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例如在迦斯和道达土著人中,他们把第一个孩子认为是长兄的,第二个
孩子认为是老二的,第三个孩子认为是老三的,依次类推。这种婚制在迪亚
纳、道达、高达、柯斯等土著人中尤其盛行。二是几个丈夫并非是同胞兄弟,
一个女子除同亲兄弟几个结婚外,还与旁人同时结婚。如南印度的那耶尔等
族中流行这一风俗。几个丈夫不住一起,妻子轮流与丈夫同居。当她与其中
一个丈夫同居时,其他丈夫无权干涉。
产享有同等权益。婚后所生的孩子属于兄弟几个共有。有的地区还有另外做
法,例如在迦斯和道达土著人中,他们把第一个孩子认为是长兄的,第二个
孩子认为是老二的,第三个孩子认为是老三的,依次类推。这种婚制在迪亚
纳、道达、高达、柯斯等土著人中尤其盛行。二是几个丈夫并非是同胞兄弟,
一个女子除同亲兄弟几个结婚外,还与旁人同时结婚。如南印度的那耶尔等
族中流行这一风俗。几个丈夫不住一起,妻子轮流与丈夫同居。当她与其中
一个丈夫同居时,其他丈夫无权干涉。
3。一夫一妻制。在印度广大土著人中,由于固定的农业、家畜饲养业和
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增加了男子在生产领域中的作用,提高了男子的经济和
社会地位,从而确立了父系统治的地位,引起了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母
系氏族公社转为父系氏族公社,母系大家庭转变为父系大家庭,由妻方居住
过渡到夫方居住。在婚姻方面,一夫一妻制成为主要的婚姻形式。
一夫一妻制是以男子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取代妇女的地位而起主导作用为
特征的,在家中掌握经济大权,从而形成了家长制,父权制,父权高于一切。
女子结婚后,从自己父系家族中转移到丈夫氏族里。从结婚的那天起,就失
去了从父方应得的权利,但到丈夫家后又同样得不到任何权利上的补偿。在
一夫一妻制的婚俗中,形成了向自己子孙转移财产的继承观念,发展了男权
世系,确立了严格的血亲家族系统的亲属制度。由于一夫一妻制是私有制下
的产物,它的形成与发展受到社会制度和生产力水平的制约,所以在一夫一
妻婚俗中,妻子与其他财产一样归丈夫私有,她的职能主要是生育后代,延
续父权世系。因此,她地位的高低也取决于一个女子是否生育后代,尤其是
否生育男孩,这在印度土著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个不育男孩的妻子则倍
受歧视,其地位非常低下。相反,生儿子的妻子则受到丈夫的尊重,有的甚
至受宠若惊。因此,一夫一妻制在私有制条件下出现男尊女卑,甚至妇女受
压迫的种种悲剧也很自然。印度不少土著人还把妻子作为主要劳力看待,妻
子不仅同丈夫一起下地干活,还经常独自放牧牛羊,上山打柴等,从事繁重
的体力劳动,有时比丈夫干活都多,像长工一样,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一夫一妻制是建立在夫权之上的,作为婚姻发展史上的一种形态,它经
历了漫长的岁月,现已被越来越多的土著人所采用。这说明,它比其他婚制
更具有优越性。这种婚制既有利于人类健康繁衍,又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另外,这种婚制所以日益增多,也同他们长期受到当代文明的影响和支付女
方索取的聘礼有关。但是,当一种较先进的婚制形成以后,新旧之间斗争并
未因此而停止,母权制与父权制的斗争还会继续存在,它总是以各种形式顽
