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6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谓“循环学习法”就是以上述原理为基础的。在新的信息传入大脑后,印象
还没有渐消之前,及时地进行整理,接着又在不同的时间多次加以复习,使
印迹不断强化,以求把传入的信息变成牢固的记忆。具体方法是:在学习某
门知识的过程中,采取学习——复习——再复习的方法,即学习某一内容后,
花少量时间进行一次复习,接着学习下一部分内容,结束后再进行一次学习
(包括前面学习的内容),如此下去,直到学完全部内容为止。
例如,某本书一共有四章:第一章分为四节,第二章分三节,第三章分
六节,第四章分三节,若将每两节作为一个单元,其步骤是:
(1)初学和复习第一章第一、二节。
(2)初学和复习第一章第三、四节。
(3)复习第一章第一——第四节(小循环)。
(4)初学和复习第二章第一、二节。
(5)初学和复习第二章第三节、第三章第一节。
(6)复习第二章及第三章第一小节(小循环)。
(7)复习第一、二章全部及第三章第一节(中循环)。
(8)按上述同样方法处理第三章及第四章各节。
(9)复习全部内容(大循环)。
这样每项内容均有四次强化印迹的机会,并且这四次是在学习过程中不
同阶段进行的,满足了及时巩固、不断巩固的要求,因而有利于记忆。
例如,该方法可用于记忆英语单词。首先,将若干单词分成单元。无论
是使用词汇表、生词本,或者采用单词卡都应根据单词的特点分类,力求将
相似的以及可以比较的单词放在一起,每小组的单词数不一定相等,一般选
6~8 个为宜。其次,根据所分的组数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循环记忆。请注意:
记忆外语单词时单元数应适当地增多,一般选 8~16 组为好,这样可以增加
单词的见面次数以及每次记忆的单词数,提高记忆效率。另外,随着发音水
平、词汇量和使用该方法的熟练程度的提高,可逐步增加各组的单词容量。
该方法表面看来,似乎很繁琐,需要很多的时间,其实不然。因为每次
复习的时间不需要太多,只要能够根据你所学的内容,结合你自己的具体情
况,按照该方法合理地组织内容、合理地安排时间,便能事半功倍。该方法
对边工作边学习、记忆能力稍差的同志尤为实用。
采用循环学习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单元的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所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本
人的接受能力、记忆能力以及时间来确定。对于那些内容较难的章节,而本
人记忆能力又较差,每单元应适当地少划分一点,对于那些较容易的内容,
可适当地多划分一点。一般说来,所分单元数(n)应为偶数,最好能是:n=2r
(其中 r=1、2、3……)。
第二,记忆保持的程度取决于对材料的熟记程度,但是应该注意到:当
学习内容达到某种熟练程度之后,再增加复习次数,对记忆已无大的益处了。
因此,在学习某项内容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应该学习以后的内容。甚至在某
一内容难于理解时,也可以暂时放下来,先学习后面的内容,因为往往后面
的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前面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学习与复习的时间安排应该适当。初次学习新内容无疑是最多。
中间的复习不需太多,能够达到回忆的程度即可。最后的总复习时间要稍安
排多一点,以便对全部内容进行一次总的回顾,而且应该注意到,其中的重
要内容应该重点地复习、巩固。
“螺旋上升”学习法
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呢?是“步
步为营”的“金字塔”式,还是“孤军纵深”的“电线杆”式?
