享利·罗诺
享利·罗诺是肯尼亚田径运动员和世界优秀长跑选手。他从 20 岁起,开
始在没有教练指导的情况下,独自进行长跑训练。1976 年因擅离军队入美国
普尔曼华盛顿州立大学就读,被缺席判处 42 天监禁。在美国期间,经过名师
指导,他的长跑成绩显著进步。1978 年 4 月 8 日至 6 月 27 日的 80 天中,4
次打破世界纪录:3000 米 7 分 32 秒,5000 米 13 分 08 秒 4,10000 米 27 分
22 秒 5,63000 米障碍 8 分 05 秒 4。同年 7 月,在第 3 届非洲运动会上,获
得 10000 米、3000 米障碍跑两项冠军。1981 年 9 月,再次打破自己保持的
5000 米跑世界纪录,成绩为 13 分 06 秒 20。
在肯尼亚,即使是最优秀的选手,也不允许在服役期间不辞而别。不被
祖国理解是痛苦的,罗诺深深感到这一点。在美国,他拼命地跑呀、练呀,
仿佛以此来代替监禁似的。1978 年,他一连打破 4 项世界纪录,使国际体坛
大为震惊,也为自己的祖国大增光彩。一股“罗诺”旋风在世界体坛刮起,
有关人士惊呼:1978 年世界田坛是“罗诺年”。为祖国争得荣誉,使祖国赦
免了他 42 天的刑期。
“赤脚大仙”——阿贝贝
在罗马奥运会上,非洲运动员阿贝贝第一次获得马拉松金牌。记者、摄
影师把这位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长跑家包围起来,向他祝贺,提各种问题,并
好奇地望着那双瘦长有力的赤足……第二天,“赤脚大仙”这个绰号成了报
纸上的热门新闻。
阿贝贝·贝基拉一夜间成了明星。“贝基拉”,埃塞俄比亚文的意思是
“小花”,但贝基拉童年的生活并不像鲜花那样美丽,而是在饥饿和贫穷中
度过的。要说是“花”,那也只是寒风中生长的一朵苦菜花。1932 年 9 月 17
日,贝基拉出生在埃塞俄比亚的一个偏僻的山村里。由于家境贫寒,10 岁的
时候,他就成了牧童,经常赶着羊群到几十公里远的地方放羊。为了寻找新
的草地,他不得不越过一座座积雪的山峰,爬过一道道陡峭的山崖,在荒无
人烟、云雾缭绕的山中穿行。对一个 10 岁的孩子来说,这是很艰苦的。13
岁,他上学了。在学校,他参加了曲棍球队,并很快当上这个球队的队长。
20 岁,他服兵役,成了皇室的卫兵。在那里,头四年他迷上了足球,后
来又成了篮球队员。1956 年他 24 岁,开始练跑,没多久他成了一个马拉松
运动员。
罗马奥运会的胜利,使 28 岁的贝基拉成了埃塞俄比亚的民族英雄。当贝
基拉回到埃塞俄比亚时,机场上聚集了数十万欢迎的人群。飞机缓缓降落,
人们都急不可耐地想看看这位载誉而归的英雄。贝基拉佩挂着奥林匹克金
牌,走出了机舱,人们不约而同地高呼着:“阿贝贝!阿贝贝!”乐队奏起
了专门为埃塞俄比亚第一个奥运会冠军谱写的歌曲。
伴随着乐声、歌声、欢呼声,汽车把他送到了皇宫,塞拉西皇帝亲自接
见了他,向他祝贺,跟他亲切地谈话,并下令将他提升为皇室军官和授予他
“埃塞俄比亚之星”勋章。庆祝活动进行了 4 天,各种各样的代表团,各种
各样的社会名流和体育爱好者,络绎不绝来到了冠军的新居,向他祝贺。埃
塞俄比亚沉浸在欢乐中,沉浸在幸福中。但是胜利没有冲昏冠军的头脑,鲜
花没有陶醉冠军的心灵,荣誉没有夺去冠军的意志。贝基拉训练更加刻苦了。
东京奥运会转眼就到了。贝基拉又来到了奥运会。这次记者们镜头的焦
点是不会放过这位“赤脚大仙”的。当然,这位前奥运冠军能否蝉联冠军也
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大多数人持怀疑态度:第一,在奥运历史上,还从没
有人两次夺得马拉松冠军;第二,贝基拉两星期前刚动了阑尾手术,体力上
还没有恢复;第三,贝基拉年龄大了,已经 32 岁了。然而,贝基拉坚信自己
的力量,为准备这次奥运会,他四年来从没有间断训练。他说:“我充满信
心在东京再夺冠军。”
1964 年10 月21 日下午1时,东京奥运会扣人心弦的马拉松比赛开始了,
来自 35 个国家的 68 名世界最优秀的选手,从东京国立体育场起跑。这天没
有一点风,天空阴沉沉的,气温摄氏 18 度。在国立体育场,无数双眼睛注视
着马拉松的起跑线,只见贝基拉动作轻松,好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小鹿,速度
