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中国-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计算,一码归一码,从不拉拉扯扯。办事背后,要么有感谢费,要么先搁着,以后再还。至亲至友的真正感情也存在,但大多数关系户们做不到。出门在外混社会,人情到处充斥,然而“世态炎凉”没有多少感情。人情只与利益有关,是假冒之“情”。
生活中的人情,原本很复杂。然而,再复杂的人情都可被还原为一双基本概念:送人情和还人情。其他更复杂的范畴,诸如做人情、卖人情、托人情、欠人情……都可涵盖在“送”和“还”之下,譬如“做”、“卖”、“托”等于“送”,而“欠”牵涉“还”。这一“送”一“还”是一对哲学范畴,可比作牛顿定律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并列存在,然方向相反。这一来一往的互动,负载着利益诉求,譬如金钱、礼物、恩惠、便利和关照,于是作为一种社会惯例的基本单元构成社会交换,成为独立于金钱之外的另一种交换。
于是,人情的基本点可归结为一来一往的通行模式。最简单的样本就是常见例子:甲送礼给乙,乙替甲办事。这个简单模式是人情的细胞,包含了人情的基本奥秘。
首先,甲对自己所呈礼物价值自然心知肚明,必依办事价值大小调整礼物大小,大事大送,小事小送。在交易规范上,头一次礼物类似经济合同中的定金,与交易总量有关,一般占小几成的比例,大约5%~30%,但比经济合同模糊。
收礼后,乙对礼物评估则要花工夫,若是金钱自然明了,若是礼物便要猜测。收礼者很少圣人,估价是必然的,如果稀罕礼品价格不明便要询问朋友。送礼物而非礼金,是可进可退的世故方式,是一层台阶。若事情托得成,遂转成定金;托不成,权当串门,也不难看。况且头一次如果礼太大,乙也不敢收受。另一方面,乙对替人办事付出的代价一定要预评,他明白事情的程序和相关成本,这些成本迟早一天摊到自己身上。两相比较,便知道托人值不值,是赚钱生意还是亏本买卖。但不管未来办事代价有多大,只要大家默认人情制度,认真处理好人情关系,就拥有一种信用背景,乙就不怕折本吃亏。反因有恩于人,得意洋洋。
一旦办事毕,用人情衡量,等于乙还甲一个人情,通常超过礼物定金绰绰有余。这时又轮到甲欠人情和还人情,这次人情则是整个人情往返系统的一部分;推而广之,还可看作二人过去和将来长期交往的一部分。此时,作为一个明白人——俗语称“会做人”、“识做人”的人,甲必须综合评估事情于自己的意义,加上乙已经付出代价,然后拿捏二者平衡点,折算成一份大礼还与乙。可以是钱可以是物,也可以与其他事情相抵。
常规下,只要二人处于类似社会阶层,遵循类似心理评估方式和文化规则,评估结果就会接近,因而保持正常沟通和互动。故而其乐融融,相安无事,并大大裨益各人,增进二人情谊。若非如此,反而出现意外误解和矛盾,譬如甲所还人情尚不及乙的办事成本,至少在乙看来如此,便出现人际关系的麻烦和危机。然而,人情习俗的“软肋”(或故障)是:乙一般碍于情面绝对不便开口,开口小气,没有人当面指责对方让自己折本,而将矛盾隐藏心里,或在背后向别人诉苦,一不留神传到甲耳里,往往恶性循环导致私人关系危机。危机的结果往往不确定,实际取决于乙的态度——忍让,还是爆发。这个看似拉拉扯扯、纠缠不休的过程,其实是中国人情互动的特色。拉扯和纠缠,是真正的维系力量。
鉴于人情依赖价值观的沟通,因而人情交往必然产生对象的筛选,形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以价值观接近而聚拢,又以价值观分歧而分开,这是关系和关系网因人情交换而得以凝聚的原因。价值观像一把筛子,成为替不同背景的人群划线的裁判。实际上,日常生活的人情交易远比此复杂,私人的毕生交往是一个人情增减损益的开放计量系统,是一张反复颠倒的损益表,有时我欠你,有时你欠我,没完没了,无法割清。无法割清,正是人情得以凝聚的要义,它像一束纽带,维系关系和关系网生生不息。若割清,关系便淡化,转而消逝。
譬如华人走向世界各地,为何聚而不散,有人说是儒家文化。作者敢言非也,此言过于大而化之。答案是中国人的人情制度,它源于儒家而非儒家,是中国的泛化江湖制度,是中国移民文化的延伸。有人情,则有关系,有关系也有网络,于是生成遍及世界的华人圈。
此篇概述人情与金钱相似之处,后面要说人情与金钱不同属性,譬如遵守刻意的不等价交换,还有忌讳清算。
