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犹太人之谜 >

第32章

犹太人之谜-第32章

小说: 犹太人之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串虚招下藏着一把利剑
谈判遇到了第一个波折。

按照三洋公司的意见,一旦他们的钟表在欧洲销售时遇到侵犯第三者的
造型设计、商标或专利纠纷时,我们将不承担责任。

乔费尔则不能接受对方的意见。因为某家公司控告其设计有相似或模仿
之嫌的事很可能发生,倘若真的发生,完全由自己承担全部诉讼费和因无法
销售而造成的损失,那也太苛刻了,尽管发生这种事的危险并不大。

这一点,三洋公司寸步不让,但乔费尔之所以提出此事,实际上是为后
面价格的讨价还价埋下伏笔。因为对方这一点上不让步,其他地方上不能老
不让步。

谈判时议程的安排对结果有很大影响,许多人老是被聪明人牵着鼻子
走。本次谈判中,倘若一开始便讨论价格问题并定下来,那么乔费尔就会少
掉一个牵制对方的筹码。

果不出所料,日方公司可以保证他们的产品质量,但要保证其产品与其
他厂家不相似,是无论如何也不答应。

于是双方僵持了很久,乔费尔提出了第一方案: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而又败诉的话,我方的损失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诉
讼费,一部分是赔偿费。

我方可以承担诉讼费,贵方能否承担赔偿费?”

“不!”

“那么,双方各承担全部损失的一半如何?”

“不!”日本人仍然非常干脆,这时谈判气氛开始有点紧张。

“既然如此,贵公司承担的部分以5000 万日元为限,剩余部分无论多
少,概由我方承担。”

三洋公司仍是一口拒绝。三洋公司的做法是典型的日本作风,即只是一
味地不让步,从不提解决的办法,面对方一旦提出新方案,却又摇头拒绝。

乔费尔又失望地说:


“我方可保证每年最低1 亿日元的销售量,贵方承担的限额降为最多
4000 万日元。”

日方代表的态度终于有所缓和,因为谈判中总不可能老是摇头,岂不是
没有诚意的表现?但经过思考后,答案仍然是“不”。

那么,乔费尔为何明知对方不让步,却偏要紧追不舍呢?其意图如下:
其一是故意为谈判铺设障碍,因为谈判若过于一帆风顺,对方会产生怀疑;
其二是,故意让对方在这个小问题上不让步,从而使其产生心理负担,也好
在重要方面让步。

这时,乔费尔毫无办法地勉强耸耸肩,说这回遇上了强劲敌手,语句中
大有奉承之意。然后,突然话锋一转:

“本人对耗费大量精力的仲裁方式从来就没好感。据我所知,日本的法
院非常公正,因此我提议今后倘有纠纷,就由日本法院来判决。”

这下,日方公司却非常爽快地答应了。这正是乔费尔的陷阱,而日方之
所以如此爽快,一是因日方不清楚有关法律,误以为在本国打官司对己有利;
二也可能是出于对自己老是摇头的态度而不好意思。

既然对方己中计,乔费尔大功基本告成,没必要为前面的问题费更大的
口舌,于是乔费尔便提出了折衷的办法,即一旦将来发生纠纷,三洋公司也
得承担部分责任,但具体负担金额届时再对此,三洋公司当然欣然同意。

在这场谈判中,乔费尔虽然表面上接二连三地让步,看似被动,却显示
了自己对谈判的诚意,实质上是一串虚招下藏着的一把利剑,最后对方终于
中计。

囗用“感情”和“利害关系”说服对方

最后的一个问题就是价格问题。起初,日方的要价是单价为2000 日元,
乔费尔的还价是1600 日元,但却再一次陷入僵局。

为此,乔费尔又提出种种方案,诸如,原定货到4 个月付款可改为预付
一部分定金、或将每年的最低购买量增至1。5 亿日元,或拿出总销售额的2%作为广告费等等。

但三洋公司的态度仍旧很强硬,表示绝不考虑1900 日元以下的价格,谈
判只好暂停。

下一轮谈判一开始,乔费尔首先发言:

“这份包括24 项条款的合同书,是我们双方用半年多的时间草拟的,又
经过诸位几天的讨价还价才达到了双方几乎全部同意的结果,现在仅仅为了
最后单价的几百元的差距,而将前功尽弃,实在是太可惜了。

大家很明白,价格高销售量就会减少;价格低销售量自然会增加,而我
们的利益又是一致的,为什么不能找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适当价格呢?”

