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

第132章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132章

小说: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鉴长编》只写到北宋末,有意续《长编》。于是,搜集国史、日历及稗官野
史、家乘志状案犊奏报等,仿《资治通鉴》体例,按年月次序撰成此书:记
述自1127 年至1162 年(建炎元年正月至绍兴三十二年十二月)甫宋高宗一
朝统治36 年史事。李心传编写《要录》态度非常慎审严肃,对每项史料都严
加考证,精心取舍,更可贵者对事件人物直言不讳,秉笔直书,有章有法,
繁简适中,比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年容更充实,笔法更精审,虽然也存
在诸如议论不当,对金人地、官名音译不准之类错误,但总的来说确实不愧
为研究宋高宗一朝史事的价值极高的信史,受到历代史家重视与好评。

(朱松美)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南宋李心传撰。40 卷,作者将搜集到的大量南
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史料,除编成《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外,余
者另加统一编排,成《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此书将公元1127 年——1202
年70 余年间有关时之利害,人之得失,事之渊源,物之因革,分门别类,共
计605 事编成甲、乙两集,甲集20 卷,包括上德、郊庙、典礼、制作、朝事、
时事、故事、杂事、官制、取士、时赋、兵马、边防十三门;乙集亦20 卷,
比甲集少郊庙一门,多边事一门,亦十三门,另每门又各分子目。名为杂记,
实为会要,其内容可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互为表里,互相补充。

(朱松美)


《旧闻证误》宋李心传撰,4 卷。李心传生平醉心史学,态度严肃,精
于考证,凡日常读到的官私史籍、小说、笔记之类,大自典章制度,小至年
月、姓名、地址之讹异,都旁征博引,进行严格考证,以纠正原书之错误,
天长日久,自成一书,取名《旧闻证误》。其形式大体与司马光《通鉴考异》
相仿,先列出旧文,再引用其它史料进行驳正,眉目清晰,有理有据,轶闻
琐事也一并载录,实力非掌握全部宋朝史事及典故者所不能为。此书原本共
15 卷,但至明代大部佚失了,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水乐大典》中辑出
140 余条,循年代前后,厘为4 卷,虽只寥寥4 卷,却对后人研究宋史大有
裨益。

(朱松美)


朱弁南宋学者。婺源《今浙江婺源县)人。字少章(也作少张)。系
朱熹之从父。弱冠入太学。建炎初,朝廷商讨遣使赴金交涉有关被俘徽、钦
二帝及皇后属臣之事,朱弁奋身自献,以通问副使之衔出使金。见金统帅粘
罕(完颜宗翰),并据理陈述,交涉再三,然粘罕不准,遂被禁于馆,弁威
武不屈;后转交傀儡皇帝刘豫门下,以封官相诱,弁不为所惑,守节不屈,
被扣留达17 年。直到宁金绍兴和议之后3 年有余,历经交涉方得归宋,晋升
为奉议郎,至卒。被扣留期间著《曲荫旧闻》,以明北宋治乱之由。其它著
作有《聘游集》、《书解》、《风月堂诗话》等。

(胡志升)


《曲洧旧闻》宋朱弁撰。10 卷。作者曾以通问副使赴金,因劝金与宋
罢战讲和,触怒金主,被拘留17 年始得归。归宋后,又因劝高宗图谋恢复,
语触秦桧而被压制。是书即为他留金时,闲来无事追述北宋君臣事迹所作,
其中涉及王安石变法、蔡京误国、朗中朋党角逐之事尤洋,意在使后人引以
为戒。此书保留了北未后期大量原始史事,对研究宋史有很大帮助。

(朱松美)


朱熹(1130~1200)南宋柔源(今属江西)人,字元晦,号晦庵,别称
紫阳。年十八,登进士第,授泉州同安主簿。孝宗即位,数上书反对主和,
与宰臣不合,归。光宗时,任江东转运副使等职。宁宗时为焕章阁待制、侍
讲,庆元四年(1198)、宁宗订立伪学逆党籍,被列其中,两年后病卒。理
宗时,赠太师,追封信国公。其学说以二程学说发展成完整体系,视为理学
正宗。其史学著作有《宋名臣言行录》。