人情诉求利益交换,既养成做人做事规范,还让本身充当交换媒介,让不同类型利益——譬如帮助、关心、优惠、金钱、救命、通融、后门、特权、服务等等,相互进行心理换算和复杂交换,每一次收受之后都折算成人情,然后以另一项利惠去偿还。要进行如此复杂的折算,背后必有类似价格制度的天平,用以评估人情数量大小,否则无以知人情多少。这项制度保障人情往来的总量平衡,维系公正和正义,维持私人关系正常运作。然而,依例而行的人情评估也是一项繁琐哲学,它不具明文制度,也无法明码标价,完全依赖私人交往的感性过程,以及当事人背景的相似性,此外,还要参照双方昔日交往曾经发生的债务损益表,一起算总账。然而在某些特例下,存在类似的人情市场行情可供参照。譬如,在20世纪90年代,甲帮乙办一本护照,酬谢可能只是一瓶洋酒。托人的辛苦与洋酒之间本没有可比性,如果当地行情一概如此,那也是一个参照,双方遂无异议。但是,如果甲帮乙不是一本护照,是一块地皮,那酬谢肯定不止一瓶洋酒,而是土地金额的一个适当百分率。
不论多大人情,大家最终追求的结果都是二人在人情评价上达成认同和默契。假如不认同,便导致冷淡或破裂。
人情二字的各种含义
中国人几乎天天接触人情,若在中小型城市或乡镇生活,则几乎浸泡在人情的汪洋大海。由于人情起源于习俗、口语和惯例,未经显学校正,所以具有民间性和含糊性。同样二字,有时指一件事,有时指另一件事,并非违背逻辑同一律,而是从来就未被整合过,相互之间关联未被廓清。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分析。
1.人情最常见的是礼物
做人情大多要送礼,钱或物,皆可入“礼”。“礼”,最低限度上必须是有意义物品,其意义可务虚,也可务实。务虚诉求精神价值,譬如纪念品或个人嗜好,务实涉及钱财,其中暗含邀约,欲托人办事。至于称“礼”而不称其他,从“礼”字可推测其来源于西周古礼制度。在上古年代,“礼”是宏大涵盖一切的制度平台,超过现在宪法,是法律、伦理、宗教三者的总和。关系网将托人办事称作“送礼”,暗示一定规范,而非彻头彻尾商品交易。
2.不是钱物的人情
人情除了是礼物,有时也不是钱物,譬如典型的人情是救助、赞助、提携、帮忙、支援、通融、特权、后门等非物质、非经济“软类目”……是一般的泛化生存价值,当中部分可折算成金钱,部分则不可。在现代话语里,人情是利益的一种类型,是有中国特色的、拥有特殊交换机制和惯例制度的利益载体。
3.人情含有模糊的情义
21世纪以来,人情现象受市场经济冲击而彻底蜕变,渐与生意市场混淆不清。但在典型传统之下,人情蕴含一种无法剥离的情义,譬如救命之恩、助人之善,以及心存报答、感恩戴德,这当中除开好处,还有情义。人情之所以叫人情,就因为传统人情曾经含有过“情”和“义”,传统人情是以“利”带“义”的二元设计,至于这情义是真心还是做戏,礼教文化并不看重。它是一种格式,允许真也允许假,唯表达心意即可。人情既是江湖宪法,江湖既是蜕化的礼教,那就不可能不受礼教影响。
人情的启动在讲义气,朋友之间尤其如此。情义既付出,即便主人不要求回报,制度规则上也要求对方回报。既回报,便要基本对等。财物归财物,情义归情义,两路各走。若大家只专注钱财,帮助者、受惠者都对财物锱铢必较都等于一笔勾销人情背后应有的情义。往更高层次说,帮助者吃亏,是对帮助者情义的不尊重,被对方或自己践踏了。
4.人情只存于二人之间,无关群体和公共现象
两人间的事才算人情,若离开两人关系,一旦涉及团体或公共社会,利益问题就不是人情问题而是经济体制问题,是社会合作和分配问题。人情与私人关系网相互依存,二者共济组成一组组以各自为中心的交叉群落。人情是二人关系通过利益传递结成关系网的机制,同时也是虚拟的价值载体。
5.凡讲人情必有交换
民间社会交换合作需求是人情的根基,人情不过是社会交换大系统之一环节。所有人情运作都存在双向互动:假设在某个方向上(甲→乙)出现一次人情,那么必然在相反方向(乙→甲)隔一个时间差,产生一个相反人情来履行义务,类似牛顿第三定律之“大小相若、方向相反”。这是人情的互动性。人情往来遵循“来而无往非礼也”规矩,其中包含自然辩证法。一人“送人情”,就这事情本身,意味着对方开始“欠人情”,二者是同时发生的。“欠人情”,就要“还人情”。依规则,“还”还要过量(孔圣人谓:“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理当所还超过所欠,于是导致效果倒置,反过来对方欠自己人情。如此欠还相生,纠缠不清,就保证了人际关系越绑越紧,维系持久和稳定,人情活水不断更新。