接着他以非常温和的方式打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台湾牌:

“对于我方来说,涉足新市场的风险很大,贵方的产品,对于欧洲人来
说又是陌生的,我方很难有击败竞争对手的把握。

经过几天的谈判,诸位可以看出我方的合作诚意,然而贵方开出的单价,
实在是太高了。我相信,按我为对方开的价,一定能从台湾或香港买到同样
质量的产品。当然,我并不想去别的地方采购,但最起码我们从贵方的进货
价不能比别的地方高得太多。”


这番婉转的以“感情”和“利害关系”为手段的话,很具有说服力,并
暗含着若对方再不答应,他便和其他厂商合作的威胁之意,日方不得不慎重
考虑。

囗乔费尔的“最后通牒”

“现在,我方再作一重大让步,那就是1720 日元这个数。在价格上我这
方面已完成了这份合同,以后就看贵公司的态度了。现在我们先回饭店准备
回国事宜,请贵方认真考虑,两小时后我们静听贵方的佳音。”

说完,乔费尔和两位律师站了起来,日方公司的总经理赶忙打圆场,表
示何必那么着急,但却被乔费尔以微笑而坚决的态度婉言拒绝了,显然,他
下了不惜前功尽弃的赌注。

其实这又是一基本谈判技巧,乔费尔正是以借回国名义发出“最后通
牒”,以图打开僵局,当然,三洋公司是否同意,完全取决于自己,并无什
么真正的威胁。但乔费尔的话表明了他决不让步的态度,从而给对方造成压
力,若再不答应,谈判就可能破裂,从而被逼让步。

结果,日方果然又中了计,两小时后,三洋公司的常务董事说:

“先生的价格我方基本接受了,但能不能再增加一点?”

乔费尔沉默许久,掏出计算器按了一会儿,终于又拿起合同,将先前的
数字改为1740 日元,然后微笑地说:

“这20 日元算是我个人送给贵公司的优惠吧。”

囗大计终于实现

在合同签订后的三年中,双方的交易似乎很顺利,但突然却出现了一个
意想不到的纠纷。美国的S 公司声称三洋公司的产品与该公司的产品颇为相
似,于是乔费尔迅速派律师作了调查。

原来,三洋公司曾为S 公司制作过一批时钟,乔费尔的产品正是以那批
产品为蓝本略作修改制造的,自然十分酷似。因此,S 公司一方面要求乔费
尔立即停止钟表销售,另一方面又要求得到20 万美元的赔偿。

但三洋公司对此事件的态度却十分消极,一直拖了4 个月未作明确答
复。于是,乔费尔只好停止了钟表销售,并答复S 公司,请他们直接与三洋
公司协商处理此事。

这件事的麻烦自然在三洋公司,但由于三洋公司的态度,那就引发了乔
费尔拒付拖欠三洋公司的2 亿日元的货款。

于是,三洋公司气势汹汹地来找乔费尔,他们认为盗用钟表款式是一回
事,乔费尔的欠款又是另一回事。但乔费尔却认为,三洋公司的行为使他在
经济上还是在名誉上都蒙受了巨大损失,理应由三洋公司赔偿,乔费尔的话
当然有其合理性,因为三洋公司毕竟是把稍加改动的同一产品卖给了两家公
司,自然算是一种欺骗行为,并严重地损害了乔费尔的利益。

