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

第134章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第134章

小说: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号、册谥、祠祀、朝会,燕飨、仪仗、舆服等门,集金章宗以前有关礼仪,
分类排纂,颇为完备。《金史》诸志皆以此书为蓝本,但脱脱等援引潦草,
往往失其本意。《四库提要》称之为金代掌故的总汇,有此书在,足以见金
朝一代之掌故,可补《金史》之不足,并可订史志之伪。有光绪二十一年广
雅书局到本。

(刘超文)


《大金吊伐录》撰者不详。原书二卷,今本分为4 卷。是金人编辑的一
部金宋关系文书汇编,记金太祖、太宗用兵克宋之事,故以“吊伐”命名。
共收集了金太祖天辅七年(1123)至金太宗天命五年(1127)有关金宋关系
的国书,誓诏、册表、文状、指挥、牒檄等文书共161 件,按年月编排,具
录原文,集录了宋金往来和金破宋,灭辽、废齐的文件,是研究金朱关系的
重要史料。原本久佚,有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四卷本(收入《守
山阁丛刊》);又有《四部丛刊》三编收录的进古堂传抄两卷本。

(刘超文)


《金朝实录》金置国史院掌修实录和国史,实录编纂相当完备,自太祖
以下(除卫绍王和哀宗外)诸帝均有实录。其中《太祖实录》,金完颜宗弼,
完颜勖等撰,20 卷;《熙宗实录》,金完颜守道撰;《海陵实录》,金郑子
聃撰;《世宗实录》,金夹谷清臣、党怀英等撰;《章宗实录》,金高汝砺、
张行简等撰,100 卷;《宣宗实录》,金王若虚撰。此外,还有《先世实录》
(又作《祖宗实录》),金完颜勖等撰,3 卷,记金始祖以下十帝(均为追
尊)事迹,世字生父睿宗,章宗生父显宗(亦为追尊)也都有实录。金宣宗
南迁时,带到汴京,金亡时为张柔所得,忽必烈中统二年献诸朝,存于元史
馆,时缺太宗朝。元修《金史》时,多所依据。

(刘超文)


元明清

辛文房元西域人,字良史。居豫章(今江西南昌),能诗,官翰林编
修。著《唐才子传》10 卷,所录者多唐诗文、文人,大抵初唐、盛唐稍略,
中唐、晚唐以后渐详,下至五代初人物,妓女、女道士亦载,无诗名者不录。
其见于新旧《唐书》者仅百余人,余皆从传记、说部各书中采辑

(吕向奎)


《唐才子传》元辛文房撰。该书为唐代诗人专传。共10 卷,281 篇。
除卷首的《引》、《六帝》和卷尾的《鬼》三篇外,皆为诗人的专传,人各
一篇,计278 人。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统计,这些诗人在新、旧《唐
书》中有传的仅一百人。其他诗人的事迹都是作者“游目简编,宅心史信集”,
从大量的唐、宋人载记中辛勤搜集来的。这样一部专科传记,为我们研究从
隋大业初到五代末约三百五十年间的诗歌史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今人王
大安据日人影印本及《四库全书》文津阁原缮本等校订,1986 年黑龙江人民
出版社再版。

(王若峰)


周达观元朝永嘉人(今属浙江温州),自号草庭逸民。元成宗元贞元
年(1295),奉命随使赴真腊(今柬埔寨),次年到达,居住一年有余。至
大德元年(1295)六月方回。他根据自己的亲身见闻写成《真腊风土记》1
卷。书中记载山川、人物、城郭、宫室、三教、官属及风俗等共40 条。该书
是反映柬埔寨历史上文明极盛的吴哥时代(10—13 世纪)最重要的文献。其
所记吴哥城及当时柬埔寨人民的经济活动、日常生活各方面情况,是现存的
同时代人所写的唯一记载,因此受到研究柬埔寨历史的学者们的高度重视。
书中有关贸易、器用诸条,都记有真腊人与唐人通商往来的情况,是研究中
国与柬埔寨关系史的重要资料。由于时代的局限,作者对于所谓“奇风异俗”
的记述,有些地方夸大了落后的一面,并掺杂了一些荒诞无稽的传闻。