交换是人情运作的内在特征,但是人情交换与市场交易相比有根本不同。人情交换中,规则故意安排明显的时间差,不搞“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以免“绝情”、“无情无义”。人情倒更像期货生意,订立与交易,买与卖,“送”与“还”之间要错开,让人情债务拖延一段时间。拖延本身比债务更重要,它是维系私人关系的制度因素。没有时间差,就没有人情制度。除了交易时间差,人情交换还不能像结算债务一样,欠一分钱还一分钱,这样也是“绝情”。这两个特征——时间差和不结算,故意回避“交易割清”,诉求私人关系维系与凝聚。交易割清,两人没有瓜葛,维系就不存在了。恰恰是不时反复倒置的人情债务成全了两人的团结。时间差和不结算是博弈生成的惯例制度,也是非人为的巧妙设计。如果没有这两条,人情就不成其为人情,而是买卖。
6.人情本身就是交换媒介
这种媒介不是物质,不是纸币不是硬币,而是由习俗规范和个人默认的虚拟价值,是一种心理评估值。它在于心,而不在物,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价格体系。它不像货币那样,有一张纸或一块金属承载面值,用制度保障其公信力。不同的是,对于每一次人情的大小分量,都要以二人价值观的公约数(共同部分)来评估,得到彼此相近的模糊值。两人估量不接近不要紧,这也是正常人情现象的一部分。合则聚,不合则分;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咫尺不相逢。人情以自然主义方式维系私人关系,毋须外力压迫。
说人情是交易媒介,因为它是交易的直接操作对象。看看常见的习语,譬如“买人情”、“卖人情”、“送人情”、“做人情”、“欠人情”、“还人情”……“人情”都作宾语,是被“做”的对象,是操作客体,等效于“买商品”、“卖商品”、“欠债”、“还债”种种说法中的商品或钱财。上面说“人情”是抽象制度,这里说它也是操作客体,即交易载体,这是一词两用,统称“人情”。人情尽管是虚拟、模糊的心理载体,但它承担交换活动的媒介功能,这种功能大体相当市场中的货币。市场交易行为——买卖、送货、提货、消费、欠账、赊账、还钱……最后要用货币结算,货币是市场交易的媒介和商品价值载体。与之相像,人情交换的内容形态也丰富多样,包括钱、物、恩惠、帮助、支援、服务、提携、解难、特权……这些差别可对应商品的种类差别。货币在公共市场交换中作媒介,人情在关系网的利益交换里作媒介。
人情作媒介,可产生关系网中价值的转换和流动,譬如,恩惠换礼物,服务换权力,权力换金钱。人情场(也就是关系网)也像大市场,个人各取所需,相互交换,人情充当中介,人情制度充当监控。
总之,要准确地理解人情的含义,须将以上六条对照辨析。人情是以中国江湖社会为背景,以私人关系为基础,利用惯例制度进行利益交换的媒介物。人情,也泛指相应的交易惯例。
追溯人情名称由来
翻阅史籍,发现今日所谓人情并非自古有之。相反,今天的人情概念很晚才出现,大抵是在清朝初年。唐宋以前,古人也说人情,但不是这个意思。用计算机检索史籍,发现明代以前“人情”,主要指民心、世情。
譬如,宋代小说《太平广记•;周穆王》:“然此等虽有不死之寿,去人情,远荣乐,有若雀化为蛤,雉化为蜃,失其本真,更守异气。”此处所谓“人情”乃人之常情,而非今日的人情债务,含义相去甚远。
又明代洪武元年所编《元史•;张起岩》:“起岩奋谓同列曰:‘方今嗣君未立,人情危疑,不亟诛此人,以杜奸谋,虑妨大计。’”此处“人情”则是民情、局势,与上述人之常“情”又不同。另外,《元史•;叛臣李鋋》:“至是,人情溃散,鋋不能制,各什伯相结,缒城以出。”此处“人情”仍是人心、局势。还有《元史•;奸臣》:“翰林学士赵孟畹龋嘁晕廊俪跻圆聘匙匀危笔比饲椴桓以ち希奖鹩蟹绞酰梢栽鲆婀谩保室馔稀!对贰纷芄渤鱿帧叭饲椤绷危未蔚比诵摹⒕质平玻虢袢杖饲槲奚妗
综合检索历朝文献,“人情”由古至今历有三变,分别以上古、中古、近代为界,前后各不相同。在魏晋之前,人情作人的感情解释。譬如,《礼记•;礼运》:“何为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到了唐宋,人情又主要作民心、局势、世情来讲。到了清代,人情在民间社会主流话语中才被注入新含义——一种囊括了情义、社会地位和利益交易的载体。这个现象标志着一种特殊的交易制度逐渐形成,它在人类历史上有特殊意义。人类各种文明都有类似的人情现象,但是人情作为一种系统的惯例制度,甚至当做民间社会运行的支柱,是中国近代独有的现象。
那么,近代以后的人情概念具体起源于何时?用计算机检索经典文献发现,现在流行的人情概念出自明朝中叶后的市井口语和白话文学,与官方规范语言无关。
先说官方规范语言文本。在以文言文、书面语体为基础的官方文献系统中,直到清朝、民国初年都没有类似的现代“人情”概念。清初顺治年间编修《明史》,全书有四十六篇出现过“人情”,都当人心、局势讲。甚至到民国初年,柯劭忞主编《清史稿》,在《志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