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物理学家一起看电影 (节选)-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译者: 陈利刚 / 王超
简介:与物理学家一起看电影,你会拒绝吗?对我们来说,物理学是一门必须有人去研究,但自己决不会去研究的学科,物理学家也都是些僵硬死板、不关心世事、埋头于研究的毫无趣味的人。事实上,并非如此。好莱坞的大导演们为了追求影片的震撼力,竟将对科学的无知原封不动地搬上银幕,但这只能欺骗我们普通观众的眼睛,而物理学家们却不买他们的账,他们拿起科学的手术刀,剖析影片中“科学上的失误”,甚至比电影本身更有意思。物理学家并不是“不解风情的傻瓜”,他们也喜欢看电影,而且你如果跟他们一起看电影的话,感觉会更有趣、有益。
科学并非“在实验室里只有科学家们才听得懂的悄悄话”,科学是一门所有人都可以讨论的学问。
作者简介:郑载承,1972年出生于汉城。1990年,京畿科技高中提前毕业,进入韩国科学技术院进修研究生课程,主攻物理学。在韩国科学技术学院凭借宇宙混沌理论获得硕士学位,在攻读博课程时,他以物理学的视角来研究人脑的思考机制旧。获博士学位后,赴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部进行神经思想及应用物理学的博士后研究。现为高丽大学物理系在职研究教授。
酷爱电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曾在《科学东亚》上连载“科学电脑”,之后与大众科技结下了不解之缘。用科学的眼光看电影,看生活中的各种社会现象,不仅可以体会到新的乐趣,还可以给自己一个探索科技和丰富知识的机会。
*与物理学家一起看电影是什么感觉?答案是:搀杂着有趣又无趣的新奇感。
作者郑载承是生于1972年的韩国理科生,留美博士后,高丽大学教授,一个象土摩托一样看电影爱问“有什么科学依据”的人。
科学家的脑袋真的和普通人不一样,看《迷失在太空》,他们想到的是描述太空旅行的影片中为什么没有洗澡场面,看《猫和老鼠》,他们想到的是用遗传工程打造比猫更聪明的老鼠,看《火星人进攻了》,他们想到人脑植入狗体内的可能性,看《攻壳机动队》他们得出的结论比较象文科生:肉体,不过是束缚精神的外壳。
书中谈及的55部影片,《泰坦尼克》、《空军一号》、《黑客帝国》什么的,都是有不同程度科技含量的大片,经科学家一分析,大部分影片都有了喜剧色彩。
书中第一篇文章讲了影片《透明人》中不符合科学理论的地方,知识点多但容易理解。透明人应该是瞎子,因为他的视网膜是透明的,无法聚焦成像。透明人还无法上下台阶,因为大脑是根据脚与台阶的位置来调节肌肉和关节的弯曲度的。透明人的肌肉、内脏、骨头被化学药水变透明,但他胃里的食物和肚子里的排泄物是不应该变透明的。所以你想想,如果这影片完全根据科学来制作效果,我们将看到一团嚼碎的食物和一砣大便到处飘啊飘。
还有些零散分布在各篇章里的有趣细节,《侏罗纪公园》里用的大部分恐龙实际上是白垩纪的,《变脸》的故事不成立,因为即使变了皮肤,脸型也是改变不了的,《永远年轻》里把人冷冻起来的方式只能把人冻死,真的要冷冻人,必须先放干净他的血,再往他的血管里输防洞液,这样才能把他保存起来。
《哥斯拉》里,人们发现了很多哥斯拉的卵,这些卵很快会孵出很多小哥斯拉,这个情节让观众看了十分紧张恐惧。但是科学家看了一点不紧张,他们想的是,不是只有一只哥斯拉吗?它是怎么怀孕的?片中主人公用验孕试纸沾上哥斯拉的血证实它怀孕,科学家又想,人类用的试纸对哥斯拉有用吗?