(玉军)


《真腊风土记》元周达观撰。1 卷。元武宗元贞元年(1295),周达观
随元使赴真腊坊问,至大德元年(1297 年)返国,因记所见闻,撰成此书;
详细记述了访问真腊的见闻,是研究真腊史的宝贵资料。《元史·外国列传》
无真腊条,此书可补其件阙。有中华书局夏鼐校注本。

(刘超文)


赵孟钤榛蠹遥肿影海潘裳┑廊耍廊耍心暝
孟府,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宗室,具体说来太祖的十一世孙。赵孟
自幼聪明,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操笔立即(《元史》)。元朝后,世祖忽必
烈搜访“遗逸”,经程钜夫荐举,授兵部郎中,总管天下驿站。1290 年,北
京一带大地震,升为集贤直学士的赵孟罱ㄒ榛噬洗笊馓煜拢庹鞑糠智福
解救了大批贫苦百姓。在处死“贿赂多少定官爵”的桑哥之事中,也立下了
汗马功劳。赵孟钆略诨噬仙肀呔昧耍兄珊蓿愠鋈渭媚下纷芄芨拢
为政清廉。因修《世祖实录》,又返回京师。奉命书写金字《藏经》,书成
后,迁为泰州尹(县长),没有上任。仁宗时,召为翰林学士承旨。仁宗对
孟罴鞒瑁唤兴淖侄恢焙羝涿<父鲈旅唤噬衔视谧笥遥
说他年高怕冷,便赐给他豹鼠裘。至元二年,赵孟钚皇溃砟炅潘辏
被封为魏国公,谥号文敏。赵孟钍俏夜拇罂橹弧罢蕴遄帧钡拇词既耍
学李邕而以二王为宗,圆转遭丽,所写碑版甚多,有《洛神赋》、《道德经》、
《胆巴碑》、《四体千字文》、《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等;赵孟倾又为一代
画师,主张“作画贵有古意”,山木画取法董源,巨然:人物鞍马画学李公
麟,上追唐人,并以书法技巧画古木竹石,自称”石如飞白木如籀”。他变
革南宋院体格调,开创元代画风。传世画迹有《鹊华秋色》、《秋郊饮马》、
《重江迭嶂》、《东洞庭》、《红衣天竺僧》等。赵孟钅苁模嬉莺屯瘢
工篆刻,以“圆朱文”著称。有《松雪斋集》。只是由于书画名气之大,掩
盖了这些方面的才华。妻管道升,字仲姬,善画墨竹梅兰。子赵雍、赵奕,
都在书画方面有根深的造诣。

(艾临)


刘敏中(1242~1318)字端甫,济南章丘人。至元十一年,任监察御史,
直言弹劾权臣桑哥的奸邪,没有成功,便辞官还乡。后被起任御使台都事,
当时正值好友王约因直言丢官,刘敏中便闭门称病不去就任。他说“如王约
无罪被弹劾免官,我本就不应复出;如王约有罪,那么,我作为他的莫逆,
没能劝止,这本身就是有过啊!”大德七年,应诏出使辽东等地,所到之处,
惩治刁顽,赈济灾民。刘敏中一生忧国优民,常常半夜洒泪湿枕,而自己则
身不带钱,口不谈市。死时七十六岁。有《中庵集》行世。追封齐国公,谥
号文简。

(艾临)


王约(1252~1333)元代政治家。字彦博,祖居开封,后北迁到真定(今
河北正定)至元二十四年(1287),任监察御使,因为桑哥所诬陷的大臣直
言鸣冤而丢官。几年后,又奉诏赈济京畿东道饥民,使五十多万人得救。又
替高丽王整冶朝纲,民心大快。后因治狱有方,升为刑部尚书。大德年间,
又迁为礼部尚书。至大年间,擢为太子詹事丞。仁宗曾对大臣说:“没经过
王彦博审阅,不要奏启”,礼遇可见一斑。皇庆元年,提升学集贤大学士。
至治元年参酌《大元通制》,对于罢征东省,建三辖省一事,王约说:“高
丽离京四千里,地瘠民困,风俗来兴,远不能和中原一带相比。一旦出现不
测,我治理起来将会格外费劲,不如守祖宗旧制。”这个建议被采纳后,高
丽人画了王约的像,在国内建庙堂祭把。延祐二年,拜枢密付使,至治二年
致仕,元统元年卒,年八十二。王约的著述中,有《史论》30 卷,《高丽志》
4 卷等流传于世。