所谓螺旋上升的学习法,就是用一系列的循环知识单元,来代替平铺直
叙的知识积累和阐述。每一循环都比前一个循环更高一层,更进一步。与“金
字塔”式的学习方法相比,它能够更迅速地理解和获得知识;与“电线杆”
式的学习方法相比,它能更广泛地了解所学内容的全貌。这种“螺旋上升”
式学习,可以说具有“格式塔”的特征。“格式塔”指的是把许多现象综合
为功能单元的一种系统。通俗地说,是整体大于各部分总和的一种循环。后
一循环需要前一循环为基础,而又比前一循环更深、更高。而且后一循环的
学习,又使前一循环得到丰富和补充。
“螺旋上升”式学习法,以学者所感兴趣,或想研究的内容为目标。起
点可以是某个基本概念、某个公式、某个实验观象、某个疑难问题,甚至可
以是自己的某种设想。从这个起点出发,围绕着中心内容,学习、掌握与中
心内容有直接关联的基本知识,同时了解那些与中心内容有联系,但并不直
接影响的有关知识。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使基本概念得到掌握,公式得到
理解和运用,实验现象得到分析,疑难问题得到解释,设想得到丰富和完善;
同时还了解了与所学内容有关的知识领域,领略了所学知识的概貌。在这一
循环的学习中,又会遇到新的概念、新的问题。再以此为新的起点,进一步
循环,进一步学习,进一步开拓视野。同时,为了解决起点提出的课题,需
要认真地钻研、理解、掌握;需要我们去查找书籍、寻求解答根据、说明材
料,这不仅仅是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扎实钻研作风的过程,同时还是
训练快速查阅书刊文献、有效利用资料能力的过程。由此可说是“一箭三雕”。
“金字塔”式的学习,对于具有系统学习条件和充裕学习时间的人来说,
无疑是有利的;“电线杆”式的学习,对于那些聪明颖悟、理解力强的人,
也是可行的。那么,对于那些既无大学学习条件,又不具备超群智力的广大
自学者,用勤奋和毅力,借助图书馆的书籍、资料,以“螺旋上升”式方法
学习,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或许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
自主学习法
自主学习法包括探索研究的学习和解决课题的学习,前者偏重于自主思
考,多用于知识的开发和升华,后者偏重于技术性活动,多用于技术发明和
创造。
如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第一,学习要有计划性。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水平、能力,制订出
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科学的学习计划。
第二,学习要充分利用拐棍。学会使用工具书、参考书,采用观察、实
验、计算的工具和仪器,养成善于寻疑、质疑、释疑、解疑的习惯和方法。
第三,学习要定期反馈。从实际出发,制定出一套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
考核或检查方法,从中总结自己学习的经验教训,不断学习科学方法,取长
补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四,学习要从心理因素上多用功夫。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着重培养自己的自信力、观察力、持久力、记忆力、理解力和创造力。
自信力,是指对学习目的和计划,有必胜的信心来达到和完成它。坚强
的信心来自于动力足、觉悟高,富有事业心。
观察力,是指思维指导下的感知活动。这种活动是知觉、思维和语言三
位一体的智力活动,是人摄取和储存外界信息的能力。发展观察力,要提倡
眼到、耳到、手到、口到、心到,其中最主要是心到。观察时多思索,反复
搜寻观察对象的特点,发现问题,集思广益,从不同的角度、广度和深度来
发现事物的特征。
持久力,是指学习上能坚持该做的事和克制不该做的事。善于区别坚持
和克制的标准,一靠正确的道德和信仰的精神力量,二靠学会从战略上藐视
困难,从战术上重视和战胜困难。
记忆力,是指学习中巩固知识和战胜遗忘的能力。记忆力包括五个指标:
记忆的速度、记忆时间的长短、记忆储存量的大小、记忆的准确度和选择必
须记忆信息的能力。
理解力,是指学习中认识到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
识的能力。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正确理解,才能灵活运用。
创造力,是运用学过的材料,通过思维和想象的加工,进行新的设计和
探索,从而产生新思想或制造出新产品的能力。学习要继承,但不能看成天
然合理,要从不同方面,探索知识的价值,勇于思考,富于想象,乐于革新。
纲要信号学习法
纲要信号教学法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 B·沙塔洛夫摸索出的一条控制学
生学习活动的有效途径。它要求教师在讲解中,借助一种直观教具——纲要
信号图表。它是经过教师组织加工后的、以课程教材为内容的、系统的知识
图表。学生可以利用它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增强对知识的记忆,加深对
知识点和知识结构的理解。
纲要信号图表是什么样子的呢?如下图所示:
这是一堂作文指导课的纲要信号图表,它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本课重点
以图表的形式列出,比笔记更方便保存、记忆和使用。如果养成了制作纲要
信号图表的习惯,还可自己建一套符号,作为记忆索引,效果会更好。
制作这样的一张图表并不复杂,它可以用来预习、复习和做课堂笔记,
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除了这种闭合式的纲要信号图表外,还可以将括号内变成问号,制成开
放式的图表,每使用一次都能加深记忆,效果更佳。
怎样制作这样的图表呢?