看完这部电影,郑载承做了一件不愧是科学家才做的出来的事情,他给一家著名的妊娠试纸制造公司发了电子邮件,询问这家公司的试纸是否能测出哥斯拉怀孕。
这家公司也做了不愧是著名公司才做的出来的事情,他们回答郑载承:“我们没有做过实验,所以不太清楚。如果您能带它到我们公司来的话,我们会当场为您进行实验的。”
*前言 与物理学家共进晚餐
那是几年前去美国琼斯…赫浦金斯大学作学术访问的时候的事情。在物理系的布告栏里贴着一条从报纸上剪下来的新闻。上面是一项名为〃美国20~30 岁的女性最喜欢的从事什么职业的配偶〃的调查,舆论调查机构公布了前100位的调查结果,并附有对各个职位的简评。结果表明,美国20~30岁的女性最喜欢的配偶的职业是高中数学教师。据说这是因为在美国,人们普遍认为高中教师不仅工资高,受人尊敬,而且〃诚实、富有家庭观念〃。除此之外,医生、生物学者、大公司职员等等排名都比较高,其他我们可以想到的职业的顺序都跟我们想像的差不多。但是,在第100位的〃出租车司机〃后面,记者又无比痛心地添了一行字:〃作为参考,第101位是物理学者。〃
小时候我的梦想是要成为一个物理学家。中学三年级的时候,我读了海森堡的《部分与整体》之后,觉得再没有什么比成为一个物理学者更伟大的了。海森堡为量子力学体系的创立作出了决定性贡献,他在书中很生动地描写了当年他与爱因斯坦等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们激烈论争的场面。他们有时在湖边的别墅,有时徜徉在湖边的小路或是自行车道上,一起探讨浩瀚宇宙的奥秘。在我看来,那实在太浪漫、太令人心动了。于是,我也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杰出的物理学者,可以同世界级的伟人对话,可以作巡回演讲,指导那些对科学充满热情和好奇的年轻人。
12年之后,我终于成为一名〃物理学者〃,虽然并不怎么出色。这段时期内,随着我对宇宙、生命以及意识的理解不断地深化,我被物理学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也曾试着向我当初所说的〃对科学充满热情和好奇的年轻人〃靠近。
但是不幸的是,直到我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之后,我才知道很多人并不认为物理学者是一个很光彩的职业。当我介我的物理学专业的时候,人们都会投以怜悯的目光,说〃那一定很难吧〃,满脸〃学那个以后靠什么吃饭呢〃的表情。也有的人敷衍我,说〃您一定很聪明〃。但是我知道,他们心里一定认为我不过是一个不解风情的傻瓜。对人们来说,物理学是一门必须得有人去研究、但自己绝对不会去研究的学科。人们甚至对物理学者有了成见,觉得他们即使不是像《变蝇人》和《飞天法宝》中的科学家那样迂腐、乖僻的怪人,也都是些僵硬死板,不关心世事,埋头于研究的毫无趣味的人。
即使在对物理学比较感兴趣的人群中,也很少有人认为和物理学者一起看电影,一起吃饭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我写这本书的动机正在于此。我想在本书中向广大读者说明,跟物理学者一起看电影的话,电影会变得更有意思。物理学者,或者更进一步说,科学家们,也是非常喜爱电影的人们。在这里,我想给人们展示一群细心地观察电影中每一个被人们遗漏的细节,并津津有味地享受这种看电影的新乐趣的人们。在这本书中,联系电影中的场面,生动地展示了物理学者及其他各个领域的学者在电影中发现的错误、电影场面实现的可能性,以及他们对未来世界科学的洞察力。如果读者读了本书之后,可以觉得〃科学家们在看电影时竟然能注意到这种细节〃,或者觉得〃和物理学者一起谈谈电影可能也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呢〃的话,我就一点都不会觉得为了写这本书花费7个月时间有什么可惜的了。