(艾临)


马端临(1254~1323)字贵与。宋元之际史学家。饶州乐平(今属江西)
人。南宋有相马廷鸾之子。南宋亡后,隐居不仕。以二十余年精力著述《文
献通考》348 卷,补充唐朝杜佑《通典》之不足,为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重
要著作。他熟知宋时七大夫的议论,书中收采很多。因身当南宋灭亡,对宋
末统治集团的腐败极为愤慨,书中也常加揭发。晚年任慈湖、柯山两书院山
长、台州(今浙江临海)教授。

(王军)


《文献通考》宋代史学家马端临所著的一部专记历代典章制度的史著。
全书共348 卷,约469800 字,分为24 门(又称24 考),各门起止时间不尽
相同,大至在上古至宋末之间。在全书编排上,作者将舆地和四裔两门置于
卷末,分七个层次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学技术和民族中外关系等
方面全面地、层次分明地勾勒出了我国古代社会的面貌。该书是继《通典》、
《通志》之后又一部典章制度专史巨著,在继承中有独特之处,一般采取“三
段式”的做法:将典章制度分门别类后,先用史寥作为例证,然后大量援引
前人关于这些典章制度的议论,最后发表作者的考证意见和对先儒们的批
评,在体裁上创造性地、成功地将文、献、考三部分有机结合在地起,在史
学史上具有根高价值。

(吴秀霞)


元明善(1269~1332)元代政治家。字复初,大名清河人,二十岁游历
吴中,已有文名,被浙东使者推荐为安丰、建康两地的学正。后在枢密院任
职时,深受上司的赏识,仁宗时,元明善升为翰林侍制,参与修编成宗、顺
宗的实录。奉诏节译《尚书》中有关治国的文章,以资皇上参阅。延祐二年,
会试天下进士,明善是主考官,廷试时,又是阅卷官,被录取的后来多成为
元代名臣,升为翰林学士后,参与编修《仁宗实录》。英宗亲自祭祀太室,
礼官们纷纷要求给自己留下签名,皇上让明善代笔签了三个。礼遇之高,当
世所仅有。至治二年,死在位上,年仅五十四岁,谥号文敏。生前撰有《龙
虎山志》3 卷,明善还对古文有研究,可惜著述已失传。

(艾临)


揭傒斯(1274~1344)元代文学家、字曼硕,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
人,延祐元年,特授翰林国史院编修,迁为国子助教。天历初年,升为奎章
阁授经郎,文宗对他只称字而不直呼其名。每当中书省奏用儒臣,皇上必问:
“其材何如揭曼硕?”足见皇上对他的看重。揭傒斯参与编修了《经世大典》,
皇上一再称赞他的“纯实”,封为侍讲学士。还任辽、金、宋三史的总裁官,
丞相问:“修史何以为本?”答:“用人为本。”《辽史》编成后,还督促
及早修完金、宋二史。揭傒期留住史馆、夜以继日、不幸染上“寒疾”,七
天后便谢世了。皇上闻听此事,也为嗟叹哀悼。揭傒斯一生清俭,至老不渝。
热衷推荐人才,“扬人之善唯恐不及,揭傒斯文章简达,诗韵清丽。善长书
法,楷、行、草具精,有《揭傒斯临智水千字文》传世。《元史》上讲“殊
方绝域,咸幕其名”,以得到他的文章和书法为束。

(赵元乾)


瞻恩(1278~N51)元回回人,字得之。其祖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
初就业于王思廉,天历三年(1330)为应奉翰林文字,未几辞官。后至元间,
任陕西行台监察御史,浙西、浙东肃政廉访司事,曾多次平冤狱,颇有政绩。
对经学、史学、天文、地理、历算、水利皆有研究。著有《河防通议》等。