越跑越快,与对手们距离越拉越远,跑到 30 公里处竟将第二名甩掉 300 多米,
而他速度却丝毫没减,驰骋如飞。当贝基拉高举双手冲过终点时,场内爆发
出狂风暴雨般的掌声!人们说阿贝贝·贝基拉是一只报春燕。一只春燕,会
带来春天。贝基拉为非洲长跑运动带来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春天。在罗马奥运
会前,非洲的长跑是默默无闻的,而现在名闻四海。在墨西哥城,他脚受伤,
不得不中途退场。贝基拉虽失败了,但他欣喜地看到,还是非洲人夺取了这
次奥运会长跑冠军,而获得马拉松金牌的是自己的同胞沃尔德。
墨西哥奥运会后,不幸的事情发生了。阿贝贝在车祸中受了重伤,虽经
多方医治,但仍瘫痪了。可是阿贝贝并没有灰心,他热切希望自己恢复健康。
他说:“我是一个运动员,我相信,自己会有一天能站起来。这需要斗争。
没有勇气斗争的人,就没有权利赢得胜利,而胜利,这是生命的全部意义。”
当阿贝贝知道自己无法痊愈时,他非常痛苦。但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他绝望,
不能跑了,就练习射箭。1971 年他坐在轮椅上参加了在挪威奥斯陆举行的世
界残疾人运动会射箭比赛,并取得了好成绩。1972 年,他不顾身残的不便,
不畏山高路远,远涉重洋来到慕尼黑参加了第 20 届奥运会。他的意志和行动
使人们深受感动。可惜的是,这位乐观、顽强的一代杰出长跑家,终未能从
死神的魔掌中赢得生命。在 41 岁那年,他因脑溢血过早地离开了人世。1973
年 10 月,人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参加他葬礼的人达 7 万之多,这是世
界上参加体育名星追悼会人数最多的一次,表明了埃塞俄比亚人民对他的深
切怀念和崇高敬意。
“球王”——贝利
在 1958 年 6 用于瑞典哥德堡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开始前,巴西队竟
派了一个身穿 10 号大球衣、身材又瘦又小的黑人运动员上场。而对手前苏联
队,队员个个是彪形大汉,尤其是守门员耶辛,张开双臂仿佛就可以封住整
个球门。
比赛开始后,巴西队员左右穿插,十分活跃。特别是 10 号小个子,一会
儿拦截对手,一会儿带球奔跑,一会儿闪过防守队员,有如水银泻地,无孔
不入。那轻巧灵活的动作,博得了观众阵阵喝彩。
比赛结果:巴西队 2 比 0 战胜前苏联队。
在以后的 3 场比赛中,10 号更是屡立奇功:对威尔士队,他踢进全场比
赛唯一的一个球,使巴西队进入了半决赛;在半决赛对法国队中,他一人又
踢进 3 个球,使巴西队以 5 比 2 战胜法国队;在决赛中,巴西队又以 5 比 2
战胜瑞典队,其中两个球,也是 10 号队员踢入的。巴西队荣登世界杯冠军宝
座。
正是这个 10 号,使巴西队在 4 年、12 年后又两次夺得了世界杯。
这个 10 号,就是世界足球王——贝利。
贝利于 1940 年 10 月 23 日出生在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一个名叫“三心”
的小镇。父亲是当地一个很有名望的足球运动员。小贝利在父亲的影响下,
非常喜爱足球运动。12 岁加入巴鲁运动俱乐部少年队,14 岁入选巴西著名强
队桑托斯队。在桑托斯队,贝利的球越踢越漂亮,曾在 1961 年 3 月 5 日对阵
费卢米嫩塞队比赛中,创造了连过对方 7 名队员又将守门员骗过破网的“世
界波”。贝利踢球脚法细腻,作风硬朗,动作简朴,尤其擅长凌空射门。曾
多次入选国家队,为巴西队 3 次获得世界杯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7 年 6 月,国际足联授予贝利金质勋章,表彰他为足球运动的发展做
出的卓越贡献。
贝利在长达 22 年的足球生涯中,参加比赛 1364 场,进球 1282,被国际
足联视为 20 世纪最佳球员,也是迄今唯一的三次被评为世界最佳足球运动员
的超级明星。他的运球、头球、过人、盘带、分球、射门、奔跑能力、高速
起动及其风度,都给世界数以万计的足球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由于文化水平低,贝利常感到难堪,贝利决心求学深造。除训练和比赛