我不认为科学是〃在实验室里只有科学家们才听得懂的悄悄话〃,我认为科学是一项所有人都可以共同讨论研究的学问。因为科学是我们理解自然和生命的手段,是筑起人类世界的基石。因此科学家们也有义务去接近那些并不研究科学的人们,向他们阐述自己的语言,让他们可以融洽地和科学家对话。我殷切地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在茶余饭后,像谈论政治、教育一样,进行关于科学的探索和讨论。这本书是这项工作的第一步,我希望能以此消除人们对科学的恐惧。
我应该感谢本书中提到的100多部电影的导演们,感谢他们能够在自己心爱的电影中加入〃科学上的失误〃。从表面上看,他们好像没有很好地把握住自己的想像力。电影虽然很有意思,但却将对科学的无知原封不动地搬上了舞台,客观地为本书提供了素材。但是我知道,他们是为了传递给观众们更强烈的感动,才把充分发挥电影的想像力这一条放在了科学事实的前面。今后为了使电影更加感人,我希望导演们最好能够让更多科学家们烦恼,能够让更多的实验室和研究所晕头转向。科学家们随时愿意和导演们共进晚餐,一起探讨电影的乐趣。
1。透明,因此一无所有的悲剧
影片《透明人》(Hollow Man)的主舞台是美国国防部控制下的一所实验室。该实验室正在进行一项秘密的军事试验。实验组组长塞巴斯蒂安(凯文·贝肯饰),开发出了一种〃可以使人体变得透明的物质〃,并将自己送上了实验台。接下去出现的一个场面是〃透明人〃历史上比较经典的一个场面。影片没有采用让主角在一瞬间人间蒸发的手法,而是设计了一个让主人公从皮肤开始,然后是肌肉、内脏、骨头,身体的各个部分依次消失的场景,其细致程度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人体解剖〃教程,令人叹为观止。这持续好几分钟的壮观的场面,使观众们完全忘了〃使人透明的物质〃有什么化学依据,以及〃食物和排泄物为什么也会透明化〃等现实的问题。观众们完全被银幕上的特殊效果震慑住了,失去了对现实的感知力。
可是,如果真的要一板一眼地去研究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地方。〃神秘的药物〃是通过人体的血管传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的。那样的话,最先发生反应的部分应该是血管分布密集的心脏附近,以及体内的各个重要脏器。然后,通过毛细血管与心脏连接的皮肤才会逐渐消失。
但是奇怪的是,在影片中塞巴斯蒂安是首先从皮肤开始消失的。如果我们将他与影片刚开始的时候出现的〃透明的大猩猩恢复原来面目〃那段场景进行比较的话,这一点就更加明显了。透明的大猩猩吃了恢复药之后,身体的各个部分逐渐开始恢复原来的状态。其顺序是这样的,首先是恢复药最先到达的血管和心脏,然后是身体的各个脏器、肌肉和骨头,皮肤和体毛的复原是在最后。身体变透明的过程应该是恢复过程的逆反应,由于注射的方式是一样的,产生效果的顺序也应该相同才对。
这是一段很典型的为了视觉效果牺牲科学(或者伦理)的电影场景。如果皮肤是在最后才消失的话,人体内部发生的反应就很难表现出来。那样的话,就缺少了紧张和刺激。保尔·范霍温导演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决定牺牲科学,从而突出视觉的感受。影片《透明人》的出现,使得〃用特殊效果代替科学逻辑〃的好莱坞科幻电影达到了一个新的顶点。
〃透明人〃这一概念,自从1897年在赫伯特·乔治·威尔兹的小说中正式登场以来,迄今为止已经在许多电影中出现。有趣的是,我们通常把〃Invisible Man〃翻译成〃透明人〃(可能是在日语中首先使用的)。〃Invisible Man〃是多少还有些模糊的概念,〃透明人〃一词包含着光线可以直接透过的意思。〃Hollow Man〃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了一层,他是一个不仅是身体,就连灵魂和道德都随之一起消失的〃一无所有〃的存在,这一表现无疑比〃Invisible Man〃更富有哲学意义。