(苗宗熹)


《宋名臣言行录》宋朱熹、李幼武编撰。75 卷。作者看到分载于当时
各类书中的有关本朝名臣言行多有补于世教,然而却或首尾不全或为虚浮怪
诞之说所掩,难于究其就里,观其全貌,因而留意于碑传行状,笔记杂史中
搜集材料,以时间为经,人物言行为纬,每人一篇,自为起迄,遂成此书。
全书共分五大部分:前集10 卷,收太祖至英宗五朝人物55 人;后集14 卷,
收神宗至徽宗三朝人物42 人;续集8 卷,收徽宗之后北宋末26 人;别集26
卷录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65 人;另有外集17 卷,专收南宋道
学名臣38 人,共括北宋,南宋229 位名臣的事迹。其中前集,后集为朱熹撰,
其余为李幼武撰。全书内容丰富,条理明晰,且所录言行各注出处,不仅对
了解宋代名臣嘉言懿行,且对于进一步查找资料,深入研究都极为便利,不
愧一部重要的传记资料,对后人传记书籍的编纂影响极大。

(朱松美)


王若虚(1174~1243)金代著名的文学家、兼文学评论家。字从之,号
慵夫、滹南遗老。藁城(今属河北)人。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进士。历
任州录事、县令,国史编修官、应奉翰林文字。曾出使画夏,是金末最有根
底的学者,对诗文都有评论。论文主张辞达理顺,于诗反对模拟雕琢,推崇
白居易、苏轼,对黄庭坚及江西诗派诸人表示不满。著有《五经辨惑》,《慵
夫集》,《滹南遗老集》。

(许修仲)


陈均(1174~1244)北宋兴化军莆田(今后福建)人。字平甫,号云岩、
纯斋。太学生出身。授迪功郎,辞不受。后曾入郡学为矜式。撰《宋九朝编
年备要》、《备要》各三十卷,端平中诏取其书。

(丰建春)


《宋九明编年备要》宋陈均撰,30 卷。依据宋代日历、《实录》,仿
李焘,司马光的《通鉴》纲目,按年月顺序,删繁就简,博考互订,成前后
顺序相连接的纲目体史书二部《皇朝编年举要备要》和《中兴编年举要备要》
共成一书,起自宋太祖,迄于宋孝宗。1234 年郑性之汇报于朝廷,理宗敕往
福州宣取,并赐陈均迪功郎,均辞而不受。后此书在流传过程中只剩太祖至
钦宗九朝事迹,清修《四库全书》辟为30 卷,起名《宋九朝编年备要》。作
者编撰此书目的在于统治者忙碌之余翻阅之便,故“尚非大事,则略而不书”
但内容都据事直书,不如任何褒贬,所以不失为一部信史。

(朱松美)


徐自明南宋史学家。字诚甫,号慥堂。水嘉(今浙江温州)人。淳熙
年间进士,初任富阳主簿,官至太常博士。嘉定十年(1217)出知水州事,
卒于任上。毕生嗜研经史,为补《百官公卿拜罢年表》、《宰相拜罢图》、
《枢府拜罢录》等书之缺漏,特撰《宋宰辅编年录》,史料详实,为其代表
作。另著有《零陵志》、《礼记说》等。

(胡志升)


《宋宰辅编年录》宋徐自明撰,20 卷。此书系依据《通鉴长编》、《系
年要录》、《丁未录》等史书史料,综合而成,主要记载宋自建隆至嘉定年
间中央二府宰辅的名位,一生事迹及升迁,罢除的经过、缘由等,按年月日
记事,首尾详核,叙事完备,可与《宋史·宰辅年表》互相参考。此书撰成
后,一度亡快,至明嘉靖时、才据残缺手抄本补足20 卷。

(朱松美)