强地表现着。例如,结婚时男方向女方支付大量的聘礼,或婚前男子在女方
服役,甚至买卖婚的流行等现象就是佐证。男女青年自由结婚的现象并不普
遍,因此酿成许多悲剧,这就证明,仍需不断进行改革。在私有制的条件下,
只要存在贫富悬殊,人与人之间有不平等的现象,自由恋爱总会受到一定限
制,因此,作为一种婚姻形态,它既然和社会发展相联系,就不可能一成不
变的以一种方式存在下去。
变的以一种方式存在下去。
印度的土著部落民,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不把“结婚”视为一种宗教
仪式。因此,他们若想离婚,既方便又容易。一般做法是,无论男女哪一方,
凡主动提出离婚者则要支付一份罚金给另一方,作为结婚的赔偿费。另外,
若男方想离婚,他无权收回结婚时支付对方的“姑娘身价费”;若女方要离
婚,退还了“姑娘身价费”就可以把女儿领走。即使女子已不在世,因特殊
原因要离婚,女方的父亲也必须退回男方所给的“身价费”不可。
离婚的原因很多,往往为一件小事而离婚,大体有这么几种:
1。一方认为对方品行不端;
2。一方不愿意与另一方同居;
3。双方彼此怀疑;
4。女子不孕,或与丈夫性格不合。
离婚时,有的不举行任何仪式,男方交了罚金,或女方退还了“身价费”
就可以把女儿领走。有的还举行简单仪式,如丈夫站在乡亲们的面前,面向
太阳,一只脚着地站着,他脖子上缠一块布,布的两端系有三片娑罗树叶,
然后一边喊着“森·白格!”一边把那三片树叶放进嘴里咀嚼,象征离婚。
女子也可以这样做。离婚后一般子女归女方抚养。
印度不少土著部落,女子的地位比男子的地位高,男子婚后受女子的管
制较严,如妻子不允许丈夫上街,不允许丈夫在街上吃饭等等。所以离婚的
事情往往由女子主动提出。
由于受到印度教的影响,他们的风俗习惯在发生变化,如请祭司举行一
些祈祷活动,工作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受到一定限制等等。
六、丧葬习俗
六、丧葬习俗
一个印度教徒死后,大家出于礼节,要向死者的家属致哀。而且死者的
家属都要把前来致哀者的姓名一一记下,以备将来必要时还礼。否则被认为
是没有礼貌和不够交情。
当知道某人去世,按习惯,理发师要去通知附近大街小巷的居民。人们
闻讯纷纷赶到死者家里吊唁。吊丧时,一般男人坐在屋外,妇女坐在屋内。
男人们来后多半是默默地坐着,有的也不禁要嚎哭几声。这时,其他人见了
则过来劝说。然后,人们再谈一些与死者有关的事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谈个不停。最后死者的家属向前来吊唁的人们致谢。人们听后方才纷纷离去。
前来致哀的妇女则是另一种做法。她们进到屋里,围成圆圈,嚎哭不止。
有的抓耳挠腮,有的捶胸顿足,甚至有的还会打自己的耳光,抓挠自己的头
发。这样,她们一面折磨自己,一面嘴里还悲伤地喊出“唉、唉”的声音。
这时,捶胸顿足声和嚎啕痛哭声交织成一片。女人们个个用力捶打,拼命哭
喊。若是有谁不用力大哭,那么她会受到在场其他女人的责备。当然,其中
有的真哭,有的假哭。根据习俗,一个人死后,哭的人越多,说明他的社会
威望越高,故有人为扩大影响,也出钱买人来哭。
一个人死后,熟人和亲戚朋友必须到场致哀,即使工作很忙,或因事外
出,到时候也得赶回来哀悼,不然,别人会说闲话。
人死后,从哀悼死者的那天起,死者家属要停止做饭,有些地方长达十
天之久。家中的孩子由邻居喂几口饭,而大人则滴水不沾。但实际上,人们
一般都要偷偷进屋弄些饭吃。这是约定俗成,大家都得遵守。
印度教一般实行火葬。人们把尸体抬到焚尸场或运到河边焚烧。在抬往
焚尸场或河边的路上,人们嘴里还不停地喊着罗摩的名字,即罗摩在召唤,
