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尤-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 >

第27章

尤-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第27章

小说: 尤-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名小说《真理追求者的道路》,曾一直被英国殖民政府列为禁书,现在被改
编成为印地语和孟加拉语影片《萨维耶萨吉》上映。孟买的菲勒姆斯影片公
司拍摄的《烈士》,表现了印度的革命志士如何以暴力手段进行反英斗争,
争取国家的独立和自由。影片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主题
歌《祖国的道路》反映了印度人民热爱祖国的心声。孟买有声影片公司摄制
的《强制》是一部爱国题材的影片。影片中穿插了一支歌曲:《英国人,滚
蛋!白种人,滚蛋!》反映了印度人民的反英情绪。1948年圣雄甘地逝世,
广大印度人民非常悲痛,有些影片公司拍摄了悼念甘地的专题影片。

到了 
50年代,印度电影市场有不少内容空泛、题材平庸的影片,因此这
些影片不受欢迎,因而寿命不长,后来被内容充实,反映人民生活的影片所


代替。拉兹·卡普尔自导自演的《流浪者》的出现,是印度电影新起点的标
志。这部电影在各个方面显示出了新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技术水平。影片表
达了进步的社会思想。影片主题歌《我是一个流浪汉》在许多国家广为传唱,
至今为中国人民所喜爱。青年拉兹的形象对新一代青年人产生了很大影响。
除此以外,还有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大量出现。诸如《我们是人民》、《青春》、
《世界》、《宝石》、《赌博》、《年轻人》、《运动》等,都是深受群众
欢迎的影片。

代替。拉兹·卡普尔自导自演的《流浪者》的出现,是印度电影新起点的标
志。这部电影在各个方面显示出了新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技术水平。影片表
达了进步的社会思想。影片主题歌《我是一个流浪汉》在许多国家广为传唱,
至今为中国人民所喜爱。青年拉兹的形象对新一代青年人产生了很大影响。
除此以外,还有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大量出现。诸如《我们是人民》、《青春》、
《世界》、《宝石》、《赌博》、《年轻人》、《运动》等,都是深受群众
欢迎的影片。

总之这一时期,新现实主义的影片、彩色片和英语片在印度都有进一步
的发展。彩色影片已经有了比较牢固的基础。例如 
1951年由索拉勃·莫迪摄
制的以反英为主题的《章西女皇》就是大型彩色历史故事片。后来又有影片
《哑女》问世。到 
1954年,印度自己摄制的彩色片已经在国内取得了很大成
功。

自 
1960年以后,印度电影企业每况愈下,只有少数人拍摄的影片取得了
成功。有些影片是为了迎合观众的趣味而拍摄的,它们的题材平庸无奇,表
现手法公式化,缺乏逻辑性和艺术性,主要依靠惊险场面取胜。这种情况使
人感到印度电影和观众在 
1960年以后好像又回到电影企业早年的幼稚时
期。

70年代,印度新的实验性影片纷纷出现。1970年,T。帕塔皮拉姆·雷迪
监制和导演的坚那勒语影片《改革》,因揭露婆罗门的保守思想和伪善本质
而受到某些影评家的攻击,被影片审查委员会禁映。但是后来这部影片又被
允许公开放映,出人意料地获得成功。深受观众的欢迎,并获得印度总统金
质奖。另外《不负责任的伴侣》的题材也很新颖,是部反映现实的影片,于
1971年也获得总统金质奖。还有《仇敌》也是部好电影。当然也有些低级粗
俗的影片,如《理智》等。

80年代以来,印度电影业进入步履艰难的时期。虽然电影业仍然规模庞
大,其年产量还居世界之首,但它的名声却在世界影坛中一落千丈,电影观
众减少,票房收入降低,只有 
5%的国产影片赢利。国际影评界评论说,印
度电影简单粗俗,已病魔缠身,这种评价可能言过其实,但它说明印度电影
业已趋萧条。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电影质量下降。电影业过分追求利润,盛行明星制度是影片质量
下降的原因之一。电影厂商为了高额利润,大量聘用明星。明星也为了发财
而同电影厂商频繁合作,两者相互利用。这样明星太忙,往往仓促上阵,忙
于应付,未经好好准备而拍摄的片子当然是质量低劣。同时,用金钱贿购影
片摄制许可证的现象在印度时有发生,这种做法使得一些投机商人涌进电影
业,从事电影业的人素质下降。因此,拍出的影片情节简单,内容空乏。以
歌舞拉长影片放映时间,似乎成了印度一些电影的共同毛病。

其二,电视的普及。印度的电视业发展很快,对电影业是个有力的冲击。
虽然印度的电视业起步较晚,但它发展迅速。在 
80年代,只有一些大城市中
少数富裕家庭拥有电视机,在当时近 
7亿人口的印度,电视机不足 
100万台,
但几年过去,到 
1988年电视机已增加到 
1250万台。电视节目内容丰富,收