(赵元乾)


于钦(1284~1332)字思容。元朝大臣。益都(今山东)人,后随父迁
居平江(今江苏苏州)。因有才名,荐征为国子助教,升山东廉访司照磨。
后迁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泰定初年,上书请杀铁失等。累官至中书左司员
外郎。历任御史台都事、兵部侍郎,出为益都般阳田赋总管。著有《齐乘》
六卷。

(王军)


《齐乘》元朝于钦撰。6 卷。地方志。记述了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所辖益
都、般阳、济南及高唐、禹城、聊城、东阿、临邑等县舆地,分沿革、山川、
郡邑、古迹、亭馆、风土、人物等八门。书中叙述简洁清晰,可谓地方志中
之善本。清人有《齐乘考证》6 卷,于钦子潜有《齐乘释音》1 卷。

(朱玉婷)


《史集》波斯人拉施德丁(Rashid—ad 一Din)撰。3 集。成书于1310—1311 年。第一集是蒙古史,第二集为世界史,第三集为世界地理志。现仅
存前两部。蒙古史又分为三卷;第一卷上编为突厥蒙古部族志,下编为成吉
思汗及其先祖纪;第二卷为窝阔台,察合台,拖雷、贵由、蒙哥、忽必烈,
铁穆耳等成吉思汗后裔史:第三卷是伊利汗国史。《史集》蒙古史部分内容
丰富,材料比较可靠,可与《蒙古秘史》、《元史》互相参证补充,有很高
的史料价值,有原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的《史集》波斯文校勘本和俄译本;
有余大均,周建奇据俄译本转译的中文本,商务印书馆出版。

(刘超文)


《太平金镜策》元赵天麟撰。8 卷。赵自称东平布衣,生卒无考。是书
以建八极、修八政、运八枢、树八事、畅八脉、宣八令,示八法、举八纲为
纲,而系以六十四子目。元刊本8 卷,极罕见。明永乐间编的《历代名臣奏
议》中已收录,散见于有关各门。其文皆俪偶之词,无所建白,又冠以进表
一篇,语意弇鄙,两江总督于《四库全书》编纂时揉得以进,《四库全书》
收于存目中。

(刘超文)


《无冤录》元王与编著。2 卷。法医学著作。元至大元年(1308),王
氏任浙江海盐县令时以《洗冤集录》和《平冤录》为蓝本,参照当时的检验
制度,结合自己的心得写成此书。上卷分尸帐式,尸帐例等官吏章程十七项,
下卷分今古验法不同,检验用营造尺,食气嗓之辨和妇人怀孕死尸等死伤辨
别十三项。后该书曾传入日本和朝鲜。

(刘超文)


《河防通仪》我国10 至14 世纪(宋、金、元三代),治理黄河的重要
文献。记述了当时的河工结构,材料和计算方法,以及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经
验。原著者沈立,在宋庆历八年(1048 年)“采摭大河事迹,古今利病,为
书曰《河防通议》,治河者悉守为法。”(《宋史·沈立传》)。原书早已
失传,现存本为元瞻思(清改为沙克什)在至治元年(1321 年)根据沈立原
著及建炎二年(1128 年)周俊编著的《河事集》和金代都水监所编的另一《河
防通议》整理改编而成。由四库馆臣从《水乐大典》中辑出,书分六门,门
各有目。“凡物料、工程、丁夫、输运、以及安椿,下络,叠埽、修堤之法,
一一咸备。”

(刘超文)


王思诚(1291~1357)元代政治家,字致道,究州嵫阳人,七岁时便能
背诵《论语》、《孝经》,出身农家,至治元年进士,授管州判官,改翰林
国史院编修官,至正二年升为监察御史,建议“拘囚至于饿死,不若加杖而
使速死”。(语出《元史》183 卷),对于为取贿赂而诬告良民的松州贪官,
如数治罪。王思诚调任秘书监丞,修撰辽、宋、金三朝历史。召为国子司业
时,国于监之间相互哄斗。王思诚罢免带头起哄者五人,降级七十人,使相
互间和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