外,他把时间都用在文化学习上。经过两年苦学,他通过了中学毕业考试和
大学预科考试,一鼓作气走进了桑托斯大学体育学院,最后又戴上方形帽,
穿上学士袍,走出了巴西最高体育学府。他自豪地宣称:“我又夺得了三连
冠。”
篮坛巨人——迈克尔·乔丹
一位新闻发言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当代,篮球您知道是什么吗?它
就是“飞人”迈克尔·乔丹。乔丹出生于 1962 年 8 月 5 日。1982 年在美国
北卡罗那大学攻读地理专业,打得很漂亮。这一年,他随队一举夺得全美大
学生联赛冠军。第二年,由于乔丹的杰出表现,他荣膺该年度“NCAA 最佳球
员”称号,并获得最高荣誉奖——“约翰伍登”奖。1984 年当选第 23 届奥
运会美国男篮主力队员,和队友一路过关斩将,为美国队夺冠立下汗马功劳。
赛后,他加盟芝加哥公牛队。
迈克尔·乔丹虽然担任后卫,但他在场上却是无所不在,无所不为,堪
称一名无以伦比的篮球全才。尽管他身材不太高,但弹跳力惊人、突破能力
强,投篮十分准,尤其擅长空中作业,空中飞行扣篮更是他的拿手好戏,由
此赢得“空中飞人”的美誉。对于人们的交口称赞,迈克尔·乔丹总是摇头,
说自己还差得很远。他说投手奖是根据个人得分而评定的,如单纯去抢它,
本不该投的球也要去投,那上帝会不答应的。他善于鼓励队友,“必须充满
信心”几乎成了他的一句名言,并劝队友任何时候头脑都要清醒。
迈克尔·乔丹身上聚满了荣誉光环,他站在 NBA 的高山之巅:1985 年最
佳新手;1992 年蝉联奥运会男篮冠军的主力队员;1988 年 NBA 全明星赛最有
价值球员;3 次 NBA 常规赛段最有价值球员(1988 年、1989 年和 1992 年);
3 次 NBA 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1991~1993 年);连续 7 次成为 NBA 最佳得
分手(1987 至 1993 年);为芝加哥公牛队夺得 NBA 三连冠,是公牛队历史
上得分最多的球员。
迈克尔·乔丹于 1993 年 10 月飞离篮坛,1995 年 3 月又飞回了最富魅力
的世界篮坛 NBA。
“女篮皇后”——谢苗诺娃
提起苏联国家女子篮球队,人们马上就会想起中锋谢苗诺娃。18 年里,
她随国家队转战世界各地,为前苏联队夺取 3 次世界锦标赛、2 次奥运会和
10 次欧洲锦标赛的冠军建立了奇功,她始终被誉为世界篮坛最具威胁的女子
巨人中锋。
谢苗诺娃1952年3月9日出生在前苏联拉脱维亚加盟共和国扎拉萨伊的
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是个泥瓦匠,母亲是位家庭主妇,从她的父母身
上看,绝想不到家庭中会出现一位 2.11 米的巨人,因为她的父亲只有 1.74
米,而她的母亲就更矮一些了。
谢苗诺娃兄弟姐妹 6 人,她排行第 5。到 6 岁的时候,谢苗诺娃似乎令
人觉得她要“出人头地”了。课外活动时,在班里按高矮顺序排起的队伍中,
她是第一个,最高,最漂亮,也是最不“安分”的女孩。女生当中,极少有
人能够像她那样混在男孩子中间,进行那些剧烈的“乱哄哄的游戏”。
学校离家有两公里的路程,尽管走路并非坏事,但对一个小女孩来讲,
每天往返也够辛苦的了。拉脱维亚的冬天滴水成冰,清晨的寒风刺人肌骨。
然而,在那条积雪覆盖的路上,这位小姑娘的身材一天比一天高大、健壮。
谢苗诺娃学会了滑雪之后,便觉得往返只有 4 公里的路程实在太不过瘾了。
在校内,手球、排球、篮球,她样样贪恋;在校外,滑冰、滑雪、骑马,她
从不知疲倦。到了 13 岁那年,谢苗诺娃已长成 1.90 米的小巨人了。在体育
老师的推荐下,她来到了里加,加入了托拉斯俱乐部队。在罗宾斯教练的指
导下,她开始了新的训练生活。教练对她要求很严,“马马虎虎训练,比赛
只能遭到惨败”,教练的这句话成了她的座右铭。她认真地观看教练的示范,
仔细地琢磨教练的动作,她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苦练,技术进步得很快,因此,
也很受教练的器重。之后,她就成了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