王称南宋史学家。字季平。眉州(今四川眉山)人。(从明朝开始误
“称”为“偁”,《四库全书提要》误从之,清代刻本亦多从《提要》之误。
余嘉锡先生在《四库提要辩证》中曾加以考证,认为“偁”当为“称”。)
称父王赏,宋高宗绍兴年间在朝为实录修撰。王称承其家学,撰修史书。卓
有史识。他采集北宋一祖八宗九朝国史、实录等史料,旁及野史,约于淳熙
十三年(1186),撰成《东都事略》。洪迈在修《四朝国史》时,将其书奏
进孝宗,甚合君意。淳熙十四年(1187)以承议郎知龙州,特授直秘阁。另
著有《西夏事略》。

(胡志升)


《东都事略》南宋王称撰。130 卷,纪传体北宋史,因北宋定都东都开
封故名《东都事略》。全书分《本纪》12 卷,《世家》5 卷,《列传》105
卷,《附录》8 卷,无《表》和《志》。由于王称在撰写过程中能秉承古史
家的美德,不掩恶,不虚美,据事直书,因而,本书在许多地方能纠正《宋
史》的隐讳,成为流传下来的和李焘、李心传史书齐名的私修史书,为研究
宋史的珍贵史料书。

(朱松美)


《四朝闻见录》南宋叶绍翁撰,笔记。共5 卷,分甲乙丙丁戊五集,209
条。记述了南宁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事迹,尤其详细地叙述了宁宗
受禅之事和庆元党禁。书中所记,可补《宋史》记述南来历史简略缺遗之不
足,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书中对理学多有颂扬。

(朱玉婷)


徐天麟南宋史学家。字仲祥。临江(今江西情江西南)人。宁宗开禧
元年(1025)进士。曾任抚州府、临安府教授及武学博士,通判惠、潭二州,
权知英德府,广西转运判官等职。为官期间,兴学校、重教化,行惠政。其
父得之,伯父梦莘,均通史学。天麟受其影响,嗜史成癖。著《西汉会要》
70 卷,《东汉会要》40 卷。《西汉地理疏》6 卷,《汉兵本末》一卷。

(袁坤)


《西汉会要》南宋徐天麟撰,是记述西汉典章制度的会要体史书。书成
于宁宗嘉定四年(1211)。该书仿《唐会要》体例,取《史记》、《汉书》
中所载典章制度,以类相从,分别编载而成。全书共70 卷,分为帝系、礼、
乐、舆服、学校、运历、祥异、职官、选举、民政、食货、兵、刑法、方域、
蕃夷15 门,下分若干事,共367 事,每事集中了有关按时间编排的资料,便
于检阅。对研究西汉的典章制度及其演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1955 年,
中华书局出版了铅印本。1976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整理出版了标点本。

(朱玉婷)


《东汉会要》南宋徐天麟撰,是记述东汉典章制度的会要体史书。成书
于宝庆二年(1226),与作者已编成的《西汉会要》合称《两汉会要》。体
例上同于《西汉会要》,唯《西汉会要》有“祥异”,《东汉会要》有“封
建”。全书40 卷,分为15 门,门下分事,共384 事。该书主要取材干范晔
《后汉书》,另有司马彪《续汉书》、刘珍撰《东观汉纪》和《汉杂事》等
书,对《后汉书》多有补益。1955 年,中华书局出版铅印本。1978 年,上海
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校点新本。

(朱玉婷)


李攸南宋沪州(今属四川)人。字好德。官承认郎。曾上书秦桧,戒
以居荣思危,政和初,编《两山图经》、《九域志》等书。绍兴间,著《宋
朝事实》60 卷。另有《通今集》。

(赵百世)


《宋朝事实》南宋李攸撰。原书60 卷,初传世30 卷,因后30 卷中语
触好相秦桧,因而作者寝其书而不报。原书失传。今本为清代学者自《永乐
大典》中辑出。该书对北宋典章制度的记载尤为详核,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朱玉婷)