首先,需要对课文进行分析,找出知识要点,明确哪些是必须掌握的,
哪些是需要了解的,哪些是根本性的问题,哪些是派生的。一般而言,纲要
信号图表只是一种特别的索引,而不是课本的简单重复,不必把课文中出现
的所有问题都记录下来,但一定要把那些必需的和根本的问题在图表中组织
起来。在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如果学生想进一步掌握更深更细的知
识点,可在原来的图表上作二次补充。但千万要记住,在第一张图表上信息
不可太多。记忆规律表明,普通人一次最多只能记忆七个要点,所以最好将
知识点控制在七个之内。
其次,要把一个个分散的知识点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彼此能找到逻辑
的联系固然好,找不到也不用担心,可以通过时间、地点、人物、形象等等
来发现联系。例如,一切多边形的面积都可以分成若干个三角形,所以,只
要记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再了解了矩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的特点,掌握
其面积公式就会轻而易举,甚至可以自己加以推导。又如,在地理学习中,
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很难弄清那么多的江河湖海的地理位置,怎样才能把
黄河和长江的位置区分开来呢?一个很简单的办法是进行形象联系,顾名思
义,长江一定是长形的,而黄河像一个大大的“几”字。
最后,要学会正确地使用图表。如果在课前已做了图表,上课时,可以
直接在其上做笔记。如果是课后做的图表,制作完毕后,最好当晚能默述一
遍,因为,按遗忘规律,所学知识在二十四小时内复习一次效果最好。在期
末总复习时,可以分章分节制作大些的图表,总的原则是从总到分、从粗到
细、从一般到个别,然后在图表的辅助下进行记忆,其效果会比看两遍书要
好。
这种方法适用于自制能力、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于学习基本素质较
差的孩子,则需要老师或家长的帮助,通过做这种图表还有利于提高他们的
学习能力。
回想学习法
回想学习法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方法,而且效果不错。回想顾名思义是
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回想来进行学习。
回想应在四个时间进行:每堂课后,课前,晚上入睡前,早上醒来后。
每堂课后,应该把这堂课的基本内容回想一下,第一遍,只需回想基础
内容,例如,该课分三部分,复习旧课圆的周长、讲授新课圆的面积和新课
例题。第一次,一定要用最简短的语言尽可能地在头脑中回想这三部分,记
住,只需回想这三部分,而不必回想其细节。第二遍,只回想第一部分的关
键细节,如周长的定义、公式的推导,以及公式的内容。第三、第四遍,则
分别回想第二、第三部分的关键内容。发现记忆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查对
笔记,或课本,直到弄清楚为止。
每堂课前,需把上节课的内容大致回想一下,过程如上。
每晚入睡前,要把当天的功课在脑海中回想一下,就像放电影一样。发
现不懂的问题要立即看出,千万不能马虎,偷懒,说什么明天再看之类的话。
具体步骤也是从简单到复杂,一门一门地回想。
第二天醒来后,起床前,闭着眼睛再把各科课程回想一遍,同样要求不
懂时马上看书。
这个方法的核心是通过多次形象化的记忆重复以及网络化的回想,达到
对于课程知识的牢固掌握。此外,它所选择的时间也大多是最有利于记忆的
时间。课前,简短的回想有利于接受新课;课后,及时的回想可使刚刚学完
的课程条理化;睡前,无后摄抑制的干扰;醒后,没有前摄抑制的影响。因
此,这四个时间是最有利于掌握知识的。
直观——概括学习法
根据学习的深入程度,心理学家冯忠良把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分为领
会、巩固与应用这样三个阶段。而知识的领会从整体上说,是通过对教材的
直观与概括这样两个环节实现的。根据他的思想,把直观与概括作为一种学
习方法介绍给大家。
直观指的是有关教材的感性知识形成过程。它是领会的开端环节,也就
是说,要真正掌握知识,必须先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直观化。不仅课堂上,
老师应将教材尽可能地直观化,在课下,学生也应尽量把知识与直观具体的
形象联系起来。方法如下:
(1)收集有关实物,例如,生物课,要观察动植物;平面几何,要自己
画出各种图形;平时,也要善于把生活中的实体与几何图形联系起来。
(2)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自己制作一些模型,辅助学习、激发兴趣,例
如做动植物标本等。
(3)对于难以找到具体形象的内容,可以通过语言来描述,文学作品中
的形象描写就是典型的例子。
通过直观的认识环节,可以形成领会知识所必须的基础性的感性经验和
丰富的表象。直观这一环节对于学习比较抽象的学科意义更为重大。
然而,直观的、感性的要素仅仅是抽象思维的出发点,还需要对有关教
材的感性知识进行加工改造,形成理性知识。所谓理性知识,就是对事物的
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反映。它是通过概括的思维活动进行的。只有通过概
括,才能使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才能避免学生形式主义地掌握知识。
概括包括两个类型:感性的和理性的。
感性概括是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往往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
角的概念,学生常因看见角都有两条相交的直线,便以为角是两条直线相交
构成的平面,这种错误的概括也是一种概括,但常常反应的是一些外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