视方便。随着电视机的推广与普及,自然吸引了一批电影观众,对电影业是
个不小的冲击。

视方便。随着电视机的推广与普及,自然吸引了一批电影观众,对电影业是
个不小的冲击。

从印度电影业发展的历史看,它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并且存在着
不少困难和问题。正如印度评论家所指出的那样:制片人队伍过于庞大,电
影界各地竞争激烈,演员职业自由化;酬金过高,缺少制片资金、技术人员
和影院以及电影企业内部不团结等。尽管困难重重,印度电影企业仍然是不
断发展的。其原因较多:第一,与印度政府对电影企业的支持有关。印度的
电影厂家尽管多数为私人资本所控制,但只要“它们不危及国家领土完整和
社会治安”,政府非但不对他们进行干涉,相反对他们给予鼓励。政府通过
广播宣传部门对电影厂家给以原则上的指导。这样,政府的宽容政策为电影
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政府为发展电影业还采取了多种措施,例如 1948
年政府广播新闻部内设立了电影处,1953年设置国家电影奖,1960年建立电
影金融公司,1961年创办浦那电影学院,1964年建立国家电影馆等等。所有
这些,对电影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第二,限制外国电影进口,有严格的
审查制度。进口外国电影要经过专门部门审批,严禁那些宣传暴力、色情和
恐怖行为的影片进入印度。这些措施减少了外国电影进口,有助于本国电影
业的发展。另外,印度影片生动活泼,歌舞贯穿始终,因此影片一般较长,
不少于三小时,这是个不成文的“法规”,电影导演们都认真遵守。在绝大
多数印度人看来,看电影是文化娱乐和逃避现实的主要形式。劳动一天,晚
上看场电影调剂生活,也是一种享受。因此电影具有广大的市场,这种现实
促进了电影业的发展。

但是,印度的电影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未能充分反映印
度的现实和社会问题。印度的电影观众由于受到印度社会与经济等客观因素
的影响,如传统的习惯势力、物质匮乏、物价暴涨、黑市交易、不合理的社
会现象和缺少改善生活的机会等,对银幕上所反映的令人难以忍受的冷酷现
实,不是兴趣索然,就是无动于衷。今后印度电影业的发展前景,一方面要
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众兴趣的改变,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从事电影事业
的人们的共同努力和创造精神。他们将像狄拉吉·戈温特·巴尔吉和萨蒂亚
吉特·雷伊那样,披荆靳棘,开拓新的发展道路,创造电影更辉煌的未来。


五、形形色色的印度戏剧

五、形形色色的印度戏剧

印度最古的剧种是舞蹈哑剧,表演时有音乐伴奏和唱词配合,今天印度
还有这种表演形式。古代文献《利论》(公元前 
4世纪)中,也有关于歌手、
演员、舞者、朗诵者和音乐家的记载。公元前 
2世纪的《舞论》,也是一部
戏剧、理论著作,它为后来的戏剧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公元以后,印度的古典戏剧正式形成,并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著名
的古典戏剧的缔造者有拜沙(约公元 
3世纪),迦梨陀娑(公元 
4~5世纪)、
首陀罗迦(公元 
5世纪)等人。尤其迦梨陀娑的剧作,使古代印度的戏剧创
作达到了顶峰。他的剧本流传至今的有《沙恭达罗》、《摩罗毗迦与火天友》、
《勇健与广延》等。这些创作虽然为当时的宫廷剧院所编写,但也有现实主
义成分,不失为人民的艺术,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沙恭达罗》
早被中国译成汉语,先后于 
1959年和 
1980年两次在首都北京演出,受到中
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随着大多数古代城市的覆灭和城市文化的衰落,全国封建割据不断加
剧,促使宫廷形式的戏剧进一步脱离人民大众,从而导致宫廷戏剧的衰败。

12世纪后,加上穆斯林进入印度,使戏剧演出受到影响,几乎再没有什
么戏剧家的剧作问世。但各地一些民间戏剧仍然流行,例如当时孟加拉的“赛
会”和 
16世纪的马拉巴海岸一带的神秘剧“卡塔卡利”等等。到 
19世纪以
后,印度的传统戏剧开始在各地陆续恢复。尤其 
19世纪后半叶,出现了以反
帝、反封建为特点的戏剧,如《早婚》和《寡妇的婚礼》等,揭露了封建制
度的黑暗;《蓝靛镜子》和《孟加拉的老爷》讽刺了英国殖民统治者及其奴
才。

木偶戏也是印度的古老剧种,在两大史诗中都有记载,至今仍在印度流
行。演出时,通常用木棍撑起制作的假人,由几个演员操纵木棒和系在假人
身上的绳子,表演各种动作,同时由演员替假人说话。表演的内容大多数取
于史诗,一般表现神灵、英雄、军事统帅,以及世俗滑稽人物或动物等。也
有一些讽刺现实生活的节目。


六、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

六、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

莫亨殊达罗和哈拉巴以及印度河流域其他地区的考古发现,有力地证明
了印度科技文化的历史渊源。在那里发现了水井、浴室和复杂的排水设备,
还发现了不少家用器皿、油漆的陶器,最古的钱币,雕刻精细的石器,铜铸
的武器,金银手镯、项链以及两轮车的模型等。在莫亨殊达罗和哈拉巴还发
现了大约 
400个象形文字和字节符号;在出土的尺子上,分度是以十进位为
基础的。这些不仅充分说明了当时市民的生活状况,更证明了当时科学的进
步情况。有关科学家认为,它比当时巴比伦和埃及还要进步。