在影片《透明人》中,最有意思的要数〃让人看见〃和〃不让人看见〃之间的矛盾了。首先,导演让主人公变得看不见,以此来体现该片与其他〃看得见〃的科幻电影的区别;同时,他也尝试着用比较隐讳的手法来让观众们感觉到凯文·贝肯的存在。虽然光线可以畅通无阻地穿过透明人的身体,但是分子却无法通过。导演利用这一点,在影片中设计了各种场景,来表现凯文·贝肯的存在。例如当雨点打在塞巴斯蒂安身上,或是当他跳进水里的时候,还有当他的脸上被泼了胶水,或是血流满面的时候,我们都可以隐约地看到塞巴斯蒂安的影像。影片中既要考虑如何使凯文·贝肯真实地消失,又要考虑到应如何向观众们展示他的存在,在这一点上,保尔·范霍温导演一定费了不少心思。
关于《透明人》,很多物理学上的论点都一致表明:〃曾经是我们小时候的梦想的透明人事实上并不怎么幸福〃。最著名的论点是,透明人同样也无法看见我们,正如我们无法看见他一样。我们之所以可以看到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将收到的光线折射,并在视网膜上聚焦成像。因为透明人的视网膜是透明的,所以光线根本无法在视网膜上聚焦成像,也就是说,透明人根本无法看到我们。在影片中,变身为透明人的塞巴斯蒂安说〃没有眼皮所以无法入睡〃,其实只不过在吹牛皮罢了。
其次,对于透明人来说,上下台阶也是一项极其危险的工作。我们虽然有时也会一边说话,或者一边看书上下台阶。但是那需要大脑根据脚的位置和台阶的位置进行精确的计算,以此调整迈下一步时相应的肌肉的运动和关节的弯曲度。我想谁都有过以为下面还有台阶而一脚踩空的经历。换句话说〃上下台阶〃是高智能机器人都无法做到的复杂的运动。透明人因为无法看到自己的脚,无法感觉自己的脚和台阶之间的距离,所以一不小心就会滚下楼梯。
另外,透明人还必须当心车辆。因为过往的车辆无法看到自己,所以不能随便过马路。有关的趣事曾经在《X档案》中出现。在剧中,神灯满足了少年的愿望,将他变成了隐身人。变成隐身人的少年满怀欣喜地冲出门外,却被过路的卡车撞死了。这个小故事的教训是:透明人千万不要随便过马路!
影片《透明人》是威尔兹写的小说《透明人》的比较暴力、比较色情的版本。透明人之类的幻想虽然在小学的板报上也经常会出现,但它也是一种可以尽情发泄内心的欲望、为所欲为的极为方便的手段。在《透明人》中,随着身体的透明,塞巴斯蒂安的欲望也露骨地表现出来。
保尔·范霍温导演在一次采访中曾经引用过普拉顿的《国家论》中的例子。在《国家论》第二卷中,提到一名男子发现了一枚可以使人隐形的戒指的故事。那名男子变成透明人之后,偷入王宫,与王后同寝,并把国王杀掉,自己成了国王。这个故事向人们讲述了人这种动物,一旦脱离社会的约束,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将会变得多么暴力。从这一层面上来看,影片《透明人》在将人们渴望带着透明人的面具,侵入虚拟世界的隐讳的欲望数字化的同时,会不会也是对未来人类发展的一个预言呢。我非常不喜欢那位用最尖端的〃数字技术〃将此类题材搬上银屏的大导演保尔·范霍温。
2。《西部影片》影片中为什么主人公总是最后的赢家?
凡是好莱坞制作的科幻影片、动作影片、西部影片,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主人公都不会死。这一条千年不变的不成文的规定,是〃欢喜大结局的世界〃好莱坞通行的法则。在影片中,主人公总是可以活到最后,收拾掉所有的坏蛋。这到底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