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下 [美] >

第48章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下 [美]-第48章

小说: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下 [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5g的加
速度,而下降时,则必须承受高达 
11g的减速度。

许多设计,例如按人的体形设计的卧椅、铠甲,甚至于把人浸
泡在一个充满水的密舱内,或是有充分安全空间的宇航服,都是用
来抵抗高重力速度的。

另外还有许多类似的研究或实验,用于讨论辐射的危险,长期
隔离的厌倦,以及在一个无声无息、永远黑夜的环境中生活的奇怪
感觉;此外,宇航员还必须忍受许多意想不到的千奇百怪的现象。
总而言之,一切为了远离地球;而在准备空间探险的整个过程中,
似乎看不到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事实上,只要人们不坚持认为宇航员就是地球人,长期空间旅
行中的心理反常,可能并不是严重的问题。但平心而论,生活在巨
大的地球上,与生活在狭隘的宇宙飞船内,是有很明显的不同的。

至于奥尼尔所想象的太空居留者,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些
移民将能适应宇宙飞船内部的环境、饮食与循环利用的空气,而且
会有许多反重力的变异。宇宙飞船将是一个新居民地的小缩影,
也许,这些人能够终生习惯地生活在那里。 


21世纪或更晚以后的主要课题,将是向空间移民与开创人类
探险的道路。空间移民将能够到达各个小行星,在那儿开采矿石,
提供人类扩展所需的新资源,并有许多星球将会被挖空而成为自
然的移居地;它们之中,有很多远比我们所能想象的地…月系统大
得多。

以这些小行星为基地,人类将能够探索太阳系外围的广大领
域……而太阳系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星球等着我们人类去
拜访!

(罗迪安 译)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第十七章 头 脑

神经系统

与其他生物相比,我们人类的体格实在是不怎么样。在力量
上我们比不上大多数个头和我们一样大的动物。我们的行走姿
势,和猫比起来,显得十分笨拙;我们跑不过狗或者鹿;在听觉、视
觉和嗅觉方面我们比许多其他动物要差。我们的骨骼结构不适合
于我们的直立姿势:人类可能是惟一会在正常姿势下、在正常活动
中产生“腰酸背痛”的动物。比起其他生物在进化中达到的尽善尽
美的境界(例如鱼类和鸟类在游泳和飞翔中的超高效率,昆虫的大
量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病毒完美的简单性和效率),人实在像一
个笨拙而设计不佳的生物。作为纯粹的生物体,我们很难与地球
上占据任何特定生活环境的生物竞争。我们之所以能支配地球,
是因为我们有一个相当重要的特化器官——脑子。

神经细胞

细胞对其周围环境的变化(刺激)很敏感,并会做出适当的反
应。因此,原生物会游向在它附近水中滴入的糖液滴,并会游离酸
液滴。这种直接的、自动的反应对于单个细胞来说挺合适。但对
于多个细胞组成的结合体,这种反应会带来混乱。任何多细胞生


第十七章 头 脑

第十七章 头 脑

物必须具备一个协调各个细胞反应的系统。没有这样一个系统,
生物体就会像一个由互不交流、行动相互矛盾的人所组成的城市
一样。所以即使是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也具有最
原始的神经系统。我们可以在它们身上见到最早的神经细胞(神
经元)——这是一些具有纤维的特化细胞,其纤维由主细胞体向外
延伸并伸展出极其精细的分支(图 17…1)。神经细胞的功能非常
微妙复杂,以至于即使在如此简单的水平上我们也不能完全解释
清楚它们到底是怎样工作的。环境中的变化以至今尚不清楚的某
种方式对神经细胞起作用。这些变化包括某种物质浓度的改变、
温度或亮度的变化、水的流动、或是直接接触到了什么物体。无论
什么刺激都会引起一个微小的神经脉冲,也就是一个快速传过神
经纤维的电流信号。当到达纤维末端时,神经脉冲会跃过一个微
小的间隔(突触)而传入下一个神经细胞;这样它就会一个细胞一
个细胞地传下去。(在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中,一个神经细胞可以
和其邻近的细胞间形成成千上万个突触。)对于一个腔肠动物(例
如水母)来说,神经脉冲会传遍整个生物体。水母的反应是收缩身
体的一部分或全部。如果刺激是来自与食物颗粒的接触,水母会
通过收缩触足将食物卷入体内。


图 17…1神经细胞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当然,所有这些完全都是自动的。但是由于它对水母有利,我
们便倾向于认为水母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确实,人类作为一种
行动都是有目的、有动机的生物,自然倾向于认为连无生命的自然
界也是有某种目的的。科学家们称这种态度为目的论,并尽量努
力避免这种方式的思维和言论。但是在描述进化结果时,以一切
向更高的效率发展这一点作为中心展开话题实在是太方便了,以
至于除了最狂热的纯粹主义者外,连科学家们也免不了偶尔陷入
目的论中。(当然,本书的读者已经注意到了,我经常犯这个毛
病。)不过,让我们在考虑神经系统和脑子的进化时尽力避免目的
论。脑子并不是由大自然设计的;可以说它是进化过程当中一系
列偶然事件的结果,这些偶然事件产生了一些有利的性质,而具有
这些性质的生物体在各个进化阶段中都能得到优势。在生存的斗
争中,一个动物如果比其竞争者对环境变化更敏感并能更快地做
出反应,则在自然选择中生存下来的机会就更大。例如,如果某个
动物身体上碰巧有一个点对光线特别敏感,它会给动物的生活带
来很大的好处,以至于随着进化的过程,眼点以及最终眼睛将会不
可避免地出现。