死者要升天了。有的地方有边走边敲鼓的习惯。在送葬路上,不时地向拥来
的观众投掷零钱。一般家庭,用普通木柴浇上煤油焚烧;而一些富有之家,
则用带香味的木柴浇上酥油焚烧。焚烧时由死者的长子举火燃柴,死者才能
升天。点火前,长子和家属从右至左,绕尸体三圈,然后才动手点燃。先从
头部烧起,家属和亲友在旁守候。除死者妻子外,所有寡妇和无子妇女均不
得在场,因为她们属于不祥之物。有的地方禁止所有女子到场。由于死人的
头颅不易烧透,长子要用木棒将它敲碎。人们认为,头颅被敲碎后灵魂才能
升天。若长子已不在世,由次子代替,依次类推。无亲生儿子,可由侄子或
近亲长子代办。
骨灰一般撒在河里,让河水冲走。他们认为,这样可洗掉死者生前的罪
过,变为圣洁,可以升天。印度的河流中以恒河最为神圣。
尸体火化后,家属回家先洗澡,否则不能接触他人或任何东西。办完丧
事,有的还要去庙里敬神,给些施舍,有的还请穷人吃饭。虽然做法不一,
但大都要做些行善积德的事情,以超度亡灵。
(二)穆斯林的丧葬
当一个穆斯林病危时,其亲属要做各种努力。为使他恢复健康,有的妇
女杀羊,用羊血在头上涂“朱红”;有的在病人床头放些钱,然后分给孩子
们。富有人家把所杀羊的羊皮和羊肉全部卖掉,将钱布施穷人。这样做后,
若病人的病情不见好转,其亲属则开始祷告,祷告的内容主要是,除真主外,
别人都不值得崇拜,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等等。与此同时,把少量的蜂蜜
水用小勺送入病人口中。此时病人口干舌燥,因此在病人嘴上滴些水非常必
要。此时此刻,病人的亲友都在病人身旁守候,病人一断气,大家一起动手
整理死者的尸体,使死者合嘴闭眼。这时,还要用毛巾把死者脖子扎紧,从
其头下撤除枕头,好让脖子伸直。待把死者的手、脚伸直,足趾并拢以后,
妇女才开始哭丧,尽管伊斯兰教不提倡哭丧。
别人都不值得崇拜,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等等。与此同时,把少量的蜂蜜
水用小勺送入病人口中。此时病人口干舌燥,因此在病人嘴上滴些水非常必
要。此时此刻,病人的亲友都在病人身旁守候,病人一断气,大家一起动手
整理死者的尸体,使死者合嘴闭眼。这时,还要用毛巾把死者脖子扎紧,从
其头下撤除枕头,好让脖子伸直。待把死者的手、脚伸直,足趾并拢以后,
妇女才开始哭丧,尽管伊斯兰教不提倡哭丧。
(三)锡克教的葬礼
一名锡克教徒去世,人们闻讯赶来围坐在尸体周围,祈祷致哀,嚎啕大
哭。死者的尸体用木柴焚烧,由儿子或近亲点火焚尸。焚烧后的骨灰被撒进
圣河。锡克人不时兴隆重的葬礼,这点与印度教徒不同。只是哀悼四至十天
左右。最后的一天要举行学习《戈兰特·萨哈布》仪式。这一天,死者的长
子在众人面前包上一顶新头巾,被宣布为家长,从此以后,整个家务便由他
主持。
(四)基督教的葬礼
基督教徒非常重视丧葬。人死后要举行隆重的葬礼。其仪式一般多在教
堂举行,以便及时让其他基督教徒得知某人已不在人间。届时基督教徒各家
派出一名代表前去参加。平时教堂里备有木棺,当某人突然去世,死者家属
可以从教堂弄到木棺。若死者是已婚男女,使用黑色木棺;若死者是未婚男
女,使用白色木棺。死者尸体入棺后被运往墓地,进行土葬。埋葬时要读《圣
经》。基督教中虽然没有哭丧的习俗,但一人不幸逝世,其亲人还是要悲痛
落泪的,并为死者哀悼三天,但没有吃丧一说。
第六章衣食住行在印度
第六章衣食住行在印度
一、服饰与装点
一、服饰与装点
印度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棉织品,到了印度河文明时期,除有棉织品服
装外,也出现了麻织品、毛织品和丝织品的衣服。考古证明:“莫亨殊达罗
的居民不仅同印度的其他地区有通商往来,而且还同亚洲许多国家进行了贸