在提到印度科学对世界科学的贡献时不能不提到数学。印度数学产生于
吠陀时代。当时为兴修水利和举行献祭仪式的场所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促
进了应用数学的发展。早在公元前几个世纪形成的《数经》(又名《绳法经》)
一书中,就有直角、正方形的记载,提出了梯形变换规律等等。到中世纪,
数学又有很大发展。印度数学界的泰斗当推阿耶婆多(生于公元 
499年),
他对前辈们发明的十进制作了精确的阐述。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在
他的天文学论著中,开列了一系列数学运算方法。他提出的求二元线性方程
正整数解的方法是早期的解法之一。另一些著名人物有婆罗门笈多、摩诃维
罗阇利耶和巴斯迦拉阿阇利等,他们分别生活于 
7世纪、9世纪和 
12世纪。
他们懂得正负量的含义,算出了许多复杂的方程式,还发明了求平方根和立
方根的运算方法。他们对零和无穷大的含义有深刻的领悟。巴斯迦拉阿阇利
从数学角度证明,无穷大无论怎样分割,仍然是无穷的,早在公元前 
6世纪
的《奥义书》中,这一真理就被玄学接受。

众所周知,阿拉伯人从印度人那里学会了带零的十进制,并把它传给了
欧洲的科学家。因此,印度在数学方面提供了一个间接的基础,没有这个基
础,西方科学技术的许多重大进展是不可能取得的。

印度的天文学历史悠久,成绩辉煌。在笈多王朝时代,天文学获得了高
度的发展。重要的天文学著作有《太阳手册》(公元 
4或 
5世纪,作者不详)
和《圣使集》(约公元 
550年)。“圣使”即阿耶婆多,《圣使集》是他的
天文学论文集。阿耶婆多确定了太阳年的长度为 
365。3596805天,同现代的
估算非常相近。当时他曾认为,地球不但按其轴心自转,而且绕太阳旋转。
另一位天文学家是彘日,与阿耶婆多处于同一时代。他通晓希腊和罗马的天
文学,从中吸取了包括黄道 
12宫符在内的许多内容。他写了许多星相学方面
的著作,例如《广博观星大集》和天体观测指南方面的著作,及《五部悉枟
多续篇》等。印度天文学家描绘过天体的运动,以及天体在黄道和昼夜平分
线方面的位置,均计算准确。指出 
12个太阳月为一年,一年分六季,每季两
个月。预报过日食、月食,而且在没有望远镜的情况下,对星球的运行作过
很精确的计算。

印度的植物学出现很早,孔雀王朝时代的《利论》和阿育王的石柱诏谕
中,都有关于农业和畜牧业方面的知识记载。当时对土壤的选择与分类、选
种、轮作、施肥等都讲究一定的规律。这一时期,在化学方面也积累了大量
知识,并能用这些知识制造染料、香水和药品等。例如钵颠阇利(公元前 
2
世纪)曾用硝酸制造过药品。这样,植物学和化学方面的成就促进了医学的


发展。

发展。
前 
8世纪)
是印度医学的最古文献,它是部讲述有关药品学、解剖学、病理学和内科学
等方面的理论著作,是吠陀较后时期的补充材料,它起源于《娑摩吠陀》。
据有关记载,在公元前 
5世纪到 
8世纪之间,印度的医学、数学、天文学以
及其他科学的领域里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知识。耆婆迦(公元前 
6~前 
5
世纪)和阇罗迦(公元 
1世纪)都是当时杰出的医生。阇罗迦所著的《阇罗
迦集》约在公元 
8世纪时被译成阿拉伯文出版发行,影响很大。据记载,公
元 
1世纪的恰拉卡和公元 
4世纪的苏什鲁塔的著作中,对诊断和治疗都有详
细地论述。对草药、种籽、矿物和盐类等特征作了仔细研究。外科医术水平
也很高,在一些论文中讲到如何进行开刀、消毒等技术,作手术已采用麻醉
止痛法,切除白内障和剖腹生产等手术也已掌握。

印医和我国的中医类似。印医的体系虽然不止一种,但所用的药物是植
物、动物和矿物。印医入药的植物大约有二千多种,动物有二百多种,矿物
有几十种。印医是以摸脉、看舌苔、望气色等作为主要诊断方法。病人根据
医生的处方购药,然后用水煎服。

印度的传统医学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印度本国的,从印度古代流传下
来的;另一类是从阿拉伯传来,而又和印度的具体条件相结合产生的。这两
大类的原理差不多,都认为人体内有几种不同的体液,贯通全身。印度医学
是以体液(doshas)和自然要素(gunas)为基础的。前者是指对肠液、胆汁
和粘液三种重要液体的研究,这三种液体保持平衡,人才能健康。后者则认
为有三种基本要素(sattva,rajas,tamas),分别与纯洁、热情和冷漠有
关。要使身体完全健康,就要使 
sattva对另外两种要素起支配作用。印医努
力找出失去平衡的根源,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