构成最初的感觉器官的特化细胞群最先出现在扁形动物门或
扁形虫中。另外,扁形虫已具有神经系统的雏形。该系统能避免
将神经脉冲毫无选择地传向全身,相反地,它会尽快把脉冲传向反
应的关键点。这一点是由于有了中枢神经索才做到的。扁形虫是
第一类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动物。

还有,扁形虫的感觉器官集中于其头部一端,这是它们前进时
身体各部位中首先与外界接触的一端。于是,很自然地,神经索在
头部区域最为发达。这一块发达的神经组织便是脑的雏形。

渐渐地更加复杂的动物门增加了新的特性。感觉器官的数目
增加,敏感性提高。神经索及其分支也变得更加复杂精巧;发展出


第十七章 头 脑

第十七章 头 脑

一个分布广泛的传入神经细胞系统,其功能是向神经索传递信息;
以及传出纤维,其功能是向反应器官传递信息。那块位于头部关
键位置的神经结变得越来越复杂。神经纤维也向着能尽快传递脉
冲的形式进化。乌贼是进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无节动物,它的神经
纤维变粗,以利于脉冲的快速传输。有节动物体内的神经纤维具
有一层脂肪质的鞘(髓鞘质),其加速传导神经脉冲的能力更强。
人体内某些神经纤维能以每秒 
100米的速度(相当于每小时 
360
公里)传送脉冲,而某些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纤维只能达到每小时 
160米的脉冲传输速度。

神经索的位置在脊索动物中有了根本上的变化。在脊索动物
体内,这条主神经干线(一般称做脊髓)顺后背延伸,而不是像在所
有低等动物体中那样顺腹部延伸。这看上去好像是倒退了一
步——神经索移到了更易暴露的位置。但是脊椎动物的神经索实
际上在骨质的脊柱内得到很好的保护。虽然脊骨的首要功能是保
护神经索,但它也带来了惊人的额外好处,也就是给脊索动物提供
了一个用以支撑更多体重的梁架结构。从脊骨延伸出的肋骨包住
了胸腔,延伸出的颚骨带动牙齿完成咀嚼工作,延伸出的长骨形成
了四肢。

脑的发展

脊索动物的脑源自三个基本结构,这些结构的雏形在最原始
的脊椎动物中已经出现了。这些结构在开始时不过是膨大的神经
组织,它们是前脑、中脑和后脑。这种划分方法是希腊解剖学家克
奥斯的埃拉西斯特拉图斯在公元前 
280年左右首先提出的。在脊
髓头部一端,脊髓平滑变粗,形成后脑的一部分,称为延髓。延髓
前方,除了最原始的脊索动物外,一般都有一个隆起的部分,称做
小脑。再向前便是中脑。低等脊椎动物的中脑主要负责视觉并具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有一对视叶,而它们的前脑则负责嗅觉和味觉并含有嗅球。前脑
从前到后分成嗅球区、大脑以及丘脑,丘脑的下半部分称做下丘
脑。通过将动物大脑切除并观察结果,法国解剖学家弗卢朗在 
1824年已能证明,大脑的确是负责思维和意愿行为的。(见图 
17…2,人脑的结构。)


图 17…2人脑的结构

大脑的顶部——也就是称做大脑皮质的那层外套——才是这
出戏里的大明星。在鱼类和两栖类动物中,它不过是一层平滑的
套子(称做大脑皮层)。在爬行类动物中,一块新的神经组织出现
了,称做新皮质。这才是将要出现的新事物的前身。它将逐步取
得视觉和其他感觉的管辖权。在爬行动物中,视觉信息交换中心
已部分地从中脑移向前脑,而在鸟类中它已完全移到前脑。在最
初的哺乳动物中,新皮质开始起主要作用。它几乎覆盖了大脑的


第十七章 头 脑

第十七章 头 脑

整个表面。一开始它还是一层平滑的外套,但是在高等哺乳动物
中它继续增长,其面积大大超过大脑的整个表面,以至于折叠成皱
褶或脑回。这些皱褶使高等哺乳动物(尤其是智人)的脑有高度的
复杂性和巨大的容量。

随着物种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发展,大脑逐渐支配了整个脑部,
中脑则几乎消失了。灵长目动物的视觉发达,嗅觉减退。它们前
脑中的嗅叶已缩成了小团。进化到这一步时,大脑扩展增大,已从
上面盖住了丘脑和小脑。