易。”①这说明当时经济已相当繁荣。因此服饰不仅大有增加,而且也非常讲
究。男女都佩戴项圈、发带、臂环、指环和手镯,妇女佩戴的饰物还有腰带、
耳环和脚钏等。
到了呔陀时期,人们对于服饰更加讲究。这一时期的服装似由三部分组
成——称做尼维的内衣、称做瓦沙或帕里达纳的外衣和称做阿迪瓦沙、阿特
卡或德拉皮的斗篷。衣服有各种不同的颜色,用棉花、鹿皮或羊毛制成。外
衣往往用金线刺绣。他们通常使用金饰物和花环,每逢节日更是如此。男女
都戴头巾。头发留得很长,并加以梳理。妇女们的头发盘成宽辫子①。另据记
载,这个时期有了陶迪、纱丽等服装。
当波斯人和莫卧儿人进入印度后,不仅使印度社会发生变化,一些外国
服装,如萨尔瓦、衬衫、短上衣、男长裤、帽子等也随之传入印度。但这些
服装仅限于王公贵族和城市居民穿,一般人大多穿陶迪,披围巾,包头巾等。
后来欧洲人大量进入印度,又输入了欧洲服装,如西服、领带等。
由上可以看出,印度服装的演变,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与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
一个民族的服饰特点,不仅受本民族的生产力水平限制,而且也受所处
自然环境的制约。例如北印度人与南印度人在穿着上就有区别。北方比南方
气温低,因而北方人比南方人穿得较多,同时,服装颜色也较深。
同时,印度的民族服装也与该民族的心理素质和宗教信仰有关。早在吠
陀时期,人们就有根据不同场合和工作需要而穿不同服装的做法。如当时举
行祭祀活动时,祭祀要穿红色衣服,并包头巾,祭祀者穿丝绸衣服。到了后
来,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开始穿不同式样的服装,表现得就更加明显。如从头
巾的包法上一眼就可以看出谁是印度教徒,谁是锡克教徒。
目前,印度人的衣着一般很朴素。但不同地区,不同身份的人所穿的衣
服也有区别。如一些名门贵族多穿质料好的华丽衣服,农村平民一般穿质料
粗劣而简单的服装。妇女的服装则比较艳丽,主要有裙子、纱丽和紧身上衣
等。裙子有各式各样,而且是五颜六色。有浅色的,也有深色的,有些裙子
绣上花,非常漂亮,有些还镶有无数镜片,闪闪发光。
女子的紧身上衣短而瘦小,紧贴双肩、大臂和胸脯,小臂和腰部裸露在
外。当然,大多数女子不能只穿这种衣服出门,外边还要再披件纱丽。印度
的纱丽不仅本国人喜欢,外国人也为之陶醉。布料长度一般
5米到
8米,质
地从普通棉布到闪光的丝绸等,刺绣图案不拘一格,变化无穷。披戴方法雅
致多样,因不同地区和个人爱好而有所不同。有的缠绕全身,有的连头裹起,
有的看起来好像是穿着长袍,也有的地区妇女把纱丽披到两腿之间。但传统
的纱丽
6米长左右,从肩膀开始缠绕全身,这是最普遍采用的方式。同时妇
①马宗达等人合著《高级通史》,第
25页。
①马宗达等人合著《高级印度史》,第
38页。
女们喜欢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更换不同颜色的纱丽,夏季纱丽的颜色偏淡,如
浅黄色、淡蓝色、浅绿色等;冬季多为深红色或浅红色等;雨季时多为深绿
色。
女们喜欢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更换不同颜色的纱丽,夏季纱丽的颜色偏淡,如
浅黄色、淡蓝色、浅绿色等;冬季多为深红色或浅红色等;雨季时多为深绿
色。
在现代城市里,穿西装革履的人逐渐增多,但乡下的农民则仍以穿围裤、
三角裤和赤脚为主。印度中部和北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