双方又扯皮了一段时间,仍无实质性进展,直到某一天三洋公司给乔费
尔打去了电话,声称他们决定向大阪法院提出诉讼。

乔费尔的律师作了回答:“是吗?恐怕不久您就会明白这种诉讼毫无意
义。


首先,在日本法院向荷兰公司提起诉讼必须经过繁杂的手续。您得先向
日本法院提出起诉状,由日本法院呈到日本外交部,再由日本外交部转呈荷
兰外交部,然后再送到荷兰法院,最后才由荷兰法院通知乔费尔应诉。光是
中间传送起诉书就得至少半年时间,等打完了官司大概得好几年。即使是官
司打完了,日本法院的判决在荷兰形同废纸。”

其时,三洋公司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不久带了一位律师去了乔费尔的
日本律师处,扬言要去荷兰打官司。

乔费尔的律师不慌不忙地说:

“合同书上规定了以大阪法院为唯一裁决所,所以即使您到了荷兰,恐
怕荷兰的法院也不会受理。”

“这岂不太荒唐了吗?”三洋公司的总经理气急败坏地看了一眼自己的
律师。

“这种可能性很大。”那位律师坦白承认。

时间又过了三个月,法院没有丝毫动静,三洋公司的总经理这才相信中
了乔费尔的圈套,但他仍不灰心,认定了只要能够诉诸法律,一定会对自己
有利,因此一直不愿意私下和解,双方你来我往地频发电传,却毫无进展。
眼见这种情况,于是乔费尔的律师打出最后一张王牌。

“总经理,就算我对法律条款的理解有错误,日本法院的判决在荷兰同
样有效,贵公司依然无法在乔费尔那里得到一分钱。也许您也知道,欧洲大
部分国家的税收极重,所以许多人便到税收较轻的荷兰办起‘皮包公司’。
这些公司的一切都装在老板的皮包里,没有任何实际资产。乔费尔的公司也
是荷兰的皮包公司,公司的钱放在哪里只有乔费尔知道,或许放在瑞士银
行。。”

这下可击败了三洋公司的总经理,毫无办法,只能听凭乔费尔的摆布。
最后,双方商定由乔费尔付三洋公司4000 万日元的欠款,把1。6 亿日元的欠
款抵作赔偿金。无疑乔费尔取得了绝对胜利,三年前的圈套终于实现。


第八章孤独浪漫和以柔克刚

——犹太人的爱情、生活和公关处世之谜

“性是自我的一部分,因此从事性交本无任何不自然之处。”
——犹太格言

犹太人是世界上最重视“金钱”和“性”的民族,“金钱”是犹太人的
面包,“性”则宛如跳舞和旅游一般,这些都是犹太人日常生活中的正常需
求。因而,犹太人的爱情也最崇尚自然。毕加索以女性为进门的钥匙,达斯
汀·霍夫曼喜欢与女人来往,卡夫卡终身不娶,狄斯累利娶了一个比自己大
15 岁的妻子,野心家拉萨尔为爱情决斗而死,浪漫风流的基辛格等等,这些
事虽然对于中国人还多少带有一些神秘色彩,但一切都显得自然。

犹太人是重视公关和处世的,而且有许多事例中蕴藏着他们在2000 多年
流亡中的生存智慧。

一、“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

这是马克思的一句名言。

伟人,名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但是,千万别放纵自己的
欲望,无节制和糜烂的性生活可以将您推入深渊。

囗“女性是一把进门的钥匙”

伟大的艺术家都是一些至情至性的伟人,他们对情感和欲望的强度、广
度和浓度是一般人无法比拟和难以理解的,这是最强大的神秘的生命原动
力。

毕加索真诚地爱恋自己倾心的女性并不断地从她们身上汲取诗情画意,
一位传记作家写道:

“毕加索成年后恋爱、结婚、到结交情妇,他从女性身上,不仅得到了
性欲的满足,而且吸取了素材灵感,他那艺术创作的一生和近乎虐待狂式的
性生活史,可谓一部‘创造’与‘毁灭’的记录。他还告诉我们,要真正进
入毕加索复杂的艺术世界,女性是一把进门的钥匙。”