即使是早期类人动物的化石,其脑腔容量也比最发达的猿类
大得多。黑猩猩和猩猩的脑重量不超过 
400克,比人个头大得多
的大猩猩的平均脑重量也只有 
540克。相比之下,猿人属的成员
的脑重量据推测约在 
850到 
1 000克之间。而这个属在人科动物
中是脑量较小的。罗得西亚猿人的脑重量在 
1 300克左右,而尼安
德特人和现代智人的脑子大约重达 
1 500克。现代人的智力高于
尼安德特人,这是因为现代人脑有一大部分集中在前区,而这一区
域似乎负责控制高级智力功能。尼安德特人额头较低,他们的脑
子后部膨大;而现代人相对来说则额头较高,脑子的前部膨大发
达。

人科动物的脑子在过去 
300万年中大约增大了 
2倍——从进
化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很快的变化。但是这个变化为什么会发生
呢?为什么单单发生在人科动物中呢?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即使在很早以前,小脑量的人科动物就已
经开始直立行走了,同现代人完全一样。这一点很可能是人科动
物脑量迅速增加的原因之一。直立姿势的出现大大早于脑量的增
加。直立姿势带来了两个重大结果:首先是眼睛被高高地提离地
面,从而可以向脑子提供更多的信息;其次是前肢获得了永久性的
解放,这就可以用于感觉和操纵环境。这些大量增加的知觉信息,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包括远距离的视觉和近距离的触觉,使得一个增大的、能处理新事
物的脑子有了用武之地。这样,任何一个个体,如果它的脑子碰巧
工作效率比较高(可能是由于脑量较大,也可能是由于结构较佳),
则必然会在生活中强于其他个体。进化的过程必然会产生大脑量
的人科动物。(至少我们从现在看来似乎是这样。)

人脑

现代人的脑重占全身总重量的 
1/50。这样我们可以说,大概
每 
1克脑子平均控制着 
50克身体。相比之下,黑猩猩的脑子占它
体重的 
1/150,而大猩猩的脑重量只是体重的 
1/500。固然,某些小
型灵长目动物的脑重占体重比比人类还要高。(蜂鸟的脑重占体
重比也超过了人类。)有的狨猴脑重达到体重的 
1/18。但是,这些
小动物的脑子太小,绝对不可能包含人类级别的智慧所需的复杂
结构。简言之,不论从绝对的角度还是相对全身大小而言,智力发
展所需要的是一个较大的脑子,而这正是人类所具有的。

通过研究下面的例子,我们能够更清楚地体会这一点。有两
种哺乳动物的脑子明显大于人脑,但这样大的脑子并未给它们带
来超高的智慧。最大的象脑可重达 
6 000克,而最大的鲸脑则可
重达 
9 000克。但是这些脑子所管理的身体也是极其庞大的。尽
管象脑很大,它也只占象全身重量的 
1/1 000,而一条大鲸的脑重
可能只是体重的 
1/10 000。

在这方面有可能与人类匹敌的只有一种动物。海豚是鲸目中
体形较小的成员,具有这种可能性。某些海豚和鼠海豚体重不比
人大但脑却比人的大(有的能达到 
1 700克)且脑回更加发达。

不过仅仅根据这一点就下结论说海豚的智力超过我们是不妥
当的。智力高低还和脑内部的组织结构有关。海豚的脑(以及尼
安德特人的脑)可能更偏重于一些我们认为是低等的功能。


第十七章 头 脑

第十七章 头 脑

惟一可靠的办法是通过实验来测定海豚的智力。某些研究人
员如利利似乎确信海豚的智力的确与我们自己相当,海豚和鼠海
豚拥有和我们一样复杂的语言模式,还有,将来也许可以建立某种
形式的人与海豚不同物种间的对话。

即使这些想法都是正确的,下面的结论还是毫无疑问的:即海
豚无论有多高的智力,在它们重新适应海中生活时,就失去了机
会,从此再不能把这种智力转化为对环境的控制。在水下不可能
利用火,而正是发现火的用处最先将人科动物同其他一切生物区
别开来。更根本的是,在水这样一种摩擦力很强的介质中高速游
动需要有完全流线型的体形,这就使海豚不可能发展出任何类似
人类的臂和手的器官。而要想巧妙地探索和操纵周围的环境,必
须得有这样的器官。

另外有趣的是,人类是从后面赶上并超过这些鲸目动物的。
在人科动物的脑子还很小时,海豚的脑子已经是比较大的了,然而
海豚并没有能阻止人科动物继续发展。今天看来不能想象我们会
允许进化出一些脑量大的鼠甚至是狗来威胁我们在地球上的地
位。但是,困在海中的海豚却对人科动物的进化无能为力,以至于
我们今天已经发展到如果愿意的话,毫不费力就能消灭鲸目动物
的地步。(我们当中的许多人不希望这样做,并在努力防止这样的
事情发生,这的确是人类的可贵之处。)

海豚有可能以某种我们尚不理解的哲学方式,在某些智力形
式上比我们强。但是说到对环境的有效控制和技术开发,就我们
所知从古到今从未有什么生物能超过智人。(不用说,人类行使他
们的智力和技术能力的活动并没有总是给他们所在的星球——以
及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