邓名世南宋临川(今江两抚州)人。字元亚。天资笃厚,为文长于叙
事。时议禁学《春秋》,名世独嗜之。试有司,终见黜。同舍又告勿藏元祐
党人文集。名世亦不听。闭门治学,研究经史,考三传异同。尚书赵汝愚荐
之,高宗嘉纳,赐进士出身。授史馆校勘,改秘书省正字。绍兴七年,除校
书郎,迁著作佐郎,补《哲宗实录》若干卷。因忤秦桧,为言者论罢。寻以
擅写日历勒停。著有《春秋四谱》、《春秋论说》、《春秋类史》、《春秋
公子谱》、《列国诸臣图》、《宋朝宰相年表》、《古今姓氏书辩正》、《皇
极大衍数》、《大乐书》等300 余卷。

(李建春)


孟元老南宋人。北宋时居开封,南渡后追忆汴京繁盛,作《东京梦华
录》10 卷,记当时典礼、仪卫、都城、坊市、节序、风俗甚详,自南宋刊行
以来,颇为世人所重,堪与宋志相参订。

(苗宗熹)


《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撰,10 卷。此书每卷下又分子条:卷一主要
是城墙、河道、大内等划分成6 条;卷2—卷3 主要记街巷、酒楼、寺庙等
21 条;卷四主要描绘市内食、肉、鱼、饼等各种店铺12 条;卷5—卷10 主
要记述东京民俗,包括:娶妇、育子、立春、元宵、端午、除夕等47 条,共
计86 条。此书重点记述北宋京师沛梁商业繁荣景象,关于夜市的出现,坊、
市的突破都可在此找到佐证,是研究北宋商业发展的重要史料,可补《宋史》
此方面之不足,但由于此书是作者凭回忆撰成,故缺漏之处亦当不少,如卷
一《大内》所记殿阁只为官廷实际十分之一。

(朱松美)


王弥大南宋人,字约父。著《青溪弄兵录》二卷,前篇从方勺《泊宅
篇》中录出,后篇从《续会要》中录出,末有自识,称嘉泰元年(1201)夏,
在金陵时命表侄陈知新摘录。

(苗宗熹)


《青溪弄兵录》宋王弥大编,2 卷。此书记1120 年方腊起义之事,分
前后2 篇,《前篇》是从方勺《泊宅编》中摘出,《后篇》从《宋续会要》
卷253《出师门》中录出。从书后《自识》中可知,此书乃1201 年夏王弥大
在金陵让其表侄陈知新摘录,以备自己参考,所以纯系资料摘抄,并非独撰。

(朱松美)


张世南(约1225 年前后在世)字光叔,鄱阳人,生卒年月不详,约朱
理宗宝庆初年前后在世。与刘过、高九万、韩淲、赵蕃等人相善交游。尝官
于闽之永福。所著《游宦纪闻》10 卷,多记杂事旧闻,为说部佳本之一。

(孔祥雷)


《游宦纪闻》宋朝张世南撰。10 卷。杂记。多记前人杂事轶闻。
(朱玉婷)


熊克南宋建宁建阳(今属福建)人,字子复。绍兴进士。官至起居郎
兼直学土院。淳熙十二年(1185)以纵容军人盗贩私盐被罢。熟悉宋朝典故,
著《中兴小纪》四十卷,记南宋高宗朝史,年经月纬,上援朝典,下参私记,
缀辑联贯,具有条理,然失误亦多。有《九朝通略》168 卷,记北宋九朝事
迹,已件。

(苗宗熹)


《中兴小纪》南宋熊克撰。本书原名《中兴小历》,清朝时为避高宗(弘
历)讳,改“历”为“纪”。共四十卷,属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上起南宋高
宗建炎元年(1127 年)五月,迄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的一段历史。该
书取材广泛,上援朝典,下参私记,缀辑连贯,颇具条理。不足之处在于失
误颇多。原书早佚,今有《永乐大典》辑录本和清光绪年间廖廷相依据巴陵
方氏的传抄本并参考《宋史》等史书的校勘本。

(王军)


岳珂(1183~1240)字肃之,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南宋
文学家。岳飞之孙。曾知嘉兴府,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制置使等。为辨其
祖岳飞之冤狱,曾撰《金陀粹编》,收有《吁天辩诬》、《天定录》等资料,
为岳飞讼冤,成为研究岳飞的重要资料。工诗、善文、通经史、熟于掌故,
也好金石之学。诗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