1904 年,毕加索还是一个未成名的穷画家,他在巴黎有幸结识了第一个
情人奥利弗。当时,她知道毕加索是一位一文不名的穷画家,同情之心促使
她与他真诚相爱,她经常帮助他收拾杂乱的画室,给他孤独寂寞的生活带来
温暖。初交时,毕加索的情绪反复无常,但只要适合他,她任何时候都能通
过调节他的性生活使他狂热的情感得到畅心的满足。她的沉稳和他的狂乱互
补而平衡,她那乐观的态度是他悲观压抑心情的一剂矫正良药,使毕加索变
成一个男子汉、欢心乐观的男子汉,同时焕发出无穷的艺术创造力。

不久,毕加索将感情转向了近3 年来新认识的一位漂亮迷人的姑娘伊娃
身上。伊娃比奥利弗更加文静典雅,这使毕加索的情感高潮起伏延绵,创造
出很多清新美好的作品。3 年后,伊娃因病去世,毕加索邂逅了热情漂亮的
女舞蹈家奥莉嘉。炽烈的情火使毕加索将种种爱情的幻觉泼洒在画布上,他


画了《拿扇子的女人》、《坐在安乐椅上的女人》、《坐着的女人》、《丑
角》、《蛋糕》等重要作品,成为立体主义的典范。很快,他们举行了婚礼,
3 年后生下第一个儿子。毕加索于是以奥莉嘉母子为原型,创作了《母与子》
组画,成为新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作。他们结婚10 年后,由于性格、感情和
性爱的日渐差异经常争吵和打架,最后感情破裂。这期间,毕加索被压制的
情欲像喷泉一样涌在画面上,作品多为各种奇形怪状而破碎的画面。当然,
就在他同奥莉嘉之间出现裂痕时,已与另一位年轻女郎玛丽保持着秘密的往
来。

玛丽具有奥利弗的冷静、伊娃的天真和奥莉嘉的美丽,她比毕加索小30
岁。在她18 岁生日那夭,他终于启动了那少女怀春的情感。从此,毕加索一
生最强烈的欲望开始了,没有限度,没有禁忌。玛丽被证明永远是个驯服情
愿的情场牛犊,欣然接受毕加索的种种情爱试验,使毕加索从苦闷中得到解
脱和满足,创作又产生了新的灵感。然而,毕加索还未与奥莉嘉离婚时,他
与玛丽8 年爱情的结晶——女儿出世了,几乎在女儿出世的同时, 53 岁的
毕加索又遇到了一个可以取代孩子亲生母亲的人——年轻的画家和摄影师多
拉。他和多拉的关系时好时坏,和玛丽的关系时断时续。

7 年之后的1943 年,毕加索又邂逅女画家弗兰索瓦,他以她美丽的胴体
为模特,又创作了许多无与伦比的艺术品。

从1953 年起, 72 岁的毕加索与弗兰索瓦的关系开始疏远,而与他的
最后一任妻子27 岁的佳克琳娜产生浪漫的恋情。他像年轻人一样,在佳克琳
娜的室外用粉笔画了一只巨大的白鸽向她求爱,终于赢得了姑娘的芳心,并
于1961 年正式结婚。她是毕加索唯一允许进入他工作室的夫人,她的在场能
使他青春焕发,精神饱满,她说:“多少个夜晚,我看他作画到天亮。”毕
加索又一次显示了永不减退的创作激情和艺术魅力。

毕加索的艺术离不开女性,爱情成为他艺术创作的催化剂。各种各样不
同的女性,使他的艺术具有各种各样的创作风格和无限的诱惑力。

囗“无产阶级在巴黎投下红色的炸弹!”

1925 年爱森斯坦摄制《战舰波将金号》时,他不仅仅把全部精力献给了
创造性的工作,而且他是一个革命战士,一个俄国革命的宣传家。因而他的
工作除了具有艺术的目的之外,还具有实用的目的。他是个教育家兼艺术家。
从最明显的角度来看,《战舰波将金号》被认为是为十月革命作宣传;但从
比较深的角度来看,它却是一件爱森斯但认为将会影响每一个看过它的人—
—从最低微的人到学问渊博的人——的极度复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